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文本体例、艺术特色、审美追求、思想旨趣、情感表达、精神品质等方面比较赏析
徐霞客《游黄山日记前、后》与
钱谦益《黄山游记九篇》。二家之文实各得千秋气象,难言轩。然若以境界观之,盖牧斋之文,借山水以寄情,托林木而言志也,其文之林石草木皆著我之色彩,有我之境也;而霞客之文,以自为之笔,状自然之貌,写自得之见,抒自由之情,成自在之趣,无我之境也。
介绍黄山
山之奇,以泉,以云,以松。水之奇,莫奇于白龙潭;泉之奇,莫奇于
汤泉,皆在山麓。桃源溪水,流入汤泉,乳水源、白云溪东流入桃花溪,二十四溪,皆
流注山足。山空中,水实其腹,水之激射奔注,皆自腹以下,故山下有泉,而山上无泉也。
山极高则雷雨在下,云之聚而出,旅而归,皆在腰间。每见天都诸峰,云生如带,不能至其冢。久之,滃然四合,云气蔽其下,而峰顶故在云外也。铺海之云,弥望如海,忽焉迸散,如惊兔逝。山高出云外,天宇旷然,云无所附丽故也。
文殊院之左,
云梯之背,山形下绝,皆有松踞之,倚倾还会,与人俯仰,此尤奇也。始信峰之北崖,一松被南崖,援其枝以度,俗所谓
接引松也。其西巨石屏立,一松高三尺许,广一亩,曲干撑石崖而出,自上穿下,石为中裂,纠结攫拏,所谓扰龙松也。石笋工、炼丹台峰石特出,离立无支陇,无赘阜,一石一松,如首之有,如车之有盖,参差入云,遥望如荠,奇矣,诡矣,不可以名言矣。松无土,以石为土,其身与皮、干皆石也。滋云雨,杀霜雪,勾乔元气,甲太古,亦金膏水、碧上药、灵草之属,非凡草木也。顾欲而取之,作盆盎近玩,不亦陋乎?
度
云梯而东,有长松夭矫,雷劈之仆地,横亘数十丈,鳞偃蹇怒张,过者惜之。余笑曰:“此造物者为此戏剧,逆而折之,使之更百千年,不知如何槎枒轮菌,蔚为奇观也。吴人卖花者,拣梅之老枝屈折之,约结之,献春则为瓶花之尤异者以相夸焉。兹松也,其亦造物之折枝也与?”千年而后,必有征吾言而一笑者。
点评鉴赏
我们要清楚写景,用文字来描绘所见,就必须使文字具有画面感。这个画面感不只是说写出“图”来,更主要的是写出“画”来。作为画来说,描绘的景物必须 有详有略,有远有近。除此之外,游山玩水是有时间变化,这就还要求其 有动有静。这样游记才是鲜活的有层次的,才看出是在观游,而不是在家里对着一张照片“看图说话”
游记和其他文体一样也有 主线带领,而这条主线基本上上就是一个突出景点或者景观的突出特点。而钱文一上来点明了他游完
黄山而感受到的突出特点“奇”,而之所以说“山之奇”如何如何,是因为大家都知道黄山有“奇”这个特点。说他奇,哪顺理成章要说哪里奇,于是后文一气可以连接下来。
从整体来看,文中写了云与山、树木与山两大主题。云略而树详。为什么这么安排呢。首先云不是山的主体,而山上的草木石状才是“山”。再者云再变化还是那一块云,而每一峰每一木各具不同,自然着墨更多。我们在布局的时候也要注意不仅要详略结合而且要 详略有序、详略有理。同时在句式上分析,多有四字句,显得文章轻快活泼、节奏鲜明,符合游玩的感情;而且句式不单一也有长句相杂,使人读起来不单调。在阅读体验和音韵上,这是足可为训的。
写云一段:写什么东西要把握住什么东西的特点。云的特点有变幻之美、飘渺之美,而跟山一结合,它还显现出特殊的美感。作者抓住了这个显著特点,强调此地“雷雨在下”殊别他地。云与人不再是“天人两隔”,而更像是人游仙境。
本段写云,动静相杂,先“出”“归”(动),后在腰间、如带(静),滃然四合(动),铺海之云,弥望如海(静),迸散、凫惊兔逝(动)。动静错落第一显得很活泼又很有序,不像一直动那样显得“乱”“应接不暇”,也不像一直静那样显得“一潭死水”。这是写景的一种布局方法。而这种活泼的手法,好像云也沾染上了活泼灵活的习性,所谓白云苍狗,也是云景之“奇”。
接下来是山的本体部分。
黄山出名的是松,所以作者一上来就把眼光聚焦在松上,而且依然突出“奇”。整体上看写了
松树的地点方位、形状。“汤寺以上,山皆直松名材,桧、、、楠,藤络莎被,幽荫荟蔚。陟老人峰,悬崖多异,负石绝出。过此以往,无树非松,无松不奇:有干大如胫而根蟠屈以亩计者,有根只寻丈而枝扶疏蔽道旁者,有循崖度壑因依如悬度者,有穿冗缝、崩迸如侧生者,有幢幢如羽葆者,有矫矫如
蛟龙者,有卧而起、起而复卧者,有横而断、断而复横者。”运用 白描的手法,即直接描写铺陈特点,予人琳琅满目、扑面而来的鲜活感、画面感。此处亦多用比喻。
紧接着略详细的写了“接引松”“扰龙松”,这是在铺陈一笔带过时加入的两个“小重点”,这样做好比说书的醒木给人提提神,不要浏览过后全无印象。也使文章 张弛有度。
然后惊叹于、奇异于松生长于绝壁之上的姿态,寓情于景、托物言志。这也是写景的常见搭配,人观景不是冷冰冰的机器,必然或喜或悲,或惊诧或淡泊。寓情于景使景物更鲜活更引人注意,同时也可升华文章。作者这里赞叹树木不是平凡的,而是自强不息、直干云霄的,边打出欣喜之情,也寄寓自己的志向。
同时先略后详,这也是“由远及近”的布局,远景作为背景白描铺陈写略而树多,近景是观看的景点、是主要的、笔墨多而树木少。这样安排一是 符合观赏之逻辑,二是 安排有序、条理清晰、三是 有所重点突出。
最后一段,不写山上生长的木,而是着眼于被雷劈倒的木,笔墨甚至多于常木。文章中“反常”的行为,一般即是作者别有深意的地方。此处,作者表达了,此木被雷击倒而更能出名、更为壮美,“逆而折之,使之更百千年......蔚为奇观也”一是这个场景果有其美,再者,作者讲明了逆境挫折磨练人而使人卓杰不凡的道理。
作者简介
钱谦益(1582年—1664年),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
清代诗坛的盟主之一。苏州府
常熟市鹿苑奚浦(今
张家港市塘桥镇鹿苑奚浦)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
北宋之矩”。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一甲三名
进士。
钱谦益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
礼部侍郎,因与
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明亡后,
马士英、
阮大铖在
南京市拥立
弘光帝,建立
南明弘光政权,钱谦益依附之,为
礼部尚书。后降清,为礼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