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鱼(Oryzias latipes),大颌鳉科青鳉属的一种鱼类,主要分布于中国辽河到
海南省,西到关中及
四川省均有分布,也见于
朝鲜、
日本等地。青鳉鱼主要栖息于河流、湖泊、池塘、沟渠及水田等水流平缓的水域,在水面群集游动,以小型无脊椎动物为主要食物,尤喜吞食
孑孓。
青鳉鱼是一种繁殖能力强的杂食性鱼类,体侧扁且延长;口小,下颌向上突出;眼大,眼底蓝色。无侧线。鱼体半透明,背部浅灰色,腹部银白色,并散布小黑斑,中央具一黑褐色纵带,
尾鳍截形。青鳉鱼每年可多次产卵,每次产卵数量约为10-20粒,卵附着于
母鱼腹鳍直至仔鱼孵出离去。
青鳉较短的生命周期,对严苛环境有较好的的适应性,仅有八亿
核苷酸碱基对,因此在基因研究上更容易控制等,是
国际医学用鱼。此外对水质、环境变化特别敏感,可用于监测到水质是否发生变化。例如2008北京奥运期间,北京首次引进了一台青鳉鱼生物传感器,用于监测
密云水库的水质变化。
历史
青鳉是起源于东亚的一种小型鱼类,易于饲养。因为有突变个体存在,最早被作为研究材料用于遗传学的分析工作。青鳉有伴性的体色基因r,利用其
等位基因可制出通过体色差异区别雌雄的系统,这系统进行人工性转换时,能靠体色分清遗传的雌雄,非常方便。由于产卵是可控的,1994年,
青鳉作为
脊椎动物的代表被送上太空,完成了从
受精卵到个体的整个发育过程,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太空育种”。
日本在20个世纪初就开始青鳉的研究工作,在生理学、生态学、
内分泌学等各方面被广泛利用,并在培育、饲养管理、实验操作等进行系统的研究,是鱼类实验动物化较好的例子。
形态特征
青鳉鱼体长侧扁,背平直,腹圆成弧形。头大适中,头顶平宽。吻稍长,平扁。口上位,口小横裂。下颌突出在上颌的前方,在颌上有细齿1列。眼极大,眼径超过吻长,侧位。眼间距宽而平。鳃膜越过峡部左右相连。鳃粑短而细小,13一14个。上咽齿排成12横列,下咽齿为6列。
青鳉鱼有体被薄而透明的颇大
圆鳞。在头顶及鳃盖也被薄鳞,但由于过薄而不易观察。无侧线。背鳍位于鱼体极后,其起点在臀鳍中点相对的后上方,无硬刺。
胸鳍较大,高位,其末端可达腹鳍起点的上方。腹鳍较小,末端抵达肛门。臀鳍极长,起点在胸鳍基部至
尾鳍之间的中点,其末端接近尾基。尾平截。肛门位于腹鳍末端,臀鳍起点的前方。鱼体背侧淡黄褐色,体侧与腹部银白色。背部正中有1条黑色纵线由头部延伸至尾基,在体侧也有1条黑色细线,自胸鳍平直地向后延伸至尾柄正中,在鱼体背部有许多黑色小点,在背侧小黑点密集于每一鳞片的基部,使鳞片的后缘形成一淡色的镶边。两眼的背侧银光闪闪,鱼在水面游动时呈醒目的亮点。腹鳍浅黑色。在生殖时期雄鱼腹鳍转为深黑色,其余各鳍浅灰白色。
物种分布
分布范围
青鳉鱼主要分布于中国辽河到
海南省,西到
渭河平原及
四川省均有分布,也见于
朝鲜、
日本等地。
栖息环境
青鳉鱼上层鱼类,栖息于河流、湖泊、池塘、沟渠及水田等水流平缓的水域,在水面群集游动。冬季在较深水底潜伏越冬,以小型无脊椎动物为主,尤喜吞食
孑孓。
生长繁殖
青鳉鱼繁殖力强,几乎一年四季都可繁殖,每次产卵约10至20粒,产卵量依雌鱼体型大小不同,在食物充足的水域,2至3天产卵一次,
仔鱼孵化约8至14日,快慢跟水温有关。卵软而黏,属体外受精,出生卵直径约0.1公分,仔鱼孵化出来约为0.3公分,一星期可达0.5公分,一个月长到1公分,约半年就成熟达3公分,最大约4公分左右,寿命约3至4年。
鱼卵与
仔鱼卵径1.2~1.3mm,卵具多个油球,卵膜上长有长、短两类丝状物。短丝均匀分布于卵膜四周,
长丝䰶约20条形成一束,产卵时长丝一束附在
卵巢膜上,另一束固着在卵膜上,使卵悬挂在母体生殖孔的后面。产出的卵约2h后逐渐脱落,沉性卵,以丝状突起附着在水下植物上,
受精卵在20~28℃水温下孵出
仔鱼2。
雄鱼发情时腹鳍明显变黑,头顶两眼中有一明显黑线,会占地盘,未怀卵雌鱼或其他雄鱼进入会立即上前驱赶,怀卵之雌鱼进入会立即上前交配。青鳉鱼若有适当环境非常容易繁殖,不过
授精卵应迅速移开到安全环境,否则会被
成鱼吃掉。青鳉鱼是濒临绝种的鱼类,几乎已无此种鱼类优良栖地,主要原因是外来种鱼类、农药和水土保持不当,破坏了青鳉鱼的生存空间。
饲养要点
青鳉鱼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杂食性鱼类,它们食性广泛,易于饲养。每天清晨应装一次水,并分几次给予,同时需确保水质清洁不受污染。当水温达到约20度时,青鳉鱼会频繁产卵,此时可以尝试让鱼卵在水槽中孵化,雌鱼通常会将卵产在水草上,可将整棵带有鱼卵的水草放入水槽进行孵化。此外,饲养青鳉鱼需注意使用去除氯离子后的自来水,可每隔两三个月更换水槽中的一半水,换水前可将水桶中的水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放置一天,让氯离子自然析出,或者向自来水中加入市售氯离子
中和剂来快速去除氯离子,以保证水质适宜青鳉鱼的生长。
保护现状
青鳉鱼为中国本土原生鱼,随着
外来物种—
食蚊鱼在中国野外环境中大量繁殖,青鳉的生存受到了严峻的挑战。青鳉和食蚊鱼的
生态位极为相似,竞争过程中青鳉往往处于劣势,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
青鳉鱼曾经是
日本最常见和分布最广的鱼类之一,但由于污染造成的
栖息地退化和外来入侵物种的引入,如食蚊鱼、
大口黑鲈和多刺鲃,其数量大幅下降。截至2018年,青鳉鱼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8年 ver 3.1)——无危(LC)。
主要用途
青鳉较短的生命周期,对严苛环境有较好的的适应性,仅有八亿
核苷酸碱基对,因此在基因研究上更容易控制等。青鳉鱼是国际医学用鱼,对水质、环境变化特别敏感。青鳉鱼的活动可以通过三维数据传到
计算机中,通过数据分析,就能判断鱼的行为是否有变化,从而监测到水质是否发生变化。例如2008北京奥运期间,北京首次引进了一台青鳉鱼生物传感器,用于监测
密云水库的水质变化。
青鳉鱼通体透明,可迅速繁殖,而且基因序列已被完整地研究过,因此有利于研究它们在失重条件下的体内器官变化,关注其受辐射影响的骨骼退化和肌肉萎缩等症状,辨识出受太空环境影响的基因变化。1994年7月,4条日本青鳉鱼及300余颗鱼卵被美国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送入国际空间站微重力实验室2号鱼箱。航天员观察发现,青鳉鱼可以交配、产卵,并在15天后孵化出幼鱼。这些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下孕育的
脊椎动物胚胎,揭示了多种具有普遍规律的生命现象,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