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郑铁路,位于中国
黑山县大虎山街道至
吉林省双辽市郑家屯街道,线路全长370千米,设有车站29个。南起自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大虎山站,向北引出,经过黑山、
芳山镇,转向东北至
新立屯镇,越过柳河至
彰武县,最后抵达
辽河东岸的
通辽站。向东连接吉林省双辽市郑家屯地区的
双辽站(原郑家屯站),与
平齐铁路相接。大郑铁路是国家Ⅰ级
电气化铁路,列车最高运行时速为120km/h。
大郑铁路连接了辽宁、内蒙古、吉林三省,全线共设有47座车站。1966年通让铁路通车后,大郑铁路可从通辽到太平川,分成东西两支,东支通往大庆,西支到达白城,分担长大线及沈阳枢纽的运输任务。南运物资主要为木材、原油、粮食及机械设备,而木材运输占三分之二。北上货物包括矿建材料、煤炭、钢铁、非金屬矿石、粮食及日用品等。
大郑铁路是贯通吉、辽、蒙三省区的重要客货运输通道,经由该线,
通辽市、
白城市、
齐齐哈尔市各地进出
东北地区可不再经由
沈阳市枢纽,这样可以分担
京哈铁路、
沈山铁路和沈阳枢纽的运输负担,在
辽宁省境内长180公里。南运物资以木材、原油、粮食及机械设备为主,而木材运输占2/3。北上货物为矿建材料、煤炭、钢铁、
非金属矿石、粮食及日用工业品等。同时,也是京哈铁路各站去往通辽、赤峰的便捷通道。该线路还是东北木材、原油、粮食南运的捷径。铁路沿途由南向北穿越
东北平原,过新立屯后是稀疏的草原;由
甘旗卡镇到
通辽市,是
科尔沁草原;而过通辽转弯向
四平市方向又见小片平原,解放后可从通辽到太平川,然后分成东西两支,东支到
大庆市,西支到
白城市,贯通
黑龙江省、
吉林省西部。该线也是我国东北西部地区南北铁路
内蒙古省际大通道大齐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郑线(大虎山至
郑家屯)大虎山至通辽段是东北西部
齐齐哈尔市至大虎山第二南北大通道(大齐线)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平行于
京哈铁路、纵贯东北西部地区的重要
铁路干线,也是中俄贸易的后方通道,在东北路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012年12月11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和原铁道部签订了《关于加快推进内蒙古铁路建设的会商纪要》(铁计函〔2012〕1659号),要求加快推进通霍、大郑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前期工作。原铁道部已批复通辽至霍林河、通辽至四平、通辽至大虎山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项目建议书,沈阳铁路局通赤凌快速铁路公司筹备组负责承建该项目,正积极推进建设用地预审组卷、环境影响评价、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前期工作,工程计划2013年10月开工建设。目前正在紧张施工,预计2015年底完工。
大郑线建于1921-1925年,其中大虎山-通辽段由北洋军阀
张作霖为摆脱
日本“满铁”对
南满铁路(今
京哈铁路)的控制而主持修建,是一条由中国自行建造的铁路。它是张作霖“东北铁路大计划”中的“西干线”(“东干线”大致相当于今
沈吉铁路和拉滨线)的组成部分。
郑家屯通辽段作为四平-洮南铁路(后来成为
平齐铁路南段)的支线,1921年由日本修筑竣工。它曾是
通辽市以及内蒙东部的第一条铁路,是当时内蒙东部进出
辽宁省、
吉林省的唯一通道,通辽也通过这条铁路与京哈铁路相联。这条铁路是通辽铁路枢纽主要服务的对象,随着货运量的不断上升,进行大郑线复线改造的呼声越来越高,大郑既有单线铁路越来越不能满足繁忙的运输现状,现大郑线通辽至新立屯段双线自动闭塞已建成通车,新立屯至大虎山段也在紧张施工中。这条铁路与平齐线、
通让铁路共同构成“大齐货运通道”(大虎山-
齐齐哈尔市),成为
东北地区与
京哈铁路平行的重要干线。
大郑铁路原由
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长春铁路分局郑家屯车务段与通辽铁路分局彰武车务段共同管理,2008年沈阳铁路局进行生产力布局调整,将郑家屯车务段及彰武车务段并入
通辽车务段,使大郑铁路全线划归通辽车务段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