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克莱顿(1942年10月23日—2008年11月4日),全名约翰·迈克尔·克莱顿(John Michael Crichton),1942年出生于
芝加哥,是美国畅销书作家、医生、影视制片人、导演兼编剧。他的作品多为动作类型,科技成分浓厚,被冠以“科幻惊悚小说之父”的称号。作品中大量引用医学科技新知。克莱顿的书已被译成36种语言,畅销书几乎本本被好莱坞搬上银幕,在全世界拥有众多的读者和影迷。1994年,克莱顿成为了美国历史至今唯一同时有作品位于电影(《
侏罗纪公园》)、电视剧(《
急诊室的故事》)和畅销书(《
桃色机密》)排行榜首位的艺术创作人。2008年11月4日,克莱顿因癌症不治在
洛杉矶去世,终年66岁。克莱顿迄今已创作了15部畅销小说,全球总销量超过1亿5千多万册,有12部被拍成电影,大多非常卖座。
人物经历
迈克尔·克莱顿出生于
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在纽约州长岛长大。父亲是一名记者,有两个姐姐,一个弟弟。育有一女。 自小即有写作天分,14岁时已在纽约时报刊载旅游专栏。1960年就读
哈佛大学英语系,后来转系,并选修医学预科课程,以极优成绩获得
体质人类学学士,并获选优等生荣誉学生协会会员,之后取得奖学金至英国
剑桥大学人类系研究。随后进入
哈佛大学医学院就读。1969年医学院毕业后,担任加州沙克生物研究中心
博士后研究员,1988年成为
麻省理工学院客座作家。
迈克尔·克莱顿曾攻读哈佛人类学系专业,一年半之后又开始攻读医学,1969年获得哈佛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就读医学院期间,以笔名John Lange及Jeffery Hudson开始撰写小说,1969年《死亡手术室》获得爱伦坡最佳小说奖。他与弟弟道格拉斯(Douglas)用笔名Michael Douglas合著的小说 后来也被好莱坞改编成电影。他的两个笔名,都在暗示他的身高。据他自己所述,1997年时他大约有206公分。Lange这个字在
德语、
丹麦语跟
荷兰语里,都有“身材高大”的意思,而杰弗瑞·哈德逊爵士(Jeffrey Hudson)则是17世纪有名的侏儒,是英格兰亨莉雅妲·玛利亚王后的廷臣。
1969年他用本名出版的畅销书《天外病菌》(又译《安德洛墨达品系》),卖出了电影版权,巨大的成功使他下定决心弃医从文。这部作品使他成为
美国最成功的小说家之一。从此迈克尔·克莱顿写出了一部又一部畅销小说。
克莱顿早年在非文学领域的研究为他积累了人类学、医学、生物学和神经学等渊博的知识,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也导演过几部电影,如他1979年与
肖恩·康纳利合作,执导了自己1975年的作品《
火车大劫案》之同名改编电影。克莱顿声望达到最高是在20世纪90年代,他的作品《
侏罗纪公园2:失落的世界》被好莱坞导演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搬上银幕。另外他还创作并制片了获得
艾美奖的电视连续剧《
急诊室的故事》。
克莱顿的兴趣十分广泛,他的才华不仅体现在文学上,所导演的影片《
西部世界》(又译《西部世界》),《
昏迷》(又译《昏迷》)、《
火车大劫案》等获得了巨大成功。他是个
计算机业的行家里手,拥有自己的FilmTrack软件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为电影拍摄设计多种电脑程序,他所执导的《钻石宫》,就是世界上首部应用电脑特技的电影。他还写过关于
信息技术的书《 Electronic Life》,自己甚至还设计了一套叫《亚马逊》的
第九艺术。克莱顿在这些领域的涉猎,也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他的另外一部著名的小说《奈米猎杀》,讲的则是智能化的奈米集群被人为地释放后对人类的危害。
迈克尔·克莱顿同时在美国作家协会、美国导演协会、电影艺术和科学学会等多家
行业协会中任职。1992年的《人物》(People)杂志将他评为全球50位最高雅人士(Fifty Most Beautiful People)之一。
2018年4月22日,担任编剧的电视剧《西部世界 第二季》在美国首播。
2022年6月1日,担任编剧的电影《
侏罗纪世界3》在韩国上映,并于6月10日在美国/中国大陆上映。6月26日,担任编剧的电视剧《
西部世界第四季》在美国播出。
2024年7月19日,担任编剧的电影《龙卷风》将在美国上映。
迈克尔·克莱顿担任编剧的电影《
微型》将于2025年在美国上映。
克莱顿在2008年11月4日因癌症逝世于
洛杉矶,享年66岁。
个人生活
迈克尔·克莱顿出生于
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在纽约州长岛长大。有两个姊姊,一个弟弟。有过5次婚姻纪录,生有一女。
作品特色
迈克尔·克莱顿作品的一个首要主题是:科学成就的取得有时是不负责任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取得了惊人、不可思议但却极端危险的成果往往并不被质疑。这些成果使我们人类获得了权力但却带来了问题。所以科学在克莱顿的作品中,经常扮演
走火入魔的角色,即使是按部就班完成的科学成就,他也能举出最糟糕的应用范例。
迈克尔·克莱顿的小说有一些共同点:首先,他特别擅长以一个尚存争议的理论和技术来构思一部小说,围绕著这种理论刻画人物形象。其次,他的小说情节诡秘,悬念不断,高潮迭起,扣人心弦。第三就是纵横驰骋的想象力。
用作品表达个人意见,也逐渐成为克莱顿的特色。在他用笔名发表的推理小说《死亡手术室》中,克莱顿用第一人称扮演一位
波士顿的病理学家,为挽救朋友的名誉,介入调查一椿堕胎致死所衍生的医疗疏失案件。这本书在1968年出版,远早于1973年
美国全国性堕胎合法化辩论的罗对韦德案(Roev.Wade)。他花了160页追查秘密帮人堕胎的主
犯罪嫌疑人,这个角色的登场就是为了表达作者个人的意见,然后,克莱顿用3页让这个角色为他的非法行为辩护。
克莱顿的部分小说也使用假造文书的文学技法。例如,《终极奇兵》(又译《食尸者》)就是古英格兰史诗《
贝奥武夫》的玩笑版,他以学术的表现方式,重新诠释阿玛德·伊本法德兰(AhmadibnFadlan)
公元十世纪的手稿。
而在其它小说,如《天外病菌》跟《侏罗纪公园》里,也有不少以图表、电脑信息、
脱氧核糖核酸序列、注解与参考书目的形式呈现,跟小说混合在一起的科学文件。
所获奖项
1969年,爱伦坡最佳小说奖(《死亡手术室》,以JeffreyHudson为笔名)
1970年,美国医疗作家协会奖(《FivePatients》)
1980年,爱伦坡最佳电影剧本奖(《
火车大劫案》)
2006年,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新闻奖(《恐惧之邦》)
人物评价
读迈克尔·克莱顿的小说,扑面而来的是
美国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性。这种包容性不仅体现在他的小说与科学联姻,大量引用有关物理学的、医学的、
遗传学的、
天文学的科学知识,而且杂揉了各类小说的品种优势,提炼出他的小说特有的那种神奇、大胆的想象风格,尖锐、透彻的思维路线,开阔、宏大的叙事手法和简洁、有力的语言特色。他走的是流行与通俗的路线,却又能跳出通俗,在
高科技想象领域沉淀下一些有关人类、科学、未来等问题的思考,在触及现实题材时多能透过人物、事件的
表象,去摇撼
美国社会中一些似乎是不可动摇的制度与准则,具有严肃的现实批判精神。克莱顿是西方少数几个能将通俗小说的惊险、火爆与高雅文学的思想意蕴熔为一炉的作家。克莱顿在作品中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高新科技的生动景象,其所涉领域之广,描述之精确,令人叹为观止。这些作品对科技文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