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芳
秦腔剧院演员
李淑芳,生于1968年,周至县人,艺名小若兰,国家一级演员,秦腔婉约派代表,肖派艺术传人,中国戏剧“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得主,秦腔表演艺术家,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陕西传统秦腔流派传承发展中心主任,陕西于右任书法学会副会长。
李淑芳自幼酷爱秦腔,七八岁就会唱《三滴血》中贾莲香唱段,八九岁时便随着农村的“自乐班”四处演出了。10岁开始在周至县文化馆业余戏校学戏,12岁便登台演出,1985年正式考入周至县剧团,并成功地演出了《劈山救母》《梁宫案》《红珠女》等数十个折子戏,获得观众和团内好评。1988年,李淑芳正式拜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肖若兰为师学艺,继承了其代表剧目《藏舟》《数罗汉》《洞房》等拿手戏,被观众颂赞为“小若兰”。1988年,李淑芳调入西安易俗社后,先后主演了传统优秀剧目《游龟山》《三滴血》《打金枝》以及新编剧目《皇后梦》等剧目。1996年,李淑芳获西安市第四届石榴花奖榜首、陕西省第三届西凤杯特等奖。1997年,又获陕西省青年演员折子戏和新百名秦腔大赛一等奖;同年,又以《游龟山》一剧获西安市传统剧目一等奖。2008年她被陕西省文化厅授名为第一批省级秦腔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08年,李淑芳退休。2011年,她荣获第25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2014年9月,由她发起成立“陕西传统秦腔流派传承发展中心”,专事秦腔流派传承事业。
李淑芳将秦腔传统唱法与现代科学发声方法紧密结合,有着蕴涵“肖派”声腔基因的新的个性化风格。同时,她的表演,肢体动作舒展洒脱,面部表情丰富自然,尤其眼上功夫更具迷人魅力。另外,她还注意从别的艺术家身上学习、吸收有用的艺术营养,适度地拓展了自己的戏路。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李淑芳,1968年8月出生于周至县一个普通的农家,父亲是戏班里的鼓师。李淑芳自幼酷爱秦腔,七八岁就会唱《三滴血》中全巧民扮演的贾莲香唱段,八九岁时便随着农村的“自乐班”四处演出了。10岁开始在周至县文化馆业余戏校学戏,经高致民、景丰龙等老师的教导,排演了《断桥》《起解》《花亭相会》等折子戏,受到群众的欢迎。12岁便登台演出,1985年正式考入周至县剧团。经过刻苦努力,成功地演出了《劈山救母》《梁宫案》《红珠女》《法门寺》《天河配》等数十个折子戏,获得观众和团内好评。
演艺经历
1988年,李淑芳正式拜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肖若兰为师学艺,她每逢假日就从周至县直奔西安市,多年从未间断,在肖老师的传授下,终于继承了其代表剧目《藏舟》《数罗汉》《河湾洗衣》《洞房》等拿手戏,被观众颂赞为“小若兰”。1996年,李淑芳获西安市第四届石榴花奖榜首、陕西省第三届西凤杯特等奖。1997年,又获陕西省青年演员折子戏和新百名秦腔大赛一等奖;同年,又以《游龟山》一剧获西安市传统剧目一等奖。1998年,李淑芳调入西安易俗社后,先后主演了易俗社传统优秀剧目《游龟山》《三滴血》《打金枝》以及新编剧目《皇后梦》等剧目。同年,陕西省太平洋音像公司录制了她的《藏舟》《数罗汉》VCD光盘。
2000年,李淑芳获首届中国秦腔节表演一等奖。同年,她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拍摄秦腔名人,名家名段欣赏栏目,2004年,由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了李淑芳个人专辑(VCD DVD)。2008年她被陕西省文化厅授名为第一批省级秦腔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同年,她在西安人民剧院举办个人申报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折子戏专场演出。
艺术传承
2008年,李淑芳退休。2011年,她荣获第25届中国戏剧梅花奖。2014年9月,由她发起成立“陕西传统秦腔流派传承发展中心”,专事秦腔流派传承事业,她开班授徒的同时,还邀桑梓、郭葆华、全巧民等一众老艺术家,向年轻学员们免费义务传艺。这也是半个多世纪来,第一次对秦腔流派进行系统的梳理挖掘与探索传承。另外,李淑芳还克服种种困难,将多部肖派秦腔经典剧目重新录制,推出专辑,唱腔、表演都达到一定的艺术水准,为肖派秦腔艺术留下了珍贵的音像资料。2018年,她参加湖北卫视戏码头》特别节目,回忆恩师记忆经典《三滴血》。2019年1月1日,参加宁夏秦腔剧院承办的第四届“梅花贺新春”秦腔名家演出活动,被特邀演出秦腔经典折子戏《藏舟》;同年初,她参演由西安秦腔剧院出品打造全新版《大祭桩》,再度重温经典,并在剧中饰周瑞菊。2020年10月6日和7日,参加“国韵秦风”戏曲展演,在三意社版《三滴血》中饰演李晚春。2022年10月,李淑芳参加西安易俗大剧院“国韵秦风十一秦腔展演活动”,与其他名家携手为观众奉献名家演唱会、折子戏专场、《焚香记》等精彩好戏。
艺名由来
1983年,在周至县文化馆秦腔剧团学唱腔的李淑芳发现,自己的鼻腔音跟西安易俗社著名旦角肖若兰的有些想像,于是便留意学习肖若兰的戏曲带子,像《双锦衣》《断桥》《夺锦楼》等。1985年,周至县剧团招生,团长王鹏辉、导演景丰龙等人都认为李淑芳的唱腔有肖若兰的韵味。1987年,肖若兰听了李淑芳的录音,夸奖她的唱腔可以以假乱真,并答应收李淑芳为徒。1989年春节,陕西电视台举办全省优秀青年演员戏曲清唱专场,李淑芳的段子受到欢迎,台下观众喊道:“小肖若兰,再来一个!”1996年1月,病中的肖若兰认为“小肖若兰”四个字不顺口,提议并首肯李淑芳起用艺名“小若兰”。
艺术特点
李淑芳从艺二十多年来学习秦腔,不拘泥于一味模仿,她在继承肖派艺术表演细腻、鼻腔共鸣的艺术特点外,大胆地结合自身嗓音条件,运用科学发声方法,与时俱进,在表演、唱腔上更加丰富了肖若兰老师的艺术魅力,李淑芳的唱腔中,体现了缠绵悱恻与优雅甜润、婉柔娇媚与清新明亮的有机统一,同时将秦腔传统唱法与现代科学发声方法紧密结合,有着蕴涵“肖派”声腔基因的新的个性化风格。
李淑芳的表演,肢体动作舒展洒脱,面部表情丰富自然,尤其眼上功夫更具迷人魅力。经过化妆,她的眼睛被描绘得有棱有角,且炯炯有神。李淑芳正是以她出色的眼神功夫,为自己的演唱注入了活力,增强了效果。李淑芳塑造喜剧角色形象的能力也非同一般。比如《柳公馆》,她饰演的钱瑶英,活泼、幼稚、妩媚,却无轻骚之嫌。
肖若兰去世以后,李淑芳在继续精研、提高自己的肖派演唱技艺的同时,还注意从别的艺术家身上学习、吸收有用的艺术营养,适度地拓展了自己的戏路。比如,她学唱前辈名家张咏华《三回头》里的唱腔,声情交融、唱做俱佳、很有品位。尤其由她首次演出的《山乡御妹》,声腔感人、艺技惊人、令人刮目。这个戏,肖若兰没有唱过,其他演员也未曾唱过。李淑芳第一次将其推上舞台,称得上是独辟蹊径,独树一格。
社会活动
2003年,李淑芳应邀在河南省参加中国地方戏研究会。2008年5月5·12汶川地震之后,李淑芳参加易俗社举办的“赈灾义演”专场,所有门票收入捐给灾区。
2009年6月,李淑芳参加由陕西省文化厅主办的“陕西省秦腔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习交流展演”活动,同11名传承人展示继承发展秦腔的艺术成果,互动交流传习经验,再现他们独特的秦腔流派风格。
2014年5月,李淑芳参加由香港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共同主办的《天人合一 代代相传——陕西文化与设计创新展》开幕式,她在香港理工大学为师生和市民演唱秦腔拿手唱段,受到热情欢迎。在香港理工大学,李淑芳表演了秦腔经典剧目《蝴蝶杯》中“洞房”一折,以及秦腔传统折子戏《三回头》中的精彩唱段。西安交大教授王忠民、西安易俗社琴师陈百谱等在现场担任小提琴板胡伴奏。
2018年11月,李淑芳参加在西安交大举行的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地系列报告第二场——“保护非遗,听秦腔流派传承古今”,与另两位秦腔艺术家带大家走进历史的长河,回味这项扎根三秦土地的优秀传统文化。
2019年12月10日,李淑芳参加宁夏银川市第五届秦腔节暨银川市秦腔传承保护基地揭牌仪式 。2023年6月20日,李淑芳参加秦岭秦人·秦声——2023陕西省首届乡村戏曲大舞台展演活动开幕式。
舞台作品
参考资料: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人物评价
李淑芳在陕西的观众基础很深厚。省、市广播电台做过多次专访,不少专家曾写过评论文章。如张晓斌《从肖若兰到李淑芳》、王鹏辉《李淑芳的从艺之路》、许德宝《肖派艺术的典型传人——李淑芳》、泰然《肖派自有后来人》、雨寒《记肖派高足李淑芳》,李小惠《今日秦坛小若兰》、许德宝《一枝独秀小若兰》等。剧作家冀福记说:“李淑芳将艺术生命深深根植于群众之中,传承经典,精益求精,因此才受到这么多戏迷的喜爱!”在李淑芳参加第25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比赛时,周至县50余位铁杆戏迷包了 一辆大客车,长途驰往太原,食宿自理,看戏献花,张挂横幅,助威压阵。孙琪、杨文颖等人在《当代戏剧》《中国戏剧》等期刊杂志上发表了《淑质英才 芳兰竞体——记第25届“梅花奖”获得者李淑芳》《秦腔肖(若兰)派传人李淑芳》等文章。
李淑芳是当代秦腔婉约派代表人物,秦腔名家肖若兰的亲传弟子。她嗓音纯正,行腔委婉,吐字轻巧,韵味醇厚,集缠绵悱恻与优雅甜润于一身,唱腔讲究强、弱对比,别具一格,成为秦腔旦角独具特色的优秀演员,秦腔戏迷心中的艺术家。(西安交通大学新闻网评)
被大家赞为“小若兰” 的西安秦腔剧院易俗社演员李淑芳,继承了肖派艺术的精华,在神、形、腔、韵等方面均达到了惟妙惟肖的地步,同时她又有自己的独特发展。(凤凰网评)
生活中的李淑芳,谦虚、低调、大度、包容,孝敬父母,善待乡亲,荣誉面前不张扬,挫折面前亦坦然。
李淑芳将艺术生命深深根植于群众之中,传承经典,精益求精,因此才受到这么多戏迷的喜爱。(剧作家冀福记评)
李淑芳就是秦腔的代言人,是最高水平,而生活中的李淑芳老师充满活力,平易近人。(香港理工大学唐明晰评)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演艺经历
艺术传承
艺名由来
艺术特点
社会活动
舞台作品
获得荣誉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