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区,是台湾省
台中市的一个市辖区,位于台中市西部,大肚山台地西北麓,大甲溪南岸,西临
台湾海峡。气候为
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盛行于每年的10月到隔年的4月,夏季多雨,冬季干冷。年均温约
摄氏度22度。重要特产有韭菜、
韭黄等。旧称“牛骂头”。清水区在2010年12月台中县市合并之前,为台中县下辖的清水镇。
清水位于台中市的西海岸,本地的史前文化是距今约3500年至4000年,属于
新石器时代的牛骂头文化,在
汉族大量移入前原为拍瀑拉族Gomach社的聚居地,现今清水的西社社区一带,旧称“社口”,就是当时拍瀑拉族的出入口,也是清水的旧地名- 牛骂头,便是藉Gomach的音译而来。
康熙,清水尚属未开发的不毛之地,
雍正年间已有汉人大规模的涌入清水地区并向平埔族租地垦殖,并有官军在今日的营盘巷驻防。到
乾隆,才逐渐发展成为市集,发展成为中部的稻米和山产的集散地。早期清水的汉人移民,以来自闽、粤为主,现在位于清水大街路上的
三山国王庙,'尚有早期客家人垦殖清水的痕迹。清乾隆25年开放有业良民可携眷渡台垦殖,尤以
泉州市籍的
杨姓、
蔡姓居多,杨、蔡两族落脚于社口,大量垦殖,自此两家族繁衍开来,时至今日,杨、蔡两姓仍为清水两大姓。
康熙帝23年(1684年)清廷采纳
施琅建议,开始在台湾设立官署,清水为
诸罗县所辖,此后在
雍正元年、
光绪14年,历经
彰化县、台湾县建制。
台湾日据时期明治34年(1901年)设置台中厅后,清水为牛骂头支厅下的“公馆、牛骂头、三块、四块厝区”;明治42年(1909年)10月,清水涵盖当时沙辘支厅下的“牛骂头、公馆、四块厝区”。1920年台湾总督府实施“五州二厅”制度,
台中市、南投两厅合并为
台中州,清水改为台中州大甲郡“清水街”,首任街长杨肇嘉以当地水质清澈甘美将牛骂头改名为“清水”,这个含有
日本化风格的名称也一直沿用至今。
在1935年
1935年新竹-台中地震之前,清水的政商中心集中于大街路一带,早期的大街路相当繁华,如帽席检查所、邮便局、电火局、自来水厂、消费市场、轻便车站等,著名的杏花天酒家、朝鲜楼亦座落于此,另有本岛人旅馆、山本旅馆可供外地人住宿,由此可窥见当时大街路的荣景,虽然后来的大甲郡役所已迁往新辟建的陆军路(今台1线中山路),总督府也有意计划将政商机关陆续迁往陆军路,但总体而言,大街路的繁华一直维持到中部大地震为止。新竹台中大地震后,总督府对台湾中部展开全面性都市更新,而清水的都市重建计划采棋盘式街道,在政商机关陆续迁往陆军路后,也宣告清水的重心正式西移,时至今日,中山路、光复街、新兴路一带仍是清水最繁华热闹的地段。昭和16年(1941年),台湾总督府已拟定计划将大甲、清水、沙鹿、梧栖、龙井合并为台中州第三个州辖市-新高市,而新高港(今
台中港)更早在昭和14年就已开工修建,但因为
太平洋战争所导致的资金不足,短短5年,已完成总工程的60%进度的新高港修筑计划,在昭和19年正式停工,新高市的设置计划也告胎死腹中。
1945年中华民国政府接收台湾后,将日据时期的郡改为县、街改为镇、庄改为乡,最初曾计划将大甲郡改称大甲县,以延续新高市的建市计划。但终因这个计划不切实际,故而被台湾行政长官公署所终止,于是清水改为
台中市大甲区“清水镇”。1950年,依据《台湾省各县市实施地方自治纲要》撤销区署,清水改称台中县清水镇。2010年12月25日,台中县市合并升格为
直辖市,清水随之改制为台中市“清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