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体育场,俗称“南广场”、老体育场。位于
连云港市海州区新浦海昌北路,是连云港市最早的体育场。1956年建设成为体育场,曾为连云港市举办各类大型集会何大型体育比赛的唯一场所。
历史沿革
名字由来
连云港市体育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解放前,直到1956年建设成为体育场。根据老新浦人的回忆,那时候整个新浦城能称之为大路的,只有解放路,在解放前,解放路不叫解放路,而叫
中正路,1949年解放后才更名为解放路。据著名文史专家张传藻的考证,解放路在解放前还有两个名字———
大马路和南马路,这个体育场就在南马路边,自然就被称为南广场了。
还有一种解释,也还是这条解放路,莫说在解放前,就是到了上世纪80年代都还是新浦区最大的一条干道,当时很多居住在“街里”(新浦大街,即今民主路老街)的人甚至都认为过了解放路就出了
连云港市。那时候过了解放路向南走就到了城郊,这个坐落在解放路以南的广场从当时的地理位置来看,俨然在新浦城的南侧,因此“南广场”这个俗名就被叫开了。
而到了如今,新海城区(海州区)的建设如火如荼,版图不断向四周扩展,这个当时的“南广场”现在的地理位置看起来总与这个名字不那么匹配,似乎在岁月长河中悄然“漂移”了,位置偏北偏西,恐怕很难再与“南”有瓜葛了。但是名字,叫惯了,即使已经不那么符合实际,也很难再改过来。
解放前的南广场只能叫做广场,是一片开阔地,没跑道,没看台。
1955-1956年建成体育场
南广场变成真正意义上的体育场是在解放后,
广州市体育局的资料显示是建成于1955-1956年之间,无疑,这是我市最早的体育场。
懂行的人知道,正规的体育场应该是南北朝向,而南广场则是东西朝向,看起来总觉得有点别扭。资料显示,这是受到了
陇海铁路的影响。老新浦人也许还记得,如今人流如织的陇海步行街所在的位置就是当时纵贯新浦城区的一条铁路,这就是陇海铁路的一段(1998年东陇海铁路复线化改造完成通车,
连云港市原新浦区段铁路线改绕市区外围,原址于2001年建成陇海步行街),距离南广场不过几百米之遥,正是为了给它腾地方,南广场才调了个头。
当时体育场建设很简单,只有一个小型主席台,最初的是泥土跑道,一跑起来就尘土飞扬的,配套设施都很简单,但是作为连云港市唯一的体育场,那时候每年的大型田径运动会、足球比赛和集会都在南广场举行。
1958年搭起草棚体育馆
这一年,连云港刮起了“篮球旋风”,南广场边上用
孟宗竹、草席搭成了个“草棚体育馆”,内设1000多人的座位和简易的照明设施,俨然成了当地最好的场馆。每逢节假日,各单位就会在这里举行
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还经常邀请
徐州市、临沂这些附近的城市来比赛。那时候,“草棚体育馆”热闹非凡,如今很多老人对此都有印象,看球有时免费有时要票,不过最多也就几分钱,令当时的年轻人十分向往。
1966年建成钢混结构新馆
这一年在港城体育史上可圈可点,在当年举行的
江苏省第七届运动会上,
连云港市代表队斩获女子篮球冠军、男子篮球亚军,从那时起奠定了连云港市篮球强市的地位。一时间,坊间要求建新体育馆的呼声此起彼伏,于是在1965年,南广场的旁边动工兴建了一座钢混结构的新体育馆,新馆于1966年完工,馆内共有2240个座位。
在 时,全江苏省只有南京和
徐州市有像样的体育馆。新馆建成后,草棚体育馆就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上世纪70-80年代再添新场馆
南广场设施的不断扩充,客观上推动了连云港市体育事业的发展,连云港市更将市篮球运动管理中心放在南广场内,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篮球人才。
十运会,老南广场最后的风光
2005年,第十届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由
江苏省承办,当时江苏省把武术散打、沙滩排球、帆船和帆板四个项目的赛场放在了
连云港市,除了两个水上项目的比赛在连岛水上训练基地举行外,武术散打的擂台摆在了
江苏海洋大学体育馆,沙滩排球的承办权就交给了老南广场。
十运会沙滩排球比赛的用沙量巨大,每铺一块沙滩排球场地,大概需要300吨沙。在很短的时间内南广场就被数百吨软沙填满,除了主比赛场外,还有6块热身场,主办方又在广场四周搭建了临时看台和主席台。
那几个比赛日,老南广场找回了50年前的繁华。很多大牌沙滩排球选手来到了老南广场,
迟蓉、
熊姿、
吴鹏根、
徐林胤、
薛晨、
张希、
田佳、王菲……
十运会沙滩排球比赛收网后,老南广场渐渐沉静下来,数百吨沙被清理干净运走,临时搭建的看台和主席台被拆除,跑道被铺上了黑色的煤渣,足球场的草坪渐渐繁茂了起来,老南广场的人气在慢慢散去。
保留城市记忆
南广场是
连云港市的一段城市记忆,更像是一段胶片,记录着连云港的历史。
同南广场有着相同命运的还有很多,三和兴药店、生庆公茶庄、民主路上的一株百年老榆树、海州朐阳门老城楼……都没有被汹涌的城市建设浪潮淹没,相反,却在这片日新月异的城区里留有自己的一方小天地。城市“历史印记”在大拆大建的过程中被磨灭是一件令人心痛的事,连云港市能开始明智地处理城市发展和文化历史遗存之间的关系,这足以感到骄傲和欣慰。
南广场还算不得文物,但在
连云港市人心中,这座满60岁的老体育广场的分量,恐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了。
2014年8月,原连云港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强调研南广场改造升级情况。李强指出,南广场作为城市传统的地标性体育场所,广大市民对此有着很深的感情,在进行开发建设时要从长远利益出发,充分考虑到群众的现实需要,做好控制性开发,保留好这一城市的记忆。当前,要根据发展的新阶段和新要求,加快对南广场的提升改造步伐,尽快推动项目立项实施改造升级工程,在这一过程中,要保留南广场作为体育场所的基本功能,引入先进的理念和全新的思路,将其建成一座集城市运动、休闲、健身为一体的体育综合体。
整体改造
“南广场”整体改造一期工程于2014年8月1日正式启动,主要对设施落后的田径运动场进行改造,将原来的400米煤渣跑道改造为8赛道400米标准
田径场环形塑胶跑道、足球场及田赛场地。改造总投资400多万元,11月26日正式对外开放,结束了
江苏省最后一条市级体育场地煤渣跑道的历史。
2015年南广场的改造项目由
连云港市市体育部门牵头,连云港城投集团负责实施,整个南广场的改造设计方案8月份正式出炉。
南广场徒步
徒步正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在连云港市民中普及。自2012年夏季,拥有60多年历史的连云港市体育场(南广场)实施改造后,连云港市体育局就在此设立了全民健身观察监测点,统计数据显示,南广场每天平均人流量在5000人次左右,周末则超过10000人次,遇到健身高峰日单日则可涌入数万市民,半数以上者在进行徒步运动,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加,很多市民每天要围着跑道徒步30圈以上。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