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庄村
山东菏泽市郓城县下辖村
孟庄村是位于郓城县东北部的一个村庄,面积为146.7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20公顷,河滩占地20公顷。
历史沿革
元朝末年,孟氏迁此建村,以姓氏命村名孟庄。明永乐年间(1403年),李氏、胡氏、郭氏自洪洞县迁此定居,后孟氏乏嗣,未改村名,因与西孟庄重名,清末属郓城杨二庄里,1928年归郓城二区万花乡,1940年归郓城二区,1946年属郓北县三区,1949年重归郓城二区,1958年属杨庄集乡,后改为公社,现属杨庄集镇,1982年按方位改为东孟庄。
孟庄村位于郓城县东北部,琉璃河南岸,东与济宁市梁山县拳铺镇李乡村为邻,西与杨庄集镇赵庙村相连,南与马庄村接壤。全村辖区总面积146.7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20公顷,河滩占地20公顷。
全村地处鲁西南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水源丰富,发展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境内盛产小麦、玉米、大豆、花生及各类蔬菜,以反季节韭青种植为主。
经济产业
境内交通便利,滨郑东营—深圳公路从村北斜穿而过,村北砂石路、村西柏油路与国道相连接,西距京九铁路郓城站25公里,南距嘉祥机场50公里。水源丰富,琉璃河镇水常年不断,是发展高新农业投资建厂的黄金地段。
2000年,全村共有338户,总人口1346人,人口自然增长率7.2‰。现有李、郭、胡、代、张5个姓氏,均为汉族
194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5万元,197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0万元,200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00万元,人均纯收入3700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50∶20∶30。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入总额200万元,全村纯收入420万元。
主要荣誉
该村是全县经济强村之一,200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在全县名列前茅,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均取得了可喜成绩。 1997年,被授予省级“科普先进单位”称号,1998年被授予县级“先进党支部”和“模范村委会”称号,是年被地区授予“小康村”称号。
大事记
1944年,村民胡克连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2年4月,李同成组织10户村民成立了全村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走互助合作道路。
1953年,成立中共孟庄村第一届党支部委员会,李同成任党支部书记。
1958年,从天津市引进拱棚韭青种植,开始发展韭青生产。
1975年,组建了建筑队,当年建了15间标准瓦房学校。
1986年,用上了高压电,同时建变压室一处,安装80千伏变电器一台,使全村95%的户通上电。
1990年,韭青种植面积达到66.7公顷,亩效益达5000元。
1995年,开始搞村庄规划,共通街道5条,所有街道全部进行了硬化、绿化。
1996年,筹集50万元,修建了3000米接往东营—深圳公路的柏油路。
1998年,被地、县命名为小康村。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 建国前,粮食亩产不足50公斤。1952年4月,李同成响应党中央号召,带领10户农民成立全村第一个互助组。 1953年全村先后办起2个初级社。1955年成立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当年挖井20眼,修路、修渠15条,购进小型抽水机、新式水车20部,保证了大部分地浇上水,粮食亩产200公斤,韭青亩产值1000元,受到中共郓城县委、县政府的表彰。1970年打机井15眼,购12马力柴油机10台,抽水机10台,磨面机2台,确保旱涝保收。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 1984年粮食单产700公斤。为进一步提高粮食作物经济效益,该村统一购进小麦品种鲁麦1号,并不断更新换代,粮食亩产连年增长,每年向国家提供优质高产粮5万公斤。
为进一步提高蔬菜生产综合效益,该村成立了韭青生产协会,从产前、产中、产后为村民提供全方位服务,统一到外地购进优良高产韭青原种雪韭791、汉中市、独根红等,不断进行改良换代。1990年以来,全村共建起冬暖式大棚、拱棚400个,主要种植韭青、黄瓜、芹菜芸豆、西红柿等,每年向市场提供新鲜蔬菜400万公斤,亩产值5000元。2000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00万元。
第二产业 该村从1975年组建第一个建筑队开始,规模不断扩大,现已承接各类中小工程。2000年底,建筑业从业人员240人,年实现产值300万元,年末固定资产原值400万元,创利税90万元。
近几年来,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决心利用该村特有的资源地理优势,吸引外来投资者在此投资建厂。
第三产业 1955年,办起第一个商店后,又陆续办起粉坊、磨坊、豆腐坊,取得了较微薄的经济收入。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村党支部为加快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致富的步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利用便利的交通地理优势,在巩固壮大原有产业的基础上,积极招商引资,年创收20余万元,既改变了村容村貌,又繁荣了当地经济。2000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500余人,实现总产值400万元。村内设有幼儿园、卫生室、饭店、理发店、维修部等;另外设有几处零售商店,主要经营食品、粮油、种子、化肥、农药及日用百货等商品。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建国前,群众文化科技落后,适龄儿童入学率占35%。建国后,逐步改善办学条件。 1969年,投资7000元建起孟庄小学,1976年投资2.3万元,对小学进行扩建改造,告别了土台子、黑屋子的历史。1994年投资60万元,建起了砖瓦结构的标准化学校,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全村先后有30余名学生考入大专院校。1995年投资20万元办起了文化大院,配备了各种文体娱乐设施,成立了老年人太极剑表演队、秧歌队,并多次参加县级比赛,取得了较好名次。
人民生活建国前,大多数村民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的生活,年人均粮食仅50公斤,人均纯收入不足30元。建国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57年,全村人均粮食230公斤,人均纯收入32元,1978年,人均纯收入150元。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村民生活水平更是显著提高。现全村拥有机动车辆150辆,摩托车40辆,程控电话150部,电视400余台。
村庄建设建国前,村内街道不整,破烂不堪,村民住房多以土木石结构为主,人均居住面积不足3平方米。建国后,逐渐以砖石结构代替。80年代后,大多利用砖、石、木、水泥为主建房。1994年,为适应经济发展,该村制订了优惠政策,鼓动村民拆旧房,建三室一厅的标准四合院。先后开通了村内6条大街,600多米长,并投资50万元硬化了大街和通往220国道的路面以及全长4000米的柏油路,逐步实现了美化和绿化,安装了路灯,又把街道分为4个卫生区,各小区有专人负责街道卫生。2000年,人均住房面积40平方米以上。 1999年,该村投资120万元进行了低压线路改造,实现了“三通”(通电、通水、通路),被地、县评为模范小康村和山东省科普文明村。
集体福利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民福利逐步提高。80年代初,村民用上手压井水,新建了幼儿园,幼儿免费入园,小学生免交部分书费、学费,对考入高中的学生一次奖励500元,考入大学的学生奖励1000元。鼓励村民拆旧房建标准房,并补助一定数额费用。对60岁以上老人免除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70岁以上老人免除村提留和乡统筹。村卫生室设有高压消毒锅、诊断床等设施,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能急诊,全村村民均享受合作医疗补助。
组织建设
中共地方组织建设1944年,村民胡克连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中共党员。1953年成立了第一届党支部,李同成任书记。解放战争期间,在党员的带领下,全村有20余名青年参军参战,100余名民工参加了支前队伍。1952年4月,建立了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现全村共有党员46名,李若灵任支部书记。多年来,该支部重视加强自身建设,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连续6年被县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连续5年被评为文明村,多次被授予“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称号,1998年被菏泽市评为小康示范村。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6年,该村建立农民协会之后,村农救会、青救会、妇救会相继建立。解放战争期间,村农救会等组织带领群众积极参军参战,发展生产支援前线。1953年成立了两个初级社。1955年成立了高级社,李同成任社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立孟庄生产大队,李同申任大队长,下设8个生产小队。1968年成立孟庄大队革命委员会,李若思、胡尊秀先后任主任。1983年,建立孟庄村民委员会,设委员7人,郭思平任主任,下设8个村民小组。2000年,孟庄村民委员会由5人组成,主任李若洋、副主任李若全、委员李兆高、妇女主任刘翠荣、治保调解主任李若光。自1980年以来,该村多次被县评为模范村委会。
人物简介
李若武(1905~1962) 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历任战士、排长等职。在平津战役的多次战斗中受到奖励,后来在一次战斗中光荣负伤。建国后,转业回到家乡,身残志不残,积极带领全村民兵搞好军事训练,并经常向广大民兵进行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教育。他艰苦朴素,从不向组织伸手,深受全村群众的爱戴,于1962年病逝。
李若灵1961年出生,历任村团支部书记、民兵连长、村主任、村党支部书记等职。自1984年担任村干部以来,处处严以律己,发挥模范作用。近两年,在他的带领下,全村统一规划,建起来了一排排三室一厅的四合院,修了柏油路面,大搞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科学种田,并向种植无公害蔬菜方向发展,改造了低压线路,使全村实现了“三通”(通电、通水、通路)。1998年以来,先后被菏泽市评为小康示范村和省科普文明村。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经济产业
主要荣誉
大事记
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
组织建设
人物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