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翁
中国粤剧编剧家、剧评家
苏翁(1932年-2004年),原名苏炳鸿,顺德碧江人,粤剧编剧家、剧评家、填词人。香港电台节目《戏曲天地》前主持人。家世富裕,1948年就读广州大学、岭南大学,1954年移居香港特别行政区,跟粤剧名伶何非凡学戏。2004年,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专门举办了“苏翁作品展演及讲座”,表彰他对粤剧和歌坛的付出。
人物经历
苏翁对粤剧剧本流变、粤剧历史发展了解甚详,研究颇深,特别对粤剧编剧艺术的流变很有见解。在1987年3月的一次演讲中,他分析了唐涤生剧本创作的特点:“唐涤生善于调度场面,投观众之所好,尽量让观众喜爱的老频频亮相,他可以让六大台柱(粤剧角色的六大行当)全部在一场戏里同时出现,各有戏做,而情节又不至于太过牵强。……唐涤生的戏经常可以做到高潮迭起和曲折热闹,剧本往往自西片中取材,甚至将西片改编……其后他写剧本的态度也日趋严谨,例如后来他写了《紫钗记》《帝女花》《再世红梅记》《蝶影红梨记》等,情节合情合理,剧本的结构也很紧凑,再无以前那种随便任意的陋习。回头再说唐涤生剧本的优点,其中一点是他的‘介口’很紧密。剧本是否沉闷,主要视乎情节与‘介口’是否紧凑。剧本不能让它松弛,明明需要紧密接下去的一段情节,一句口白,若让一大段唱曲接上去,那就会使剧情松散下来。唐涤生的剧本具有雕琢很深的词藻,不过他也有一道‘板斧’,就是唱完了一大段之后,接着再用一段说白补充瑞安鼓词的内容,这样,观众听得明白,也感受到了唐涤生词曲的才华,这也是他成功的地方。”虽然讲的是唐涤生的剧作特点,其中也包含了他自己在创作中的心得体会。
苏翁活跃于填词界的日子,是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他原来是一位粤剧工作者,在60年代中后期写了大量粤语电影插曲,但由于当时的电影界并不重视填词人,所以作品都不标出填词人的姓名。70年代初期,有两首轰动一时的粤语歌曲:《相似泪》和《新禅院钟声》,人们从不知是谁填的词。原来,这正是苏翁的作品。而他的另一些知名作品还有《分飞燕》《天涯孤客》《蓬莱八仙》。假如当年有歌曲流行榜之设,这些作品都会成为榜首歌。甚或是该年度的中文金曲。苏翁是以写粤曲歌词的手法来写粤语歌曲的典型代表。我们从他的知名作品里,对其水准可窥一二:云寒雨冷寂寞夜半景色凄清,荒山悄静,依稀隐约佛堂颂经……情似烟轻,禅心修佛性,梦幻已一朝醒,情根爱根,恨根怨根,春花怕赋咏……(《新禅院钟声》)分飞万里隔千山,离泪是的珠强忍欲坠凝在眼,我欲诉别离情无限,匆匆怎诉情无限,又怕情心一朝淡……(《分飞燕》)用的是颇古雅的语体文,而歌词内容,也不离“郎情妾意”,这正式哪个年代粤语歌曲创作的主导风格。
除了粤剧和小调,苏翁还为多部电视剧和流行专辑填词,如1973年无线首部全彩色广播电视剧《烟雨蒙蒙》的主题曲《烟雨蒙蒙》,由顾嘉𪸩作曲及编曲,郑少秋主唱;1985年亚洲电视电视剧《八仙过海》的主题曲《八仙过海》,刘凤屏主唱;以及流行专辑曲《爱人结婚了》(1971年,郑少秋主唱)、《四朵金花》(1974年,四朵金花主唱,苏翁作曲及填词)、《月亮光光》(1976年,郑少秋、珍珍、佩佩主唱)等。
人物作品
编剧电影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苏翁 简历 - 名人简历.名人简历.2020-11-09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人物作品
编剧电影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