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鸭
秋水鸭
秋水鸭是一种适合在秋季养殖的家禽,由于此时饲草丰富,气温适宜,养殖秋水鸭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特点,被认为是一条有效的致富途径。
养殖技术
选好鸭苗
在选择鸭苗时,应挑选个体较大、脐部清洁干燥、活泼有神、胎毛松软有光泽、进食迅速且食欲旺盛、叫声洪亮的雏鸭作为种鸭。对于眼睛失明、腿部畸形、腹部膨大、缺少喙或羽毛干燥无光的老年鸭,不应被选留。
雏鸭的饲养
新购入的鸭苗,首先需要用黄连50克和甘草250克煎煮的汁液混合食物喂食,一份剂量可供100只雏鸭食用。接着,使用绿豆500克、石膏100克拌入10千克米饭中喂食,连续喂食3-5天,并提供红糖水、葡萄糖水或蜂蜜水饮用。在7天内,不要急着让雏鸭下水,也不要在温度高于32℃的环境中活动,可以将其赶到竹林、果园或溪流旁等阴凉区域休息,防止它们聚集在一起。雏鸭开始进食后,可以用半生半熟的米饭加入适量冷水喂食,每日喂食5-6次,每次喂至半饱,5天后开始定量喂食淡盐水。7天后,可以在早上10点之前和晚上6点之后将鸭群放入水中驯化,每次约15分钟。在20天内,还需要添加一些如浮萍类的青绿饲料;20天后,当雏鸭能够自行觅食时,应该逐渐减少喂食次数和数量,可以捕捉一些粪蛆和小昆虫喂养。30天后,就可以将雏鸭放到收割后的稻田或溪流中自由放养。
学习放牧
在放牧过程中,需要注意“三做到、五不放”。所谓“三做到”,即在放牧前几天训练鸭群学会“上杆”;在放牧前适当喂食,避免因为饥饿而在野外过度进食导致消化不良;选择水浅、水质清澈、植被丰富的地区放牧。放牧的时间长度应随着鸭子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延长,放牧应在天气凉爽的时候进行,中午让鸭群在阴凉处多休息,并适当游泳饮水,同时要做到早出牧晚归。“五不放”是指在放牧途中不得进入水田;不得在受农药污染或疫情爆发的地区放牧;不得在雷雨过后或洪水期间放牧,可在水位下降后再放牧,水位上涨时则赶回;不得逆水流方向放牧;不得在烈日下放牧。
预防中暑
雏鸭身体脆弱,初秋时气温较高,容易中暑。如果雏鸭出现烦躁不安、伸颈鸣叫的情况,应及时将其赶入较深的水沟中游泳饮水,以预防中暑。如果雏鸭在放牧时脚部受伤出血,可以挤出淤血,随后喂服仁丹每只两粒、少量藿香正气水或醋白糖水,并将其转移到阴凉处休息,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强度育肥
秋水鸭饲养50-60天后,体重可达1-1.2千克,此时可以采用高能量、低蛋白的配合饲料进行快速育肥,准备上市销售。这种饲料的配方包括:玉米36%,油脂10%,小麦20%,米糠18%,蚕蛹2%,麦麸10%,贝壳粉4%,以及生长素500克、“九二O”100克。育肥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自食育肥,即将配合饲料加水搅拌湿润,放置3-4小时使其软化,每天定时喂食4次,边喂食边供水,喂食后让鸭子下水洗澡,并增加夜间喂食,鸭舍应保持黑暗,以减少鸭子的活动,促进休息。另一种是填喂育肥,即将配合饲料加水调制成干糊状,用手搓成直径3.3厘米、长5厘米的圆条,通过人工填喂的方式进行。填喂时,坐在小凳上,双腿夹住鸭子的身体下部,左手拇指和食指张开鸭嘴,中指按住舌头,右手将圆条沾水润湿后,从口腔向食管填入。每天填喂3次,第一天至第三天每次填喂3-4根,第四天至第八天每次4-6根,之后每次6-8根。填喂后供应充足的饮用水,并进行短暂的水浴。育肥期通常为10-15天,当肉鸭体重达到2千克以上,触摸皮肤下的脂肪层变厚,翼羽根部呈现透明状态时,即可上市销售。
疫病防治
秋水鸭最容易感染的是大头瘟,这是一种死亡率高达90%以上的疾病。为了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需要经常清理鸭舍内的粪便,清洗食槽和水槽,保持鸭舍干燥通风,并使用10%-20%的新鲜生石灰液进行消毒。此外,还应定期注射鸭瘟、鹌鹑霍乱病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菌苗进行免疫。在饲料中添加夏枯草马鞭草、大蒜、蒲公英等植物,以替代药物来预防疾病。每周在饲料中添加一次畜用土霉素,每50千克饲料添加500克。对于疑似患病的鸭群和看似健康的鸭群,应使用鸭瘟疫苗进行紧急接种,并严格执行消毒措施。对于患病的鸭子,应尽早隔离治疗。实验证明,使用牛油250克,辣椒、蒜头各120克,熟盐60克,米饭1千克,炒芝麻30克,混合均匀喂食,每剂可供80只鸭子食用;或者使用大麦1千克炒熟后趁热装入缸中,再用一只兔子的鲜血拌炒熟的大麦喂食,喂食后24小时内禁止下水和饮水,这种方法对多种鸭病都有效果。
目录
概述
养殖技术
选好鸭苗
雏鸭的饲养
学习放牧
预防中暑
强度育肥
疫病防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