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二祖村
西二祖村
西二祖村地处成安县境西部,距县城11公里,隶属于商城镇,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4.3公里处。隋开皇年间,禅宗第二代祖师、少林寺高僧慧可来成安匡教寺说法,死后葬于其地,唐朝为之建寺立塔,并渐形成村落,始名二祖店,宋代至清,名二祖镇。清末民初分为两村,该村在西,故名“西二祖”。全村总户数611户,总人口2384人,耕地面积3021亩,年人均纯收入4926元。
村庄沿革
二祖村有东、西两个村,即西二祖村,东二祖村,两村原为一村,古称娄姑村。
隋朝属相州(今安阳县滏阳县(今磁县),村名芦村。
唐代属磁州阳县(今磁县),因佛教禅宗慧可安奉于此,遂更名二祖村(民国《二祖元符寺志略》记载)。
宋代属磁州滏阳县(今磁县),村名二祖店(二祖寺地宫碑文记载)。
明代属彰德府(今安阳)磁州(今磁县)东乡,设立二祖里(乡级)。
清代属彰德府(雍正四年后属广平府)磁州东路辖管,建置二祖镇,管统二祖村、高母村、武吉村、下阳村、大边董村、小边董村。
清末民初分为二村。此村在西,称西二祖村。
民国时期,属磁县东区行尹约(乡级)。
1945年9月,成安县与磁东县合并为成磁县,隶属成磁县第四区(驻商城)。
1949年,成磁县改称成安县,属成安县第三区(驻商城);西二祖紧邻西北处原有一村,名杨庄,解放后废,遗迹尚存。
1953年,属成安县第三区(驻商城)张武庄乡;
1957年,彻区并乡,属成安县商城乡。
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属商城公社,在该村设西二祖管理区。年底,成安、临漳县、磁县三县合并为磁县,为磁县商城管理区辖;
1961年,恢复成安县建置,撤销管理区,属商城公社。
1984年撤销公社制,商城公社改为商城镇,西二祖村村属商城镇至今。
村名来历
二祖村现有东、西两个村,即东二祖,西二祖。东、西二祖原为一村,古称娄姑村,又称芦村。村后稍偏东即慧可灵骨安葬处,有始建于唐朝的二祖寺(原名元符寺)和“二祖塔”遗址。隋开皇年间,高僧慧可(二祖神光)说法于成安匡教寺,遭人非难,加以非法。开皇十三年三月十六日迫害致死,投入漳河,其尸溯流十八里至芦村,后葬于此。唐贞观间为之建寺立塔。芦村遂改名为二祖村。始名二祖店,宋代至清,名二祖镇。清末民初分为两村,该村在西,故名“西二祖村”。
经济概述
2005年,西二祖村被县列为第二批文明生态村。村内企业有油漆厂、砖厂、秸秆加工厂奶牛养殖场和炼钢厂。主要经济来源靠粮食种植、本村务工和外出务工。年人均纯收入4926元。
主要景点
二祖寺
赵都成安县二祖村村北,有一座距今一千三百多年的古寺,佛教大乘禅宗慧可大师的舍利就安奉于此。千百年来,这里一直是国内外佛家弟子,凡兹信众,朝拜学习之所,追忆寻根之地。二祖禅寺,佛教圣地,禅宗祖庭,远近闻名。
佛教自汉代从西域传入中国,逐渐流行,到南北朝时,印度高僧达摩东游中国,首创大乘禅宗,后居住少林寺进行传法,在社会上得到很快传播。慧可,俗名姬光,北魏虎牢人,听说达摩在少林寺传授禅法,历经立雪断臂,最终得佛之道,师承禅宗。达摩被尊为禅宗初祖,慧可遂成为禅宗二祖。从此,禅宗成为佛教的主流,开始在中国盛行,儒、道、佛并存,成为对中国人文精神最具影响力的三大思想体系。
慧可大师在继承了禅宗大业后,周游各地大力弘扬禅宗佛法。南北朝是佛教的兴盛时期,东魏北齐的京都邺城附近建有佛寺4000余所,慧可先后在邺地成安一带传经讲法,广结善缘,时间长达三十四年之久。在北周灭北齐后,宇文邕于建德三年(公元574年)在全国进行“灭佛”,邺地是重点。慧可为躲避灭佛之灾,南逃陈国太湖司空山、九龙山,重开禅宗道场,继续佛事活动。公元581年,登基不久的宇文阐终止灭佛。隋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百岁高龄的慧可又回到北方,来到邺地。昔日的繁华都市已是一片废墟,往日的佛教盛地一片凋敝。大师一望凄然,感慨万千,发誓重新光大禅宗佛法。慧可大师不顾年事已高,四处行化,惩恶扬善,普渡众生,继续他的讲经说法活动。成安匡教寺,是大师最后讲法的地方,匡教寺山门东侧是当时专为大师讲法而修建的说法台。慧可大师在说法台上的讲经说法,把博大精深的佛学禅理阐述的淋漓尽致。由于他的经法讲的非常好,四众归依,听者林集,出现商户闭门,农夫停耕,商旅止行,以至池涌金莲,阎罗偷听的场面。距匡教寺往西不远处有一所寺院叫圣山寺,慧可大师的讲法使这座寺院的和尚也吸引过来听讲,这下惹恼了圣山寺住持辫和法师。辫和恼羞成怒,到县衙诬告慧可散步异端邪说,蛊惑人心。县令翟仲侃听信谗言,罗织罪名,对慧可施以非法。隋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三月十六日,一代大德高僧、禅宗二祖慧可大师圆寂,寿高107岁。慧可死后,尸发异香,漳水逆流至滏阳县芦村,被信众打捞安葬于芦村村北,芦村从此改为二祖村。
唐初,李世民登基后,有感于泉州南少林寺十三棍僧救驾有功,对少林寺是情深意笃,大加封赏,并立碑记功。当得知前任方丈慧可的遗骨远在磁州滏阳县时,遂钦命开国重臣尉迟敬德在二祖安葬处监造寺院,后又建灵塔安奉二祖舍利。嘉靖磁州志》记载:元符禅寺,在本州岛东北二祖里,昔二祖禅师涅之所,唐贞观十六年建,开元二十年建塔,贞元十六年敕赐谥曰“大弘禅师”。后晋开运元年增饰,后周显德二年僧行满、道和奉敕重修。宋明道二年赐额为“广慈禅院”,治平元年敕赐御书九轴,建御书阁,元符二年敕为元符禅寺,赐塔名为妙常塔。金、元重修,明洪武初僧铭完辑遗址,永乐间僧觉明重修。据史料记载,历史上的二祖寺,规模浩大,气势恢宏,呈三进院落,占地200多亩。寺前有广场,寺内有塔,塔下有八宝地宫,内置石、银棺,安放着慧可大师的真身舍利。塔北面是大雄宝殿,内有巨大的释迦牟尼塑像。佛殿、禅房、宝塔错落有致,气势非凡;远远望去,雕梁画栋,熠生辉,宝塔入云,与天接应;登塔远眺,心旷神怡,数十里美景尽收眼底;钟声响起,锵然有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犹闻,余音传今。
直至清代康熙帝三十九年,知州蒋再度重修,元符寺依然气势辉煌,这里僧俗众多,游人如织,商贾夹道,香客云聚。千百年来,此处是远近闻名的二祖店、二祖集、二祖镇。至中华民国,颓败没落,塔残寺衰。
由于二祖寺紧临漳河,时常遭受水患,同时又常受战祸摧残,历朝历代多有修复扩建。爱新觉罗·旻宁十年(1831年)河北大地震,寺院几乎全部塌。民国以后,尽管信众先后垒起过几个小庙,但仍为一片荒凉遗迹。在广大信众的强烈要求下,1986年修复工作正式启动。至2009年8月,正式签订修建二祖寺及二祖寺佛教文化园协议。2010年9月1943平方米的大雄宝殿,再次在原址北墙外新征的25亩土地上奠基。自此,千年古刹、禅宗祖庭步入修复进程。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村庄沿革
村名来历
经济概述
主要景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