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挺,男,出生于1962年,
山东省曲阜市人,是一位高级记者。他现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
个人经历
1996年晋升为主任记者,2000年晋升为高级记者。多次组织、策划台里重大节目,采访、制作的《大连火车站乱收费》、《走马上任新部长》等新闻获全国电视新闻奖。1994年至1996年间,组织、策划了《
晚间新闻》、《早间新闻》等节目的改版,双语节目《时事纵横》的创办,《
新闻联播》的直播,在《国庆50周年大阅兵》众多大型直播节目中担任总负责人。2003年5月1日负责创办了新闻频道。1996年,被中直机关授予"优秀青年干部"称号,1997年被团中央等10部委评为"全国杰出青年岗位能手",1998年获第三届"
韬奋新闻奖"
提名奖,2000年获中国新闻编辑优秀成果最高成就奖"韬奋新闻奖"。2001年获“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李挺同志在
中国中央电视台从事新闻工作的16年间,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政治坚定、勤恳 务实、敬业奉献、锐意创新,为提高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节目质量做出了突出贡献。他负责组 织过“国庆50周年庆典直播”、“98抗洪系列报道”、“97香港回归特别报道”、 “ 98(珠海)
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直播”、“三峡工程大江截流特别报道”、“澳门回归特别报道”等许多 重大题材的宣传报道。他积极进行新闻栏目创新,在他组织和直接参与下,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 节目全部实现现场直播,《
晚间新闻》、《世界报道》等收视率大大提高,多次进入中央电 视 台节目排行榜前十名;改版的《
早间新闻第一季》、《整点播报》、《
东方时空》形式新颖,受到 观众的普遍欢迎。他严格遵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拒收现金礼物,严拒有偿新闻,为新 闻工作者树立了良好的职业榜样。
主要成就
全国十大岗位能手
中直机关优秀青年干部
他担任负责人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50周年庆典直播”、“’98抗洪系列报道”、“’97香 港回归特别报道”,荣获
中国新闻奖特别奖。
他担任负责人的“98(
珠海市)
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直播”、“
三峡大坝大江截流特别报道”、 “香港回归特别报道”,荣获
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电视新闻奖特别奖
工作表现
新闻岗位上一干就是16年
从一名普通的记者,到部门主任,再到掌控
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中心的领导,从日常采访一条简 单的消息,到组织国内外重大事件的联动报道,李挺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成才之路。
在牢牢把握舆论导向的前提下,李挺积极适应社会的变革,大胆改革,勇于创新,使中央电 视台的新闻节目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宣传水平日益提升,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组织 上和同志们对他的评价是:政治上稳定可靠,业务上积极进取,作风上严于律己,充分展现 了跨世纪一代青年的风范。李挺以自己出色的业绩为新闻工作者树立了良好的职业榜样。
将政治意识贯穿工作始终
做为一名有着多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做为一名新闻一线的青年干部,李挺不仅对党、对国家 具有坚强的信念,而且自觉地把这种信念升华为一种政治意识,并将其贯穿于日常工作的始 终。
在
中国中央电视台这样一个党和国家的重要喉舌部门工作,李挺深知肩负责任的重大。多年来,不管是当一名普通的新闻记者,还是担任各级领导干部,他始终把“讲政治”、坚持正确的 舆论导向、坚持把关意识放在工作的首位。
当还是新闻采访部一名记者的时候,李挺就已表现出很强的政治敏感性。1992年初,邓小平 同志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讲话,由此引发了新时期中国改革的第二次浪潮。李挺在得到邓小 平视察南方的消息后,及时赶赴深圳,就深圳的改革情况做了深入采访,采编了《改革开放 在 深圳》五集系列报道,在《
新闻联播》等重点栏目中播出。这一系列报道鲜明生动而又形象 地告诉观众:
深圳市成功的关键,在于走
市场经济的道路。系列报道在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传 达的同时播出,在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起到了很好的舆论引导作用。
在走上领导岗位后,李挺同志的政治意识和把关能力更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近年来,
中国中央电视台组织的多次重大报道活动,都有李挺的身影,更有他的智慧与思想凝聚其中。无 论是重大新闻事件,如香港回归、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澳门回归、建国50周年庆典的直播报 道,还是一些配合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的宣传战役,如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等等,李挺同志都是作为主要负责人参与其中,并把这些重头报道工作组织得井井有条,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为此,他多次受到上级表扬。如果说重大报道是对政治意识的集中 检验的话,日常新闻的审查则是对把关能力的全面检验。面对纷繁芜杂的社会变动,面对形 形色色的人和事,面对日复一日经年累月的新闻审看工作,要时刻把握好舆论导向是非常困 难的,但李挺却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在政治上,李挺不仅自己立场坚定,而且领导和带动周围的同志一起提高、一起进步。他利 用一切可能的场合,组织本部门的同志学习党的理论政策,加强政治把关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他根据多年的经验总结出具体操作中的三个要点:准确把关、整体把关、主动把关。正是 在这种有意识的培养引导之下,他所领导的编辑、记者队伍不断成长,使
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新闻 报道显示出良好的风貌。
在不断进取中突破创新
政治上,李挺表现出色;业务上,李挺也是成绩斐然。
在采访部任记者的时候,李挺长期负责能源报道。在这期 间,他几乎跑遍了我国的大型油矿和煤田,有些同事开玩笑地称他是半个石油专家。1988年 初,在我国西部
塔克拉玛干沙漠,经过石油地质工作者数十年的艰苦努力,一个大型油田的 轮廓初步显现。为了把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及时报道出来,李挺深入茫茫沙漠,来到石油勘 探一线,住干打垒,上
井架,又是拍摄,又是采访,最后做成了15分钟的专题片《走出死亡 之海》。这是我国电视界对我国西部大沙漠的石油
钻探情况的首次翔实报道。李挺认为,电 视新闻记者只有深入实际,走向生活,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使报道准确、客观,才能发现 我们所处的伟大时代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意识,李挺采制的《走 马上任新部长》、《京九铁路全线铺通》、《关于国企的报道》等多条新闻曾荣获全国电视 新闻一、
二等奖。
1993年底,李挺被调任新闻编辑部第一副主任,开始了从局部新闻操作者向整体节目指挥者 的角色转变。从部门主任到中心副主任、主任,事实证明,在“指挥员”的位置上,他做得 和当“战士”时一样的出色。
面对职位转变带来的全新挑战,李挺强烈地意识到:“如果不能适应变化并推陈出新,就会 影响电视新闻的改革”。于是,“创新”成了李挺贯穿始终的理念。在他的组织或直接参 与下,
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改革以栏目创新和重点报道的组织为两翼,发生了突破性的变化:
——1994年,《
晚间新闻》改版。改版后的《晚间新闻》加大了
社会新闻的报道量,同时发 挥电视媒体优势,实行新闻直播,把截稿时间延长至节目播出中。另外,根据电视特点,《 晚间新闻》改进了画面构图、播音节奏等,使节目的可视性更强。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不仅 净化了屏幕,也使晚间时段新闻的收视率大大提高(平均提高了3到5个百分点),《世界报道 》、《晚间新闻》多次进入
中国中央电视台节目排行榜前十名。一些媒介纷纷刊发消息,称其为“夜晚悄悄发生的新闻变革”等等,对晚间新闻段的改版进行了详细报道并给予充分肯定。
——1995年,《早间新闻》改版,《21点新闻》、《24点新闻》等整点新闻也有了改进。19 95年4月3日,双语节目《时事纵横》创办,为数千万残疾人提供了及时了解天下事的新闻节 目。
——1996年1月1日,《
新闻联播》实现直播,从而实现了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节目全部直播,电 视台新闻节目的播出水平因此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2000年11月27日,在社会上具有广泛影响的电视新闻“杂志”《
东方时空》改版播出,以崭新的形象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的屏幕上。新版《东方时空》继承了原有节目创办7年来形 成的“关注社会、激浊扬清、锐意进取”的优秀传统,在保留原节目精华的基础上,大胆进 行探索和实践,策划设计了全新的节目形态和样式,内容涵盖新闻、专题、资讯等多种内容,播出时间由原来的40分钟扩展到150分钟。与此同时,一档全新的、25分钟的国际新闻栏 目《
国际时讯》顺利推出。12月3日,每周日中午播出的一周新闻总汇《时事纵横》节目改 版,由原来的10分钟增加为20分钟,新名称为《本周》。这个新栏目抛开以往简单罗列、就 事论事的传统风格,力求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从观众最基本新闻收视需求出发,将一周内的 大事、小事、好看的事和实用的资讯,用深入浅出的方式讲述出来。
几年来,通过几档新闻栏目的改版和播出时间调整,第一套节目新闻含量更加提高、新闻栏 目的布局更趋合理,为未来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开办新闻频道做了有益的探索。
就任新闻中心副主任后,李挺组织参与了一系列的重大题材的宣传报道,如邓小平同志治丧 活动的报道、香港回归北京分部的报道、
三峡大坝大江截流的报道、中共十五大报道、98抗 洪报道、
珠海市国际航空展直播、建国50周年庆典直播、澳门回归特别报道、迎接新世纪报道 等等。作为这些重大报道的参与者、组织者,李挺在正确把握了舆论导向的同时,在报道形 式和风格,节目的整体编排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探索创新,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体现了一个 组织者、指挥者较高的思想业务水平和驾驭新闻节目的能力。
勤恳务实,敬业奉献
新闻中心是
中国中央电视台的龙头,各种繁重的宣传任务都压在这里。对于新闻中心的主任来说,不仅要有驾驭宏观报道的能力和求实创新的精神,还要有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而说起李 挺,大家都用“
石秀”来称呼他。
在对
香港特别行政区回归重大事件的72小时特别报道中,在北京总演播室负责节目后期播出的李挺,整 整72个小时、三个昼夜没有合眼,始终坚守在播出第一线,协调前后,指挥若定。
在三峡大江截流的直播前,为了以最佳的角度展示截流的壮观场面,李挺不忍叫醒辛苦一天 的司机师傅和同事们,在夜里独自一人步行十几里,查看现场的机位设置。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庆典直播中担任总负责人的李挺,于宏阔恢弘、高屋建瓴总体 把握的同时,依然不失朴素风度和务实风范,发挥日常工作接触中央和地方领导同志多的优 势,跑前跑后承担了大量对内对外的协调衔接工作。筹备报道之时,正值夏天,北京酷暑难 耐,李挺却将自己的无数汗水洒在了天安门广场上,洒在了
通县专区的阅兵村里,洒在了阅兵演练的长安街上,洒在了闷热的
电视转播车里……为了使节目生动感人,他夜里还要带领编导 和摄像逐字推敲
解说词,逐个画面地切磋角度,逐个镜头地分析脚本,连续几个月没睡过一 个安稳觉。
在《
东方时空》改版中,李挺作为新闻中心的主任,作为一名厅局级干部,依然坚守一线,倾注全力,从节目的设计到制作,从人员的调配到系统的运作,一个一个环节地梳理检查,一个一个细节地核实,确保了《东方时空》改版的成功。
中国中央电视台是宣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阵地,作为精神文明的宣传者,自己首先要成为精神 文明的实践者。李挺不仅这样要求大家,更是这样常常督促自己、对照检查自己。“作为干 部,在利益和荣誉面前要退一步,让群众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这样才能有号召力和凝聚 力。”李挺常常这样告诫大家,也常常这样勉励自己。?
李挺在中央电视台干了十多年,与外界打交道自然就多,尤其是“官”越做越大,找的人就 越来越多。有要求发新闻宣传推介自己的,也有被曝光后要求取消批评报道的;有上级找上 门来的,也有同事朋友帮忙撮合的;甚至有带着现金、礼物的。每遇到这种情况,李挺都严 格遵循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始终顶住压力,全部婉言谢绝。
李挺常说,媒体特性决定了我们的工作环境是个卖方市场,求我们办事的人多,无论是正面 报道,还是批评报道都有搞有偿新闻的可能性,这就要求我们站稳立场,坚持本色,坚定意 志。
1996年,李挺被党中央中直机关授予“优秀青年干部”称号,1997年被共青团中央等十部委 评 为“全国十大岗位能力”,1998年获第三届“
韬奋新闻奖”
提名奖,2000年获得第四届“韬 奋新闻奖”。“韬奋新闻奖”,这可是中国新闻编辑优秀成果的最高成就奖!
站在时代的前沿
回忆起16年的新闻从业历程,李挺对这个时代充满了感激。
他说,这16年,是中国改革、发展最为迅速的年代,是社会生活发生剧烈变化的年代,作为 一名普通百姓,他感觉对世界的探求、对生活的认知既无穷无尽又兴味盎然。
他说,这16年,也是电视媒体进入大发展的年代,电视机的家庭普及率越来越高,社会影响 力越来越强,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在反映社会、记录历史的过程中挑战自我,更让他感到 兴奋和愉快。
“只有站在历史的前沿,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合拍,才能更好地传递信息,反映现实,才能 更好地发挥新闻的引导作用,才能更好地展示个人的才华”。李挺16年新闻工作的深刻感悟,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他获得韬奋奖的一个主要原因。
把握时代的变化
1984年,李挺从山东大学毕业,分配到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李挺曾对自己今后的工作有过 许多设想,但惟独没想到会干上电视新闻这一行。尽管大学所修的专业是哲学,但李挺丝毫 没 有“隔行如隔山”的畏惧,相反,四年的哲学训练给他提供了观察世界、观察社会和人生的 独特视角,他很快进入“角色”,表现出一名新闻记者的政治敏感性。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谈话,由此引发了第二次改革的浪潮。李挺得知 小平同志的消息后,及时赶赴深圳,就深圳的改革情况做了深入采访,采编了《改革开放在 深圳 》五集系列报道,鲜明地提出:深圳成功的关键,在于走
市场经济的道路。报道与小平同志 视察南方谈话传达的同时播出,引起了很大反响,起到了很好的舆论引导作用。
李挺同志经常说,作为一名记者,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勇于揭露丑恶现角,利用媒体优势,推进舆论监督。1993年,他组织采制了《这样收费合理吗》一片。线索来自 一位北京乘客,这位中组部的退休干部在从
大连市回北京时,大连火车站售票处在票价之外多 收了80元钱,乘客返回北京后到
中国中央电视台向采访部经济组反映情况。当时正值中央重申要 制止农村乱收费现象的蔓延,而
大连站的做法说明,乱收费现象不仅农村存在,而且城 市也存在,也同样 需要制止。李挺就是基于这样一个判断,立即决定对此事进行采访。节目播出后社会反响强 烈,铁道部迅速采取措施加以纠正,中央领导也指示要加大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力度,制 止城市乱收费。这条新闻获得1993年全国电视好新闻
一等奖。
在采访部当记者的时候,李挺长期负责能源报道。在这期间,他几乎跑遍了我国的大型煤矿 和油田,有些同事开玩笑称他是半个能源专家。
1988年初,在我国西部
塔克拉玛干沙漠,经过石油地质工作者数十年的艰苦努力,一个大型 油田的轮廓初步显现。为了把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及时报道出来,李挺深入茫茫沙漠石油勘 探一线,住干打垒、上
井架,拍摄了15分钟的专题片《走出死亡之海》,这是我国电视界首 次翔实报道我国西部大沙漠的石油
钻探情况。李挺认为,电视新闻记者只有深入实际,走向 生活,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使报道准确、客观,才能发现我们所处的伟大时代发生的日新 月异的变化。正是有了这样的意识,李挺采制的《走马上任新部长》、《京九铁路合线铺通 》、《关于国企的报道》等多条新闻都曾获全国电视新闻一、
二等奖。
不愿重复过去
1993年底,李挺被调到新闻编辑部任第一副主任。从前期采访到后期编辑,从一般 记者走上领导岗位,工作和职位的双重变化,使李挺感受到新的挑战。“如果不能适应变化 并推陈出新,就会影响电视新闻的改革。”正是抱着这一理念,李挺开始了对“
晚间新闻”改版。
李挺在与节目组同志认真研究后,确定了改版的两个基调:一是突出新闻性,使观众易于接 受。改版后的“晚间新闻”加大了
社会新闻的报道量,实行新闻直播,把截稿时间延长至 节目播出中;另外,根据电视特点,“晚间新闻”改进了画面构图、播音节奏等,使节目的 可视性更强。经过同志们一年多的努力,不仅净化了屏幕,也使晚间时段新闻的收视率大大 提高(平均提高了3到5个百分点),“世界报道”、“晚间新闻”多次进入
中国中央电视台节目排 行榜前十名,一些媒介评价说这是“夜晚悄悄发生的新闻变革”。
1995年,李挺又组织策划了“早间新闻”的改版,加大信息量并突出了简捷明快的特点。李 挺还组织策划了对“21点新闻”、“24点新闻”等整点新闻的改进,提高了中央电视台滚动 新 闻的总体水平。1995年4月3日组织创办了双语节目“时事纵横”。为数千万残疾人提供了了 解天下事的新闻节目。1996年1月1日组织策划实现了《
新闻联播》直播,从而实现了中央电 视台新闻节目全部直播,电视台新闻节目的播出水平因此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1996年,李挺任新闻中心副主任后,组织参与了一系列重大题材的宣传报道。在正确把握舆 论导向的同时,在报道形式和风格,节目的整体编排等诸多方面探索创新,进行了很多有益 的尝试。
1997年7月1日,
香港特别行政区回归祖国,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作了长达72小时的特别报道,创造了当时中央台 同 类节目的“八个之最”,比如连续播出时间最长,节目包装最成功,特色最鲜明,而负责这 个播出和包装的,就是中央台香港回归报道北京分部执行指挥李挺。
1997年11月8日,
三峡大坝大江截流,中央电视台连续14小时直播报道,不间断的动态报道 和厚重的背景介绍,高空航拍、移动直播和船载演播室等新技术的大胆尝试,被认为是开创 了中国电视新闻报道的新纪元。
199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50周年庆典隆重举行,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9套节目同时并机向海内外直播,这 是中央电视台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直播报道。通过现场架设的35个电视转播机位,完整 展现了国庆庆典的壮观场面,真实纪录了令人难忘的历史瞬间。整场直播在重视新闻规律、电视规律的基础上重视了艺术规律,每幅画面都很讲究,有些画面还以极强的创造力和感染 力成为历史经典镜头。
李挺牵头组织的每一次重大报道,我们都能发现与前一次的不同之处。他认为,我们对电视 的认识、对报道的认识没有到头的时候,总有创新的余地,总有无穷的创造空间。关键在于 要善于总结过去,分析差异,并时时吸纳电视报道的新技术、新手段,将创新进行到底。
永远是开始
还是在编辑部当主任的时候,有段时间部里的其他主任纷纷外出,只有李挺一人留 守,为了从早到晚十多次的滚动新闻,连续半个月,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连家都没回 一次;在
香港特别行政区回归72小时的直播中,李挺始终坚守在北京总演播室的播出一线,协调前后方的联系,指挥节目调整和演播室切换,72小时未合眼;为全面展示三峡截流的壮观景象,李挺夜不能寐,他没有叫醒司机,徒步十多公里,到工地 现场察看机位设置,凌晨归来时两眼通红,两腿是泥……
李挺工作起来那玩命劲儿是出了名的,办事也很注重方法。说起方法,李挺爱讲他的“三段 论”,虽说这“三段论”显得有点“哲学”,可却是很实用的:一、对任务明确透彻的认识和 理解;二、制定周密可行的计划;三、严谨的实施过程。
正是靠着这“三段论”,李挺负责的重大报道都取得了圆满成功。就说1999年“天字号”宣传任 务的“首都各界群众庆祝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50周年纪念大会”大型直播,其报道的规模和难度是前所未有 的,本该早些时候启动的研讨和准备工作又因其他一些重要报道而受到牵制和影响,国庆直播在 人力和时间的分配上面临极大压力。面对困难,惟有向前。李挺在台领导的支持下,积极 部 署,合理调配,精心策划,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严、细、实的工作作风,带领大家圆满完 成了直播报道任务。
还有一个例子。
1998年
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
中国中央电视台要直播飞行表演,但如何拍好转瞬即逝的飞机,大家都没有底。几场演练下来,看着演练的录像带,似乎谁都不满意。经过几天认真观察和琢磨的李挺这 时发话了,他说,要拍好飞行表演,要注意六个字,那就是“关系、过程、细节”。所谓“关系”,就是要交代出飞机与环境、与地面的关系,所谓“过程”,就是要表现飞机从起飞,到 空中飞行,再到降落的完整过程,所谓“细节”,就是要展现飞行员的精神风貌。按照这个 思路,编导和摄像重新设计了节目和机位,拍出来后,整个直播果然如行云流水般流畅。在 以后的飞机穿越
天门洞、国庆50周年庆典飞行编队表演,以至于最近的飞机穿过太湖桥洞的 数场直播中,李挺都如此指导,效果很好。
1996年,李挺被中直机关授予“优秀青年干部”称号,1997年被团中央等10部委评为“全国 十大岗位能手”。当最近李挺又获得“
韬奋新闻奖”时,不少同事和朋友纷纷向他祝贺,但 李挺只是谦虚地摆摆手。他心里清楚,荣誉只属于过去。因为,对一位电视新闻工作者而言,报道没有止境,永远只是开始。
采访李挺很难。一是他忙,尤其在香港回归报道前后;二是他会反过来求人家:“别写我。”一些新闻记者便是这样被他支走的;实在被缠得没办法,他才会退而求其次:“那就写写我们这个集体吧。”
李挺所在的集体是
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中心,这确实是个值得一写的集体。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节目 办 成精品频道,新闻中心的4个骨干新闻时间栏目功不可没。李挺的说法也确实很有道理:“电视与其它媒体相比,个人所起的作用小得多。制作电视节目是一种群体行为。”
上大学时,李挺所修的专业是哲学。那时,善于“务虚”的李挺对于自己今后的位置有过许 多设想,惟独没想到会干上电视新闻这一行。
事情开始于1984年,李挺实习时在中央电视台人事处帮忙,接待刚分到台里的大学生,与他“并肩作战”的还有现今《东方时空》的制片人
孙玉胜。“帮忙”期结束后,他们接到通知:你们俩不用再往别处分了,就在人事处干吧!
1987年,李挺到《
经济半小时》栏目做记者,1989年到了新闻中心。李挺说,作为一名记者,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一次,一位退休干部从大连回北京时,大 连火车站售票处在票价之外多收了80元,乘客向
中国中央电视台反映了情况。李挺立即对此事进 行 采访。《
大连站乱收费》这条新闻播出后反响强烈。这条新闻获得1993年全国电视好新 闻
一等奖。
此后,李挺采制的《石圪节的好矿风》系列报道、《走出死亡海》、《走马上任新部长》、 《京九铁路全线铺通》、《关于国旗的报道》等作品又相继获奖。
“我想干一些具体的工作,做些实际的事情”
抱着这种想法的李挺在被任命为新闻中心编辑部副主任的时候,竟与领导谈条件:“我不去,我想做记者。”条件没谈成,反而离具体的记者工作越来越远了。在编辑部的时候,李主 任还可以值一值夜班,从头天早上8点一直工作到第二天晚上6点,一个星期值2~4个 班,就这样干了3年。可后来调到新闻中心当副主任之后,晚上忙到九十点钟可以回家,李 挺倒觉得有些失落。
这次
香港特别行政区回归报道,李挺作为总指挥部领导下的北京分部负责人之一,负责北京21个系统的 具体组织协调工作。
中国中央电视台250机房旁边由维修间改成的指挥中心——D238房间,成了 他们那3天之中须臾不离之地。
在香港方面,因为连降暴雨,前期采访和信号传送遇到了很大困难。现场直播“江泽民主席 专机抵达香港”时硬是取了 超常规做法才得以及时传送到全国观众眼前。那次,因条件的限制,在
香港国际机场的直播 点只能把两路图像信号分别传到北京,而无法同时传送现场解说的声音。北京方面因不清楚 现场情况,不敢解说。香港分指挥部在紧急情况下当机立断,决定由
中国中央电视台香港报道中 心解说之后,把一路音频信号再传到台里的250机房合成。编辑们一边看着两路图像切 换 镜头,一边把香港传来的解说同时传送出去。李挺说:“我在台里十几年,没有遇到过这种 情况,我们北京分部切换合成时也非常紧张。”
李挺对中央电视台有个亲切的称呼——“家里”。“家里这次播出压力也特别大,因为各路 信号都要在这里汇集,再由这里播出去。”他说,“这种压力不同于高考那种压力,那只关 系到某个人的前途问题。而这次的事情太大了,假如有任何操作之误,个人承担什么责任都 于事无补。”
3天直播,筹备期将近一年,冲刺阶段有一个多月。李挺说,留在“家里”的主要工作人员 在最后10天都很少回家,在最后3天里,每个人的睡眠时间加起来也不会超过10个小时。
到了7月2日晚上8点钟,李挺对一位工作人员说:“你去买些鲜花,买些
香槟酒。”同时交 待:“你买回来以后,把东西藏在柜子后面别拿出来。如果后一段时间有什么问题出现,就 不要拿出来了。”虽然2日晚上只剩一些汇编节目的播出了。他们还是不敢放松。到了7月3 日凌晨5点30分,李挺让人把鲜花和香槟酒摆了出来,从播出线上下来的编辑们尽管眼睛熬 得布满了红丝,但情绪高涨,他们在办公室里开了个小小的“庆祝会”。
李挺说:“我们这里没有结束,永远都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