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法月王论
医法月王论
《医法月王论》是一部由印度佛教医学家阿耆多·翅舍钦婆罗所著的医学著作。该书主要探讨了人体生理学和病理学方面的知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简介
阿耆多·翅舍钦婆罗是一位活跃于公元一世纪至二世纪之间的印度佛教医学家。他在医学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入的研究,其作品《医法月王论》至今仍被广泛引用和研究。
内容概述
《医法月王论》是一本系统阐述人体生理学和病理学的医学专著。书中详细介绍了人体器官的功能、疾病的发生机制以及治疗方法等重要内容。此外,书中还涉及到了一些心理学和哲学的观点,这些观点对于理解古代印度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影响与价值
《医法月王论》不仅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而且对后世的医学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部著作被认为是印度古典医学的重要文献之一,它不仅为后来的医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为现代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关传说
世世代代的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人民在与自然和各种疾病进行斗争中,积累了治疗各种疾病的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藏医药学体系,涌现了许多医学贤圣,丰富了藏医理论,同时又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也出现了发展极其缓慢的局面,直到本世纪下半叶又有了长足的进步。
藏医药学的发展,至少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00多年,藏王聂赤赞布提出六个疑点,一位叫孜拉嘎玛跃德的人回答了其中之一,曰:有毒就有药,说明了毒可成药、以毒攻毒的医理。此时还出现了名医杰普赤西,他研制的“吐迥旺日”药丸,也是运用了以毒攻毒的理论;到了4世纪的拉妥妥日时期,采用了寒病热治、热病寒治的治疗医理。此时还出现了著名藏医师通格妥觉坚,他从父亲嘎启比奇处学习了印度医学,丰富了藏医理论和实践。从史料记载看,当时通格妥觉坚这样的医师,已经能够在莫龙衮巴扎的眼睛上开刀动手术;仲年德乌患了毒龙麻风病后,为了避免传染家人,独自居住在地下塘穴之中,说明那个时代的医师及其医疗技术及预防疾病的手段等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到了公元7世纪,藏医的医药理论和医疗实践相结合方面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此时藏王松赞干布基本统一了青藏高原,同唐朝联姻修好,迎娶文成公主入藏。当时有汉地的摩诃弟瓦和尚及西藏自治区的大译师达磨郭卡把文成公主携带的《医法大论》译成藏文并予以厘定,这是藏文译成的第一部汉医医典,可惜此书早已散失,但其精华部分均收辑于西藏的医学名著《四部医典》之中。松赞干布为了藏医的继承和发展,挑选了一部分藏家子弟学习医典,为藏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8世纪初,赞布赤德祖丹迎娶金城公主入藏。公主进藏时携带了众多医典。其中汉地大乘和尚与西藏泽师毗卢遮那共同翻译了《月王药诊》(亦泽《医法月王论》),它是现存最早的藏医学著作。在法王赤松德赞时期,出现了“四方名医”、“远方九太医”等名家,使藏医得到空前的发展。在诸多名医之中,玉妥宁玛·云丹贡布的名声最响,成就最大。他曾亲赴藏区各地,收集民间医药的验方,并加以研究,还赴尼泊尔印度等国,研习医理,同时迎请中医及尼泊尔、印度医生入藏,吸收优秀的医学文化。在此基础上,玉妥宁玛·云丹贡布撰写了《四部医典》这部举世闻名的藏医典籍,标志着藏医独具特色体系的完成。到了13世纪初,玉妥宁玛之后裔玉妥玛·云丹贡布在研习藏医医典的同时,学习中医《月王药诊》及印度的医学八支理论,对《四部医典》进行补充厘定,使其更加完善、规范。
到了14世纪,出现了南北地区气候的不同而采取不同治疗方法的强巴派及苏卡派,推动了藏医药理论的发展。此时各地医生纷纷著书立说,涌现了许多优秀的医典及《四部医典》注疏。
参考资料
阿耆多·翅舍钦婆罗.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8-16
再说藏医:三因的生成变化承担人体机能.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2024-08-16
藏医学的简史.民族网.2024-08-16
目录
概述
作者简介
内容概述
影响与价值
相关传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