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嘉(1958年-)是一位出生于陕西西安的企业家。他于1977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无线电系,1984年获得硕士学位,1985年前往美国
斯坦福大学攻读
电机工程学博士学位,1987年毕业。1994年,他在
硅谷创办了
通用电气无线通信有限公司,专注于移动互联产业。他是全球第一个开创无线互联产业的人之一,开发出世界上第一个无线互联网终端和基于TCP/IP的无线网络。他还提出了创造在中国(Create in China)、巴掌定律、拇指经济等概念,被多数人推崇为无线互联的创始人和理论领袖。他的著作《暗知识:机器认知如何颠覆商业和社会》于2019年3月由中信出版社出版。他曾获得
深圳市“功勋人物”的荣誉。
个人经历
1958年出生于陕西西安。
1977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无线电系。
1984年获硕士学位。
1987年毕业获博士学位。之后,先后就职于美国太平洋贝尔公司、蜂窝数据公司、英特威尔公司。
1994年在
硅谷创建
通用汽车无线通信有限公司,并任总经理至今。
自WAP在国内开始商用试验以来,王维嘉所领导掌门网在各类针对移动用户的移动商务服务中一直处于领先位置,掌门网在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门户的WAP点击率始终占到全国WAP点击率的60%以上;2012年6月,美通公司又和新太集团合作,投资10个亿,在中国50个城市开发了当地的应用平台,实现了个人移动信息服务的本地化应用。9月,美通掌门网又在国内首推了“无线互联的电信级服务(tm)”,凭借其5合1的电信级平台向
移动商务用户提供“电信级”保障的实时移动互联网信息及移动商务服务。10月,美通移动商务终端产品美通网机(tm)系列推出换代高端产品:全中文无线互联网接入
掌上电脑――e掌通(tm);11月,美通在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推出的“
全球通爱心卡”项目中独创哑语、位置信息(投石问路)以及创意拼图等应用,同时提供大部分的短语、铃声服务等其他个性化应用。该项目在社会中引起普遍反响,受到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传为佳话。同月,由美通公司倡导的无线互联网产业联盟宣布成立。
王维嘉和他所创立的美通公司在全球第一个提出并开创了无线互联产业,并将个人移动信息服务的革命性技术和产品带给了全世界。这个由华人首先确立的产业被广泛认为蕴涵着万亿美元的市场价值。
同时美通掌门网也成为国内最早,至今最成功的专门为无线互联接入和
电子商务提供无线应用技术全面解决方案的无线网站。
王维嘉在2013年陆续提出了无线互联的“CIC模式”——创造在中国(Create in China)、巴掌定律、拇指经济、100%互联度以及无线互联的电信级服务。
由于他开创并引领了无线互联产业的发展,因此被业界普遍推崇为无线互联的创始人和理论领袖。
在美国
旧金山南端,一条不足1500平方英里的狭长
谷地上,每年所创造的国民经济总产值可以与
韩国持平,在世界所有独立的经济体中名列第11位,它就是美国硅谷——
惠普、IBM、
英特尔、仙童、
苹果公司、
施乐、
雅虎日本、
网景、
亚马逊书店等一大批全球新星企业诞生的地方。这里也有一个华人的创业人生,有传奇,有惊险,有不可琢磨的
戏剧性,但更多的是坚韧、自信和无可救药的创业癖……他就是留学美国并在
硅谷创业的中国人王维嘉。
1998年7月28日,被称为“信息王”的王维嘉发明了双向个人移动信息机(The double faces individual move information machine,简称TFMIM)当时在世界上首家推出并开始提供信息服务时,就有分析指出,这种信息机的投入使用,标志着未来全球市场总值高达1万亿美元的一个全新产业——个人移动信息产业的诞生。
王维嘉将这一革命性的技术和产品带给了世界。
通用汽车无线通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美通)1994年创办于
硅谷。创建之初,王维嘉即把企业的发展方向明确地向个人提供移动信息服务上。王维嘉清楚地看到了现代技术的三个主要发展趋势:“第一个趋势就是
计算机将从桌面向手持方向发展;第二个是无线通讯包括手机及寻呼机的迅速普及,通讯成本的不断下降;第三个趋势则是因特网大爆炸。”
基于这一把握,王维嘉形成了自己的创业理念与发明TFMIM的思路:是否能把这三项当代最重要的技术结合在一起,在掌上通过无线联网方式接入Internet网络终端;如果可能,那么人们只要轻轻一点,就可以随时随地看到全世界的各种信息了。
人物故事
高技术企业的创办和发展,资本是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在美国有600多家
风险投资公司,而其中的一半都在
硅谷。“硅谷的成功,首先在于其运行机制:即强大的资本和富有野心的创业者的紧密结合。”王维嘉说,“对于创业者来说,熟悉和了解风险资本家及其
运作模式是融资成功的一个关键前提。除此之外,创业者在与风险资本家接触的过程中,还必须有专业化的表现和足够的个性上的坚韧性。”
王维嘉的第一次融资经历就非常富有
戏剧性。1993年底,王维嘉参加了一次风险投资演讲会。会前,他已经有了开发个人移动通信信息终端的创意。临到会议结束时,王维嘉就走上演讲台向演讲的风险资本家谈了自己的创业思路。那个风险资本家听了他的“故事”后,就给了王维嘉一个电话号码说:“我们找时间再谈。”之后,王维嘉连续三天给那个风险资本家打电话,都没有人接听,但王维嘉每次都耐心地留下语音留言。终于有一天,那个风险资本家给王维嘉回电话并约定了会面的时间、地点。
当两人见面时,投资家说:“知道我为什么不接电话吗?这实际上是对你的一个测试。如果你连打电话的困难都不能够克服,我肯定不会找你。因为一个创业者必须有不怕困难的基本素质。”
这样,经过六个月的谈判之后,王维嘉终于在1994年7月份从两家
风险投资公司得到了第一笔总额为2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王维嘉成为大陆赴美华人中得到
风险投资商青睐的第一人。
第一次融资的成功,不但使王维嘉顺利地开始了他的创业冒险活动,也使他充分了解了整个风险投资运作的机理,从而为他后来的三次融资铺平了道路。1995年到1999年3月,王维嘉又分三次分别从
IDG资本、
英特尔等7家公司获得风险投资700万美元、900万美元、1200万美元。
前后四次,从多达7家风险投资公司总计融入资金3000万美元,这个数额,不但在大陆赴美的华人圈里是最大的一笔,即使是在
硅谷众多接受风险资本支持的创业企业中,也位居前列。
勇于创业
“从个人性格上来讲,我一直就比较喜欢富有刺激性的工作,这也许就是我的一种宿命。”王维嘉说,“以前我在别的公司工作时,总会有一种还在寻找什么的感觉,自从创办了公司,心里就踏实了。通过我自己的创业历程,我也发现了中国人与美国人的不同。在硅谷的华人中,我还是属于比较敢闯的,但我仍然是在循规蹈矩地把博士读完后才想到去创业;而
比尔·盖茨敢在大学一年级就退学创业,这两者之间确实有着很大的差别。”
创业者除了要拥有乐观,敢冒险、自信等性格特质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坚韧不拔和执着。“创业不同于科研,”王维嘉说,“创业者首先要相信自己及自己所做的事,然后就是要不断听从 自己心灵的呼唤而不能靠所谓的理性的指引,这有点像掷硬币,你要一直掷下去直到自己想要的那一面出现为止。”
尽管期间或有各种挫折,王维嘉还是走上了一条不归的创业之路。“创业有些像吸毒,”王维嘉说,“一旦你开始了创业,就会上瘾。从我创办美通开始,我就已经认定这辈子就只干这一件事了。即便有可能失败,我还会重新开始创业。创业就像比尔·盖茨所说的那样,是世界上最好的工作为什么么我也不换。”
硅谷投资
在王维嘉的创业思想中,最重视研究的是硅谷投资创业的有关奥秘。他说:“美国是由四条腿支撑着的一个超级复合体系。而这四条腿分别是创造新财富的硅谷、提高经济效率的
华尔街、进行财富再分配的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好莱坞。美国的第一财富产生中心已由当年的
底特律转移到了硅谷。硅谷的总市值目前为10000亿美元,已经远远超过了总市值仅为1100亿美元的底特律;其中硅谷仅
思科一家公司的市值就高过通用、福特和
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三大汽车企业市值的总和。
硅谷的百万富翁在1994年时就有5万个,到1997年时增加到20万个,而至2006年初更进一步猛增至52万个。在这样的一个氛围中,创业其实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但是,要在硅谷创业,就必须硅谷投资创业的种种奥秘!”
王维嘉认为,在硅谷投资创业主要有五大奥秘:
OKIGINALITY(创意)奥秘:走近硅谷,第一个必须提及的名字就是——
斯坦福大学。1891年,李廉·斯坦福先生创办该校时制定了一个独特的办学宗旨——让学生学到一些实用的知识,将来会自己受用,也会让社会得到好处。正是这种实用的教育宗旨,诱惑了全世界的莘莘学子,为了赚大钱,为了创建自己的事业蜂拥至此。今天,这里已经变成了一个真正的
联合国,它凝结着全球各种文化的优势,让57个国家的14000名学子,在这青青的绿野之间追寻着各自的梦想。
CAPITAL(资本)奥秘:除了创意之外,办公司最重要的是要有足够的资金,按照传统的投资理念,仅有一个赚钱想法的公司是没有人愿意对它进行投资的。但是,在
硅谷这却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因为在这里活跃着一批创业投资家。在硅谷的沙丘大街3000号,是
斯坦福大学附近一座不起眼的建筑,但是,这里却是硅谷非常著名的创业投资家的聚集地。托起
雅虎日本的创业投资者——
红杉树投资公司就坐落于此。红杉树公司风险投资家莫里斯说:“雅虎成功的故事实际上是创业公司在风险投资家的帮助下,取得成功的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我们最初向雅虎投资了100万美元,买了公司25%的股份,到今天这100万美元大概值四五十亿美元。”
这就是
硅谷,智慧的翅膀与资本的翅膀合成了一个整体:一方面是智慧所派生出的大量的发明创造;一方面是创业投资家的精筛细选,使得美国经济的创新能力引领着世界潮流。
CHOOSE(选择)奥秘:硅谷的创业投资家与企业家之间又是如何相互选择的呢?正如上述王维嘉成功融资故事一样,
陈丕宏和他一手缔造的宏道公司回答了这个问题。
宏道公司是硅谷的又一颗明星,但陈丕宏在开办第一家公司时,他同样得到了创业投资家的选择性支持。苏特·希尔公司从1992年陈丕宏创办第一家公司开始,就一直伴随着陈丕宏,到今天,它的命运又与宏道公司的命运连在了一起。苏特·希尔公司执行董事戴夫·安德森说:“在我们同意合作之前,我们谈了很长时间,大约有几个月吧。”几个月的交谈,按陈丕宏的理解,苏特·希尔公司不是在考察项目,更重要的是在考察陈丕宏这个人。今天的宏道公司,已成为一家开始盈利的专业商务网络公司。这当然是
陈丕宏的成功,但同时也是苏特·希尔公司的成功。然而,在宏道公司成功的背后,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苏特·希尔公司执行董事戴夫·安德森说:“起初我们为它提供资本开公司,使它有所发展,我们还会提供咨询和其他辅助性服务,帮他们做很多事情,积极参与公司的董事会活动,我们帮助这些公司制定商务发展模式,改善商务策略,我们同样积极地为他们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融资,帮助他们挑选关键人才。”陈丕宏说:“他们所提供的不只是钱。某种无形的帮助,实际上跟有形的钱一样重要,也许可能还更重要。”在苏特·希尔公司的督促和帮助下,宏道公司300万美元的创业投资,如今已经变成了25亿美元。宏道公司只是
硅谷众多成功故事中的一个。DEFEATED(失败)奥秘:近40年的统计显示,创业投资的成功概率仅有20%,这或许正体现着硅谷的一种精神,那就是允许失败。对于这个问题,
美国国际数据集团总裁
麦戈文说:“在美国有这样一种共识,它鼓励你去尝试做一些新的事情,即使失败你也能因为试过而获得荣誉,这样你就可以继续尝试。”中国有句古话,失败是成功之母,而这样一个说着容易做起来难的哲学理念,在硅谷得到了充分的升华。
CONDITION(条件)奥秘:2000年的初秋,位于中国
改革开放前沿的
深圳证券交易所,一套大型电子计算机系统,在经历了一番周密的测试之后,最终将承载起中国股票创业板市场的运转。创业板无疑给中国的经济注入巨大的活力。但是,有了创业板市场就可以让技术创新型经济在中国得以繁荣吗?经济学家
李扬说:“创业投资肯定不是钱的问题,因为从中国的情况来看,总体来说资金并不缺,缺的是什么呢?缺的是让资金能来,能生根,能发芽,能生长的条件,就是所谓的制度条件,所谓的软环境,这个条件很多国家是不太具备的,这个条件的创造特别重要。”但是,在
硅谷这块土地上,就具备了自由的
创业文化,健全的法律环境,完善的中介服务,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这一切,似乎都在向我们讲述着一个深刻而又不得不面对的事实:硅谷在美国发展的又一个奥秘——投资创业的条件。
个人成绩
荣获20全球百佳佳明星投资顾问风采之星
出版著作
《暗知识:机器人认知如何颠覆商业和社会》,王维嘉 著,中信出版社,2019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