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民
长春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杨华民(1963年11月生),男,汉族吉林省汪清人,中共党员。在职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学位,现任长春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杨华民教授还担任博士生导师。他主持行政全面工作,负责分管发展规划与政策法规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所、审计处、信息化中心以及校友(基金会)工作办公室。此外,他还联系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和人工智能学院。
人物经历
1985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工程专业,同年分配至长春理工大学(原长春光机学院)计算中心工作。
1986年,由长春理工大学选派到美国进修,学习VAX8600计算机。
1992年9月,考取吉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
1995年,获吉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
1999年,评为教授。
2001年,考取长春理工大学光学工程博士研究生。
2007年,获长春理工大学光学工程博士学位。
2015年3月,任长春理工大学副校长。
2015年12月,任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馆长(兼)。
2018年4月,任长春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兼)。
2020年8月,任长春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职务任免
2020年8月2日,拟任吉林省省属本科院校行政正职。
2020年8月22日,长春理工大学官网“现任领导”栏目更新信息显示,杨华民已经担任长春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2020年8月31日,被任命为长春理工大学校长(试用期一年),免去其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馆长职务。
主讲课程
杨华民先后主讲4门计算机本科主干课程和3门研究生课程,目前指导3名博士生和20余名硕士研究生。
主要贡献
先后任长春理工大学计算中心副主任、计算机系副主任、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电信分院副院长、院长、计算机学院院长、软件学院院长(兼)、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副校长等职,为计算中心、计算机系和校园网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1998年,杨华民教授组织创办了长春理工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在他的不断努力下,研究所日益发展壮大,已经发展成为学校科研骨干单位,也成为吉林省高校系统规模最大的计算机软件专业研究所。
从2001年开始,杨华民教授积极探索国际化产学研合作之路。他先后两次到日本考察,促成长春理工大学与世界著名厂商日本日立医疗器械株式会社签定合作协议,创建了致力于医用软件研究与开发的“医用软件共同研究室”,日方每年为该研究室提供1200万日元的研究经费。
获奖记录
杨华民教授教学科研成果显著,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次,吉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次,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次、二等奖4次、三等奖5次,吉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次,吉林省教育技术成果一、二等奖各一次,长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中国兵工学会第七届青年科技奖等奖励。
2001年,被吉林省教育厅评为新世纪吉林省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工程中青年骨干教师。
2002年,被吉林省委、省政府评为吉林省第二批省管优秀专家,被国家教育部评为优秀骨干教师。
2004年,被吉林省委宣传部、组织部、统战部评为吉林省创业先锋,被吉林省总工会评为吉林省职工创新能手。
2005年,由吉林省委宣传部、组织部、统战部主办,吉林广播电视台《成功》栏目承办的大型活动中,被评选为“感动吉林十大创业人物”。
2006年,当选感动吉林省十大创业人物,并被国家人事部等七部委评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07年,被国家人事部、教育部评为全国模范教师。
2008年,开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2011年,获得“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荣誉称号。
2011年,评为吉林省第三批高级专家,被国家科技部评为“十一五”国家计划项目执行突出贡献奖;
2012年,评为吉林省学科领军教授。
2014年,认定为吉林省资深高级专家。
研究方向
计算机仿真与虚拟现实、人工智能、信息管理系统。
主要论著
1.《空间光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吉林出版集团,2008年
2.《计算机视觉中的运动检测与跟踪》,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年
3.《微创手术中的计算机导航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年
4.Temporal broadening of optical pulses propagating through non-安德雷·柯尔莫哥洛夫 turbulence. Optics Express[J],2012.7,20(7): 7749~7757,SCI检索
5.Use of variance shadow map to accelerate ray tracing.Lecture Notes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J],2012.21,29:7~12
6.Second-order 统计学 of Gaussian Schell-model pulsed beams propagating through atmospheric turbulence.Optics Express[J], 2011.8,SCI:800DF,影响因子:3.749
7.Coupling plane wave received by an annular aperture into a single -mode fiber in the presence of atmospheric turbulence.APPLIED OPTICS[J],2011.1,Vol.50(3),pp307-312,SCI:710JK,影响因子:1.703
8.Effects of annular -aperture receiver on angle-of-arrival fluctuations of plane waves. Optics Letters[J],2010.6,Vol.35(1), pp1731-1733,SCI:603TG,影响因子:3.30
9.Optimization criterion for initial 相干性 degree of lasers in free-space optical links through atmospheric turbulence. Optics Letters[J],2009.2,Vol.34(4),pp419-421,SCI:420JF,影响因子:3.05
10.Mitigation of turbulence -induced scintillation noise in free-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 links using Kalman filter. CISP 2008,2008.5,pp470-473,EI:083911584040
11.Key Technologies and System Development Method of Virtual Endoscope.ISPDI,2007,EI:081411179525
12.Chinese character recognition method based on multi-features and parallea neural network computation. Lecture notes in 计算机 science,2007.9,SCI:BGS70,EI:080311023569
13.大气信道部分相干光通信链路性能分析与优化。电子学报,2009.8, EI:20093812326523
14.飞机对卫星激光通信上行链路建模与功率分析。通信学报,2008.1, EI:20080911124404
15.The research of computer simulation on the process of APT on space laser communication.Optoelectronic Devices and Integration,2004.11, EI:05249158755
16.The model of the atmospheric effects on the laser 传播学 between plane and ground and its simulation research. Optoelectronic Devices and Integration,2004.11, EI:05249158754
17.Optimized Linear 组合 of Multiple Neural Networks on Object Recognition. Electronic Imaging 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2002.11, EI:7638481
18.Regression Modeling in ANN and Its Application on Analyzing Dynamic State of Groundwater Level.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Systems Engineering,1999.9, EI:6705023
19.光学经济公差的计算机优化处理。兵工学报,1998.10, EI:98074284430
20.基于神经网络的多种文字识别系统的集成方法。兵工学报,1998.4, EI:99034618922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职务任免
主讲课程
主要贡献
获奖记录
研究方向
主要论著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