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犁镇
新疆巴州辖镇
尉犁镇成立于1984年9月,位于县城中心,东、西、北三面与兴平乡相连,南隔孔雀河与团结乡接壤,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占地面积10.9平方公里,镇辖3个村,9个社区。
全镇总人口11060户,33185人,其中汉族7018户21434人,占64.6%;维吾尔族3987户11548人,占34.8%;其他民族55户203人,占0.6%。基本农户434户,1775人,耕地总面积2485.2亩,2006年全镇农村集体经济收入12.6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4587.9元,比2005年增长484.7元。有党员144名,在职干部71名。
地理环境
尉犁县,又名“罗布淖尔”,源于“罗布泊”而得名,是古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渠犁国所在地。位于新疆中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腹地,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总面积。县辖7乡2镇2个国营农牧场46个行政村,另有生产建设兵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驻县团场及州直驻县单位7个。县域总人口10.94万人,其中地方人口6.11万人。2003年,全县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0.91亿元(全域),财政收入4528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6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32元,较上年增加782元。尉犁镇地处县城中心,往来的流动人口量大、成分复杂,流动人口涉及的刑事治安案件多发。为及时准确地掌握我辖区出租房屋流动人口第一手资料,更好地对流动人口进行服务管理和预防打击犯罪,尉犁镇将联防队员分成若干小组,下到社区协助社区警务室民警开展信息采集录入工作。
地理位置
尉犁县,又名"罗布淖尔",源于"罗布泊"而得名。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腹地,地处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东北缘,是古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渠犁国所在地,地理坐标东
经84°02'50″-89°58'50″,北纬40°10'33″-41°39'17″。东西最长处502.8km,南北最宽 处165km,总面积59760km2。尉犁县是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半农半牧县。县境内东北部横亘着的库鲁克山(东端)向东南倾斜,高度以次递减,平均海拔2000m;中部是塔里木河、孔雀河冲积平原;南部为著名的塔里 木盆地。县境内有维、汉、回等民族人口10.94万人,其中维吾尔族约占56%。全域2003年国民生产总值10.9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6.274亿元,2003 年畜牧业产值为6187.63万元,年末牲畜存栏33.27万头(只)。
精神风貌
尉犁镇第十个党风廉政教育月在火红的七月开展的红红火火。镇党委紧紧围绕“学习贯彻《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为主题,通过开展“学、看、展、讲、唱、动、测”等多种活动方式,让清廉之风走进每个党员干部的工作生活中间,把“平凡、奉献、正直、清廉”的“胡杨魂”精神内涵熔铸到每个党员干部的心底。
“学”:尉犁镇举办党支部书记学习培训班,组织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认真学习了《党章》、党纪政纪、中央《工作规划》和自治区《实施办法》及法律法规,强化广大党员干部的纪律观念,增强廉洁自律意识。
“看”:一是各支部依托党员电教工作平台,组织广大社区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观看警示教育电教片,使党员干部心中“警钟长鸣”;二是积极组织电影进村入社区,让群众观看爱国主义和廉洁影片,在潜移默化中群众受到教育。
“展”:在社区设立以“立胡杨正气、品清廉人生、创和谐社区”为主题的廉政文化板报、文化墙、文化图书角和宣传廉政建设的横幅标语、书画展,积极营造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
“讲”:一是开展以“胡杨魂”廉政文化品牌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结合工作,颂正气,扬清风。二是党政主要领导讲廉政党课。利用周二夜读时间,党委书记、镇长、副书记、纪检书记给全镇干部讲廉政党课,利用身边的实例对广大干部职工进行了一次生动的廉政教育。
“唱”:镇党委举办了“胡杨杯”干部职工卡拉OK大赛,大家踊跃参加,并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这项活动既丰富了干部职工的文化生活,又进一步推动廉政文化进社区,展现了各党支部党员干部的精神风貌。
“动”:一是以尉犁镇解放社区为基础,与县青少年活动中心联合举办的“群众文化小广场活动”,以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演出助廉文艺作品;二是在解放社区举办以“清风杯”为主题的尉犁镇第二届体育运动会,以健康文明的文化活动方式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廉洁和谐的文化生活意识。
“测”:组织全镇党员干部学习《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简易读本》和《工作规划》、《实施办法》,并进行知识测试。通过测试活动,进一步推动和党风廉政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使党员干部加深了解廉洁自律的相关知识,增强纪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经济发展
尉犁县以传统的农牧业为主,农业占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坚持以棉花为龙头,畜
牧业、林果业为两冀,以“突出两个重点(工业化、城镇化),夯实两大基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做好两篇文章(农牧民增收、优化生态环境)”为发展思路,不断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力度,挖掘发展潜力,壮大了一批支柱产业、培育了一批特色产业,打造了一批龙头企业,夯实了一批基础设施,已基本形成棉花、畜禽、甘草、罗布麻等4条高效农业产业链及蛭石等矿产品产业链。2001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7.16亿元,增速11.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831元;2002实现国民生产总值8.32亿元,增速14.0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050元,2003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0.91亿元,增速11.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32元,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比为67.8:10:22.2。200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2.73亿元,同比增长12.3%。
城市建设
尉犁镇“科技之冬”系列培训活动
尉犁县水土光热、动植物等地表资源富集。域内有宜农可垦地352万亩,林地255万
亩,草原1556万亩,其中优质可垦地60万亩、国家最大的原始胡杨林保护区100万亩、可利用草场面积628万亩,野生甘草面积300万亩、野生罗布麻面积130万亩。尉犁羔羊肉、罗布淖尔烤全羊闻名区内外;塔里木马鹿人工驯养、繁育技术力量雄厚;蛭石、石油、、等地下矿产资源蕴藏丰富。其中蛭石储量2880万吨,占全国总储量的93%,继南非之后为世界第二。根据“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最新研究成果,尉犁县境内孔雀河斜坡区的油气资源量超过10亿吨,中石化集团西部区把该区块作为重点进行勘探,已在库(库车市)尉轮(轮台县)交界处打出6眼油汽井,有望在五年内(2001--2005年)实现大的突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尉犁人秉承“团结开拓、务实高效”的尉犁精神,抢抓机遇,奋发进取,相继完成大批基础设施与生态项目建设。生态环境、人文居住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两个文明建设实现超常规的大跨越,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各族人民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城乡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市容市貌日新月异,城市建设已初具现代化规模。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斐然,涌现出塔里甫?艾山、沈恒发、沙吾尔?芒力克等先进典型人物;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广播电视等项事业健康发展,先后荣获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自治区级卫生县城”、“科技工作先进县”等殊荣。县乡道路、电力、通讯、控制性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基本配套,农村经济形成了以棉花为龙头的“粮、棉、肉、果”四大支柱产业。先后被自治区命名为“双百斤皮棉县”,被国家命名为“优质商品棉基地县”;城市经济依托特色农副产品和特色优势资源构筑起以棉纺、建筑及蛭石、甘草、罗布麻、食用油加工为主的工业框架。蛭石、甘草制品和棉纱等工业产品远销美国、日本等地;“可利尔”罗布麻茶、“可利尔”系列纺织品已成为茶饮市场和纺织品市场上的知名品牌,畅销国内外。旅游业以罗布人村寨为龙头,带动特色生态游、文化民俗游的日渐繁荣。
旅游景点
罗布人村寨
罗布人村寨位于尉犁县县城西南35公里处,距库尔勒市南85公里处。村寨方圆72平方公里,是中国西部地域面积最大的村庄之一。原始胡杨生态公园:尉犁县原始胡杨生态园位于县城西侧,距县城3.8公里,总面积约1.5万亩,内有孔雀河道、月牙小湖、胡杨林、沙丘荒滩、农田和小片果园
旅游考古探险东线
拟建景点、驿站四处,一是渠犁丹,距县城30公里。二是兴地盆地。三是营盘古墓、古城、佛塔、烽墩共处一地。四是都拉古城
阿克苏甫水上乐园
阿克苏甫水上乐园在县城以东25公里处,属水域风光旅游区,水上备有游艇、冲锋舟独木舟供娱乐
白尔地湖生态旅游区
白尔地湖生态旅游区位于墩阔坦乡西25公里处的白尔地海子区,属霍尔加牧场辖区,这里胡杨密布,环境优美,是泛舟、垂钓、野营的理想去处。
农业发展
尉犁镇努尔巴格村召开香梨冬季管护活动
为提高农作物品质和产量,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我县申请棉花良种补贴406.95万
元,补贴面积为27.13万亩,补贴品种为新陆中26、新陆中33、中棉49,分布在全县七乡二镇52个行政村13352户,每亩补贴为15元。在引进棉花新品种的同时,还进一步加大了棉花优良品种的自主繁育力度,先后繁育推广了田丰4号、田丰8号、田丰10号等数个优质、抗病、高产的棉花品种。在玉米种植上主要引进郑单598和Sc704两个品种。
2009年尉犁县农业工作思路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州“农村改革发展年”的工作部署,把“三农”工作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林结合、林牧结合,努力形成农林牧良性互动发展模式,促 进农业增效、农牧民增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2009年,尉犁县计划种植棉花58万亩,玉米2万亩,推广棉花高标准节水滴灌15万亩,实现农牧民人均收入6500元,比上年增加600元。截至目前,全县储备优质棉种4800吨,玉米种子80吨;储备地膜1800吨;储备化肥4.3万吨。2009年,计划发放农业贷款4.5亿元,已发放农业贷款2.39亿元,完成总计划的53.1%;其中,农业银行计划发放贷款2.5亿元,已发放1.4亿元,完成计划的56%;农村信用联社计划发放贷款2亿元,已发放0.99亿元,完成计划的49.5%。
社区生活
巴州尉犁县尉犁镇解放社区一直致力于建设服务型社区,充分利用政府职能向社区下放的有利时机,拓宽社区服务渠道,增加服务功能,社区已经成为面向城镇居民服务的一扇窗口。
打造社区服务品牌
为便于居民办理各项工作,解放社区利用社区信息传达快优势,在社区广泛张贴便民服务联系卡300余张,把社区便民利民服务项目及联系电话也一同张贴,得到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解决居民实际困难
解放社区以资源整合、促进再就业为目的,成立了解放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着力解决社区众多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当前正值民工返乡期间,社区成立的火车票代办点,陆续为近600名农民工办理了车票,即方便民工返乡又解决了部分失业人员的就业。同时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所下属的家电维修站、送水换气站、电脑维护点运转良好,陆续为20余名失业人员解决再就业问题。
宣传社区服务形象
解放社区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便利条件,每年组织社区老党员做二次免费体检,其中有一些企业退休无医疗保障的老党员,还可以在社区卫生服务站领到低价的药品。社区卫生服务站自筹建至今,已免费、低价为社区老党员、下岗困难职工、社区低保户、残疾人等解决看病难问题400多人次。
致力服务特殊人群
根据国家对城镇特殊群体的帮困政策,解放社区相继把社区贫困户、残疾人、下岗困难职工等困难人群纳入城市低保补助对象,使这一特殊群体能时刻感受到党的政策温暖。
经济建设
尉犁镇辖3个村,3个居委会,总人口11625人,其中维吾尔族4834人。 21世
纪初,尉犁镇政府积极引导农民搞活经济,实施“科学教育兴农,科教兴镇”战略,鼓励农民多种植经济作物,推广订单农业,并新建立一个庭院经济示范村,大面积推广反季节蔬菜,“菜篮子”工程亦在筹建中。镇党委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
是,以稳定为前提,改革为动力,发展不目的,以市场不导向,积极探索和调整产业结构,发挥地缘优势,重农业兴牧业,积极发展旅游业。1999年,尉犁镇经济快速发展,全镇耕地面积己达2485亩,其中棉花1200亩,粮食500亩;牲畜存栏1693头。工农业总产值增加到342.2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1521元。
1978年以来,尉犁县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综合改革,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努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胡总书记的两次复信精神指引下,建立了以达西新农村实验区建设为代表的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和翻天覆地的变化。
达西村30年的发展变迁浓缩了尉犁县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30年前,达西村还是一个贫困村,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达西村已是国家农业部和自治州确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验区。2005年5月4日和今年6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先后两次给达西村团员青年复信,勉励达西村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达西村充分发挥“试点示范、积累经验、以点带面”的作用,2008年,达西村预计可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350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105万元,集体固定资产达到1850万元,人均纯收入9800元。
1999年以来,尉犁县依托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重点开发了罗布人村寨、原始胡杨生态公园等景区以及胡杨人家、西尼尔农家乐等民俗风情园,2008年4月又开发罗布泊大峡谷景区,基本形成“一点两线”的旅游格局。累计接待游客7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500万元。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与游客的大量进入,有力地带动了商贸流通、金融保险、邮电通讯、交通运输等待业的繁荣与活跃,优化了产业结构,提高了经济运行质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尉犁县立足本地资源基础,扬长避短,集中力量发展工业,历经30年的努力,工业已成为该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九五”、“十五”期间,县委、县人民政府审时度势,实施工贸强县战略,建成了西尼尔工业园区、依托丰富的棉花和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棉纺、蛭石和甘草加工业,初步构建起以“棉纺、蛭石加工、医药、机械制造”为主体的工业框架,形成了“轧花、纺纱、浆粕、油脂加工、精饲料加工”棉花产业链。
30年间,尉犁县城从一个“一盏路灯照亮全城、一个喇叭全城听”的边陲小镇发展到现在2.4平方公里1.65万常住人口的库尉地区副中心城市。“十五”、“十一五”以来,县城主要街道标准化改造基本完成,绿化、美化、亮化以及公共文化生活等设施逐步配套,基本形成了五纵五横九个区块的城市整体框架。占地400亩、总面积24万平方米、住宅房1978套的银华小区整体开发建设成效显著,成为城市一景及尉犁县的繁华商住区。
30年前,尉犁县物质财富贫乏,生产生活条件非常简陋。30年后的今天,全县人民群众生活正向小康迈进。2007年,平均每百户农村家庭拥有自行车176辆,拥有电视机108台,拥有移动电话108部,拥有固定电话100部。各族群众的饮食衣着消费由量的需求向质的提高和多样化转变。近几年,相继实施了一大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库尉引水、农村防病改水工程顺利实施完成。天然气工程已使4500户城镇居民用上了天然气。教育教学和医疗卫生条件也得到明显改善。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全面推进,全县参合农牧民已达30486人,参合率96%以上。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救灾救济、优抚安置、社会福利、扶贫攻坚等工作全面展开。2008年,随着县委、县人民政府整体工作部署的有效推进和24项重点工程的深入实施,全县各族群众享受发展成果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乡镇领导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精神风貌
经济发展
城市建设
旅游景点
农业发展
社区生活
经济建设
乡镇领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