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登岑(1899-1986)河北故城人,毕业于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长期从事美术工作,师从
齐白石、
王梦白、肖谦中等艺术大师,抗战期间定居
汉中市,此后长期从事美术教学与辅导工作,潜心于中国花鸟画的创作与研究,工书善画精通诗文,是一位学者型的画家。
陕西省汉中市政协常委。
郭登岑(1899-1986)河北故城人,1915年考入保定直隶高等师范“
工艺美术班",毕业后到
黑龙江省呼兰区中学执教美术。在呼兰工作了几年,觉得自己的知识面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决定继续求学, 1922 年又进京考入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后现代著名国画大师
王雪涛成为同学和好友,毕业后,先后在
天津市南开中学、
山东省立第八师范任教。1937年”七七“事变,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
北平市沦陷,郭登岑同夫人郭挹冰(毕业于旧中国唯一女子大学,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随任教的“国立第一中学”开始了流亡生涯。1938年初,转战到了
河南省淅川县
上集镇,国立第一中学是收容冀、鲁、豫流亡师生的学校,集中了华北地区的一批优秀教师。1945年春,强弩之末的
日寇向豫西南大举进攻,很快距学校只有100多公里了,临危之际,郭登岑同学校一起保护学生向大后方撤离,来到了
城固县。
1949年迎来了解放,连年战乱,交通阻隔,冀、鲁、豫地区流亡师生还有相当多的人滞留在了陕南,这些人都励志为新中国做贡献,郭登岑和其他几位教师日日奔走,终于在人民政府支持下,建立了联合中学,还担任了短时期的校长,称国立艺专)国画系,受教于
齐白石、
王梦白、肖谦中等诸位前辈大师,并与该校1952年改为名为
城固二中。在城固县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上,被选为教育界代表。之后一直在城固师范任教。1953年与李锡本老师合编了《人物画基本画法》,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届“国画展”,加入了
中国美术家协会。1958年4月郭登岑被错划为
右派,罪名是:一、同意
马寅初先生的人口论,二、认为办教育的人应该懂教育。不让当教师了,留在学校干体力劳动。1959年
春节过后,校方宣布开除他公职的处分。为了养家糊口,加入了福利社,画扇子、做筷子、做
粉笔、还干“五类分子”的义务工,在邮局门口为人代笔写信。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早在1962年1月14日已摘掉右派帽子的郭登岑还是被当成右派,游街、批斗、抄家(不少珍贵字画被抄,无法追回),历经浩劫。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77年,原国家文物管理局副局长、后任
汉中市地区计委主任的
齐光同志,在汉中地区出口产品展览会上看到了郭登岑的作品,了解了作者的情况后,指示:这样的人才应该安排工作,让他发挥专长,于国于民都有利。并约见了郭登岑。1977年底恢复了工作,被安排在“汉中地区群众艺术馆”。1979年被选为汉中市政协委员,不久,又担任了政协常委。1982年,加入了
中国民主同盟。1986年初,先生不幸摔倒,
胯骨骨折,
心血管疾病加重,于1986年6月2日,与世长辞,享年87岁。
抗战时期,随校南迁,不离不弃,担当己则。经历了错化为
右派、失去公职、批斗游街、抄家关押等等后郭登岑反倒豁达了,许多年后,整他的人见到他,说:“当时真是对不起您。”他淡淡一笑说:您有您的任务嘛!
一生中无论何时,郭登岑都占着一个桌角读读写写,作画,执着的做他永远倾心的事,一份《
光明日报》始终订阅着,家事国事,事事关心。教育子女尊重知识、尊重科学,五个儿女中有三个在50年代上了大学,较小的两个由于郭登岑右派的身份,升学无望。
文化大革命后,1977年恢复了郭登岑的工作,是年78岁,田节山先生(傅作义将军麾下的文职人员),有诗送他:仰
秦岭望
大巴山脉山岭相连,意绵绵不尽素心言,春花艳,秋月妍,玉宇澄清天地宽,报国起苍颜。是的,报国起苍颜,科学艺术的春天终于来了临了,长久的严寒并没有冷却了炎黄子孙的报国热忱,象多数成长于“五四”前后的中国知识分子一样历经了多少风雨,多少坎坷,从来不改初衷,热爱祖国,忠于事业。作画,办花鸟画训练班,尽职尽责的完成着各样工作。1979年被选为
汉中市政协委员,不久,又担任了政协常委。1982年加入了
中国民主同盟。
1989年4月,郭登岑先生逝世三周年,美协陕西分会、汉中地区文化文物局、政协汉中市委员会、民盟汉中市委员会、汉中地区群众艺术馆、
陕西省美术家画廊六单位联合为他在西安美术家画廊举办了遗作展。受到了观众的好评和赞誉。陕西美术家协会主席
修军先生观后写到: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似浮云。
2007年,郭登岑逝世20年时,他的弟子
郝石林、方正辉撰写《追忆我的国画启蒙恩师郭登岑》 ,表达了对老师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