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管辖,耶路撒冷旧城及城墙,
文化遗产,1981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耶路撒冷旧城是
犹太教、
基督教和
伊斯兰教的
圣地,是世界上唯一享有此殊荣的城市。现存主要遗迹有,犹太教希律圣殿的西墙(哭墙),基督教圣墓大教堂,耶稣受难之路,伊斯兰教圣岩清真寺和艾格萨清真寺,还有
奥斯曼帝国旧城城墙。
世界文化遗产
遗产描述
耶路撒冷王国位于
地中海和
死海之间,是古代
巴勒斯坦中部的全球宗教重镇,也是完整地保留了人类信仰文明演进史的一个历史城市。根据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
亚伯拉罕宗教(或称“三大天启宗教”)自己的宗教传说,
耶路撒冷同时被这三大宗教奉为
圣地。自从前10世纪,所罗门圣殿在耶路撒冷建成,耶路撒冷一直是
犹太教信仰的中心和最神圣的城市,耶路撒冷对于犹太教的象征价值始终未变。
1981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依据标准(ii)(iii)(vi),耶路撤冷旧城及其城墙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遗产委员会评价
耶路撒冷作为犹太教、
基督教和
伊斯兰教三种宗教的圣地,具有极高的象征意义。在它的220个历史建筑物中,有著名的岩石圆顶寺,建于7世纪,外墙装饰有许多美丽的几何图案和植物图案。三大宗教都认为
耶路撒冷王国是
亚伯拉罕的殉难地。哭墙分隔出代表三种不同宗教的部分,
伊斯兰教圣墓大堂庇护着
耶稣的墓地。
遗产现状
耶路撒冷从16世纪初起受
奥斯曼帝国统治,是它独立行省的首府。1917年被
英国占领,是委任统治地的首府。1947年
联合国决议确定耶路撒冷为国际城市。1948年
第一次中东战争后,
约旦控制了旧城及其
东北地区,
以色列则占领了新城。
1967年
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占领了整个
耶路撒冷,1980年宣布耶路撒冷为其首都。1988年,
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也宣布耶路撒冷是巴勒斯坦国的首都,不过国际社会会普遍不承认以色列对耶路撒冷的拥有权。
耶路撒冷位于
地中海东岸,犹地亚山区之巅,是
犹太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3教的
圣地。大
耶路撒冷王国面积627平方公里,旧城位于东部,面积仅1平方公里。
古代的耶路撒冷称为"耶布斯",这是由于在公元前3000年前后,迦南人耶布斯部族从
阿拉伯半岛迁来定居。公元前2000年,耶布斯人在此首次建立了城堡,命名为"耶路撒利姆"。而
阿拉伯人则称耶路撒冷为"古德斯",是圣城的意思,至于"耶路撒冷"则是希伯来人对它的称呼,"耶路"是城,"撒冷"是和平。
公元前1000年前后,
犹大王国创始人大卫征服了这个地方,并将这里作为犹太王国的首都,称作"尤罗萨拉姆"。公元前586年,
新巴比伦王国国王
尼布甲尼撒二世攻占
耶路撒冷王国,驱赶城里的犹太人,强行将他们迁居到巴比伦,这就是有名的"巴比伦囚虏"。公元前198年,耶路撒冷并入亚历山大大帝部下建立的
塞琉西帝国,公元前63年,罗马人占领这里。后来
阿拉伯帝国哈里发和
埃及哈里发先后占领。
耶路撒冷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还带有异常浓厚的宗教色彩,这里虽然是三教
圣地与和平之城,但是几乎从未和平过。
犹太人从《
旧约圣经》前5章得知,先知们
预言的
耶稣最终将出现于
耶路撒冷的锡安山上,那时候所有的民族都将融合为一。为了尽可能接近实现这一预言,世界各地的
犹太教都梦想着死后能安葬在这一圣山旁的墓地里。
基督教徒依据的则是《新约·启示录》,他们相信人间的耶路撒冷终将变为天堂。上帝之子耶稣基督,在耶路撒冷脱胎人形来拯救世界,经历了他人间生活最痛苦也是最壮丽的时刻,尤其是被钉死于十字架和死后的复活。多年来基督教徒
朝圣者在主要节日期间涌入耶路撒冷,他们的首要目标是
圣墓教堂。
按照穆斯林的传统,信徒们期待着穆罕默德在犹太人的圣殿广场上降临,并作为末日审判的死后复活的预言者同这些人一起祈祷。此外,
耶路撒冷作为穆罕默德骑马夜行,踩石登天的地方,而成为
伊斯兰教仅次于
麦加和
麦地那的第三大
圣地。
三教都对
耶路撒冷王国有着如此的崇敬和期盼,就难怪这座和平之城难有安宁之日了。
城市布局
如今的耶路撒冷可分为新旧两个城区。新城在西面,是19世纪后建立起来的,比旧城大几倍,映入眼帘的是现代建筑,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熙攘繁华的街道和商场,布局得当,错落有致。旧城区由一道14米高的城墙围住,
耶路撒冷的主要宗教胜迹大多集中在这里。旧城内被一条南北走向和一条东西走向的大街分为4个部分。东北是穆斯林居住区,西北是
基督教居民区,西南是
亚美尼亚居民区,东南是犹太居民区。其中穆斯林居民区最大,亚美尼亚居民区最小。
耶路撒冷旧城是不规则的
四边形,海拔720-790米。现今的城墙是400年前
土耳其苏丹苏莱曼时代重建的,由一个名叫索里曼·埃尔·马尼菲科的苏丹人主持兴建。城墙长5公里,高约14米,有34座城堡和8座城门。这些城门有的开放,有的已被石头封死。最主要的城门有4个,即雅法门、
大马士革门、锡安门和狮子门,它们按罗盘针所指的四个方位建造,分别通向国内的四座主要城市。城内的街道至今大都保持其当年的罗马式布局。最古老的街道是有顶棚的商业街,街道上的集市在14世纪建成。
犹太教古迹
哭墙
犹太教把
耶路撒冷作为
圣地源于公元前10世纪。当时
所罗门群岛在位,他在都城
耶路撒冷王国建造了希伯来人的神庙--所罗门圣殿。公元前586年,
新巴比伦王国攻占耶路撒冷时,
圣殿毁于战火。以后虽然曾经重修,但在1世纪时又毁于罗马人手中。此后,由于绝大部分犹太人被迫移居他乡,圣殿始终未能恢复。出于怀旧、崇古的心理,犹太人在第二圣殿废墟上,用大石头垒起一道长481米,高18.3米的石墙。犹太人认为砌墙的石头取自所罗门圣殿,因而石墙就是
犹大王国的遗址。这就是犹太人敬仰和团结的
象征"哭墙"。每逢星期五都有
犹太教来此哀悼和祈祷。更为有趣的是,这处寄托着犹太人2000年大流散哀思的"哭墙",在穆斯林的传说中,又是
穆罕默德"夜行登天"前栓马的地方,穆斯林因之而称它为"飞马墙"。
伊斯兰教古迹
圣岩清真寺
圣岩清真寺又称为萨赫莱清真寺。公元636年,信奉伊斯兰教的
阿拉伯人征服了
耶路撒冷。691年,
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的一位
哈里发主持建造这座可以充分展示阿拉伯建筑艺术的优美杰作。其 最外是一层八角形墙体,全用石块砌成,外墙用花
瓷砖贴面,镶嵌有穆罕默德神奇夜行时留下的那篇未完成的《
伊斯兰教圣经》文。顶部是半球形,外包金箔,显得灿烂辉煌。因为这块巨石的神奇传说,使它和穆斯林、犹太人的宗教信仰都有紧密联系。相传,穆罕默德由天使陪同乘天马从
麦加到
耶路撒冷王国,后来就是踩着这块巨石升天、去聆听
安拉的启示的。据说这块石头至今还有穆罕默德升天时留下的脚印。围绕着这块巨石还有另一种传说。犹太人说他们的始祖
亚伯拉罕捆绑自己的儿子
以撒,放在这块石头上,准备做祭,献给
雅威。因此犹太人也把这块大石头看做圣石。
艾格萨清真寺
阿克萨清真寺是
耶路撒冷最大的清真寺,朝向穆斯林的第一
圣地麦加。它的长条银色顶高20米,与圣岩清真寺的金色圆顶交相辉映,形成了圣殿山的独特情调和景观。阿克萨清真寺的内部,中央通道高19米,左右各连着3个通道,每个高12米。在中央通道的柱子上,是一个3层的连拱廊。在该寺的圆拱前,是11世纪的凯旋门建筑,用多色瓷片镶嵌,圆顶内是12世纪晚期的彩色瓷片镶嵌。
这两座清真寺相隔很近,都位于神庙山(即圣殿山)上,旧城的东南部。一个银灰色,一个金黄色,在太阳底下熠生辉,气象非凡。
基督教古迹
大教堂
又称复活教堂,是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遇害并复活的地方建起的教堂,因此也是世界
基督教徒(主要是
天主教)心目中最神圣的参拜地之一。
公元326年,
拜占庭帝国皇帝
君士坦丁一世的母亲希伦娜巡游
圣地耶路撒冷王国时,维纳斯神庙的
主教告诉她,
耶稣殉难和复活的地方即在这一处所下面。希伦娜回去后将这一发现通告君士坦丁一世,君士坦丁一世遂下令将维纳斯神庙拆除,在此地修建了一长方形教堂,即圣墓大教堂。
圣墓大教堂呈罗马长方形会堂格局,殿内庄严凝重、幽深沉。殿中石柱纵横,圣处处满壁,存放着大量传说的圣迹和
圣物。教堂有两扇大门,门两旁各树立着三根
大理石柱。前廊建在一个古蓄水池的顶棚上,两侧鳞次栉比排列着多座教堂。
受难之路
受难之路又称多洛罗萨路,据说
耶稣当年就是沿着这条路走向刑场的。据《新约》记载,耶稣30岁时开始在
巴勒斯坦一带广收门徒,传播新教义,这一活动受到
罗马帝国统治者和
犹太教上层的反对和打击。经过巧妙的周旋,耶稣终于在公元30年带领门徒第子沿着
橄榄山进入耶路撒冷。不久,由于门徒犹大的出卖,耶稣在
耶路撒冷王国郊外的客西马尼园被捕。
受难之路共有14站,每站都有标记,或建有教堂,其中最后5站集中在
圣墓教堂。
其他古迹
旧城城墙
1517年后
奥斯曼帝国统治耶路撒冷,
土耳其苏丹苏莱曼时期重修了城墙,长约5公里,一直保存到现在。
旅游指南
耶路撒冷神奇的传说,浓郁的宗教色彩,丰富的古迹,独特的情调,令人为之神往。许多世纪以来,不同宗教的教徒们从世界各地来到
耶路撒冷顶礼膜拜。
人口:62万。
面积:108平方公里。而通常所称的“圣城”,即老城,位于东区,只占城市一小角,面积1平方公里。
气候:地中海型,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4℃左右。气候由南至北,夏季23~34℃,冬季10~17℃。年降雨量由南至北220~92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