八公桥镇,隶属于中国
濮阳市阳县,地处濮阳县城东南23公里处,南邻郎中乡,北靠胡状乡,东连
梁庄乡,西接
庆祖镇,濮(阳)坝(头)公路纵穿全境,历来是南渡
黄河经
菏泽市去开封的重要通道。
据清嘉庆《
开州志》记载:“八公桥在州南40里,系
澧水支流处。夏秋水溢,人们苦徙涉,八位老人倡而修桥,故名‘八公桥’。”八公桥镇于1944年解放,属濮阳十区。1947年建八公桥区,1957年建立八公桥乡,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1985年恢复乡制,1987年,成立建制镇。1991年,八公桥镇被
濮阳市确定为“小城镇建设重点镇”。截至2020年1月份,八公桥镇镇域面积77.9平方公里,辖64个行政村,总人口6.5万人。镇人民政府驻东街村。
2019年,八公桥镇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3.4606亿元,同比增长7.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预计完成5.5825亿元,同比增长8.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256亿元,同比增长25%,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445.9万元,同比增长14.8%。
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1.965万元,同比增长11%。
历史沿革
1944年属十区,1957年建八公桥乡,1958年改公社,1985年复改乡,1987年建镇。1997年,面积78平方千米,人口4.8万,辖八公桥西街、八公桥东街、八公桥南街、八公桥南关、史家寨、吕家海、杨寨、竹丘、草场、山王寨、南王庄、王楼、彭寨、南靳寨、于家洼、田油坊、蔡油坊、李家楼、三合、大山、小山、刘湾、杏园、武家寨、赵马寨、贲寨、夏木、郭庄、杜家楼、寨城、芦里、王花园、许花园、陈花园、张路口、北王庄、庞寨、北靳寨、西韩信、东韩信、倪家寨、后李村、赵刘村、李村、台上、史家集、单楼、主布村、阎寨、孙寨、赵黄寨、盖沙口、燕寨、贾寨、葛寨、郝寨、前高寨、后高寨、于王庄、刘海、店当、刘固堆、林寨、钟林寨64个行政村。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八公桥镇地处
黄河中下游北侧
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南高北低,海拔在48—56米之间。
其后
八公桥镇属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雨集中,秋季凉爽日照长,冬季寒冷少雨雪。多年平均气温为13.4℃,1月平均为-2.2℃,极端最低气温-20.7℃;七月平均气温27℃,极端最冷年(1956年)平均为12.3℃;最暖年(1961年)年平均14.5℃,无霜期年平均205天。
水文
八公桥镇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主要有董楼沟长15千米、星沟长13千米、郑寨干渠长8千米、九章干渠长11千米、丰干加支长7千米、郑干二支长4.1千米、郑干三支长5.4千米、郑干四支长4.6千米,总长度68.1千米。
自然灾害
八公桥镇境内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
霜冻、冰雹等。旱灾主要发生在2—3月,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7—8月,冻灾发生在3月份。
自然资源
八公桥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石油。
2011年,八公桥镇有耕地面积8.9万亩,林地面积2万亩。林木覆盖率达21.5%,活立木蓄积量2.5万立方米。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八公桥镇辖64个行政村:东街、南街、西街、南关、史家寨、张路口、北靳占、赵占、庞占、北王庄、竹邱、草场、吕家海、王花园、郭花园、程花园、芦里、贲占、夏木、小山、杨占、寨城、杜家楼、郭庄、李家楼、刘湾、赵马占、大山、三合、杏园、武家占、主布、倪家寨、石家集、单楼、闫占、孙占、黄占、前李、后李、台上、蔡油坊、田油坊、于家洼、南靳寨、彭占、山王占、南王庄、王楼、豆占、林占、盖沙口、于王庄、葛占、刘固堆、郝占、前高占、后高占、燕占、贾寨、刘海、店当、东
韩信、西韩信,下设378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八公桥镇辖64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东街村。
概况
八公桥镇位于
濮阳县东南,距县城23千米。辖东街、南街、西街、南关、史家占、张路口、北靳占、赵占、庞占、北王庄、竹邱、草场、吕家海、王花园、郭花园、程花园、芦里、贲占、夏木、小山、杨占、寨城、杜家楼、郭庄、李家楼、刘湾、赵马占、大山、三合、杏园、武家占、主布、倪家占、石家集、单楼、闫占、孙占、黄占、李、后李、台上、蔡油坊、田油坊、于家洼、南靳占、彭占、山王占、南王庄、王楼、豆占、林占、盖沙口、于王庄、葛占、刘固堆、郝占、前高占、后高占、燕占、贾占、刘海、店当、东韩信、西韩信64个行政村。濮(阳)坝(头)、濮(阳)梨(园)公路过境。
代码
410928104:~201东街村~202南街村~203西街村~204南关村~205史家占村~206张路口村~207北靳占村~208赵占村~209庞占村~210北王庄村~211竹邱村~212草场村~213吕家海村~214王花园村~215郭花园村~216程花园村~217芦里村~218贲占村~219夏木村~220小山村~221杨占村~222寨城村~223杜家楼村~224郭庄村~225李家楼村~226刘湾村~227赵马占村~228大山村~229三合村~230杏园村~231武家占村~232主布村~233倪家占村~234石家集村~235单楼村~236闫占村~237孙占村~238黄占村~239李村~240后李村~241台上村~242蔡油坊村~243田油坊村~244于家洼村~245南靳占村~246彭占村~247山王占村~248南王庄村~249王楼村~250豆占村~251林占村~252盖沙口村~253于王庄村~254葛占村~255刘固堆村~256郝占村~257前高占村~258后高占村~259燕占村~260贾占村~261刘海村~262店当村~263东
韩信村~264西韩信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八公桥镇总人口5.93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6200人,城镇化率10.45%。另有流动人口800人。总人口中,男性30966人,占52.22%;女性28334人,占47.78%;14岁以下11500人,占19.18%;15—64岁43416人,占72.29%;65岁以上4105人,占6.83%。总人口中,大部分是
汉族,有苗、回、高山等少数民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13.99‰,人口死亡率9.89‰,人口增长率4.1‰。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741人。
截至2018年末,八公桥镇户籍人口为68480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八公桥镇完成财政总收入603万元,比上年增长20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99万元,比上年增长51.26%。农民人均纯收入6435元。
2017年,八公桥镇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3.29亿元,同比增长11.5%;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17.30亿元,同比增长2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9.41亿元,同比增长13%;一般预算收入预计完成1100万元,同比增长9.4%,其中地税预计完成633.86万元,国税预计完成466.14万元。
2018年,八公桥镇有工业企业27个,其中规模以上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0个。
2019年,八公桥镇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3.4606亿元,同比增长7.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预计完成5.5825亿元,同比增长8.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256亿元,同比增长25%,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445.9万元,同比增长14.8%。
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1.965万元,同比增长11%。
农业
2011年,八公桥镇实现农业总产值60274万元。粮食作物以冬小麦和
玉蜀黍属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7.2万吨,其中小麦3.6万吨、玉米3.3万吨。主要经济作物有花生、棉花,蔬菜。2011年,花生种植面积0.5万亩,年生产花生700吨,棉花种植面积0.5万亩,年生产皮棉500吨。蔬菜种植面积8000亩,产量1.6万吨。
八公桥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肉鸡、蛋鸡为主。2011年,生猪存栏2.75万头;
山绵羊存栏1.52万只;肉鸡21.9万羽,蛋鸡20.5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5409吨,其中猪肉产量3307吨,
鸡蛋产量3120吨。畜牧业总产值2.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6.5%。
2011年末,八公桥镇累计造林2万多亩,其中可用木材1.78万亩,
经济林2200多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40多万棵。
八公桥镇渔业以池塘养殖鲤鱼、
草鱼为主。2011年,可用于水产养殖的淡水水面550多万平方米,鱼塘养殖面积220亩,产量400多吨。2011年,大型农业机械110台(辆)。
工业
2011年末,八公桥镇工业总产值达到11.1亿元,比上年增长1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家,职工12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3.4亿元,比上年增长19%。
发展优势
1、交通便利,106国通、濮坝路贯穿全境,公路四通八达。
2、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土地肥沃,是
濮阳县的农业大镇。
综述
八公桥镇在围绕加快发展这一主题上,团结带领全镇人民按照“稳定农业基础,突出以工兴镇,狠抓招商引资,繁荣商贸流通”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以工兴镇,
以工促农”战略,形成了乡镇企业同步发展、农业种植结构不断优化、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良好局面。先后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乡镇”、被市委评“五好乡镇党委”、被市综治委评为“治安模范乡镇”、被市政府评为“小城镇建设先进单位”、被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委”。
工业发展
立足本地实际,积极寻求振兴经济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从优化硬环境、完善软环境、做强做大项目等环节入手,高标准规划建设工业园区,大力
引进项目和资金,拉长产业链条,形成集聚效应。已初步形成了粮油加工、木材加工、大蒜加工等支柱产业。在全镇企业58家,其中投资超千万元的青濮、训达等
花生油加工企业已发展到3家,投资100万元以上的企业9家。花生油
加工业年产值已达到12亿元,八公桥镇已成为全省最大的花生油生产基地。
农业发展
立足农业大镇这一实际,积极调整种植、养殖结构,大力推进
产业化经营。全镇优质麦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优质棉种植面积达到5.8万亩,优质
香瓜种植面积达到3000亩,蔬菜种植发展到2000亩,发展林下经济3700亩。积极推进畜牧业发展,以
种猪繁育中心为依托,重点发展了10个养猪专业村;以发展林下经济为突破口,重点发展了14个养羊专业村。全镇年出栏商品猪约1万头,出栏山、
绵羊约8000只。
镇域规划
围绕建设“
中州名镇”的奋斗目标,确立城市经营理念,积极争取社会资金融入,几年来用于城镇建设的山羊近亿元。组建了城镇监察中队和环卫队,使城镇管理走上规范化的轨道。八公桥镇小城镇建设已初步形成“三横三纵”的道路网络,达到水、电、路、话“四通”,具备了发展现代小城镇的基础条件。同时,开通一条商业街,新建门面房1500余间,建成了6个商品交易市场,成为周边乡镇商贸流通中心。
支柱产业
1、农业:主产小麦、红薯、花生、棉花、大豆等农作物。是远近闻名的
粉条加工之乡。
2、畜牧养殖业:主要畜产品:肉鸡、瘦肉型猪。3、乡镇企业:重点企业:青濮油脂公司、金桥电线厂、中原正天饲料公司、惠民面粉厂、新星粮油
加工厂。产品:精制植物油、电线、天线、猪鸡饲料等级面粉等。
文化
吃晚饭为喝汤
据说,在
元朝的时候,一个叫哈哈王的大官,管着
黄河下游几十座县城,可厉害啦,一户一个碗,十户一个饭锅,百户一把菜刀,一天只让吃早、午两顿饭,谁家晚上吃饭,算犯法,先砸碗,后砸锅,然后,全家处斩。每天傍晚,哈哈王带着兵马,挨庄挨户地搜查,谁家冒了烟火,做了晚饭,就要抓来杀掉。老百姓整天在地里干活,哪里受得了。
这一天,哈哈王带着兵马,搜查来到黄河岸上,两岸的老百姓,家家做饭,户户冒烟,哈哈王恼火啦,下令把做饭的人家,都捆绑到场上,男的,女的、大人、小孩都有,正待开刀,有个人忽然高声大叫。大家一瞧,是个十七、八岁的青年小伙子,赤红脸,一对大眼,长得五大三粗,声音好似
铜钟,高声呼喊“我们无罪”,俺没有吃晚饭,只是喝点晚汤,俺没有犯法不能杀俺。这个年青人,在河边住,大伙都叫他河哥,兵丁听了大怒道:“大睁两眼说瞎话。”说着把河哥的饭锅端来,照着一摔说:“你瞧,这就是你的饭锅,还有半碗
稀饭哩!”河哥笑道:“官兵们,你们瞧,啥叫饭、啥叫汤,你们都不懂,那锅里盛的不叫饭,不叫馍,不叫干粮,稀汤带水的叫小米汤,晚上吃饭犯法,喝汤不犯罪,官兵们,汤不叫喝,饭不叫吃,谁来种地收粮呀!老百姓不种地,没有粮吃,你兵们吃啥?”河哥说得有理,老百姓都跟着咋呼起来。河哥怒道:“饭不叫吃,汤不叫喝,不得活活饿死吗?反正也是一死,咱反了吧!”“反了吧”,一阵吆喝声音,都举起了木棍、铁锨、杈把扫帚,干吧,拼吧!众百姓一齐拥上来,官兵都吓跑啦。
哈哈王不甘失败,夜间派兵卒,从坝头暗暗扒了
黄河,滚滚的黄河水淹没了庄田,冲走了房屋、粮食,日子更难过了,晚上,无饭可吃,只能喝点菜汤,于是,从那以后,大家都把晚上这顿饭叫做喝汤。
七月十五上坟
传说,是从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横征暴敛,民不聊生。一年夏天,黄河水大涨,眼看河水要漫过河堤,人人担心,个个害怕,有个管黄河的河官叫严魔,趁此机会贪污发财。
黄水越来越大,河官和财主们照样饮酒作乐,眼看黄堤难保的时候,从人群中走出一个五大三粗汉子,他站在河堤上,粗声粗气地说:“乡亲们听着,
黄河眼看决口,老百姓要有大灾大难,官家花天酒地,不管庄稼人的死活,他不修堤,咱自己修,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咱一定要保住大堤
。”这个人就是
濮州的
王仙芝。大家推选他为修堤长。听他的指挥。没黑没白地筑堤、干活。七月十五这天,刮着拧劲的风,下着飘浇似的雨,突然,黄河决了口,一眨眼的工夫,房倒屋塌,庄稼淹没,百姓齐哭乱叫,黄河两岸变成了一片汪洋,黄水里漂浮着无数的尸体,财主们都在高台上唱小曲。王仙芝在堤上,向大家说:“财主偷扒
黄河,淹坏良田,冲走牛马猪羊,咱没了家,没了爹娘,咱跟官家、财主们拼了吧!不拼,还得等到何时!”数万多名民工,都喳呼起来:“官不爱民,民必造反,没有刀枪,咱有头、铁锨、杈把、扫帚,要为死去的爹娘、亲戚报仇。”
王仙芝一声号令,举起义旗,民工们推选王仙芝为“天补平均大将军”,率领民工,杀了河官严魔。又接二连三攻开了
濮州、
开州区、
长垣市和靠近黄河的几个县城,连战连胜。这时
黄巢从
雷州府,带领
起义军找到王仙芝,两军合并,杀贪官,除污吏,老百姓纷纷参加义军,打一仗,胜一仗。后来,官家造谣说:“黄巢造反杀人八百万。”其实,不是造反杀人八百万,是官家财主们扒
黄河,淹死良民八百万。后来,百姓为了纪念死去的乡亲、爹娘,在每年的七月十五这天,都要上坟烧纸,天长日久,成了民俗,流传至今。
冬至吃饺子
从前,有个名医叫
张仲景。曾在
长沙市做过官,后来,年纪大了,就告老还乡了。还乡的时候,正是腊月,寒风刺骨,雪花飘飘,河水也结了冰。一路上,他看到不少穷人面黄肌瘦,衣不遮体,有好些人耳朵都冻烂了,心里非常难受,便决定回乡后继续行医,以度晚年。
张仲景一到家,登门求医的人很多。
骡马来,轿子请,整日把张仲景忙得不可开交。可张仲景总是挂念着那些冻烂耳朵的穷乡亲。他叫弟子们替他行医,自己在冬至那天来到南阳东关搭起医棚,盘上大锅,说是专门舍药给穷人治病。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放到锅里煮熬。等熬好后,把羊肉和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子的“饺耳”下锅。饺耳熟后,分给来吃药的,每人一大碗,人们吃了,只觉得浑身发暖,两耳起热。
张仲景热心为大家治病,从
冬至这一天起,一直到
除夕,人们的耳朵都被他医治好了。后来,每到冬至这一天,人们想起了张仲景热心为大家熬药治病的情景,就学着饺耳的样子做起了食物。有的人把它称为“饺子”;有的人把它称为“
饺子”,天长日久,就成了习惯,所以每到冬至这一天好多地方都忙着包饺子。
端午节插艾
相传,古时有一个村庄,那村里的人坏透了,以致行人都不敢从那里经过。他们犯罪越来越多,以致惊动了
雅威,于是上帝派两位天使下凡,到那里详查虚实。
天使察看了一番,果然如此。正要回去的时候,正好在那村头遇见一个妇人,背上背着一个胖而大些的男孩,右手拉着一个边走边哭的弱小男孩。天使看见感到不解的问她说:“妇人,为什么背着一个健壮的大孩,而让弱的小孩哭着走呢?”那妇人看看他们回答说:“你们不知道情况,这背上的儿子不是我的亲生,我应该爱他胜过于爱我的亲生儿子,好使他不再想他的亲妈。”两位天使听了都很受感动,惊叹地说:“唉!这村庄竟还有一位这样仁爱的妇人。”于是,他们商量了一下,就对妇人说:“这村庄的人罪恶滔天,
雅威已决定要灭绝这些恶人。但见你仁慈良善,所以,告诉你,到
端午节那天,天亮以前,你必须在你家的头门上,屋门上都插上艾。这样,当天神看见你家门上这艾的记号就一定越过你家,不伤害你一家的性命。”说完话,妇人正要再询问什么的时候,他们却不见了。于是,这妇人就把天使的话,传遍了村庄。正要灭绝那作恶者的性命时,却见家家的门上都插着艾,为着那一位善良妇人,天神没有灭绝一个人的性命。故因为这一个善良的妇人,就保全了全村的性命。由此,流传下来五月端五门上插艾避灾的风俗。
交通
2011年,八公桥镇已形成以公路运输方式为的交通运输网络。106国道过境,境内长10.22千米,双向6车道,通往濮阳县城、濮阳市区;209省道过境,境内长5.7千米,双向两车道,即通往濮阳县城、濮阳市区。县道梨五线、县道顾城线过境,其中梨五线境内全长14.6千米,顾城线境内全长6.4千米,通往濮阳县城。
社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八公桥镇有公立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426人,专任教师52人;小学36所,在校生5466人,专任教师35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157人,专任教师126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3.6%,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95.4%。各级各类民办学校6所。2011年,教育经费304.62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304.62万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304.62万元。
文化事业
2011年末,八公桥镇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公共图书室1个,建筑面积50平方米,藏书1000册;档案馆1个,建筑面积20平方米。文化行业从业人员540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1%,其中事业单位从业人员3人。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八公桥镇有非营利性医疗机构1所,其中一级甲等卫生院1所;病床45张,其中公立卫生机构病床45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0.75张,固定资产总值0.04亿元。专业卫生人员58人,其中执业医师6人,
执业助理医师10人,注册护士12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0.97人、执业(助理)医师0.27人、注册护士0.2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3.4万人次,住院手术490台次,出院病人1678人次。
2011年,八公桥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10/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1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5.9万人,参合率100%,孕产妇死亡率45/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8‰、0、1‰。
2011年,八公桥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0户,人数79人,支出10.3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177户,人数2554人,支出220万元,比上年月人均增长12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35人,支出8.4万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410人,支出54万元,农村医疗救助35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3000人次,共支出15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47人,抚恤事业费支出92万元,比上年增长15%。
2011年末,八公桥镇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1320人,比上年末增加40人,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1.83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50人,比上年末增加20人,参加医疗保险的农民工5.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000人,参加
失业保险1.6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10人,其中参加失业保险的农民工1.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20人。参加生育保险1360人,比上年末增加40人。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八公桥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50000米,投递点95个,乡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10000件,国内汇票业务完成5400笔,国内异地
中国邮政速递物流信件完成2000件,征订报纸800份、期刊3000册。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1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700门,固定电话用户800个;移动电话用户2.6万户,比上年增加1200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86.5%,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光缆线路总长达5000米,主干电缆达30000米,互联网端口总数1400个,其中已占用端口总数1200户,宽带接入用户1200户,比上年增加230户。
基础设施
2011年末,八公桥镇拥有3.5千伏变电所1座,主变压器2台,总容量100兆伏安,高压输电线路6条,总长度40多千米,用电负荷80多万千瓦,是
华东电网有限公司公司确定的6个重点电网之一,综合电压合格率100%,供电可靠率99.5%。
2011年末,八公桥镇园林绿化面积15公顷,绿地15公顷,人均绿地0.27平方米。
旅游
中华第一龙
龙的传说很久,是古代人崇拜的由多种动物特征组成的图腾,几千年来,人们把它视为权势与威严的象征,雕于梁柱,塑于墙壁,绣成
龙袍,成了真善美的统一体,故有“真龙天子”、“乘龙快婿”、“望子成龙”诸多称谓,体现了中国人的理想、愿望和追求。1987年,距八公桥镇20公里处的西水坡出土了龙虎图案,轰动了全国新闻界和史学界,据科学测定在距当时6460±135年前,被专家誉为“中华第一龙”。
戚城文物景区
戚城文物景区占地面积750多亩,有距今2700多年的古城墙-戚城遗址,是集历史、文化、娱乐为一体的文化大观园。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遗址以奇特的造型再现了古城布局。主要景观有:雄伟壮观仿
秦汉风格的阙门,古朴壮观仿远古风格的玄宫,仿
唐朝建筑风格的龙宫。此外还有仿汉代建筑风格的历史陈列馆,古城的布局筑的
子路墓祠大面积的草坪,各色植物是景区的一大特色。另有上古
五方上帝之一的
颛顼乘龙至四海巨雕,濮阳历代名人20尊
塑像,及为纪念
夏启在
昆吾铸九鼎而建的铸鼎轩,建成的
戚城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