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姑塔,位于
李沧区于家下河社区,始建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是为纪念该村于姑娘,由当地乡邻捐资而建。2002年8月,李沧区政府公布仙姑塔为李沧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2月,仙姑塔被列为
青岛市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1月,在仙姑塔挖掘出仙姑坐化缸。
仙姑塔位于
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于家下河社区,距离李沧区中心约5公里,308国道由其西侧穿过。该塔始建于民 国十二年(1923年)。
该塔塔高21.8米,是一座八级八角的密檐式建筑。斗拱承檐,叠涩挑出,乃仿木构形之砖塔。塔之轮廓清秀匀 妥,微有卷杀。塔基为石质,并嵌有阴刻铭文,铭文记述了于仙姑的生平事迹,民间传说及修塔缘由、经过。底层神内供奉于仙姑
塑像,神态逼真,栩栩如生。二层塔身镌刻由清末法部右侍郎王撰写的“贞闺仙迹”四字,檐角饰兽头并悬有铃铛。塔周院墙环绕,内置花草树木,更显高塔之秀美耸杰。
据《于仙姑塔铭》记载:于姑娘,姓于名更,自幼心地善良,“容止庄静,生而好洁,性婉顺,得亲心”,“稍 长,为议婚,则私于母曰,儿此生无尘世缘,强之嫁,即速之死矣。”父母不听。婚期日近,“仙姑遂日夜闭目坐,不语亦不食,惟饮清水少许”,后停止饮水,两日后,忽然睁开眼睛对她妹妹说:“父母恩今生难报矣”,说完,“而逝”,年仅二十三岁。三天后,根据佛教的礼仪为其殓葬。令人感到惊奇的是,于姑娘离世三天后仍“体软而轻,面貌如生”,“乡邻惊异,群呼为仙姑”。大家相聚在一起,议定建祠立塔,以纪念“于仙姑”,可是他的父亲笃信儒学,力阻此举,后经多方劝说,最终还是建成了。
文革期间,塔周院墙被毁,塔身亦遭一定程度破坏。2002年,
李沧区政府启动文物保护工程,仙姑塔的修复保护被列入其中,市文物局的专家与我区文物部门共同制定了具体修复方案。修复工程由区政府和
于家下河村共同投资,经过近半年的紧张施工,于2002年12月完成修复工程。
2012年11月,根据市民提供的线索,青岛市李沧区文物管理所会同李沧区九水路街道办事处于家下河社区居委 会,在仙姑塔附近一居民拆迁房的
地基下,挖掘出了一口“坐化缸”。此缸为陶质,缸面施以黄釉,呈八角八面形,缸盖缸顶遗失,残损较为严重。缸体高75厘米、最大腹径90厘米、口径76厘米,底径53厘米。缸体釉面呈黄色,色泽晶莹,烧制考究,图案精美。八面图案由底部莲花图案托起,堆贴工艺制成,立体感强,造型精致。整个主题图案布局严谨规整,造型生动形象,线条简练流畅,寓意深刻易懂,图案内容包括狮子、
大象、
弥勒菩萨、
凤凰、
八仙法器、莲花、
松树、
丹顶鹤、花鸟、“佛”字等。
据当地居民介绍,此缸为盛殓“于仙姑”的瓮棺,原来埋在仙姑塔“地宫”中,文革期间被人挖出,缸内容物被抛撒,缸盖缸顶被毁,缸体后来被一有心人埋入自家
地基下,得以保存至今。另一说法,此缸内盛殓的是“于仙姑”的一位“香客”,据传此“香客”临终前自言“仙姑”托梦给她,让其离世后葬于仙姑塔前陪伴“仙姑”,家人遵其遗嘱,征得“于仙姑”家人同意后,用瓮棺盛殓,埋在仙姑塔前,文革期间,被李村某学校的学生从塔前挖出,后被人收藏,埋入自家地基下。
“坐化缸”又称和尚棺、瓮棺。用缸盛殓逝者葬于地下,在考古上叫“瓮棺葬”或“缸葬”,是一种流行于黄河流域仰韶文化的墓葬形式,同时在长江流域的江南一带及
云南省、
广东省也有流传,其历史可上溯至约7000年前的
新石器时代。我们现在说的缸葬,一般是指僧人“坐化”的一种独特方式,
高僧圆寂后,盘坐在一个特制的陶缸之中,并在遗体四周放入木炭、石灰、香料等物品,用来除湿防腐,密封后连缸体一起安葬。在
道教中,也有道士在“羽化”后,采用缸葬的形式。
仙姑塔“坐化缸”的发现,为研究历史上的制陶工艺、宗教文化及当地的民风民俗,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依据,对于研究早期的
工艺美术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