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属(
江蓠属)是
中原地区产
琼脂的主要
红藻之一,其余还有
石花菜属。平时我们熟悉的
龙须菜(G.lemaneiformis)、真江蓠(G.verrucosa)便是中国最常见的两种江蓠属红藻。
江蓠,
红藻纲,
江蓠科。藻体紫褐色或紫黄色、绿色。软骨质,圆柱状或线状,丛生,高达5-60cm以上。单轴型。主枝1-2次分枝,一般偏生或互生。顶端有一顶
细胞,由它横分裂成次生细胞,再继续分裂成髓部及皮层细胞。四分
孢子囊十字形分裂,
雌雄同体或异体,囊果球状或半球状,顶端有或无喙状突起,突出。固着器圆盘状。
中原地区沿岸皆有分布,生长在内湾的沙砾上。可食用和共制造
琼脂的原料。
物种简介
【江蓠】据辞书解释,苗似
香果,叶似当归,香气似
白芷,是一种
香草。
分布范围
分类地位
江蓠是红藻门(Rhodophyta)真红藻纲(Florideae)、
杉藻目(Gigartinales)
江蓠科(Gracilariaceae)江蓠属(Gracilaria)的统称。本属约近100种,中国的种类有
龙须菜(G.sjoestedtii)、江蓠(G.verrucosa)、芋根江蓠(G.blodgettii)、脆江蓠(G.bursa-pastoris)、
凤尾菜(G.eucheumoides)和扁江蓠(G.textorii)等10多种。江蓠为暖水性
藻类,
热带、
亚热带及
温带都有生长,有热带性、亚热带性和温带性3种类型。热带性有凤尾菜、海南江蓠;亚热带性有
细基江蓠、脆江蓠、粗江蓠、硬江蓠;温带性有扁江蓠、真江蓠等。不同种类垂直分布也不同,生长在
潮间带的有真江蓠、粗江蓠、绳江蓠等;生长在低潮线附近的有脆江蓠;生长在潮下带的有凤尾菜、扁江蓠等。江蓠一般都生长在风浪较小,潮流畅通、地势平坦的海区。藻体附着在石块、砂砾、贝壳上。在我国江蓠俗称“
龙须菜”、“
龙须菜”、“蚝菜”,为重要的大型经济类海藻。江蓠的用途十分广泛,是提取
琼脂的主要原料及鲍鱼养殖的主要饲料。
产地产季
我国沿海各地均有江蓠资源,现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南方沿海已发展养殖。采收江篱在两广从3月开始,
福建省沿海要推迟一个月才开始收获。
生物门类
属红藻门(Rhodophyta)真红藻纲(Florideae)、
杉藻目(Gigartinales)
江蓠科(Gracilariaceae)江蓠属(Gracilaria)的统称。本书共约近100种,中国的种类有
龙须菜(G.sjoestedtii)、江蓠(G.verrucosa)、芋根江蓠(G.blodgettii)、脆江蓠(G.bursa-pastoris)、
凤尾菜(G.eucheumoides)和扁江蓠(G.textorii)等十多种。是提取
琼脂的主要原料。
江蓠为暖水性
藻类,
热带、
亚热带及
温带都有生长,热带和亚热带海区分布的种类更多。
栽培技术
养殖
养殖场所在海区一般要求风浪较小、水质澄清、潮流通畅、有一定淡水流入和营养盐丰富,在
潮间带浅滩要求地势平坦、退潮后略有积水、底质较硬。浮筏式养殖要求退潮后能保持2米以上的水深。海区适宜水温为5~20℃,盐度为15~30,此外敌害生物要少。
主要的养殖方式是池塘撒苗养殖。先在海边建造池塘,池内清除杂藻和其他敌害生物,由闸门引进海水,保持水深0.5米左右。然后将江蓠种苗撒在池塘中,每亩约投放鲜藻体300
千克,让其悬浮生长。每隔3~4天利用
潮汐换水1次,并施放
尿素等化肥。每月收获1次,留下一定种苗,使其继续生长。由于生长快、周期短,生产季节长,故产量较高。
潮间带整播苗养殖是先将浅滩整理成畦,退潮后留有少许海水,把江蓠幼苗连同生长基质整齐地播种在畦上。经2~3个月的栽培管理,即可收获。此外还有潮间带浮筏式夹苗养殖和浅海浮筏式夹苗养殖等方式,产量稍高,但成本也大。
养殖用苗源可来自自然苗或人工采孢子育苗。自然苗是成熟江蓠藻体在自然海区放散孢子、萌发生长而成的幼苗。人工采孢子育苗是在海区或育苗室内使江蓠的孢子附着在人工生长基质上萌发生长成幼苗。
加工江蓠收获后,经洗涤晒干即成为提取
琼脂的原料。干品的含胶量约为20%左右。琼胶提取需经浸碱、洗涤、酸化、漂白、煮胶、推条、冷冰干燥或压榨干燥、包装等工序。
主要价值
江蓠体内充满藻胶,含胶达30%以上,是制造琼胶的重要原料之一,广泛应用于工、农、医业,作为细菌、微生物的
培养基。沿海群众用其胶
煮凉粉食用,也直接炒食。煮水加糖服用,具有清凉、解肠热、养胃滋阴的功效。
江蓠藻富
膳食纤维,占江蓠藻体的50%~60%,
蛋白质含量高,一般在2%以上,且其中
必需氨基酸含量高,配比合理,脂肪含量低,在2.5%以下,但其中高度不
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矿物质成分和
维生素含量丰富,因此,江蓠藻是一种高膳食纤维,高蛋白,低脂肪,低
热能,且富含矿物质,
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天然优质保健食品原料,将江蓠加工成各种中老年人保健食品具有重大开发价值和市场前景。
形态特征
藻体呈圆柱形、线形分枝。分枝互生、偏生,其基部稍有缢缩(这是鉴定不同品种的特征)。每株基部为小盘状固着器,主枝较分枝粗,直径一般0.5~1.5毫米,大的可达4毫米,株高10~50厘米,高的可达1米,人工养殖的更高。藻枝肥厚多汁易折断。颜色红褐、紫褐色,有时带绿或黄,干后变为暗褐色,藻枝收缩。
江蓠的外形多呈圆柱状,少数种类扁平或呈叶状。藻体直立,丛生或单生。体高由几厘米到1米以上。分枝疏密不等,互生、偏生或
分叉。分枝基部有的缢缩,枝的顶端尖细或钝圆。固着器多呈盘状,边缘整齐或呈
波形。
江蓠的生活史分
孢子体和
配子体两个世代,配子体又分雌、雄两种,3种藻体的外形相似。孢子体成熟时(即成藻藻体)由皮层
细胞形成许多呈十字分裂的四分
孢子囊,每个孢子囊中有四个孢子。孢子放散出来便萌发成配子体。雄配子体成熟时,由藻体皮层细胞形成精子囊,内有许多精子囊,精子从藻体放散出来后游离到雌配子体上,使果胞
受精卵,发育成囊果,突出于藻体表面。囊果也称果孢子体,内有许多果孢子。果孢子放散出来萌发成长为孢子体。江蓠多固着在
潮间带或低潮线附近石块、砂砾、贝壳及碎珊瑚上生长。内湾的生长密度较大,藻体肥大且色深;外海也有生长,藻体较短小,色较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