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伪军包括日军和伪军。日军就是由日本本国国民所组成的军队,伪军指由侵略国家在占领地组织的由被占领地人民组成的军队。
概念
日伪军其实是两个概念,包括日军和伪军。日军就是由
日本本国国民所组成的军队,伪军指由侵略国家在占
领地组织的由被占领地人民组成的军队。如果侵略成功,政权完全被推翻,被占领地也就成为了侵略国的一部分,这个带贬义的称呼就不再成立。中文里多指抗日战争时期协助日本军队进行军事活动,由被占国人民组成的占领区军队。不同时期各地的
伪军名号各不相同,较为著名的有“皇协军”、“保安队”、“
警备队”等称呼。由于伪军是对华作战,因此在全国乃至
华族内,伪军士兵受到广泛的指责。在中国大陆,伪军往往与“顽军”一词同时出现,合称“伪顽”。
简介
伪军指由侵略国家组织占领地人民组成的军队。日伪军指抗日战争时期协助
日本军队进行军事活动,由被占领国家人民组成占领区军队,不同时期各地的伪军名号各不相同,较为著名的有“皇协军”、“保安队”、“警备队”等称呼。
伪军是一切汉奸队伍的总称,包括
汪精卫的伪国民政府的部队、华北自治政府等汉奸组织的队伍、伪“满洲国”的队伍等等。
构成
汪精卫
伪军和伪政权大致上属于三个系统,汪精卫中央政府中央军(25万以上);王辑堂的
华北地区政务委员会治安军(10万),后来叫皇协军,伪蒙古联合自治政府的蒙古军(1.5万);地方团队(25万)。
伪军的主要来源有国军战俘能改造部分和当地出国民兵—
日本版本的抓壮丁,以及地痞流氓的补充。从组成来看,属于国军老底子的不少,但中央嫡系投降的不多,大多是地方部队,
华中地区忠义救国军序列投敌的基本不属于正规军,他们是属于军统系统的,“反共”有余,实力不足,但是他们有优点——-装备精良,特务活动熟练。
全国
伪军除伪正规军外,尚有各省县的伪地方武装,各县的地方
警备队反倒装备和士气都高于伪政府正规军的大多数部队,因为他们一般都由当地日军部队直接控制,统一计划,统一编制,统一训练,统一装备,他们的武器都在各兵团的增加装备用枪支里补充,也就是日本武器装备。都配备有
日本指挥官,教官,完全由日本所指挥。
伪地方武装还包括从东北来的
伪满洲国军,可能与抗联玩出点心得,他们对付游击有点水平,论战斗能力和素质,一般情况下调入关内都做特务武装和主力使用,装备大多是日式或者德式,1943年夏季由伪满开
冀东二个旅,兵力八千人。位于
遵化市、
迁安市地区,一般是日伪
双重领导,直属日军;特务队,便衣队、夜袭队等,只有轻武器并且缺乏战斗经验,战斗力弱;还包括各种游杂武装,如爱护团,自卫团,维持会乡警,他们的战斗力更差。
历史
从1932年3月成立的伪满洲国,到1937年成立的“察南自治政府”“
晋北自治政府”,还有在北平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从1938年在南京成立的“
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再到1940年春
汪精卫在南京成立的伪国民政府,在这些伪政府的“治理”下,
伪军的数量急剧增加。
1938年时,伪军在中国的数量约为78000人,随著1940年汪精卫叛离
国民政府建立新的政府后,在华伪军数量急剧上升至145000人,并在1942—1943年期间国民政府推行“曲线救国”口号,许可国民革命军指挥官在面对战局不利的情况下,“可为保存实力,暂时投降”的指令后,伪军数量开始爆炸性增长。根据中国共产党在抗战结束后的统计,在华伪军中62%左右是原国民革命军部队。其中除了部分
伪军驻扎在城市负责占领区治安维护外,绝大部分的伪军被调往
华北地区共产党的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其中还有不少伪军参与了在华北地区对平民的大屠杀活动。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经过中国军方统计,除伪满洲国以外所有驻华伪军的数量大约是118.6万人,但目前广泛流传的版本中也有逾200万伪军的说法。这个数量的伪军几乎与在华
日本军队的数量相当,但指挥伪军的却是日本军队。根据最新统计,中国不是唯一一个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伪军数量超过侵略军队数量的国家。其他还有苏联伪军、法国维希政府伪军。
伪军典型
华北伪治安军系统————齐元。他是最早的汉奸,起家的时候只有4个连,1938年发展为5个团5000人,隶属于
汪精卫的伪国民政府,总部设
北平市,辖十二个集团军,总兵力约六万人。集团军下辖团,各集团军之主官及其分布是: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集团军李润泉,第二集团军李瑛,第三集团军卢凤策,第五集团军刘化南,第七集团军马文起,第九集团军王斌,第一百零一集团军钱富安。以上七个集团,均位于
冀东之
迁安市、
遵化市、
丰润区、
滦州地区。第四集团军陈志平,位于鲁西之东平、
东阿县、
长清区地区。第六集团军齐荣,位于保定地区。第八集团军徐贯一,位于胶东平度地区。第一百零二集团军高德林,位于冀南豫北之
安阳市、
邯郸市、
武安市地区。教导集团军田申,随总部住于
北平市。该部为
华北地区伪军中战斗力较强者,其装备与
中国国民党军队同。
伪第二方面军总司令
孙良诚。孙逆原为国民党第三十九集团军之副总司令,于1943年5月,在鲁西之
定陶区、
菏泽市地区率部投敌。总司令部设
开封市,辖两个军、一个
独立师,总兵力约三万人。所属之第四军赵云祥,第五军王清翰,独立第三十八师孙玉田,均位于
濮阳市、东明、考诚地区。该部投敌后,积极配合敌寇,向共产党进攻,其战斗力亦为华北伪军中之较强者,装备与国民党军队同。
伪第三方面军总司令吴化文。吴原为国民党新编第四师师长。1943年春季在鲁中新泰、莱芜地区率部投敌。现辖三个师,总兵力一万二千人,全部仍在原地区活动。
伪第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
庞炳勋、副总司令
孙殿英。该部原为
中国国民党之第二十四集团军,于1943年5月在豫北陵川地区率部投敌。投敌后,番号与官职一概仍旧。辖伪第四十军、伪第二十七军、伪新五军等三个军,总兵力二万五千人。总部设于
汤阴县。所属各部,分布于
滑县、
淇县、
林州市地区,编制装备与国民党军队同。
伪暂第十五军军长
荣子恒。荣原为国民党第一百一十二师副师长,于1943年春季在鲁南费县地区率部投敌。兵力四千左右,位于鲁南临沂、
郯城县地区。伪兴亚同盟军总司令王胜武,辖六个师,兵力四千三百人。该部为骑步兵混合,位于绥远固阳地区。
伪蒙古军总司令
李守信。李原为国民党骑九旅之团长,于1933年率部投敌。辖五个师,全为骑兵部队,总兵力三千人。位于绥远百灵庙地区。
伪东亚同盟救国军总司令白风翔(后被敌杀害)。白原为国民党之师长,于1940年在绥西率部投敌。该
伪军辖第三、四、五、六等四个骑兵师,三、四、五三个师均系傅作义之投敌部队改编的,总兵力二千人。位于绥远之固阳、百灵庙地区。
伪山西剿共军下辖第一师赵瑞,第二师杨诚。赵瑞原系国民党骑一军的师长,抗战后率部投敌。杨诚原系国民党骑一军的团长,抗战后率部投敌。现第一师位于
武乡县,第二师位于
原平市,军部位于
太原市。总兵力五千一百人。
伪东亚皇协军总司令蔡雄飞。蔡原为国民党第十九军的副师长,于1938年率部投敌。辖两个
纵队,活动于
山西省属
离石区、中阳、太原地区。总兵力三千人。
伪绥靖警备队司令
丁其昌。下辖三个
集团军,总兵力三千人。活动于归绥,
固阳县地区。
伪绥蒙联军总司令
王英,下辖三个骑兵师。第一、第二两师,全为
中国国民党第八战区投敌之部队组成。总兵力四千五百人,活动于
包头市地区。
伪剿共第一路军总司令李英,下辖三个师,活动于豫北之
武安市,
内黄县地区,总兵力三千五百人。
战斗力
伪军的战斗能力和素质一般随其前身的风格和底子所决定,一般说来,山西伪军继承了
晋绥军的风格,善于守备据点工事,
预备队比较大,没有白刃的优秀传统。河北伪军则大多由民军和
西北军的老底子比较多,早期西北军改编的敢于白刃,后期善于上房压顶,敢拼
手榴弹,
伪蒙古军则是乱仗,一窝蜂地上,只要抵抗的坚决,蒙古军只有吃亏的分。
山东省民风强悍,以
地方部队的风格而定,大体上战斗力位于中游偏上,
新四军附近的伪军战斗力就要差点,但装备普遍比
华北地区要好的多。
下场
伪军在1945年末
日本投降前,起义的很多,凡是弃暗投明的就未被清算。日军战败投降后有一部分伪军直接回家种地去了,还有不少人被国共双方于1945年底前收编重新进入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