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光化学及高分子化学家。
中国化学会光化学委员会发起人和组织者之一。长期致力于高分子光化学及有机光化学研究。曾对高分子的光稳定、光敏化及
荧光染料、激光染料等发光化合物和超分子化合物的光物理与环境、结构及
外来物种影响问题的研究做出了贡献。另有北京市
王府井集团食品商场原总经理吴世康。
简历
1930年7月1日 出生于
浙江省杭州市。1949年9月 毕业于浙江省立杭州高工应化科。
1955年8月 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同年任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实习员。
1958-1960年 留学苏联科学院物理化学研究所,进修二年。
1961年 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86年 任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1989年 任博士生导师,并任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1993年 任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国化学会光化学委员会副主任。
1994-1997年 任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生平
吴世康,1930年7月1日出生于浙江
杭州市。1949年毕业于浙江省立杭州高工应化科。1951年考入
清华大学化学系。1952 年因院系调整入北京大学化学系学习。1955年毕业,分配至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时值该所初创,吴世康在北大
傅鹰先生及
苏联专家列宁格勒大学化学系诺沃特拉诺夫教授指导下,从建设实验室开始,继而在胶体分散体系有关方面开展工作。傅先生是兼职教授,虽说来所时间不多,但其渊博的学识和他在研究、教学工作中的严谨求实精神和科学的思维方法,给吴世康以极其深刻的影响。在此期间吴世康曾参加有关黄河
三门峡市水库泥沙沉积的胶体
化学问题研究,参加了水利部、中科院组织的有关水库泥沙异重流问题的讨论与调查。在对官厅水库、新乡引黄济卫工程(人民
胜利渠)以及对黄河花园口、陕县水文站等处的参观、考察中都使吴世康认识到科学研究必须为祖国、为人民服务,受到深刻的教育。1958年吴世康被选派去苏联科学院物理化学研究所进修。两年中他在苏联科学院列宾特尔院士领导的分散体系研究室对非离子型
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胶体化学行为;固体表面的润湿以及
聚异丁烯的流变特性等方面问题进行了大量工作。这对他回国后能较快地胜任有关增强材料、包括如玻璃钢、固体
推进剂、橡胶等的固化(
硫化)机制;增强剂的表面改性以及粘合机理等问题的研究有着密切关系。
工作
1961年回国后任中科院
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在
钱人元先生领导下从事有关高分子复合材料方面的研究。1965年起参加固体推进剂的研制工作,前后共10年。1976年调中科院感光化学研究所工作。开始从事有关光化学和感光化学研究。1979 年任副研究员并担任光化学研究室主任。1986年任研究员。1989年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并任命为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主任等职。1993年被选为
中国化学会理事(二十三届,二十四届),并兼任中国化学会光化学委员会委员、秘书及副主任等职。1983年起被聘为“感光科学与光化学”学报副主编,主编等。并于1988年被聘为
美国CRC出版系列丛书“光化学与光物理”编委会成员。
吴世康热心于学术交流活动。他曾于1985年协助
曹怡等筹备和主持召开了北京国际光化学学术讨论会、多次的中日双边光化学学术讨论会以及历次的全国光化学学术讨论会等。由于光化学在中国的发展历史较短,为普及光化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基本实验方法,他还多次主持组织筹办全国性的光化学暑期学习班,为促进光化学在中国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突出成就
1986年起,由于承担国家“863”任务的有关项目,吴世康开始对分子内共轭的电荷转移化合物的光物理与光化学问题进行工作。对该类化合物分子被激发后的衰变过程(辐射衰变和非辐射衰变)及其环境效应(环境的
极性及粘度)和分子结构的影响以及在衰变过程中分子构象变化等问题如:化合物在不同
溶剂中的溶致变色和正、负溶致
动力学行为与化合物结构的关系;化合物分子结构的变化(结构的受阻、扭曲和桥键化)对光物理行为的影响;以及发光化合物
激发态存在着所谓最佳发光构象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得到许多十分有趣的结果。在该项研究中涉及的化合物有:取代并具不同受阻结构的
吡唑啉化合物;烯类化合物;
苯乙烯基
吡嗪类化合物以及氧嗡盐化合物等。在这些工作中吴世康等通过利用溶剂
极性和粘度的变化以及化合物结构变化对化合物光谱和光物理行为的影响来研究发光化合物的最佳发光构象取得了一批颇有意义的结果。如对1,3-二
苯基-2-吡唑啉发光行为的研究中,通过对1,3位苯基旋转能力的控制,搞清了3-位苯基旋转的受阻并不影响化合物的发光;相反,1-位苯基的受阻则对化合物
激发态的弛豫有密切关系,进而对化合物的发光带来影响。这就为设计和合成理想的发光化合物、实现所谓的分子设计提供了基础性数据。这类工作不仅对所研究化合物本身光物理问题的了解有所帮助,同时也为研究激发态分子的驰豫和构象变化以及了解有关最佳发光构象等提供一种有价值的研究方法。由于这些化合物都具有强烈的光诱导电荷转移能力,因此,它们不仅可用作为
荧光染料、激光染料,而且还可用作如:有机
非线性光学材料、有机光折变材料、电/光材料以至光/电转换材料等。对这类化合物光物理行为的深入研究、显然有利于对更好的开发利用这类材料有重要意义,值得提到的是由于这类分子的光物理行为具有强烈的环境特征变化的依赖性,因此它们也能被广泛地用作
荧光分子探针。即通过利用其溶致变色特征和偏振荧光等技术来研究许多重要的科学技术问题:如对某些特殊环境(如胶束,
囊泡,脂质体等)的
极性、粘度、以至分子堆积密度的测定;对某些体系的
相变或其他转变点的准确位置,如胶束形成的临界浓度(CMC)和临界温度(CMT)的测定以及对某些
动力学过程:如高分子聚合反应、固化过程动力学的测定、以至对某些其他不同的物化行为如高分子的相容性、聚合物的自由空间等问题的研究测定等。在这一方面,吴世康的工作在国内是领风气之先,并取得很好的成果。
在对发光化合物光物理研究和荧光探针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对超分子光
化学研究项目的承担(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课题),吴世康还对有关识别不同化学物种的荧光化学敏感器进行了研究。由于多年来对发光化合物光物理行为的研究和对发光机制的深入了解,给吴世康等人在设计具有较高灵敏度的
荧光化学敏感器时以很大的便利和帮助,因此近几年来他们在为阳离子、
阴离子以及中性化学物种识别鉴定用的荧光化学敏感器设计和合成方面都取得了十分重要的成果。
主要贡献
1978年起吴世康主要致力于高分子光化学及有机光化学的研究工作,并持续地得到北京大学化学系
冯新德教授长期的关心和指导。他曾对高分子的光氧化、光降解及光稳定问题,特别是通过质子转移的光诱导互变异构化问题做过系统的研究工作。如对
水杨酸类化合物、邻羟基
二苯甲酮化合物、邻羟基苯并
三唑化合物及β-
二酮类化合物的光稳定作用机理做过详细的研究。除对它们用作为紫外吸收剂所具的一般原则作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充实外,还对具很强紫外吸收能力、但具有对称分子结构的
二苯甲酰甲烷激发态的耗能机制提出了新的看法,扩展了由Otterstedt提出的对结构不对称紫外吸收剂工作机制的认识范围。在有关光氧化问题的研究中,他曾对高分子聚
降冰片烯、
聚丁二烯等的光氧化及其机理做过研究,也曾对一系列不同结构的
硫醚化合物的光氧化问题开展过工作,他指出:在硫醚光氧化为
亚砜化合物的反应中,硫醚化合物中硫原子电子云密度的强弱决定了其氧化过程所应采取的步骤,如对不同
烷基硫醚的氧化采用单重态氧氧化反应是十分有效的;而对
芳基硫醚的氧化,则用光诱导电子转移方法产生负氧离子来氧化底物更为有效。在此期间,吴世康与
纽约Brooklyn工业大学的O.Vogl教授在高分子紫外吸收剂方面以及和瑞典
斯德哥尔摩皇家工学院B.Ranby教授、J.F.Rabek教授等在高分子光氧化、光稳定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国际科技合作并与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工作关系和友谊。
在高分子光敏化问题上,吴世康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包括如:光敏引发聚合体系及其机理的研究、高分子光敏剂的研究、新型三重态敏化剂和光诱导电子转移敏化体系的研究以及
卟啉、酞箐等单重态氧敏化剂的研究等。在具体研究对象上,在三重态敏化剂方面曾对二苯酮、硫杂酮、香豆素酮、芳并噻唑啉酮等敏化剂进行过工作。此外,在光诱导阳离子引发聚合体系方面也曾对多种不同嗡盐化合物,如二
苯基碘嗡盐、
三苯基硫嗡盐、氧嗡盐等作过大量研究。1986年吴世康还曾以访问教授身份去法国Mulhouse,
阿尔萨斯大学化学学校J.P.Fouassier教授实验室进行合作研究一年,利用该实验室的毫微秒(ns)级闪光光解设备对多种光敏引发体系的瞬态光物理与光化学过程进行了研究。在首次确定
香豆素酮三重态的瞬态光谱和测得其三重态的
摩尔吸收系数、三重态量子产率的基础上,通过测定不同
单体分子对香豆素酮三重
激发态的猝灭速度
常数,清晰地确认香豆素酮类化合物具有能引发二苯酮化合物所不能引发聚合的单体使之聚合的能力。此外,他在研究香豆素酮和碘嗡盐间的光物理与光化学过程中,还明确地观察到它们间存在着光诱导电子转移。而一贯被用作为电子受体的二苯酮化合物在嗡盐存在的条件下,相反是以电子给体的形式参与在此电子转移反应之中。
有关高分子的光稳定和光敏化问题研究,吴世康曾分别获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
三等奖及
二等奖各一次。
培养研究生
1980年起吴世康开始做培养研究生工作。作为研究生导师,他对青年学子关心爱护、循循善诱,在研究工作上则对他们严格要求、一丝不苟。为寄大希望于他的学生,期望他们成为国家科学事业的栋梁之材,他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吴世康思想活跃,兴趣广泛,知识面广,他在化学研究之暇爱好学习历史,对祖国丰富的历史知识颇多了解,他常以
傅鹰先生的话“历史能给人以智慧”来教育他的学生,希望他们爱祖国,爱科学。他是广大学生的良师益友。
代表论著
1 吴世康,
周漪琴,张贤。关于粘合的一些问题。科学通报,1964(6):482
2 吴世康,徐伯豫,许大年等。
硫醚化合物光氧化反应的研究。感光科学与光化学,1983(4):32,39;1985(1):31
3 吴世康,张侯晨,许大年等。几种
酞菁类光敏剂产生单重态氧的能力。化学学报,1985,43:10
4 吴世康,Fouassier J.P.,Crivello J.V.,et al.带取代基二
芳基碘嗡盐直接光解与敏化光解机理的研究。化学学报,1990,48: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