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伯华
汉剧表演艺术大师
陈伯华,原名陈佩贞,曾用艺名新化、小丹花。1919年2月出生于中国湖北武汉汉口。国家一级演员,汉剧表演艺术大师,曾任湖北省文联副主席;她是全国第三届人大代表、全国第五届政协委员、武汉市第六届人大代表、武汉市第五、六七、八届政协副主席;中国剧协理事。
1927年受业于刘本玉,习贴旦,后受董瑶阶(艺名牡丹花)等名家指导。她大胆地实行跨行演出,成为打破汉剧十大行当限制的第一位女演员,与当时已负盛名的张美英、万盏灯并称女三鼎甲。抗日战争前后,脱离舞台多年,更多地接触其他剧种,开阔了艺术视野。1951年复出,致力于汉剧改革,使唱腔趋向华美、丰满、高亢、流畅。她的代表剧目有《宇宙锋》《二度梅全传》《三请樊梨花》《柜中缘》等。著有《陈伯华唱腔选》《陈伯华舞台艺术》《陈伯华回忆录》。陈伯华获得过中国文联荣誉委员金质奖章。
2015年1月30日上午11时40分,陈伯华因病在武汉去世,享年96岁。
人物经历
1919年,陈伯华出生在武汉,家境殷实的陈伯华,小时候常跟着母亲逛戏园子,是个小戏迷。
1927年走上学艺之路,进入“新化科班”学演花旦,取艺名“新化钗”,由刘本玉启蒙,拜在大师“牡丹花”董瑶阶门下,天资聪颖一出科便成名,人称“筱牡丹花”。
1936年后嫁为人妇从舞台隐退,16年间鲜有登台。
1929年演出《打侄上坟》,扮演小生。
1952年主演汉剧传统剧目《宇宙锋》,接着排演了《秦香莲》《柜中缘》等推陈出新的传统戏。
1957年巡回演出《二度梅》《宇宙锋》《秦香莲》《柜中缘》等剧目。
1962年元旦先后排演了《贵妃醉酒》《墙头马上》《状元媒》《穆桂英智破天门阵》《三请樊梨花》以及现代戏《江姐》《赵玉霜》《秋瑾》《太阳出山》等剧目。
1982年60多岁的再度率团赴香港特别行政区演出,主演了精品力作《二度梅》《宇宙锋》《柜中缘》《贵妃醉酒》。
个人生活
孝女亲自喂食喂母亲
很多人知道陈伯华是汉剧大师,却很少人知道陈伯华其实是个罕有的孝女。
胡克庆老人介绍,因为工作关系,他曾多次采访陈伯华,印象中陈伯华十分孝敬母亲,在家时都会亲自给母亲梳头,陪她聊天,即便自己工作很忙,也从不中断。
湖北省汉剧团表演艺术家程彩萍1981年拜在陈伯华门下,是她的第三代弟子。程彩萍回忆,学艺时她常常到师父的家中,“因为老母没有牙齿,又喜欢吃生煎包,师父就用嘴把包子皮嚼软后,再喂给母亲吃。师父对她母亲的敬爱,让我们这些晚辈自愧不如。”
良师85岁仍教传汉剧
2004年,85岁的陈伯华身在病房,却心系汉剧。当年,她招收武汉汉剧院青年演员毕巍然为关门弟子,收余少群为再传弟子。
余少群表示,他得知太师父去世的消息十分悲痛,前年他还专程回武汉看望太师父。“不论是在我学习从事汉剧艺术的十年里,还是转战影视的这些年。太师父都像当初收我为徒弟时一样关心我!不论何时见到她老人家有一句教导总是挂在嘴边:‘乖乖!不管在哪里都要好好演戏,琢磨好戏里的角色’。恩师一路走好!师恩永记!师德永存!”
2015年1月30日在武汉离世,2月3日9时遗体告别仪式在武汉举行,享年96岁。
社会任职
曾第三、五届全国政协委员、武汉汉剧院院长、湖北省剧协副主席、中国剧协理事等。
人物评价
当代京昆大师俞振飞曾评价说:“京剧二百年,出了个梅兰芳;汉剧三百年,出了个陈伯华,陈伯华是中国汉剧艺术的骄傲。”
梅派传人、梅兰芳之子梅葆玖十分悲痛。“她的《宇宙锋》,那是绝对的经典。父亲很喜欢听她的《宇宙锋》和《二度梅》,家里都留着她的唱片。”梅葆玖在表达自己沉痛惋惜的同时,也表示,希望陈大师的汉剧艺术能够很好地传承下去,弘扬下去。
著名京剧老生演员、谭门第六代嫡传人谭孝曾说,自己那代人赶上了陈伯华老师的演出,非常幸运。“几十年前,我曾经有幸在北京看过她表演的《宇宙锋》,非常精彩,虽然我没能跟她当年交流过,但是通过看演出、看传纪,我对其深厚的艺术造诣是非常崇拜的。”
“东方美人,风华绝代。”81岁的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肖慧芳,这样描述她印象中的陈伯华。肖慧芳介绍,陈伯华年轻时有东方美人之称,最重要的是她在艺术上合青衣、花旦、甚至武旦的表演于一炉,使汉剧声腔更细腻优美。陈伯华终身离不开汉剧,而作为武汉的城市记忆,汉剧同样离不开陈伯华。
武汉汉剧院执行院长刘智勇表示,“汉剧的辉煌就是从陈伯华时开始的,她是汉剧的一面大旗,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艺术人才。她不仅是汉剧的楷模,她一生献身艺术的高风亮节,还是整个文艺界的楷模。”
作为汉剧艺术的象征,陈伯华成功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风格各异的艺术形象,创造性地对汉剧唱腔艺术进行了改革和创新。
陈伯华的挚友、湖北大鼓表演艺术家张明智叹息道:“她对自己非常严格,几乎到了苛刻的程度。这么多年来,只要有演出,她上场前是坚决不吃饭的。老话儿说,饱吹饿唱,肚子吃饱了,丹田的气就提不上来。她一直这么要求自己,只要上舞台,就要以最好的状态面对观众。汉剧如果不是她坚持到现在,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朱世慧说:“陈伯华大师的去世,标志着汉剧的一个时代逝去了。”“陈伯华大师的去世,是汉剧剧种一个不可弥补的损失,汉剧的一个时代逝去了!”朱世慧悲痛不已。朱世慧十多岁时考入省戏曲学校,那时候,陈伯华曾应邀给他们讲课,朱世慧也常看陈伯华的戏。“她的戏特别有光彩,好听又好看。”朱世慧说,多年来去全国各地演出时,常有同行问起陈伯华的情况,她是湖北的代表,也是湖北的光荣。
后世纪念
遗体告别仪式
2015年2月3日9时,汉剧艺术大师陈伯华遗体告别仪式在武汉举行,来自海内外各界近千人泪送大师最后一程。
灵堂内,陈伯华静静躺在鲜花丛中,神色安详。一副悬挂着的挽联:“宏宣江汉声,二度梅开,相与京昆争艳;新拓优伶路,群英辈出,恰同伊洛传芳”,高度概括了她富有魅力的艺术人生。
戏迷收藏其数百物件
闵晏清的家中,不大的房间里摆满了他63年来有关陈伯华的几百件“记忆”:戏票、演出剧目单、陈伯华的照片、有关陈伯华的新闻报道,甚至包括陈伯华九十大寿宴会上的菜单。琳琅满目,整齐完好。
所有的收藏中,有两本剪报集格外陈旧,里面集合了从1950年开始,各类报纸上有关陈伯华的新闻报道共83页。纸张陈旧泛黄,稍稍用力就会把它弄破,但这却是闵晏清一家的传家之宝。
两本剪报集的制作者是闵晏清的舅舅。同样是一名汉剧爱好者,也都是陈伯华大师的粉丝。1950年,闵晏清的舅舅开始在一家大型企业的工会任干事,他利用每天能够回收废弃报纸的机会,做成剪报集,并在每张报纸下面标明日期、页码,方便查阅,这一做就是整整16年。
参演作品
参演舞台作品
获得荣誉
获得荣誉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个人生活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后世纪念
参演作品
参演舞台作品
获得荣誉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