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志禅师(418年—514年),又称保志、志公禅师,是
萧衍时代的佛教高僧,与
达摩、
傅大士合称梁代三大士。他被认为是
禅宗思想的先驱人物之一。宝志禅师出生于
栖霞区句容市东阳镇,俗姓朱,后被尊称为宝志大士。他一生屡现神异,被民间视为神通广大的形象。济公传说的原型可能就是来自宝志禅师。
简介
宝志[
南梁](418~514)僧人。俗姓朱氏,句容县东阳镇(今属南京市栖霞区)人。齐宋之稍显灵迹,梁武帝尤深敬事,俗呼为志公。工
篆书,
南唐保大(943~957)
中伏龟山,得石函中有铭云:“天监十四年(515)秋八月,葬宝公于是。”铭有引曰:“宝公常为偈大字书于版,用帛幕之。其字皆小篆,体势完具。”着文字释训。
天监十三年(514)卒。《唐书·艺文志、江淮异人录、传灯录、南史·隐弘景传》宝志禅师少年
出家,止京师
道林寺,师事沙门僧俭修习禅业。到了宋太(泰)始年间(465-472),宝志禅师的行为举止发生了变异:他“居止无定,饮食无时,发长数寸,常行街巷。执一
锡杖,杖头挂剪刀及镜,或挂一两匹帛。
宝志禅师,修行、参禅、圆寂于
天柱山。山谷寺始建于
萧衍时,为高僧宝志禅师首创。相传:
南梁时,白鹤道人、
宝志和尚两人都想在此建道 场,梁武帝命他两各施法宝识地,得者居之,道人放白鹤,和尚抛锡杖,鹤飞在前,将落地时被锡杖飞来声所惊,止于他处,锡杖卓立此地,宝志即在此建寺,初名“菩提庵”,。大同二年(536年)
刘彻萧衍赐名为山谷寺。佛教二祖曾在此驻锡,佛教
禅宗思想在中国的第三代祖师
僧璨在此圆寂,肉身葬于寺后小丘上,后人又称为
三祖寺。
出家
宝志禅师七岁时,追随僧检出家,善于修习禅观,集
三论宗大成的
嘉祥吉藏的师父法朗,就曾经向宝志禅师学习禅法。在
刘宋泰始初年,宝志禅师的行迹忽然僻异,居无定所,饮食也无定时,经常长发赤足,手执
锡杖,上挂剪刀、拂扇、镜子等物,游行于街头巷尾间。
齐建元年间,宝志禅师更是屡现神迹,几天不进食,也不觉得饥饿;又常讲一些他人不能理解的话,但事后发现他所说的话都一一应验了,所以
江东一带的官员、百姓都很尊崇他。可是
萧赜却认为宝志禅师妖言惑众,于是将他囚禁在牢狱之中。神奇的是,人们仍旧见到他在街市上游走,前往探监时,却又看见他的确是在牢狱中。一日,宝志禅师对狱卒说:“门外有人用金钵盛饭来,你赶快去取!”狱卒犹豫地走到狱外一瞧,果真是文慧太子送饭来给宝志禅师。当这件事传到齐武帝的耳中,他才将宝志禅师迎入宫中,居于后堂,但仍然禁止他自由出入。
直到齐亡,
萧衍即位,立刻下诏:“大士宝志,迹拘尘垢,游甚冥寂,水火不能燋濡,蛇虎不能侵惧。语其佛理,则声闻之上;谈其隐伦,则遁仙高者,岂可以俗法常情空相疑忌?自今中外,任使
宣化区。”在两位武帝之间,地位截然不同的宝志禅师,从此悠然自在,游化世间。他与梁武帝之间的事迹,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传说。
“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这是形容佛教法服
海青缝合的广袖。据说广袖的缝合,便是宝志禅师的杰作。梁武帝信佛虔诚,然而夫人郗氏却是生性忌妒,不信佛法。某日,郗氏准备了许多
肉包子,请宝志禅师及其弟子们前来应供,心想:“和尚们若吃了肉包子,便是犯戒;若拒绝不吃,便是违逆后旨。”想要陷僧众于两难之中。宝志禅师早已知晓郗氏心怀不轨,在临行前,要众僧将海青广袖的袖口缝合,袖筒中暗藏馒头。当入宫应供时,一手把包子放进空袖筒内,一手取出馒头来吃,终使郗氏的诡计无法得逞。
萧衍曾经藉由志公禅师的神通力,见到地狱众生的种种苦相,宝志公告诉他,钟声可使地狱众生暂免受苦。
刘彻于是下诏天下
寺院,击钟之时,要舒缓其声。又梁武帝在即位之初,采用严刑峻法来治理国政,宝志公透过神通力,让梁武帝亲眼见到先王在地下受苦的怵目惊心惨状,终于废除锥刀之刑。这无非是以宗教力量影响君王,令行
仁政,以发扬佛教慈悲的宗旨。
入狱
齐建元中(479-483),稍见异迹,数日不食,亦无饥容。与人言语,始若难晓,后皆效验。时或赋诗,言如谶记。京土士庶,皆共事之。”对于宝志禅师的这些神异事迹,一般人是不可能理解的,
萧赜萧认为他是在惑众,于是将他收入了建康的监狱之中。但在收狱的第二天早上,人们又见宝公出现于市,待到有司查验监狱时,宝公却仍然收检如故。尽管如此,齐文慧太子、竟陵王子良仍十分尊敬宝公,尝送食物到狱中以饷宝公。也因为宝公的灵异事迹依然如故,于是建康令
吕文显将之奏禀齐武帝,武帝闻之,将宝公延入后堂,但仍禁止其出入,可是宝公的出入依然如故。到
萧衍即位(502)后,才解除了对宝公的拘禁。《景德录》卷二十七曰:
梁武帝即位,下诏曰:“志公迹拘尘垢,神游冥寂,水火不能焦濡,蛇虎不能侵惧。语其佛理则神闻以上,谭其隐沦则遁仙高者,岂以俗士常情相拘制?何其鄙陋一至于此!自今勿得复禁。
宝志禅师”知名显奇四十余载,士恭事者不可称“,梁天监十三年(514)冬,宝公密谓门人曰:菩萨将去。”未及旬日,无疾而终,举体香软。“宝公圆寂后,梁武帝礼葬他于钟山独龙之阜,并在其墓侧建开善
寺院,敕
陆倕为他作
墓志铭、
王筠为他刻碑于寺门。
灵异
宝公一生有不少灵异的事迹传世。首先是他在被拘禁时,曾分身多处,或在市肆,或登景阳之山。有一次,僧正法派人送衣给宝公,到龙光、宾二寺询问,并云:”昨宿旦去“,又至厉侯伯家寻他,伯曰:”志昨在此行道,旦眠未觉。“可见,宝公在当晚是分身三处而住宿的。其次,宝公的许多言谈,皆可逆知来事。例如他在齐宫后堂时,”忽一日重着三布帽,亦不知于何所得之,俄豫章王文惠太子相继。“又如齐
卫尉胡谐病,派人去请教宝公,宝公疏曰:”明屈。“第二天,宝公没有去看望胡谐,而胡谐也果然在第二天就死了,人们这才意识到”明屈者,明日尸出也。“还有,宝公曾借神力给
萧赜,让他看到了高帝在地狱之中受刀锥之苦的情形,从而让齐武帝废除了刀锥之刑,也属于这类的例子。诸如此类,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此外,宝公对
萧衍也有所开示,但多为隐语。《景德录》卷二十七颇有记载,今谨录如下。
帝一日问师曰:”弟子烦惑何以治之?“师曰:”十二。“识者以为
十二因缘治惑药也。又问十二之旨,师曰:”旨在书字时节刻漏中。“识者以为书之在十二时中。又问:”弟子何时得静心修习?“师曰:”安乐禁。“识者以为修习禁者,止也;至安乐时乃止耳。
辞隐语,意在言外,是宝公的行教特色,但在他的那些隐语之中,却包含了人生解脱的至理。
相传一位
朱姓妇人听见鹰巢中婴儿啼哭声,从树上把他抱下,扶养长大,所以经中描述他的长相说:“面方而莹彻如镜,手足皆鸟爪。”此外,志公一生的事迹也充满着传奇色彩,例如以丹青驰誉于
南梁的
张僧繇,曾受
萧衍的诏请,为宝志禅师画像,宝志一时兴起,以指端轻轻地朝面门一,竟现出十二面观音像,妙相殊丽,或慈或悲。使素有第一
佛像画家之称的僧繇,竟无法成笔。世人除了称宝志为禅师外,因为他的种种神迹及慈悲行,亦尊称他为宝志公、志公或宝志大士。
禅学
宝公禅学思想集中在他所留给后人的那些偈颂。《景德录》卷二十九收有宝公的《大乘赞》、《十二时颂》、《十四科颂》等作品,
禅学。
一、破斥分别法,显彰平等性。在宝公的偈颂之中,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旨在破斥分别之法,以见平等之性。这一宗旨本来就是佛法的根本出发点,也是后世
禅宗思想所极力强调与提倡的。
二、破语言文字,见诸法
实相。禅宗对待文字语言的破斥是十分彻底的,后世的禅师乃至于标榜”不立文字“之教。事实上,文字语言对于人们的见性悟道来说,毕竟是一种方便的阶梯,但上楼者切不可见梯不见楼,上得楼后更不必执持此梯了。对此,《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的”筏喻“,实在是恰当不过了。宝公更加强调内心的证悟,是沙门的解行相应,这对于杜绝佛学与禅学界重义学而轻证悟的偏颇,自然大有裨益。
三、对佛性的召唤。早在
道生法师时期,便对佛性作过精辟的论述,也提出了划时代的佛性理论。虽然,后来的
刘宋人也极力扶植生公之学,顿悟成佛义仍盛行于
江东,但我们仅从生公的遭与后来沙门僧弼难
赵匡胤顿悟义一事,即可见出佛教中滞守文句者的势力还是十分大的。
四、即心即佛的提出。对于”即心即佛“理论的提出,学术界一般都将之归功于
马祖道一,其主要依据是《景德录》卷七中大梅法常传的记载。今谨将这段文字抄录如下:大寂闻(法常)住山,令一僧到,问云:”和尚见
道一大师得个什么便住此山?“师云:”马师向我道‘即心是佛’,我便向遮里住。“僧云:”马师近日佛法又别。“师云:”作么生别?“僧云:”近日又道‘非心非佛’。“师云:”遮老汉惑乱人,未有了日。任汝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其僧回,举似马祖,祖云:”大众!
梅果熟也。“其实,马祖的开示学人,主要是”心外无别佛,佛外无别心“至于”即心即佛“理论的提出者,还应该是宝志禅师。
五、提出
苦行无益。宝公在《大乘赞》第九中说:”头陀阿练苦行,希望身后功德;希望即是隔圣,大道何由可得?譬如梦里度河……船师及彼度人,两个本来不识。“事实上,以头陀行来苦其形体,虽然可以磨砺一个行者的意志,但对于开发其内在的智慧,毕竟不是究竟的途径,以故宝公并不主张这种作法。另一方面,宝公也不主张厌苦求乐,他认为:”见内见外总恶,佛道魔道俱错。被此二大波旬,便即厌苦求乐。生死悟本体空,佛魔何处安着?“(《大乘赞》之第六)不自苦其形,也不厌苦求乐,任运随缘,见自本性,这无疑是契于禅之中道的。
六、道不假修,但息知解。”道不假修,但莫污染“,这是后世禅师们所津津乐道的开示语。在宝公的《十四科颂·菩提烦恼不二》中说:”烦恼本来空寂,将道更欲觅道“,”佛性天真自然,亦无因缘修造“。这已经明显地早于后世禅师们所提出的”道不假修“的观点了。宝公认为”佛性天真自然“,因而”无有一法可得,翛然自入无余“(《十四科颂·佛与众生不二》)。诚然,这一禅学主张是基于佛性皆有、顿悟成佛的观点加以阐发的。唯其佛性皆具,又何假修为?因而,学人但息知解,则可识得自性,顿见
实相。由于宝公的首倡,后世禅师们则极力倡导自识本心、顿悟成佛,遂使这一主张成了唐宋
禅宗思想的一种时代精神。
七、对持戒的看法。戒律对于维护僧团的
清规,防止僧侣的行为违背教制,自然是非常重要的。但面对森严的戒律,若只在行为上具有约束性,而不能从心性上认识到持戒的内涵,往往不能真正达到解脱的目的。对此,宝公认为:”律师持律自缚,自缚亦能缚他。外作威仪恬静,心内恰如洪波。不驾生死船筏,如何度得爱河?“(《十四科颂·解缚不二》)持戒若不斋心,若不能做到内心持戒,外在的行为束缚往往还很容易使人产生烦恼。对此,宝公认为:”勘嗟二乘狭劣,要须摧伏六府。不食酒肉五辛,邪见看他饮咀。“宝公的这一看法,对于
六祖慧能以及后世的
禅宗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六祖认为:”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便是对宝公这一思想的继承与发扬。
八、对坐禅的看法。坐禅的目的,无非是要了却心头的疑情。因此,宝公在《十四科颂·事理不二》中说:”一切无非佛事,何须摄念坐禅?妄想本来空寂,不用断除攀缘。“又云:”声闻执法坐禅,如蚕吐丝自缚“(《十四科颂·善恶不二》),又云:”
三毒本来
禅定,何须摄念禅观?“(《十四科颂·生死不二》)可见,宝公认为
禅修的要点在于除却学人心中的尘,而不在于坐禅的形式,若外执坐相而心地不明,自然反成障道因缘。这一思想对
六祖慧能及后世禅师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六祖在《坛经》中对坐禅是这样解释的:”外离相曰禅,内不乱曰定。“又曰:”外于一切境界上念不起为坐,见本性不乱为禅。“这种提法显然是在宝公《十四科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对于彻底打破后人执着外在的坐禅形式,而忘却内在的证悟这个根本大事,何尝不是良有裨益的。
九、提出”触目会道“的
禅修主张。”触目会道“的禅修主张,在宝公的《十四科颂》中则已提出,他认为:”法身自在无方,触目无非正觉“(《善恶不二》)。若果值此境界,人们便会”对境心常不起,举足皆是
伽蓝“(《色空不二》)。宝公的这一见地,对后世青原禅的石头
石头希迁禅师影响尤其大,希迁在《
周易参同契》的结尾处明确地指出:”触目不会道,运足焉知路?“自然,我们完全应当把希迁的理论的源头,归结到宝公这里来。
著录
宝志禅师圆寂后,
萧衍为他兴建开善寺,并在钟山立塔纪念。宝志禅师留下许多赞颂诗偈,收在《
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九,分别是:\u003c志公和尚大乘赞\u003e十首、\u003c志公和尚十二时颂\u003e十二首和\u003c志公和尚十四科颂\u003e,其中\u003c志公和尚十四科颂\u003e中的菩提烦恼不二、持犯不二、佛与众生不二、事理不二、静乱不二、善恶不二、色空不二、生死不二、断除不二、真俗不二、解缚不二、境照不二、运用无碍、迷悟不二等,最能显示这位神异禅师洒脱自在的本地风光。
附:《志公和尚大乘赞》十首
(一)
大道常在目前,虽在目前难睹。
若欲悟道真体,莫除声色言语。
言语即是大道,不假断除烦恼。
烦恼本来空寂,妄情递相缠绕。
一切如影如响,不知何恶何好。
有心取相为实,定知见性不了。
若欲作业求佛,业是生死大兆。
生死业常随身,黑暗狱中未晓。
悟理本来无异,觉后谁晚谁早。
但能不起吾我,涅法食常饱。
(二)
妄身临镜照影,影与妄身不殊。
但欲去影留身,不知身本同虚。
身本与影不异,不得一有一无。
若欲存一舍一,永与真理相疏。
烦恼 因心有故,无心烦恼何居。
不劳分别取相,自然得道须臾。
梦时梦中造作,觉时觉境都无。
翻思觉时与梦,颠倒二见不殊。
若言众生异佛,迢迢与佛常疏。
佛与众生不二,自然究竟无余。
(三)
法性本来常寂,荡荡无有边畔。
安心取舍之间,被他二境回换。
敛容入定坐禅,摄境安心觉观。
机关木人修道,何时得达被岸。
诸法本空无着,境似浮云会散。
无智人前莫说,打尔色身星散。
(四)
报尔众生直道,非有即是非无。
非有非无不二,何须对有论虚。
有无妄心立号,一破一个不居。
若欲存情觅佛,将网山上罗鱼。
徒费功夫无益,几许枉用工夫。
不解即心即佛,真似骑驴觅驴。
一切不憎不爱,遮个烦恼须除。
除之则须除身,除身无佛无因。
无佛无因可得,自然无法无人。
(五)
大道不由行得,说行权为凡愚。
得理返观于行,始知枉用工夫。
不得执他知解,回光返本全无。
有谁解会此说,教君向己推求。
自见昔时罪过,除却五欲疮疣。
解脱逍遥自在,随方贱卖风流。
谁是发心买者,亦得似我无忧。
(六)
内见外见总恶,佛道魔道俱错。
被此二大波旬,便即厌苦求乐。
生死悟本体空,佛魔何处安着。
只由妄情分别,前身后身孤薄。
所以流浪生死,皆由横生经略。
身本虚无不实,返本是谁斟酌。
有无我自能为,不劳妄心卜度。
但无一切希求,烦恼自然消落。
(七)
可笑众生蠢蠢,各执一般异见。
但欲傍求饼,不解返本观面。
面是正邪之本,由人造作百变。
所须任意纵横,不假偏耽爱恋。
无着即是解脱,有求又遭罗。
慈心一切平等,真即菩提自现。
若怀彼我二心,对面不见佛面。
(八)
世间几许痴人,将道复欲求道。
广寻诸义纷纭,自救己身不了。
专寻他文乱说,自称至理妙好。
徒劳一生虚过,永劫沉沦生老。
浊爱缠心不舍,清净智心自恼。
但执黄叶为金,不悟弃金求宝。
所以失念狂走,强力装持相好。
口内诵经诵论,心里寻常枯槁。
一朝觉本心空,具足真如不少。
(九)
声闻心心断惑,能断之心是贼。
贼贼递相除遣,何时了本语默。
口内诵经千卷,体上问经不识。
不解佛法圆通,徒劳寻行数墨。
希望即是隔圣,大道何由可得。
忽觉床上安眠,失却度船轨则。
船师及彼度人,两个本不相识。
觉悟生死如梦,一切求心自息。
(十)
悟解即是菩提,了本无有阶梯。
堪叹凡夫伛偻,八十不能跋蹄。
徒劳一生虚过,不觉日月迁移。
向上看他师口,恰似失奶孩儿。
道俗峥嵘聚集,终日听他死语。
不观己身无常,心行贪如狼虎。
堪磋二乘狭劣,要须摧伏六府。
不食酒肉五辛,邪眼看他饮咀。
更有邪行猖狂,修气不食盐醋。
若悟上乘至真,不假分别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