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泊平,70年代生人,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毕业于
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在《
人民文学》、《
诗刊》、《
青年文学》、《星星》、《
雨花》、《青春》、《
文艺报》《文学报》、《
中华读书报》、《
南方都市报》等近百家报刊发表作品若干,并入选多种选本。作品被《读者》、《
中华文摘》、(香港)等二十多家报刊及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新华网转载,有作品被译介到国外,现居
秦皇岛市。
论文《冷峻背后的大爱》发表于《方法》杂志(国家级) 2007年12月19日,论文《并非大师写作的经典》发表于《中华读书报》(国家级) 2008年1月31日,论文《韩寒的作品里缺少什么》发表于《文学报》(国家级) 2008年2月,论文《家有儿女——中产阶级的饭后甜点》发表于《
名作欣赏》(中文核心期刊) 2008年3月,论文《退与慢的优雅》发表于《诗刊》杂志(中文核心期刊) 2008年4月,论文《爱的归宿与土壤》发表于《
诗潮》(省级) 2008年3月,作为编委参加编写
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的《学习的艺术——同步辅导用书》一书。
一个写作者最初的尝试也许是一个开始,但我的开始就很芜杂。小学时,跟着一个本家的叔叔写过顺口溜,如果说这是最初的文学启蒙,那应该是诗人的开始。初中和
高中,强烈迷恋唐诗宋词和
徐志摩、
戴望舒的现代诗,也比葫芦画瓢地写了一些诗词样的东西;也是在那个时候,我开始阅读西方老
列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和
欧内斯特·海明威等人的小说,也偷偷在练习册上写了一些不成样子的故事。
直到上了大学,我开始正儿八经地写小说,写了几个中篇和十几个短篇,都是手写稿,规规矩矩地抄写,规规矩矩地投稿。一个万字左右的短篇一个下午就可以在课堂上完成,然后晚上在阅览室认真的誊写,那种感觉是充实的。第一篇正式发表的东西也是在那个时候,一个一万多字的短篇,省级刊物,两百多块钱的稿费,对于一个穷大学生来说,那绝对是一次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收获和荣耀。随后,又在几家报刊发表了几个小说。但诗歌写作也一直同时进行,因为受研究现当代文学的
陈超先生的影响。大学几年,我的小说和诗歌,陈超先生几乎都是第一读者。也正是他的鼓励,才有了我后来的坚持。
工作以后,整块的时间没有了,写小说就显得奢侈。也许是失之桑榆收之东隅吧,诗歌和随笔作品开始大量地发表了。后来网络文学的出现,我的许多写作理念受到了冲击。在大量的阅读以后,我开始以经典的标准重新审视网络文学,并写下了许多被朋友称为评论性的文字,发表以后,一些媒体的朋友开始约稿,于是又以书评人的身份出现在一些报刊上。
还有一段时间,我开始关注杂文,也开始对一些社会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就有了我和《
杂文报》的“蜜月期”。在不断的迷失、不断的突围以后,我渐渐明确了应该继续的写作计划,那就是完成我的70后诗人点将台系列、文本细读的写作计划以及日常的诗歌写作。面对一些我关注的问题,我依然会写出与文学关系不大的粗糙的文字;面对生存和生命,我肯定还会用随意的文字表达我自己的悲与喜;面对那些优秀的作品,我必定还会用自己的语言为它助阵摇旗……只要有感动我就会写下去,用不同的方式和色彩写。
写作已经成为一种无法回避、无法摆脱的习惯,是另一种呼吸,另一种肉体,另一种存在。我们存在,我们表达,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意义永远是生命的一种附加值。我们无非是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表达生命的广度和深度,表达自然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