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参
五加科树参属植物
树参(学名树参属 dentiger (Harms) Merr.)是五加科树参属乔木或灌木,高可达8米。叶片厚纸质或革质,叶形变异很大,不分裂叶片,先端渐尖,分裂叶片倒三角形,两面均无毛,基脉三出,叶柄无毛。伞形花序顶生,有花,总花梗粗壮,苞片卵形,小苞片三角形,宿存;花瓣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果实长圆状球形,稀近球形,8-10月开花,10-12月结果。树参为民间草药,根、茎、叶治偏头痛、风湿痹痛等症。树参的食用部位为嫩叶芽,整个生长期都可采嫩叶芽,可腌渍贮存,供炒食、做汤、做馅、蘸甜面酱、拌面食、凉拌菜等,味道鲜美,风味佳。
形态特征
乔木或灌木,高2-8米。小枝有不规则皱纹,一年生的棕紫色,无毛。叶片厚纸质或革质,密生粗大半透明红棕色腺点(在较薄的叶片才可以见到),叶形变异很大,不分裂叶片通常为椭圆形,稀长圆状椭圆形、椭圆状披针形、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7-10厘米,宽1.5-4.5厘米,有时更大,先端渐尖,基部钝形或楔形,分裂叶片倒三角形,掌状2-3深裂或浅裂,稀5裂,两面均无毛,边缘全缘,或近先端处有不明显细齿一至数个,或有明显疏离的牙齿,基脉三出,侧脉4-6对,网脉两面显著且隆起,有时上面稍下陷,有时下面较不明显;叶柄长0.5-5厘米,无毛。
伞形花序顶生,单生或2-5个聚生成复伞形花序,有花20朵以上,有时较少;总花梗粗壮,长1-3.5厘米;苞片卵形,早落;小苞片三角形,宿存;花梗长5-7毫米;萼长2毫米,边缘近全缘或有5小齿;花瓣5,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长2-2.5毫米;雄蕊5,花丝长2-3毫米;子房5室;花柱5,长不及1毫米,基部合生,顶端离生。果实长圆状球形,稀近球形,长5-6毫米,有5稜,每稜又各有纵脊3条;宿存花柱长1.5-2毫米,在上部1/2、1/3或2/3处离生,反曲;果梗长1-3厘米。花期8-10月,果期10-12月。
本种叶形、叶缘、果形及宿存花柱等变异很大,但叶片通常为椭圆形,有粗大的半透明红棕色腺点,网脉明显且隆起,果实通常为长圆球形,有纵脊多条,可以识别。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浙江东南部、安徽南部、湖南省南部、湖北、四川省东南部、贵州省西南部、云南省东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江西省福建省和台湾,越南老挝柬埔寨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南川。
生长环境
树参喜欢温暖、湿润和适当庇荫的环境,要求酸性土壤,忌积水,畏寒冻。幼树耐荫,大树喜光。林下常为灌木状,而在溪边或林缘阳光充足的地方,常为小乔木。生长在海拔自几十米至1800米的常绿阔叶林或灌丛中。
主要价值
食用
树参的嫩稍、嫩叶芽或嫩幼叶可作为蔬菜食用,其嫩叶芽营养价值丰富,味道鲜美,也是一种优良食材。 整个生长期都可采嫩叶芽,采后焯水,浸泡后,可炒食凉拌、爆炒、炸、炖、炝、腌、做汤、制粥等食用,也可腌渍贮存,供炒食、做汤、做馅、蘸甜面酱、拌面食、凉拌菜等,味道鲜美,风味佳,脆嫩可口,营养丰富。
园林
树参四季常青,可做风景区的骨干树种和林层下的辅佐树种。
繁殖方法
一般繁殖方法为播种和插。采收果实:同棵树参果实成熟时间有差别,前后相差15天,果实10月成熟,颜色呈紫色。由于果实成熟期有差异,为了提高种子发芽率,一定要分批次采摘成熟的果实。
种子贮藏:将采回的成熟果实取出种子,用清水清洗干净,待种子晾干后用高锰酸钾消毒。经过处理的种子采取湿沙藏和干藏。沙藏时要注意沙不宜过湿,以手抓成团松开即散为准,保持沙常湿润即可。储藏室要保持通风,温度在秋冬季正常室温,温度偏高会导致种子提早发芽。
沙藏播种:随采随播发芽率较低,含水量达标的种子也要到第二年春天才能发芽,干藏的种子含水量差,发芽率在30%以下。主要的播种方式是将湿沙藏后的种子选择在2月条播或撒播。
播种方法:树参种子千粒质量为10克,每亩用种量2千克,采用15厘米间距条播或撒播。复土厚度为种子直径的2-3倍,因地形宜选用谷皮、木屑等均匀覆盖。为了达到增温保湿效果,可采用搭盖塑料小拱棚
栽培技术
水分管理:苗木生长初期要用漏壶浇水,尽量做到量少次多,当出现干旱时要及时浇水;苗木速生期时浇水量要加大,做到均匀浇透;苗木生长后期,苗木根系较发达,6-8天浇水一次,以浇透为好。
拔草:当幼苗生长10天后,要对苗圃地采用人工拔草,拔后要对松动苗木扶正压实,幼苗期拔草3-5次,尽量做到发现草就拔。
间苗:观察幼苗生长情况,当幼苗拥挤时就要间苗,一般要进行2-3次,选择在阴雨天后与拔草同时进行。间苗后要对松动土壤压紧。
追肥:根据苗木生长状况对苗木追肥3-5次,采用先淡后浓,量少次多。苗木生长初期施少量氮肥,促进苗木根系生长,中途几次施有机肥,生长后期适当增施磷肥。
保护现状
树参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保护级别为无危(LC)。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Dendropanax dentiger.植物智.2024-02-06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范围
生长环境
主要价值
食用
园林
繁殖方法
栽培技术
保护现状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