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靖镇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下辖镇
六靖镇,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南部,六靖镇东邻清湾,南接广东省化州市播扬镇宝圩镇两镇,西靠石窝镇,北连平政镇,总面积118.61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11月1日,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常住人口数为59932人。
六靖镇始建可追溯至唐武德四年(621年),北流县析置北流、陵城、扶来三县,复置陆川县,乾封二年(667年),北流增置罗卞县(治所今六靖长江村)。1984年6月,六靖公社撤销后改为六靖镇。截至2023年,六靖镇辖1个社区和15个行政村。
1995年,六靖镇被国家建设部定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2003年9月,被国家农业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农民体协授予“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同年12月,被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授予“广西科技工作先进乡镇”。2018年,北流镇六行村入选第八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历史沿革
唐武德四年(621年),置罗辩县,治今镇长江村,隶辩州。
唐乾封三年(666年),罗辩县改隶潘州(时治今玉林市玉州区)。
唐总章元年(668年),罗辩县改隶东峨州(治今市隆盛镇)。
总章二年(669年),罗辩县又隶禺州。
唐天宝元年(742年),罗辩县改属温水郡。
乾元元年(758年),罗辩县又改属禺州。
开宝五年(972年),罗辩县并入北流市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设罗卞区,属北流县。
1950年6月,为第十二区。
1956年6月,第十二区改为六靖区。
1957年12月,设大靖乡。
1958年8月,设东方红公社。
1959年3月,改为六靖公社。
1967年10月,又改为六靖区。
1968年10月,又复设六靖公社。
1984年6月,六靖公社撤改为六靖镇。
1994年,属北流市。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89年,六靖镇设15个村公所、42个村民委员会。
2011年末,辖六靖1个居民委员会,协保、旺坡、那排、森隆、水冲、西山、大坡、云罗、茶山、长江、龙湾、石寨、沙冲、镇南15个村民委员会;下设347个村民小组。另有1个农场农业队。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6月,六靖镇辖1个社区、15个行政村,另辖1个村级单位,镇人民政府驻六靖圩。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六靖镇地处北流市南部,东邻清湾,南靠广东省化州市播扬、宝圩镇两镇,西接石窝镇,北连平政镇,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北流城区约60千米。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8干米,南北最大距离13千米,总面积118.6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六靖镇东、南、北三面环山,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地形复杂,山岭多,辖区有大贤水库,还有不少山塘.河流等,为地质灾害顿发地带。
气候
六靖镇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凤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长冬短,夏季炎热冬不寒冷。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因为双头岭天然屏障的作用,境内年均气温22.5℃,雨水调匀,年降雨量1800毫米左右。
水文
六靖镇境内有六靖河,自六靖流向广东省化州市平定镇。自北向南,河道长25千米。
自然灾害
六靖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旱涝、风灾、低温、霜冻、雷击等。风灾及洪灾主要发生在4月、5月、8月、9月、10月等月份,常造成水稻受灾。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北流市六靖镇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长冬短,夏不炎热冬不寒冷。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因为双头岭天然屏障的作用,境内年均气温22.5℃,该镇雨水调匀,年降雨量1800毫米左右;土地肥沃,宜种性广。该镇农产品十分丰富,盛产稻谷、香蕉树、冬烟、红茹、马铃薯、冬玉米等;水果特产有荔枝、龙眼三华李、芒果、木菠萝、柑橘属橄榄等;全镇水资源十分丰富,有中型水库1座(六靖大贤水库)小型水库2座(云罗水库、茶山水库)。其中六靖大贤库容量1955万立方米。六靖渔业产业以镇南村灯鱼、塘角鱼养殖为主,已渐成规模。2011年,六靖镇有耕地面积2.17万亩,占全镇土地面积的16.52%,其中水田1.93万亩,旱地0.24万亩,人均1.01亩。
矿产资源
该镇矿产资源主要有正长石花岗石、稀有金属、等。钾长石主要分布在茶山、镇南、石寨、大坡、云罗;高岭土主要分布在镇南、旺坡、长江;稀有金属铌、钽分布在茶山村的响水底和石马岭;境内已探明的高岭土地质储量1亿吨左右,露出地表的碳酸钙地质储量15亿吨左右,露出地表的粘土(水泥用)地质储量1亿立方米左右。
六靖镇自来水厂日可供水5000吨。电力能源充足,建有110、35千伏安变电站各一处,供电网络齐全,能满足各类工业企业的电力需要。
人口民族
2011年末,六靖镇辖区总人口8.0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5万人。另有流动人口16649人。总人口中,男性52052人,占64.5%;女性28648人,占35.5%;14岁以下8070人,占10%;15~64岁66578人,占82.5%;65岁以上6052人,占7.5%。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79973人,占99.1%;有少数民族人口727人,占总人口0.9%。2011年,六靖镇人口出生率15.95‰,人口死亡率6.08‰,人口自然增长率9.87‰。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680.44人。
截至2019年末,六靖镇户籍人口91694人。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六靖镇常住人口数为59932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六靖镇财政总收入0.12亿元,比上年增长12.1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64万元,比上年增长7.39%,国税收入233.58万元,比上年增长6.56%,地税收人625.04万元,比上年增长2.5%。人均财政收入6726元,比上年增长18.3%。
截至2019年末,六靖镇有工业企业12个,其中规模以上6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4个。
第一产业
六靖镇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红薯次之。2011年,粮食总产量1.8万吨。
六靖镇主要经济作物有香蕉树、马铃薯、花生、甘蔗等,种植面积1.1万亩,产量达4.5万吨。
六靖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3.85万头,年末存栏2.92万头;牛饲养量0.55万头,年末存栏0.4万头;家禽年饲养量135.11万羽。
六靖镇水果有荔枝、龙眼、木菠萝、柑橘等。林地面积10.16万亩,主要种植速丰桉、高脂松、茶树、黄花梨、土沉香等名贵经济林
第二产业
六靖镇以生产红砖、沙砖、皮革、毛织、竹木深加工。塑料制品、电子、水泥等产品为主。2011年,工业总产值9.8亿元,拥有工业企业40家,从业人员3500多人。实现工业增加值3.5亿元,比上年增长3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亿元。2011年,新上项目21个,新上项目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340万元。
第三产业
2011年末,六靖镇有商业网点120个,职工1300人。
2011年,六靖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8.5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城乡集贸市场1个,年成交额3亿元;出口总额35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0%,主要产品有皮革、水泥、电子、手套、草席、塑料等,产品远销日本、东南亚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2011年末,六靖镇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5.5亿元,比上年增长8%;各项贷款余额2.8亿元,比上年增长12%。
2011年,六靖镇邮政纯收入130万元,电信业务收入1000万元。
文化
六靖镇因镇政府驻六靖圩而得名。
文化风俗
六靖当地人操使得为粤语方言(北流市上里话)。语音较北流下里话更接近广州市音或香港特别行政区音。口音和粤西茂名高州信宜、化州市一带相同。
和粤西地区一样,六靖最为隆重和独特的传统节日是春节和年例,有“年例大过年”的说法!比过春节还要隆重。值得一提的是,每村每组年例的时间有所不同的,而圩上正月十五的年例(元宵节),最为隆重热闹火爆!广西北流市第六中学(六靖高中)外景六靖群众文娱氛围浓厚,曾举办全国象棋精英邀请赛,1998年9月被国家农业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农民体、。协会授予“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2000年12月被区科技厅授予“广西科技工作先进乡镇”,有大型会堂1座,科技信息馆1个。
该镇每年春节、元宵节期间,各地人士集资近50万元来举行两广地区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和村村争霸冠军赛。
作为玉林市重点城镇之一也是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政府提出“工业强镇”政策,六靖目前正在加速发展。
年例
年例,也可以叫年宵,但是和年宵又不同。茂名市化州市高州市电白区信宜市及邻近的湛江市吴川市一带,而和粤西人文相通、语言相同的广西北流南部六靖、清湾、石窝、白马、大伦、扶新、平政等乡镇每年亦都会举办年例,各地举办地年例的时间各不相同,集中在过完春节的农历正月、二月份,其余一些“翻秋”年例(在秋收后的一个月举行,大都是在农历三月至十一月)则每个月都有,年例节一般一个村庄一天,少数两三天。也有附近数条村庄的年年节是在同一日的。农村年例大多以土地庙为中心,周围几个村子一起举行。少数地方一年中还会举办两次年例。
北流市南部(上里)乡镇(六靖、平政、清湾、白马、扶新、大伦、石窝、沙垌等)和粤西地区一样,有年年过年过年的风俗。而且有“年例大过年”的说法!这8个多乡镇各地和粤西地区一样都设有冼太庙。值得一提的是这8个多乡镇,各地年例时间有所不同,多在正月初一到农历二月初二(一般二月初二的最多),多是按照农历推算出不同的时间。而以隆盛镇(或新丰)以下的乡镇(下里),却没有过年过节的风俗。这也是北流上里与下里最大的文化风俗差异之一,另一个最大文化差异是粤语口音,上下里人说话的口音有较大差异。六靖各地都设有冼太庙,来纪念粤西岭南母--冼夫人
一、年例分布地
有年例这种风俗习惯的地区主要有:茂名市(现管辖茂南区茂港区电白区),高州市信宜市化州市湛江市吴川市一带,和广西桂东南少部分地区:如,北流市南部六靖、清湾、石窝、白马、大伦、扶新、平政等乡镇每年都会举办年例。在广西北流南部乡镇中,中尤其是六靖镇的年例最为热闹、几乎每条街每村每组都有自己的年例!
二、年例来由
年例来由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期的地方志就有记载,光绪《茂名县志·风俗》载:“自十二月到是月(农历二月)乡人,沿门逐鬼,唱土歌,谓之年例。”一说:据父老相传,茂名市的“年例”也是由元宵节衍化而来。据父老相传,自汉唐以来,中原文化习俗逐渐渗透粤西大地,元宵节持灯嬉游的习惯也被接受,与本地习俗结合后,逐步演变成现今隆重热烈、极受村民重视的民俗节日。一说,年例和冼夫人有一定的关联。
史料中显示年例活动是由冼氏家族而兴起,长期演化后成为今天的年例。冼太夫人是当地的一位颇有影响力的人物,她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作出了卓越贡献,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在年例中“游神”所用的神像中,便有游神日游神冼太夫人的塑像造型。可见她在当地人心中的地位,像神一样崇高。当地人如此敬重一位爱国的巾帼英雄,也多少反映出他们的一种英雄主义情怀及爱国主义思想。或许把冼夫人尊为神只是当代人延习了祖先的做法,把拜冼太夫人仅看成是年例的一种形式。但其中所包含的那种文化内涵,是泯灭不了的。冼夫人文化使年例更具历史意义,它传承的不是只有封建的迷信思想,还有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人文精神。
社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六靖镇有幼儿园23所,在园幼儿1600人,教师103人;小学16所,在校生7320人,专任教师34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3580人,专任教师19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益率均达100%;镇教学设施完善、师资雄厚,被自治区誓为“改善办学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镇"。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有经费3565万元,比上年增长20%。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比例为38%,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
文化事业
2011年末,六靖镇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15个,各类文化专业户80户;各类图书室15个,藏书18余万册。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摄影业余创作队伍成员50人。全镇17个村(居)村村通电话、通有线电视,2011年末,有线电视用户2.3万户,入户率96%。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六靖镇有县级中型综合人民医院1所——六靖人民医院。有床位200张,每万人拥有病床26.3张;固定资产总值24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200名,其中执业医师43人,执业助理医师35人,注册护士62人。
2011年,六靖镇医疗机构完成诊疗16.83万人次。16个村(居)民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体育事业
2011年末,六靖镇15个村均建有篮球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0%。该镇每年春节元宵节期间,均举办两广地区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和村村争霸冠军赛。
社会保障
2011年,六靖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15户,人数516人,支出86285元,比上年增长10%,月人均150元,比上年增长7%;医疗救助25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80人次,共支出35万元,比上年增长1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566户,人数4418人,支出310万元,比上年增长20%,月人均58元,比上年增长18%。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78人,抚恤事业费支出78.76万元,比上年增长12%。社会福利费345万元,比上年增长15%;敬老院1家,床位1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8人。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合计150万元,比上年增长15%;基金支出合计150万元,比上年增长15%。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1.67万人,多保率65%;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800人,参保率45%。
基础设施
2011年,六靖镇报纸、期刊累计期发行为1.2万份(册)。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1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3万门,固定电话用户1.2万户,电话用户普及率85%;移动电话用户2.2万户,互联网用户0.6万户。
1986年,建成镇自来水厂,有1套完整的净化设备,年供水8.5万立方米。镇区主要道路两侧均用水泥砌有排污水沟总长15000米。
2011年建有110千伏、35千伏变电站各一座。
2011年末,镇区绿化面积36万平方米,有花坛820个。
交通
2010年,六靖镇建成镇客运站。
2011年末,六靖镇有旧北宝路和新北宝二级公路,浦宝二级公路等干线交汇。该镇还在北流市率先实现了“村村通”水泥硬化路工程。
获得荣誉
六靖镇是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科教电影放映先进镇,自治区乡镇企业百强乡镇。
参考资料
六靖镇概况.中国招商引资信息网.2024-03-28
历史沿革.广西玉林北流市人民政府.2024-03-28
北流镇六行村入选第八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广西玉林北流市人民政府.2024-03-28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区划详情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气候
水文
自然灾害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
人口民族
经济
综述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文化
文化风俗
社会
教育事业
文化事业
医疗卫生
体育事业
社会保障
基础设施
交通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