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访戴图
元代画家张渥创作的纸本墨笔画
《雪夜访戴图》是元代画家张渥创作的纸本墨笔画,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此图描写东晋王徽之雪夜乘舟访问挚友戴逵的故事。作者以简练的线条,刻画了人物的精神面貌,画中王徽之坐在船舱,缩颈袖手看书,神态生动。河岸古树枝干劲,或浓墨渲染,或淡墨勾勒。
画作内容
画幅下端为山石河岸,岩石横列,坡岸有一棵树拔地而起,枝干粗壮,曲直向上,树上长满疤结,树枝冲天向上,树叶已凋落,呈现出一派严冬的气氛。画幅近中间部位,画有扁舟,船舟上搭有宽敞船棚,孤舟一叶行进在溪流中。船窗内端坐一位高士:王徽之,双手拢袖,在船舱内读书,双目凝神,专心致志。船尾的船夫以袖裹篙正在使劲撑着船篙。
图上有爱新觉罗·弘历乾隆题诗:“雪夜觉来乘兴行,剡溪沿潮一舟轻,传神恰是斯时好,较胜门前著语情”。
图上署款“叔厚”,下“叔厚”白文方印、“游心艺圃”朱文方印。
创作背景
《雪夜访戴图》是元代画家张渥所作,因为“雪夜访戴”这个故事有“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高妙寓意。很多画家都喜欢以此为题材,而张渥的《雪夜访戴图》则表现的是东晋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字子)辞官居住绍兴市(今浙江绍兴)时的事。
艺术鉴赏
技法
该图人物造型准确,虽仅寥寥数笔,将人物刻画得维妙维肖,神态自然,神形俱在,形象逼真生动。在构图亡作者采用近景构图,着重突出正行驶的舟,画面有意侧重写出主人翁双手拢袖,一株脱尽树叶的寒木,船夫畏寒瑟缩等,以衬托出雪夜寒意的情景。在技法方面,作者与凶其他人物像一样,均采用白描技法,如人物王徽之、寒树、扁舟等,线条简洁流畅,笔法娴熟、劲秀和飘流畅逸。坡石和寒树的勾,笔势屈曲灵活,淡墨渲染,背景无多,意境幽远。
此图风格是传统的白描画法,它纯以线条来描绘物象的形态。这种技法优美而又有骨力,极富有概括性和表现力。人物造型纯用细劲的“铁线描”,线条简练明快;面部须眉细致生动,目光炯炯有神。树石采用白描与水墨相结合的画法,线条有长短、粗细、屈折、浓淡、疏密的变化,很有节奏感,使整个画面在雪后凝静的气氛中,显示了大自然的生命活力。人物的衣带、船帏、树干、坡石略加淡墨渲染,加强不同物象的质感、层次,从而收到了状物传神的效果。
构图
全幅构图简洁,主题突出,笔墨静美,情感内涵。
从整体的气氛到苍劲的古树,再到形单影只的小舟,再到形态迥异的撑篙人和读书者,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和谐的氛围,毫无违和之感。画中既有事物的对比,也有人物表情的对比,无论是棱角分明的古树,还是绵延缓缓的河流;无论是撑篙人的翘首期盼,还是读书者的淡定自若;无论是沉闷压抑的天空,还是皎洁斑白的月色,这些都恰到好处地呈列在卷轴中。在这些景物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的排列下,可以感受到画面的层次感,各景物错落有致在相互作用下,既有个性鲜明的各物体特征,也有整体画面的统一。
名家点评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教授毛建波:《雪夜访戴图》是一幅山水、人物相结合的佳构,作品对雪溪(剡溪)具体环境的描写着力较少,而侧重于写徽之坐于船中的神情,表现隐逸之士的高洁品德与情怀。
历史传承
此图曾经清人潘延龄、宫子行、何玉和乾隆内府以及近人庞元济收藏。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作者简介
张渥(?—约1356),元代画家。字叔厚,号贞期生、江海客,祖籍淮南市,后为杭州市(今浙江杭州)人。博学多艺,累考科举不中,遂致力于诗画。善绘人物,学李公麟白描,也有人说他学南宋梁楷。笔法细劲,形象生动。传世作品有《九歌图》卷(共十一段)、《雪夜访戴图》轴、《瑶池仙庆图》轴。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画作内容
创作背景
艺术鉴赏
技法
构图
名家点评
历史传承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