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益慰(1933年3月—2006年8月12日),男,
湖北省浠水县关口镇华咀村人,
天津市出生,中国医学家,曾任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外一科主任、
主任医师、专家组成员。他在普通外科领域有深入研究,尤其在胃肠、肝胆、
甲状腺、乳腺、小儿普外和门脉高压症的治疗方面有显著成就。华益慰曾参与支援
西藏自治区医疗队和
海城市、唐山抗震救灾等重大任务,为中国医学事业做出了贡献。他还担任过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常委、全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普外专业组成员等职务,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华益慰1933年3月出生于天津的一个医学世家。曾任北京军区总医院外一科主任、主任医师、专家组成员。他先后参加支援西藏医疗队、辽宁海城抗震救灾、唐山抗震救灾等重大任务。
1981年,华益慰的妻子张燕容因患
大肠癌住进了他们的科室。那一天,给妻子做完手术,华益慰再也无法控制内心的伤痛,把自己关在办公室,失声恸哭。张燕容也出生在一个医学世家,父亲曾任
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是中国免疫学的开创者。为了减轻华益慰的负担,张燕容几乎把家里所有的事情都揽在了自己的肩上,她真的是太累了。
1985年,华益慰的母亲病危住在301医院,老人走的那一天,正赶上他有一台手术,连老母亲的最后一面都没能看上。第二天早晨,简单办完丧事后就赶回医院,又站在手术台旁。华益慰并不是不懂亲情,20世纪70年代,他把父母从
天津市接到身边,老人眼睛不好,小黑白电视看不清,他就说服妻子取出家里的积蓄买了彩电给老人看。母亲病重时想吃新
玉米面粥,他下班骑着车到处找。张燕容说:“老华这一辈子活得体体面面、坦坦荡荡,很少为自己活着,为家人活着。”
1998年,华益慰退休。他总是说:“我要留下来,还可以为科室建设和发展提一些建议,病人到医院可以找到我,我还能为医院出点力。”华益慰不顾自己患有
颈椎病、腰椎病和
高血压,依然坚持为患者看病,全神贯注做手术。年过七旬还坚持每年做100多台手术,有时手术一做就是十几个小时,常常累得大汗淋漓,两层手术衣都被汗水湿透。由于体力不支,为坚持给病人做手术,他专门准备了一个高凳子,实在坚持不住了,就坐在凳子上为病人做手术。直到2006年7月25日,华益慰被初步诊断为
胃癌,他依然平静地走进手术室,为预约好的病人成功地做了手术。那是他从医56年最后的一台手术。
华益慰三次接受大手术治疗,他忍着病痛把自己作为“活教材”向临床医生传授医术。华益慰找到医院病理科主任丁华野,他握着丁华野的手说:“我的病情多次检查未能确诊,手术后可能见到的所有并发症都同时出现,这是我行医56年里从未遇到的,所以一定要做尸体解剖,看看能不能有所发现,也好给后人积累一点经验。”华益慰的父母、岳父母4位老人都在死后把遗体捐献给了医院,用于医学解剖。一套父母脏器标本的教学切片是老人留给儿女的唯一纪念。
死亡对于一个高尚的灵魂是一次新的升华。2006年8月12日18时36分,华益慰病逝,在遗嘱中华益慰讲道:“……身后的一切形式都不再有意义。我愿以我父母曾经的方式作身后的安排:不发讣告;不作遗体告别;不保留骨灰;自愿作遗体解剖,此事希望委托丁华野教授安排,对疾病的诊断和医学研究有价值的标本可以保留。其他有关事情我愿按照我妻子张燕容的安排进行。”
华益慰在职业生涯中参与了多项社会活动。他曾参加支援
西藏自治区医疗队、
海城市抗震救灾、唐山抗震救灾等重大任务。在医学会方面,他是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第十二届委员、第十三届常委,全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普外专业组成员,北京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委、普外专业组主任委员,第三军医大学教学医院兼职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临床研究生导师。
华益慰在其医学生涯中获得了多项荣誉,包括两次被军区评为"育才有功专家",两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学雷锋标兵"、"优质服务标兵"和"医德医风先进个人"等。2006年8月2日,国家人事部、卫生部、解放军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授予他"
白求恩奖章"。同年,他被选为
中国中央电视台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华益慰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引起了反响。许多医务工作者表示要学习他的行医理念,立足本职岗位,视职业操守如生命,成为患者可以信赖的医生。他的精神也被视为医生职业道德的典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医务人员。
2006年“
感动中国”节目评价华益慰:“不拿一分钱,不出一个错,这种极限境界,非有神圣信仰不能达到。他是医术高超与人格高尚的完美结合。他用尽心血,不负生命的嘱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