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鲇
鲇形目鲇科鲇属鱼类
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亦称黄河鲶,为鲇形目鲇科鲇属鱼类,以其独特的犁骨齿带分离等形态特征区分于其他鲇类。但因环境污染与过度捕捞而资源枯竭,已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濒危物种。其肉质鲜美,富含高蛋白、多种氨基酸及矿物质,营养价值极高,被誉为“黄河鲶鱼活人参”。近年来,通过人工繁殖技术的成功应用,兰州鲇的种群恢复与养殖发展取得进展。同时,兰州鲇的生物学特性、遗传多样性及生态适应性等方面为科学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
形态特征
兰州鲇体长,头较为扁平,体表光滑无鳞,皮肤富于粘液,侧线上有一行粘液孔。眼小,口横宽而大,下颌突出,须2对,颌须长超过胸鳍基部。体后部侧扁。口裂末端与眼前缘相对。背鳍小,胸鳍刺后缘锯齿极其微弱。兰州鲇犁骨齿带左右分离,与小背鳍鲇、鲇、大口鲇犁骨齿带连续相区别。兰州鲇臀鳍鳍条77-86、脊椎骨数目63-68,可与昆明鲇臀鳍鳍条61-72、脊椎骨52-56,抚仙鲇臀鳍鳍条68-74、脊椎骨58-59相区别。此外,兰州鲇卵色为黄色。
分布范围
生态习性
兰州鲇是一种肉食性鱼类,常栖息于河流缓流处或静水中,多在黄昏和夜间活动。
其繁殖季节主要在5~6月份。
保护现状
由于上世纪后半叶黄河环境污染和过度捕捞,兰州鲇的资源已经基本枯竭,被编入《中国濒危动物(鱼类)红皮书》中。近年来,随着对黄河土著鱼类资源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兰州鲇的人工繁殖已获成功。
人工养殖
我国沿黄地区对黄河鲶苗的需求较高,推动了兰州鲇的人工养殖发展。
兰州鲇的人工繁殖技术已取得成功,并在池塘养殖中广泛应用。通过混养鲇形目,可以清除野杂鱼,改善水体环境,提高经济效益。
营养价值
兰州鲇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优质鱼类,被誉为“黄河鲶鱼活人参”,其肌肉中粗蛋白质量分数较高,同时含有多种氨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元素,如磷、锌、铁和硒等。肌肉中含有18种氨基酸,总量为(71.29±3.71)%(质量分数,干样),其中含量最高的为谷氨酸(10.43±0.47)%,含量最低的为胱氨酸(0.663±0.040)%,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为(30.24±2.18)%,占氨基酸总量的42.38%,其构成比例符合FAO/WHO标准。兰州鲇肌肉中限制性氨基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69.3,4种鲜味氨基酸总质量分数为24.62%(干样);磷含量显著高于其余12种矿物元素(p小于0.05),锌在8种微量元素中含量(10.18mg/kg,鲜样)最高,铁(8.31mg/kg,鲜样)次之,硒含量(0.31mg/kg,鲜样)丰富。兰州鲇的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比例较大,主要以油酸亚油酸为主,对人体健康有益。兰州鲇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65.21%,并以油酸(C18:1)和亚油酸(C18:2)为主;脂肪酸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占总脂肪酸的33.39%,二十碳五烯酸(EPA)与DHA(DHA)的含量分别为5.12%、7.65%。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范围
生态习性
保护现状
人工养殖
营养价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