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公祠位于江苏省扬州市江区广储门外街24号,扬州梅花岭畔、
史可法路南端,内建明代史可法的
衣冠冢。
墓分地面和地下建筑两部分,墓周围绕以短墙,墓前立“史忠正公墓”石碑,墓之左右各辟圆门,上嵌“
梅花岭”石额。
三绝碑陈列于扬州史公祠后梅花岭畔方亭中。原在市区古禅智寺(今
禅智寺)内,寺已不存,现
扬州博物馆收藏。原碑为
唐朝镌刻,早毁。
明末
史可法督师
扬州市,抗清殉城。史公祠建于 清
乾隆,祠内古今挽联如林,多为追怀先贤、褒扬史可法舍生取义的高风亮节。
堂内明间有云纹形梅花罩格,上悬“气壮山河”横匾。两边悬有
爱新觉罗·旻宁二十八年(1848)
吴熙载篆书的楹联:“生有自来文信国,死而后已武乡侯”。
进入庭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悬挂在史可法墓前上的一副楹联:“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是由
清代文人张尔所馔。
1991年他陪同
朝鲜金日成主席参观这里时,亲自为其介绍此联,并说:“我们要历史地看待问题,用历史的观点对待过去的事情,现在我们的口号是中华民族大团结
皇帝。”
史可法是河南
祥符区(今
开封市)人,生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他为官清廉,政绩卓著,是明末著名的政治家。
清
爱新觉罗·多尔衮,以数万人马进攻扬州,多次劝降,史可法不应,终因寡不敌众,扬州失守。自刎未成被俘,不屈就义,时年仅四十四岁。
扬州是江南顽强抵抗清军的第一座城,也是
清军入关以来首次遇到的军民一体的坚强抵抗,为了对扬州人民进行报复,也是清人想杀一儆百,于是多铎下令,烧杀抢掠持续十天。扬州城破后,
史可法就义已十二天,由于当时天气较热,尸体腐烂不能辨认。
次年,史可法义子
史德威葬史可法
衣冠冢于扬州梅花岭下。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正月追谥“忠正”。因此牌坊上题额为“史忠正公墓”。
1962年史可法三百六十周年诞辰,当代大文豪郭沫若作诗以为纪念,“国存与存亡与亡,巍峨庙貌甚堂堂,
梅花岭下遗香在,铁 何时返故邦”。
史可法的抗清事业是不朽的,史可法理应值得我们尊敬、崇扬和怀念。正如诗人贺敬之所言:“
史可法人可法书可法,史可法今可法永可法”。
2、汽车东站乘坐25路到“吴
哈尔滨关道(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换乘旅游专线到“史公祠(妇幼保健院)”站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