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希逸(1193~1271),字肃翁,号
竹溪县、斋,是
南宋时期的理学家。他出生在
福清市渔溪镇苏田村。林希逸深入研究儒学,并参考了释道思想。他所注解的《
列子鬳斋口义》在东亚文化圈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在日本。据目前所知,《列子鬳斋口义》有19种传本,其中中国内传本有12种,包括元刻本3种、明刻本8种和清刻本1种;
日本传本有7种。特别是在日本,《列子鬳斋口义》以简明易懂的语言和引用佛禅之语的直白表达受到中文水平有限的日本学者的欢迎,成为该领域的翘楚,对列子学的发展和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林希逸还著有《竹溪十一稿诗选》一卷和《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三十卷。他的生平事迹见于《
宋元学案》卷四七。林希逸精通易学、老庄、
王弼玄学和
邵雍象数之学。他的著作包括《庄子鬳斋口义》、《
老子鬳斋口义》和《
列子鬳斋口义》三书。此外,他还有一部已经失传的《竹溪十一稿》九十卷。
南宋末文坛领袖
刘克庄曾有诗云: “试把过江人物数,溪翁之外更谁哉。 ”又云: “儒林巨擘竹溪公。 ”这里的溪翁、竹溪公,均指南宋末年最后一位理学名儒:林希逸。林希逸,
绍熙四年( 1 1 9 3 )生于今
福清市,字肃翁,又字渊翁,号竹溪,又号鬳斋、献机,晚年自号溪干。《 淳熙三山志》载其“解试、省试赋魁” ,历翰林权直兼崇政殿说书,终直秘阁、知兴化军 [3 ] 。
赵昀端平二年(1 2 3 5 )
进士。
淳祐六年二月, “以国子录召试,当月除正字”。十一月(1 2 4 6 )以正字除
校书郎,七年五月兼庄文府教授,七月除
枢密院编修官兼权工部
郎官。
景定四年正月, “以司农少卿兼直舍人院兼
礼部郎官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兼
崇政殿说书除秘书少监,兼直舍人院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兼崇政殿说书;四月除
太常少卿”。“此后闲居七年,度宗
咸淳五年( 1 2 6 9 )九月至六年(1 2 7 0 )春,连诏其入京掌辞翰,属辞不允,遂起行赴命。此后事迹不详,唯知终官
中书舍人”。
林希逸是艾轩学派第三代传人,师从
陈藻,理学精湛,在老子、列子、庄子的研究方面,亦有十分卓越的贡献,集中体现在他的《 老子鬳斋口义》 《 列子鬳斋口义》《 庄子鬳斋口义》三部著作中。
林希逸诗,第一卷以
毛晋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竹溪十一稿诗选》为底本;第二至九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为底本,校以明谢氏
小草斋抄本(简称明抄本,藏
中国国家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於卷末。
现存的有《三子口义》、《考工记解》二卷,散佚的有《
春秋三传》十三卷、《易讲》四卷等。《庄子鬳斋口义》,《
老子鬳斋口义》、《列子口义》合称《三子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