鳗鲡目康吉鳗科的1属,约10种,通称康吉鳗。体鳗形,尾部长于头与躯干长度之和,唇发达。口大,端位,口裂达眼中部或后部的下方。中国有2种:日本康吉鳗背鳍始于
胸鳍上方或略后,胸鳍后部无显著黑斑,分布于
黄海和
东海;
灰康吉鳗背鳍始于胸鳍中部上方,胸鳍后部有黑斑,分布于东海和
南海,是
生物学动物系统分类中
脊索动物门门下一个的物种名称。
鳗鲡目(
鳗鲡目)康吉鳗科(
康吉鳗科)约100种海产鳗类的统称。体无鳞,头大,
鳃裂大,口阔,牙坚。一般淡灰或浅黑色,腹部色淡,鳍具黑色边缘,肉食性。广布于各大洋,有时栖於深海。体长可达1.8公尺(6呎)。许多种类,如欧洲康吉鳗(Conger conger),为名贵的食用鱼;
美洲𩽾𩾌康吉鳗(C. oceanicus)是凶猛游钓鱼。
其胆固醇的含量较高,每100克中含有14毫克,大约相当于海鳗的2倍。但脂肪中含有IPA,对防止胆固醇沉积有效果。其上市旺季为夏天。新鲜的康吉鳗身体表面为褐色,有透明感和弹性。最受欢迎的食用方法是将煮熟的康吉鳗做成
寿司饭团,有时也可
白烧、烤。不过味道要比鳗鱼淡。最好和蔬菜、海藻组合起来食用。其血液中含有微量的蛋白毒,不能
生食。
鳗鲡目康吉鳗科的1属,约10种,通称康吉鳗。体鳗形,尾部长于头与躯干长度之和,唇发达。口大,端位,
口裂达眼中部或后部的下方。舌游离,不附于口底。颌齿细小,尖锐,圆锥状。鳃孔稍大,位于
胸鳍康吉鳗基部下方。无腹鳍;背鳍、胸鳍、臀鳍及
尾鳍均发达;奇鳍且相连续。体无鳞。侧线明显。
肛门显著位于胸鳍后方。分布于
热带到冷温带,大部为海鱼类。多为海产,少数亦进入淡水。中国有2种:日本康吉鳗背鳍始于胸鳍上方或略后,胸鳍后部无显著黑斑,分布于
黄海和
东海;
灰康吉鳗背鳍始于胸鳍中部上方,胸鳍后部有黑斑,分布于东海和
南海。
康吉鳗昼伏夜出。白天多栖息、蛰居于泥沙质海底及相邻的水下
暗礁的岩洞,水下障碍物及海底大块礁石根部的缝隙或
海底植物的空隙处。夜间在其栖息、蛰居的周围游弋觅食,如白天遇阴天或水质较浑时,也出来活动。幼鱼经过
变态,水温15
摄氏度左右,约20天变态完毕。
康吉鳗无洄游习性,只是在每年的初冬时节开始向深海区迁徙。康吉鳗吃食斯文,很少一口猛吞,大多为吻食后慢慢吞咽,稍有异常便逃逸另处。康吉鳗生性孤僻,很少群居,多单独行动。中钩后凶猛异常,奋力挣扎。
尤以多岩石的岸边居多。以小鱼、贝类等为食。多数种类在较深的海中
产卵,幼鱼在浅海处发育长大,早期有变态现象。可食用。
其胆固醇的含量较高,每100克中含有14毫克,大约相当于
海鳗的2倍。但脂肪中含有IPA,对防止胆固醇沉积有效果。其上市旺季为夏天。新鲜的康吉鳗身体表面为褐色,有透明感和弹性。最受欢迎的食用方法是将煮熟的康吉鳗做成
寿司饭团,有时也可
白烧、烤。不过味道要比
鳗鲡目淡。最好和蔬菜、海藻组合起来食用。其血液中含有微量的蛋白毒,不能
生食。
本鱼体延长呈管状,口大,具利齿。鱼体背部为暗褐色或银灰色,腹部白色,
胸鳍黑色,背鳍长,背鳍起点在胸鳍中央,背鳍与臀鳍边缘为黑色。脊椎骨139~146枚,体长可达13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