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乡
石城县下辖乡
龙岗乡,赣州市石城县县下辖镇,地处石城南端,东临横江镇,西连大由乡,西靠屏山镇,南接瑞金市壬田镇日东乡,206国道穿境而过。全乡辖6村1居、89个村小组,1.2万人。总面积75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85320亩、耕地面积7878亩、水域面积3500亩。地形以丘陵为主,土壤以紫色页岩为主,无较大的河流,因而缺水偏干旱。
历史沿革
龙岗境内,人类活动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先秦时是古越人生息繁衍之地。自汉代以后 龙岗先后隶属于于都县揭阳市、陂阳、宁都县等县。隋开皇年间,石城县设场,南唐保大十一年(953)石城升场为县,从此,龙岗一直为石城县辖地。直至1933年8月,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决定在横江增设太雷县,龙岗划归属之,至次年10月撤销,仍属石城县辖。
自宋、元、明、清至民国初年,龙岗一直划属陂阳乡之龙上里和礼上里。
民国十八年(1929),龙岗属屏山区辖。
1931年至1933年8月苏区时期,龙岗属于大由区辖。
1932年属太雷县。
1934年复属石城县。
1933年8月后,龙岗为屏山区十三保联。
民国二十八年(1939)二月,与大由合并称龙由乡。
解放前夕为龙岗乡,解放初属第七区(龙由区)龙岗乡。
1949年10月至1950年5月,先后增设新龙县、下、绿水、新南、合计5乡属第七区(大由)辖。
1958年8月,原龙岗、新龙、下迳、绿水、新南合并成立龙岗红星人民公社。下设5个生产大队。
1968年8月,龙岗公社并入大由公社。
1972年10月又从大由公社析出,成立龙岗人民公社。
1973年3月,原洋地公社卫东大队划归龙岗公社,自此,龙岗公社下辖6个生产大队,89个生产队。
1984年6月建乡换届,龙岗改为乡建制,下辖6个村民委员会,89个村民小组
行政区划
行政代码
[2008年代码]360735203:~200龙岗村 ~201新南村 ~202下迳村 ~203绿水村 ~204新龙村 ~205水庙村龙岗村
位于龙岗乡驻地周围偏东部。地处丘陵,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以驻地龙岗圩命名,辖16个村小组,12个自然村。国土面积13.44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579亩,其中水田1375亩,旱地204亩。
2003年总户数506户,2034人,其中男1060人,女974人。
全村有山地面积6465亩,有林地5205亩,其中果业基地52亩,油茶355亩。主要种植水稻、白莲、烟叶、西瓜、花生等农作物。解放前夕属龙由区龙岗乡。1949年9月解放后初属屏山区龙岗乡,1950年春属大由区,1950年属屏山区龙岗乡。1958年8月后属龙岗公社为龙岗大队。1968年8月至1972年10月属大由公社龙岗大队。1969年至1971年与新龙大队合并为龙岗大队,1971年新龙大队分出。1984年6月后改为龙岗村。
位于龙岗乡东北部,地处丘陵,地势由南向北倾斜,1962年与上石大队分开成立新南大队,驻地老亭里,以原驻地新南坑村命名,辖12个村小组,12个自然村。2003年底有298户,1048人,其中男612人,女488人。耕地面积1077亩,其中水田937亩,旱地140亩。主种水稻、白莲、烤烟,稻莲田养鱼较为普遍,有专业养鱼户10余户。解放前夕属龙岗乡第三保,解放初属大由区龙岗乡,1952年8月至1956年为新南乡,1958年8月为龙岗公社新南大队,1984年6月后为新南村。
下迳村
位于龙岗乡西北部,地处丘陵,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龙(岗)由(大由)公路从中横贯,驻小莲塘,辖22个村小组,20个自然村。2003年有597户2460人,其中男1297人,女1163人。除汉族外全村有畲族21户87人。耕地面积2518.5亩,其中水田2352.5亩,旱地166亩。主种水稻、兼种莲、烟、花生。解放前夕为龙岗乡,1950年设下迳乡,属大由区。1956年6月撤乡,8月并入屏山区。1958年8月为龙岗公社下迳大队,1984年6月属龙岗乡改为下迳村
绿水村
位于龙岗乡西南部。四周多山,地势由南向北倾斜。村驻地古炉排,以所辖绿水片村命名。村国土面积15.26 平方公里,辖16个村小组,14个自然村。396户1525人,其中男775人,女750人。耕地面积2173.6亩,其中水田2071.6亩,旱地102亩。解放前夕为龙岗乡绿水保,解放初先属屏山区龙由乡,1949年12月属龙岗乡,1950年属大由区,1951年至1955年12月设绿水乡,1956年属龙岗乡,1958年8月属龙岗公社,设绿水大队,1968年8月至1972年10月属大由公社,1972年10月以后又属龙岗公社。1984年建乡换届,属龙岗乡,设绿水村。
位于龙岗乡中部,地处丘陵,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北靠龙岗村,南临水庙村,东接龙岗、水庙村,西连下迳村。全村国土面积10.8平方公里,辖11个村小组,17个自然村。304户1324人,其中男670人,女651人。有耕地面积1288.5亩,其中水田1270亩,旱地17.8亩。主种水稻、盛产白莲、西瓜,脐橙种植200余亩。新龙村交通便利,206国道穿境而过,还有村级、村小组级水泥公路2.5公里。地下资源有远近闻名的龙砚石。解放前夕至1958年8月均属龙岗乡辖,1958年8月公社化后设新龙大队,1969年10月至1971年10月并入龙岗大队,1971年10月分出设新龙大队,1984年6月称新龙村。
水庙村
位于赣州市石城市龙岗乡南部。四面多山,地势由东北倾向西南,南接日东水库,。驻地段心,以原驻地水庙命名。该村辖12个村小组,11个自然村。229户1123人,其中男534人,女589人,多为赖氏。耕地面积845.2亩,其中水田840亩,旱地 亩。206国道贯穿其中,东有公路通往江西赣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区。主种水稻,兼种白莲、烤烟。解放前夕,属迳口乡,1954年为洋地区水庙乡,1958年4月属迳口乡水庙村。1958年8月转人民公社,属洋地垦殖场水庙村,1960年4月属洋地公社水庙大队,1968年“文革”期间改为卫东大队,期间因修日东水库,移民从低处移往高处(在本村范围),淹没耕地770余亩。1973年3月划属龙岗公社为卫东大队,1984年6月改称卫东村,1986年改称水庙村。
交通
206国道纵贯南北,是南来北往的车流、物流必经之地;毗邻昌厦公路、赣龙铁路
自然资源
资源丰富,特色资源闻名遐迩。境内山地丰富,森林面积57160亩,林木储蓄总量为52760立方米;地下水资源独特优质,境内拥有储量大、矿化度低、富含硅酸的天然优质的矿泉水资源,极具开发价值,正由梅花山矿泉水公司开采;质地细腻、匀称、储量达二十九万立方米的龙砚石资源,是另一资源奇葩,其龙砚石产品以其天然纹理蕴含中华文化的山水人物灵韵,不但被书法爱好者称之为中国第五砚,更为各级领导、专家、名人作为艺术珍品收藏,龙砚石系列产品已销往全国各地,外销中东新加坡等地区。
产业结构日益优化,果业发展势头强劲。地属亚热带的龙岗,有耕地面积8267亩,已形成了瓜、莲、烟三足鼎立格局;山上脐橙种植热情高涨,百亩脐橙示范园娇翠欲滴。
经济发展
2009年,全乡围绕“自然、生态、实力、魅力”的建设理念,共建设新村点9个,其中省试点4个,自主点4个,圩镇整治点1个,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一是提升文化品位。在龙灯新村,充分利用该村龙灯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组建龙灯队和龙灯协会,并在龙灯协会设立党小组。通过组织党员群众开展组织生活与舞龙灯活动,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不断提升该点文化品位,确保龙灯新村舞龙灯,龙灯代代有传人。二是完善保洁工作长效机制。在历年新村点上聘请保洁员,新建垃圾池,家家户户配置盛放垃圾的两桶一袋,成立保洁工作理事会和监事会,并制定《龙岗乡新村点保洁工作实施方案》、《龙岗乡保洁员考核办法》等工作制度,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三是加强产业培植力度。围绕做优做大烟、莲、油茶、生猪四大主导产业的发展思路,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服务、扶持产业发展带头人。四是组建经济组织。在原有白莲保鲜经营、烟草、油茶、白莲产销等合作社的基础上,2009年新组建了一个生猪合作社,该社有社员18人,年内带动养殖户57户,加快了我乡生猪产业的发展速度。五是加快村镇建设进度。实行周调度、月考评的办法,任务倒算、时间倒计、措施倒逼、责任倒查,强化考核,严格奖惩。将在抓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成绩突出的乡干部列为科级后备干部,对成绩突出的理事会成员优先选聘为村干部。全年共拆除旧房屋198间,猪牛栏114间,硬化路面1510米,建新房36栋,旧房整治7380平方米,示范点改水106户,改厕65户,新建沼气池28个。全年种植烟叶1301亩;种植荷花种子2477亩;新增生猪规模养殖户14户,其中年出栏300头生猪以上的5户;新发展立体种养户5户。在圩镇五坊排采用政府扶持和群众自筹资金的方式,新修一条长600余米、宽8米的水泥路,新修排水沟200米,彻底解决污水横流,群众出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状况,改善了群众的出行条件。
注重效能,政府满意度显著提升。我乡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一是制定了《机关效能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组建机关效能建设办公室,抽调了一批素质高、责任强、能力好的干部任办公室人员。同时,为方便农民群众办事,我乡投资4.2万元建设农民服务中心,整合农医、民政、劳保计划生育、综治、农业、国土、财政、规划、林业等十余个站办所集中在农民服务中心办公,真正实现了“‘一站式’服务,不让群众跑两遍;一线抓落实,不让党委、政府说两遍”的承诺。全年共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178人次、技术指导167人次、接待来信来访135人次。二是积极开展“五个一”活动,浓厚机关效能建设氛围,突出优化作风搞服务,做到“七个到位”。三是出台了《乡、村干部月考评方案》、《进一步明确廉政纪律的通知》、《乡、村干部工作末位淘汰暂行办法》、《机关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文件,并在各责任单位开展“夺红旗,争标兵”竞争活动,把各责任单位在效能建设活动中的各阶段情况进行评比,促使责任单位真抓实干。我乡机关效能建设得到了县效能办的高度评价,经验在全县得到推广,农民服务中心建设被评为全县第三名。
严格措施,“一大四小”工程业绩突出。我乡采取“四个到位”的措施,即树木移栽种植到位、技术指导到位、管理监护到位、经营主体落实到位。超额完成县下达的“一大四小”工程打穴种树任务,完成山下造林1636亩,占任务的165.3%,山上造林880亩,占任务的146.7%。我乡代表县接受了省林业厅对“一大四小”造林工程的检查并得到充分的肯定。
攻坚克难,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明显。我乡紧紧抓住承接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传统优势、资源优势,以创业园小区为载体,实施以商招商、以亲招商、产业招商和外出招商的招商策略,掀起全民招商高潮。我乡成功引进一个工业项目和一个农业项目,分别是返乡农民工邓小仁投资130万元的乐达毛织厂,现已开工投产;兴明再生能源有限公司投资600万元的油茶开发,现基本完成4000亩的种植移栽。
当地特产
龙岗是远近闻名的白莲集散中心,保鲜白莲闻名遐迩,远销福建省广东省上海市等地;龙岗砚石闻名遐迩,是石城龙砚的代名词;出水量达千吨的仙人井,在润泽乡人千年之后,被开发出“赣龙”矿泉水,成为地方响亮品牌。龙岗享有石城灯彩之乡的美誉,《龙腾鼓欢》在第八届中国民间艺术节上荣获金奖。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交通
自然资源
经济发展
当地特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