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尔皮茨号战列舰
俾斯麦级战列舰2号舰
提尔皮茨号战列舰(德文:Schlachtschiff Tirpitz,英文:Tirpitz 战列舰)是纳粹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建造的俾斯麦号战列舰二号舰,该舰名称出自德意志第二帝国德国公海舰队的缔造者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
1936年6月14日,德国海军威廉港战争海军造船厂签订建造合同。1936年11月2日开始建造。1941年2月25日,提尔皮茨号正式加入德国海军开始服役,随后前往波罗的海进行海上试验。1942年初,提尔皮茨号被部署到挪威,以威胁盟军对苏联的运输船队,牵制盟军兵力。1942年7月2日,提尔皮茨号参加配合德军袭击盟军商船的跃马行动。1943年9月,提尔皮茨号攻击斯皮茨卑尔根岛上的盟军设施,随后在卡夫峡湾遭到英国小型潜艇袭击,提尔皮茨号遭到损坏后停靠在阿尔塔峡湾进行维修,随后多次遭到盟军袭击,但都未成功;9月15日,提尔皮茨被一枚5.4吨重的高脚柜炸弹击中前舷,损坏严重,不再适于航行;10月15日,提尔皮茨号停泊在哈科伊岛附近,作为浮动炮台使用;1944年11月12日,在袭击中提尔皮茨号的左舷被两枚高脚柜炸弹击中,造成提尔皮茨号损毁,战列舰的残骸沉入挪威特罗姆瑟峡湾底部,造成971人死亡。
俾斯麦号战列舰德国自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以后首次建造纯正的战列舰,为了降低风险,保证研制进度,总体设计上尽量采用现成的技术。该舰根据沙恩霍斯特级试航数据采用了大西洋舰首,使得舰体的稳定性和适航性都较好。动力传动系统基本沿用了一战德国战舰设计的3轴2舵标准布局。在武器配置上采用双联装380毫米口径舰炮,主炮塔采用前后对称呈背负式布局,前后各布置两座,此外还有数量众多的其他类型副炮。在防护方面,其主装甲覆盖了70%的水线长度和56%的舷侧高度,装甲带最厚处达 360毫米(14英寸),装甲总重量达到同期战列舰中的最大比重,占标准排水量的41.85%。
发展沿革
建造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四年后,德国在无望胜利的情况下,于1919年6月28日签署了《凡尔赛和约》。该条约对德国的军事力量作出严格限制,根据条约规定,德国联邦国防军规模限制为10万人以内的陆军和1.5万人以内的海军,不准再拥有无畏型战列舰,仅允许保留6艘旧战列舰用于训练及海岸防御。替代舰必须在被替代舰下水20年后才可动工建造,并规定其最大排水量不得超过10160吨。1932年,德国开始秘密研究35000吨级的战列舰替代方案。
1933年10月,希特勒德国退出日内瓦裁军会议和国联,这使英国等西方国家极为不安。德国退出国联和裁军会议,意味着德国可能不顾凡尔赛和约的任何限制而进—步大规模重整军备,其他国家为了自身的安全或军事力量优势必然也要不断扩充军备,从而导致大规模军备竞赛。而军备竞赛将会引发战争,这是人们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德市等国军备竞赛吸取的历史教训,英国更是牢记在心,竭力避免这种局面的再次出现。最终英国承认德国的军备平等,从而换取对希特勒军备力量加以一定限制。
1935年,英国和德国签订《英德海军协定》,协议规定德国海军舰艇总吨位不超过华盛顿海军条约和伦敦海军条约所规定的英联邦国家海军舰艇总吨位的35%。在潜艇方面,德国保证,保有的潜艇吨位不超过英联邦国家海军潜艇总吨位的45%。
随着逐渐走向纳粹党统治的德国,一直渴望制海权,渴望用大舰重炮轰开英法海底隧道的海上封锁。当时,海上破交战略一直是弱国海军对抗强国海军的常用策略;在实力不足的情况下,避免与强敌正面对抗,进而通过攻击敌方货船,对敌国的经济进行打击。为此,德国先是建造了3艘德意志级战列舰(标准排水量约12000吨),又被称为“袖珍战列舰”,它的设计思想是在一种类似一战时期的装甲巡洋舰的舰体上安装战列舰级别的主炮。这样的构思使“德意志”级战列舰的速度比传统的战列舰快,防护能力和火力又比巡洋舰强,让对手强的追不上、弱的打不过,是名副其实的一种投机取巧设计。“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的平甲板设计和上层建筑的布局等造型设计深深地影响了当时德国的军舰设计理念,并渐渐形成了后来一段时期内德国大型军舰的设计风格。随后又建造了2艘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标准排水量约32000吨),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的设计思想依然与“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一样,对手“强的追不上、弱的打不过”。
1935年,法国建造出37960标准吨位的黎塞留级战列舰,而德国为了应对法国的黎塞留级战列舰,提出建造俾斯麦号战列舰
研制过程
在前期论证阶段,俾斯麦级战列舰充分吸取了过去的经验,尽可能优化技术,提高性能。比如,俾斯麦级彻底消除了沙恩霍斯特号出现的适航性差的问题,更适合在海况恶劣的北大西洋作战;设计上注重高航速,因为德国海军主力舰数量更少,处于数量劣势,所以要追求“快打快撤”;设计了22个主水密舱、数千个水密门,虽然大幅提高了建造成本,却获得了更好的抗沉性。由于技术底子薄,技术更新也跟不上英法海底隧道,俾斯麦级在很多方面也被迫采用折中方案,例如舷侧主装甲带部分沿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穹甲设计,舷侧防护力较强,但上方对高俯角的穿甲弹攻击防御不够,水线下防御也较差。
1935年,俾斯麦号战列舰级战列舰进入详细的图纸设计阶段,此时德国基本已经不再顾及任何条约规定,确定了俾斯麦级的庞大吨位。
建造历程
1936年6月14日,德国海军以替代前无畏舰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名义与威廉港战争海军造船厂签订合同订购提尔皮茨号,合同编号为“G”。1936年11月2日,提尔皮茨号在德国威廉港战争海军造船厂开始建造。1939年4月1日,提尔皮茨号下水,并由提尔皮茨海军上将的女儿冯·哈塞尔夫人命名。1939年9月1日,德国以“闪电战”突袭波兰,9月3日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英国对威廉港造船厂的空袭推迟了提尔皮茨号的完工,直到1941年2月25日,提尔皮茨号正式加入德国海军
服役历程
布防苏联
1941年3月9日,提尔皮茨号离开威廉港前往基尔;3月21日至4月17日,在但泽湾和波罗的海进行试验;5月11日至20日,在波罗的海进行海上炮术演习;9月23日至26日,作为海军上将奥托·西利亚克斯(OttoCiliax)指挥的“红旗波罗的海舰队”的旗舰,提尔皮茨号与重巡洋舰舍尔海军上将号、轻巡洋舰科隆号、纽伦堡号、埃姆登号、莱比锡市号、驱逐舰Z25号、Z26号、Z27号和鱼雷快艇T2号、T5号、T8号、T11号一起留在阿兰岛附近,以防止驻扎在圣彼得堡的苏联舰队进行军事活动。
部署挪威
1941年5月,德国海军损失了俾斯麦号战列舰,希特勒要求禁止水面舰队再进入大西洋,德国海军司令埃里希·约翰·阿尔伯特·雷德尔提出将提尔皮茨号部署到挪威以威胁盟军对苏联的运输船队,牵制盟军兵力。同年11月,对提尔皮茨进行了防空强化改装。1942年1月12日,提尔皮茨离开基尔前往威廉港;1月14日,晚上离开威廉港,在驱逐舰Z25号、Z26号、Z27号和Z29的护送下,驶向特隆赫姆;1月16日,抵达特隆赫姆,停泊在奥森峡湾的费滕峡湾,在这里,提尔皮茨号停泊在悬崖旁边,以保护它免受空袭。此外,还建造了广泛的防空防御系统;1月30日至31日,盟军第15中队、76中队中的7架斯特林轰炸机和9架哈利法克斯轰炸机试图攻击在费滕峡湾的提尔皮茨号,但未能找到提尔皮茨号战列舰。
1942年3月6日,提尔皮茨号从费滕峡湾出发,离开特隆赫姆,由海军上将奥托·西利亚克斯指挥,以及驱逐舰Z25、赫尔曼·舍曼号和保罗·雅各比号,以拦截英军护航的运输船队QP8(配备15艘船)和PQ12(配备16艘船),下午提尔皮茨号在海岸附近被英国潜艇海狼号发现;3月8日,提尔皮茨号决定取消任务并返回特隆赫姆;3月9日,在前往特隆赫姆的途中,提尔皮茨号遭到英国军队光辉号航母第817和第832中队的12架青花鱼式鱼雷机的攻击,提尔皮茨号成功避开了所有鱼雷,并击落了两架鱼雷机。19:57时分,提尔皮茨号停泊在纳尔维克附近的博根湾;3月12日,提尔皮茨在午夜起锚,驶向特隆赫姆;次日,提尔皮茨顺利抵达特隆赫姆,停泊在费滕峡湾。
1942年3月30日至31日,33架哈利法克斯轰炸机试图攻击停泊在费滕峡湾的提尔皮茨号,未成功,六架轰炸机在袭击中被击落;4月27日至28日,提尔皮茨号在费滕峡湾遭到29架哈利法克斯轰炸机和11架兰开斯特式轰炸机的袭击,未受到损伤,五架轰炸机在袭击中被击落;4月28日至29日,盟军23架哈利法克斯轰炸机和11架兰开斯特轰炸机在费滕峡湾再次袭击提尔皮茨号,未成功,两架轰炸机在袭击中被击落。
跃马行动
1942年7月2日,提尔皮茨号在海军上将奥托·施尼温德的指挥下离开特隆赫姆,与重巡洋舰希佩尔海军上将号、驱逐舰弗里德里希·伊恩号、汉斯·洛迪号、卡尔·加尔斯特号、西奥多·里德尔号和鱼雷快艇T7号和T15号一起向北航行。他们的任务是在海军上将奥斯卡·库梅茨(Oskar Kummetz)的指挥下,与来自纳尔维克的战斗舰群一起加入阿尔塔峡湾,该战斗群由重型巡洋舰吕佐夫号和海军上将谢尔号,以及驱逐舰Z24号、Z27号、Z28号、Z29号和Z30号组成,以攻击盟军拥有36艘商船的PQ17护航队。在前往阿尔塔峡湾的航行中,提尔皮茨集团的驱逐舰汉斯·洛迪号、卡尔·加尔斯特号和西奥多·里德尔号触礁,被迫放弃行动;7月5日,提尔皮茨号、谢尔号、希佩尔号、驱逐舰弗里德里希·伊恩号、理查德·贝岑号、Z24号、Z27号、Z28号、Z29号、Z30号以及鱼雷快艇T7号和T15号离开阿尔塔峡湾,苏联潜艇K-21用鱼雷攻击提尔皮茨,但没有命中。德国随后取消了他们的任务并返回。最终,德国战斗群没有与敌人交战,但德国空军和U型潜艇设法击沉了22艘商船,这些商船载有430辆坦克,210架飞机,3,350辆汽车和99,000多吨物资。
舰艇遇袭
1942年7月8日,提尔皮茨号进入奥福特峡湾,停泊在纳尔维克附近的博根湾;10月,英国皇家海军计划用一种奇特的、由双人操作的潜入挪威峡湾袭击提尔皮茨号。两具人操鱼雷在由1艘运输船牵引着向挪威海岸进发,途中因为一场大洋风暴发生脱缆而沉没,使得这次水下奇袭中途天折。同月23日,提尔皮茨离开博根,向南航行到特隆赫姆进行改装;1943年3月11日至12日,离开特隆赫姆向北前往纳尔维克,由驱逐舰卡尔·加斯特号、保罗·雅各比号和埃里希·斯坦布林克号以及第3舰队的四艘鱼雷快艇护航。在博根湾,提尔皮茨号加入了沙恩霍斯特号和重巡洋舰吕佐夫号;3月23日至24日,提尔皮茨号、沙恩霍斯特号、吕佐夫号和六艘驱逐舰从博根湾转移到阿尔塔峡湾,在那里进行试验直到7月;9月6日,提尔皮茨号、沙恩霍斯特号和驱逐舰Z27号、Z29号、Z30号、Z31号、Z33号、埃里希·斯坦布林克号、卡尔·加尔斯特号、汉斯·洛迪号和西奥多·里德尔号在库梅茨海军上将的指挥下离开阿尔塔峡湾,攻击斯皮茨卑尔根岛上的盟军设施,这是提尔皮茨号唯一一次使用主炮向目标射击。
1943年9月11日,英军为摧毁提尔皮茨号和停泊在挪威另外两处峡湾内的“沙恩霍斯特”号和“吕佐夫”号重巡洋舰,在凯鲍恩湾基地正式启动“水源”行动。16时整,“好战”号潜艇牵引着X-6号袖珍潜艇,“流沙”号牵引X-9号开始向目标挺进;接着,以每两个小时的间隔,“打谷机”号拖拽X-5号,“海妖”号拖拽X-8号,“顽强”号拖拽X-7号相继出发;“权杖”号则于9月12日13时整牵引着X-10号出航。在行途中X-8号和X-9号相继出现意外,X-10号因收到返回指令,均未达到指定位置。此外,X-5号、X-6号、X-7号到达指定位置并穿过提尔皮茨号鱼雷防护网。X-6在战列舰的龙骨下放置了两个两吨的水雷,X-7又放置了一个。随后三艘袖珍潜艇相继被击沉,然而“提尔皮茨”号战列舰也没能逃脱厄运。随着两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声,“提尔皮茨”号战列舰被震得跃出水面,轮机舱和发电机舱进水,失去了战斗力。在接下来的六个月内停止行动;随后,提尔皮茨号停靠在阿尔塔峡湾进行维修。
1944年2月12日,提尔皮茨号在阿尔塔峡湾遭到四架苏联战略轰炸机的袭击,但没有成功;4月3日,提尔皮茨号遭到来自英军胜利号、愤怒号、皇帝号、搜索者号、击剑手号和追击者号航母的40架轰炸机的攻击。这艘船被10枚的225公斤重的炸弹和4枚775公斤的炸弹击中,造成122人死亡,受伤316人;8月22日,提尔皮茨号被来自不倦号、暴怒号、可畏号航母以及护航航空母舰纳瓦卜号和小号手号出动的38架轰炸机发动攻击,但没有成功;8月24日,提尔皮茨号受到来自航母的33架梭鱼鱼雷机的攻击。两次命中造成8人死亡,13人受伤;8月29日,提尔皮茨号被26架梭鱼鱼雷机攻击,没有成功。
1944年9月15日,提尔皮茨号遭到27架的兰开斯特式飞机袭击。提尔皮茨被一枚5.4吨重的巴恩斯沃里斯型高脚柜炸弹击中前舷,损坏严重,不再适于航行;10月15日,在对提尔皮茨号船头进行临时修复后,提尔皮茨号离开卡夫峡湾,以8节的速度航行到特罗姆赛,停泊在哈科伊岛附近,作为浮动炮台等待盟军进攻挪威;10月29日,被英国皇家空军第617中队32架兰开斯特式飞机袭击,但没有成功;11月12日,英军实施“问答集”行动,英国皇家空军出动32架兰开斯特式重型轰炸机袭击,每架搭载 一枚重达5.6吨的高脚柜炸弹。战斗中,3枚“高脚柜”命中目标,“提尔比茨”号迅速倾覆,战列舰的残骸沉入挪威特罗姆瑟峡湾底部,造成971人死亡。
战后打捞
1948年开始,英国、挪威和德国公司开始打捞提尔皮茨号的遗骸。这项代号为“死光行动”的打捞行动旨在从挪威水域清除德国军舰的残骸。然而,由于具有挑战性的条件和技术困难。最终,只有一小部分战列舰残骸被成功打捞上来。船上的其余残骸被留在峡湾中,慢慢腐烂,成为潜水员和水下探险家的热门地点。
设计特点
武器系统
主炮
战列舰的4座主炮塔,在前甲板和后甲板的中线上分别各布置两座,从前到后依次命名为安东、布鲁诺、恺撒、和多拉。主炮弹采用的是SK-C/34型380毫米炮。单门火炮全重110700千克,全长19.63米,身管长为52倍口径,身管内刻有90条来福纹,膛线深4.5毫米,宽7.76毫米,火炮膛室容积为31.9升。发射最大膛压3200kg/cm²(15 °C)。SK-C/34型380毫米炮的初速为820米秒,有效射程36520米/30度仰角。穿甲弹爆破弹长度均为1.672米,重800千克,发射药212千克。主炮最大射速约3发/分。全舰载弹量840发,最大载弹960发。
150毫米副炮
战列舰的副炮为6座双联装SK-C/28型150毫米炮。SK-C/28型炮单门全重9080千克,火炮身管长为55倍口径(8.25米),身管内刻有44条线,来福纹深1.75毫米,宽6.14毫米。火炮膛室为21.7升。发射最大膛压3000kg/cm²。火炮初速875米/秒,最大有效射程23000米,穿甲弹重45.3千克,爆破弹41千克,需发射药23.5千克,最大射速6发/分。副炮的俯仰角为-10~+40度水平旋转速度为8度/秒,高低俯仰速度为9度秒。全舰载弹1800发,每座炮塔300发。
105毫米高射炮
105毫米高射炮的型号为SK-C/33,1933年设计,1935年开始生产。双联装,每舷布置4座,共8座,全部装在第一层上层建筑物甲板上,其中4座在前部,4座在后部,分别在中部和后部副炮塔的附近。105毫米SK-C/33高射炮单门火炮重量为4560千克。身管长为65倍口径(6.825米)火炮身管内刻有36条来福纹。火炮的初速为900米/秒,炮弹重15.1千克,发射药6.05千克。火炮最大仰角85度,最小仰角-8度,最大射高17700米射速18发/分。载弹量为6720发。每座炮塔重26.425吨,旋回角360度,水平旋回速度为8.5度/秒,高低俯仰速度为12度/秒。其中装在前部的4座都各自装有瞄准设备可以独立射击,后部的4座没有,射击时必须依靠舰上的专用测距仪。
37毫米高射炮
37毫米高射炮也是双联装,共8座,全部布置在上层甲板上。火炮身管为83倍口径(3.071米)初速1000米/秒,炮弹重0.745千克,最大仰角80度,最大射高6750米。炮座的旋回角都非常大,在后部的有些差不多可达360度。最大射速80发分。载弹量32000发(设计)。
其它高炮
20毫米高射炮为2座4联装和12座单管装,共20门,全部布置在上层甲板建筑上。20毫米高射炮的初速900米/秒,炮弹重0.132千克,最大仰角90度,最大射高4800米,射速200发/分,弹量24000发(设计)。1943年初,“提尔皮茨”号在挪威特隆赫姆进行改装时,又加装了58门20毫米高射炮,使得20毫米高射炮的数量达到了78门。
鱼雷
2座4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布置在后部副炮塔的前方(舰艏方向)。鱼雷为G7aTI型鱼雷,备雷24枚。
装甲防护系统
装甲防护是该级战列舰的设计重点,它的装甲设计重量就占了全舰总重量的40%,达17256吨。
水平防护
该级战列舰的水平防护主要由两层装甲组成,即第三层甲板的装甲甲板和50毫米厚的上甲板。第三层甲板的装甲甲板是该级战列舰主装甲甲板,从舰艏的A主炮塔的前部一直延续到D主炮塔后部,长达170米,厚度为80~120毫米,保护了所有主、副炮塔的弹药舱以及所有锅炉舱和主机舱等要害部位。而50毫米厚的上甲板又保护了主装甲甲板。
舷侧防护
俾斯麦级主装甲带的防御目标为在15500米的距离上抵御与自身主炮口径相同的380毫米穿甲弹射击,A炮塔至后部D炮塔间的装甲区的装甲带最厚处为320毫米,长度为170米。舰艏区为60毫米,舰尾区为80毫米(要保护舵机)。装甲区装甲带的下方是舷侧防雷系统,可抵抗装药250千克的鱼雷,由两道防雷壁和一道装甲壁组成,装甲壁在最里边,厚度为45毫米,并与水平主装甲甲板90度相连接,外部防雷壁则与舷侧装甲带连接。
主、副炮塔防护
该级战列舰主炮塔是个多面体,每个平面的装甲厚度都不一样,其中正面为360毫米侧面为220毫米,后部为320毫米,顶部为130毫米,2、3号炮塔暴露在甲板上的座圈装甲为340毫米,3号主炮后部塔座圈装甲220毫米,甲板下的座圈装甲所有炮塔均为220毫米,副炮塔同样是个多面体,正面是100毫米,座圈80毫米,侧面80毫米,顶部40毫米。副炮塔装甲与其他的战列舰相比相对较薄。
舰桥防护
该级舰设有航海舰桥和指挥舰桥,由于位置高,它们装甲厚度仅为60毫米。
司令塔防护
该级舰的前司令塔设在航海舰桥下层,为350毫米厚的克虏伯渗碳钢装甲墙,顶部厚度为220毫米。战舰后桥的司令塔装甲墙厚为150毫米,顶部装甲厚度为50毫米。前司令塔有通道直接连接装甲带甲板,这个垂直通道仅有1米宽度,而装甲墙厚达220毫米;而后司令塔同样也有垂直通道通往装甲带甲板,采用50毫米装甲。
测距仪和雷达转塔墙防护
前桅楼顶部的测距仪和雷达转塔装甲墙采用200毫米厚的克虏伯钢,顶部装甲厚度为100毫米。后雷达测距仪转塔位于后舰桥顶部,位置较前塔低得多,采用100毫米装甲墙和50毫米顶装甲。
动力系统
该级战列舰的动力系统是传统的常规蒸汽涡轮动力。装有12台高温高压的瓦格纳锅炉工作压力为55千克/cm²,工作温度为475℃,分别布置在6个锅炉舱内,每个舱安装两台,前后纵向布置。6个锅炉舱每3个并列一排,布置在主机舱区前面,两排锅炉舱间有舱室隔开。所有锅炉的烟道集中到舰体中部后排锅炉舱上方的独立大型烟囱集中排出。
主机为3台布朗-博韦里(英语:Brown, Boveri)蒸汽轮机,单台最大输出功率45400马力,3台总功率达136200马力。战舰由3轴推进,每台然汽轮机驱动一根推进主轴,每轴有一个螺旋桨,直径为4.7米,最大航速30节。3台主机布置在3个主机舱内,每舱安装一台。3个主机舱呈品字形布置,其中两个并排在前,紧靠着后排锅炉舱,剩下的一个单独在后,布置在舰体的中央,和前两个主机舱有舱室隔开。
另外,该舰还装有14台发电机,负责给战列舰的各个系统供电。其中8台500千瓦柴油发电机布置在2个机舱内,每个机舱安装4台,按前后两排布置,每排两台。两个柴油发电机舱布置在后部主机舱两侧,紧靠在后部主机舱。另外还有5台690千瓦的涡轮发电机和一台460千瓦的涡轮发电机。它们布置在两个机舱内,其中一个机舱混装690千瓦和460千瓦的涡轮发电机。每个机舱横向并排安装3台涡轮发电机。两个机舱并排布置在前排锅炉舱的前面,两个涡轮发电机间有舱室隔开。14台发电机的总发电量为7910千瓦。电流为220伏交流电。
火控系统
“俾斯麦”级战列舰装有3座独立光学测距仪和3座FuMO23型雷达,每座测距仪和一座雷达装在一起。布置在桅塔顶和后上层建筑的测距仪基线长10.5米,布置在舰桥顶的测距仪基线长7米FuMO23型雷达矩形天线长4米,宽2米,工作频率为368兆赫兹,脉冲频率为500赫兹,波长81.5厘米,功率8千瓦。有效探测距离为25千米/13.5海里。40年代初时德国舰载雷达技术水平还不高,雷达只有一般的目标探测作用,战斗时主要使用光学测距仪提供作战数据。由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雷达技术发展迅速,“提尔皮茨”号后来换装过FuMO212/213雷达、FuMO27雷达、TIMOR雷达、FuMB4雷达、SAMOS雷达和FuMO30雷达。
另外,该级战列舰的主炮塔(除1号主炮塔)都各装有一座基线长10.5米的光学测距仪,每座主炮塔都可以独立作战。中部的两座副炮塔也各装有一座基线长6.5米的光学测距仪。此外该级战列舰还装有4座基线长4米的SL-8光学测距仪,专用于105毫米高射炮的测距。其中两座装在舰桥上塔楼左右两侧,并有半球状装甲罩保护,另外两座装在后部上层建筑上并加装了半球状装甲罩,并有专用的台塔。
舰载机、小艇和其他设备
该级战列舰装载有4架机翼可以折叠的阿拉多-196(Arado-196)式水上飞机,是用于海战战术中夜战的重要设备。战列舰上装有8座探照灯,其中7座直径超过1米。8座探照灯中最小的那座布置在主桅下部的小平台上,朝向后。7座大的中有一座布置在塔楼中部的平台的中线上,朝向前两座在烟囱前部的两侧,有可上下移动的卷页式保护罩保护;两座在烟囱后部的平台上,朝向后;另外两座布置在主桅后方的一个平台上,朝向后。此外舰上还载有18艘不同大小的交通艇、联络艇和工作艇。
基本数据
参考资料
提尔皮茨.战舰历史.2024-08-09
提尔皮茨号战列舰.KBismarck.2024-08-08
黎塞留.二战数据库.2024-08-14
KMS Bismarck.军事历史.2023-03-08
俾斯麦号的装甲防护.KBismarck.com.2023-03-09
目录
概述
发展沿革
建造背景
研制过程
建造历程
服役历程
布防苏联
部署挪威
跃马行动
舰艇遇袭
战后打捞
设计特点
武器系统
主炮
150毫米副炮
105毫米高射炮
37毫米高射炮
其它高炮
鱼雷
装甲防护系统
水平防护
舷侧防护
主、副炮塔防护
舰桥防护
司令塔防护
测距仪和雷达转塔墙防护
动力系统
火控系统
舰载机、小艇和其他设备
基本数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