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波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高级工程师
洪波,女,1969年生,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高级工程师,她是中国第一批深入可可西里的志愿者。2005.2,她在互联网上创办了青海格桑花教育救助会西部助学网。10年来总共为西部少年儿童教育募集各类物资和资金8000余万元,有近22万名青少年得到帮助,1000余名志愿者为格桑花提供了各项志愿服务,格桑花的捐助人也已经超过20万人次。 2008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拉萨市第88棒火炬手。安徽医科大学附院高级工程师,中国第一批深入中国最大无人区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志愿者。2014年2月,荣获中国好人榜“助人为乐”好人光荣称号。
个人事迹
2002年,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在全国招募志愿者,洪波来到海拔5000米的无人区,工作了1个月。“在那里,我常常听到一首歌,歌中唱道‘美丽的玉树市,可爱的家乡’。后来,我去了玉树,不料,遭遇山洪暴发,是一位藏族老人救了我。当时我就发誓,日后一定要报答这位老人,报答这片土地。”
2004年,在甘南藏族自治州旅行期间,她遇到了一对挖冬虫夏草的小姐妹,因为家境贫困,姐姐已经辍学。面对这对小姐妹,她决定资助她们上学读书。离开甘南后,她和朋友刘分工合作:一个负责通过西部的朋友在甘南寻找需要资助的贫困孩子;一个负责在内地为这些贫困孩子筹集捐助款。由于身边的朋友都慷慨解囊。很快,甘南70多个贫困孩子的学费有了着落。
2005年2月19日,在她的努力下,青海格桑花教育救助会西部助学网成立。“因为金露梅是美丽、吉祥、生命力顽强的雪域植物,所以选取了这个名字。”洪波说。网站成立不到一个月,她的“让100个贫困孩子上学”的心愿就实现了。1年后,1000多个贫困孩子因为得到“格桑花”网站的资助而走入课堂,他们分别来自西藏自治区、甘肃甘南、四川甘孜和青海玉树。
2009年,“格桑花”网站在青海省正式注册为“青海省格桑花教育救助协会”,“格桑花”筹集资金方式由最初的口口相传和网络宣传,发展到在上海、深圳、苏州市镇江市扬州市常州市设立工作站。
洪波本职工作繁忙,她就攒下所有“假期”,到“金露梅”主要捐助地青海调查。奔波和劳碌,使她的心脏、肾脏和内分泌系统出现了问题。2009年夏,医生建议她在家休息2个月,可她利用病假,第12次前往青海。青藏高原上恶劣的自然条件、变化无常的天气,挑战着这位江南女子。但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面对恶劣条件表现出的从容和豁达,震撼了她。“和勇敢的人在一起,自己也会变得勇敢起来。”洪波说。
2010年4月14日,玉树市发生7.1级强烈地震。当日8时许,格桑花西部助学网就发起了为玉树灾区募捐的倡议。当天,网站支付宝就收到全国各地227笔捐款。17日,5车价值80多万元的救灾物资运抵灾区。由格桑花教育救助协会志愿者组成的“格桑花援助队”马不停蹄地发放救灾物资,了解学校损毁及学生伤亡情况,救助受灾学生,并帮助网站“一对一”结对捐助者寻找学生下落。
个人简介
洪波
职业:工程师
籍贯:
2008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拉萨市第88棒火炬手
人物背景
青海格桑花教育救助会官方网站 - 关注西部的民间公益性助学活动组织。
“我们一直在寻找具有不断超越和探索的奥运会精神、为和谐家园做出贡献的人……我们将邀请您传递奥运圣火、跑出人生最精彩的一段路”洪波收到的信中这样写道。她将在6月20日参加西藏拉萨的火炬传递。
37岁的洪波是安徽医科大学附院高级工程师,中国第一批深入中国最大无人区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志愿者。2004年起,她开始把自己的心血倾注在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那些孩子身上,多次深入西部高原进行实地调查,创办了“青海格桑花教育救助会西部助学网”,开展一对一捐款、捐物、个人结对、团体结对、助学支教活动,帮助西部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在洪波和全国100多名义工的共同努力下,如今一万多名会员、1000多捐助人以及许许多多的热心网友组成了一个温馨的网络大家庭,为西部100多所学校的藏、汉、回、土等民族数千名贫困学生提供了一对一捐资助学。
金露梅西部助学网成立近两年,已经向西部输送了200多万元助学款、100多吨物资、34000册图书和包括天文望远镜在内的6000余件学习用品;得到捐助的藏、汉、回、土等民族贫困学生从小学至大学共4400多人次。
教育是事关中国千秋万代的大事,洪波能使西部千万少年畅游在知识的海洋,此举实为可贵,千万人通过她向千万少年伸出援助之手就是对她最大的认同。
洪波用格桑花西部助学的高尚的道德,感动了我,感动了合肥市,感动了安徽省,感动了中国。
洪波确实挺伟大的,她让那么多的人体会到了什么叫作温暖,什么叫作关爱。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去感动中国,她选择了帮助西部的贫困学生,用她的真心和互联网。她真诚,因为她将她的心牢牢系在西部贫困孩子的身上;她卓绝,因为她懂得使用互联网去网聚人的力量。
洪波,“金露梅”西部助学网站的发起者,通过互联网已经在西部省市的37个乡镇区开展了助学工作,为105所学校的藏、汉、回、土等民族2000多名贫困学生提供了资助。在同一片蓝天下,“格桑花”犹如一条温暖的纽带,将东部和西部人们的心联系在一起。
人们评价洪波,她为什么那么出色,那么让人无法忘怀。那是因为,她不仅有一颗关怀的心,还通过互联网为普天之下心怀感恩、思索奉献的人打开了一扇门,让分享爱变得如同推门一样简单。
1998年,作为一个旅行者,洪波第一次踏上了西藏自治区这片土地。令人意外的是,这次拉萨之旅改变了洪波今后的生活。
藏民的纯朴、好客给洪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是个背包客,刚到拉萨市的时候,走在路上拦车,人们都很热情的载我,没有地方住就住在当地老乡家里,这些藏族同胞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我希望能够回报他们,于是我给他们拍了很多照片,希望寄给他们。但后来我发现,其实他们中有很多人不识字,没有地址,照片当然也没法寄到。”
对此,洪波觉得很惋惜,她希望能够用自己的力量改变当地人的生活。
4年前的一次经历使洪波离自己的想法又迈进了一步。
在拉萨洪波遇到了两个小女孩,姐姐叫卓玛草,妹妹叫拉毛草。父亲在几年前去世了,她们和母亲一起生活。由于生活很贫困,姐姐把唯一的上学机会让给了妹妹。“得知了这件事,我很心酸。当时我想,也许我无法做很多事,但我有能力帮助这对姐妹。”
怀着一颗关怀的心,洪波向她们伸出了援助之手。“后来,和很多人说起这件事,大家都希望能够为这些孩子做点什么。”就这样,洪波通过互联网为普天之下心怀感恩、思索奉献的人打开了一扇窗,“金露梅”西部助学网站应运而生了。
成立之初,网站的运作可谓困难重重。“虽然藏族都很热情、很友好,但是开始时我们缺少经验,民族文化背景又不同,所以沟通上依然存在障碍。”洪波表示,由于西部交通相对落后,通讯也不发达,“格桑花”最初的发展步履维艰。“但是很多志愿者的加入给‘格桑花’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力量。”
至今,“格桑花”已经吸收的志愿者4万多人。筹集善款1000多万元,一对一地资助了1万多名西部学生。
“对于每个贫困孩子的家庭情况,我们都要进行实地调查”,洪波说。“金露梅”志愿者的工作其实充满了危险,“孩子们的家大都住在山里,山路危险、崎岖,要到达那里,我们经常搭乘当地老百姓的摩托车,让他们载着我们翻山。”志愿者每次出门,洪波都要为他们祈祷,希望他们一路平安。“有时,我坐在摩托车后面,我就觉得虽然语言不通,但我们的心是贴在一起的。”
在高原地区,天气寒冷,很多学校都没有取暖设备,所以孩子们的寒假通常是放假早,开学晚。“孩子们的寒假通常要从11月一直到第二年的4月,根本完不成教学计划,”洪波说,“于是我们实施了‘燃料项目’,每年冬天为他们提供全学年的取暖用料。”
金露梅”的种子已经播下,越来越多的花朵将迎着阳光绽放。
“卓玛草两姐妹曾对我说,他们长大后也希望从事公益工作,她们希望帮助更多的人,全身心去服务更多的人。她们让我看到了希望”,洪波幸福地说。“十年前到西藏自治区,我只是匆匆的过客,只是向往这里的蓝天、白云、雪山。而现在,我觉得自己走进了藏族的生活和内心,我来拉萨市,不再是看风景,而是来看我的孩子们。现在无论我身在何处,我的心会留在这里。”
为了西部的孩子们,洪波几乎把所有的空闲时间都用在了在西部的旅行上。但对此,她无怨无悔。“我觉得一个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一种幸福,我想到了,我迈出了第一步,把自己的想法变成了现实,我付出的都是值得的。”
21日,洪波作为联想火炬手参与了火炬在拉萨的传递。她非常珍惜得来不易的机会,“我代表了这些孩子们,代表了他们的梦想,很多人为我加油。这次火炬传递的机会非常珍贵,在这里传递我们共同的梦想是一生最大的荣幸。”洪波表示,传递结束后,她会把“祥云”带给拉萨市的孩子们,让他们亲手摸一摸火炬。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个人事迹
个人简介
人物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