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雉属
鸟纲鸡形目动物
孔雀雉属(学名:Polyplectron)是雉科的一个属,共有8种,分布于亚洲、热带亚热带地区。中国仅有2种:灰孔雀雉海南孔雀雉。海南灰孔雀雉为中国特产种,仅见于海南岛西南部山林中。以往被视为灰孔雀雉的亚种,但2004年中国学者通过脱氧核糖核酸测序和分子遗传标记等研究发现两者的遗传距离为3.1%,超过了鸟类种与种水平间的遗传距离的范围,应为独立的物种。孔雀雉属的物种色彩不显眼,主要依靠伪装来避免被发现。当受到威胁时,它们会展开特殊的羽毛,露出许多彩色的球状物,同时还会震动羽毛,进一步突出其警示色。孔雀雉属的成年个体具有发达的跗骨刺,老年个体可能每条腿上有多个刺。这些刺用于自卫。
分类历史
孔雀雉属由荷兰动物学科纳拉德·雅各布·坦明克(Coenraad Jacob Temminck)于1807年引入。属名结合了古希腊语中的“polus”(意为“许多”)和“plēktron”(意为“公鸡的距”),模式种灰孔雀雉。分子研究揭示,孔雀雉在遗传上与雉并无直接关联,与孔雀的关系也相对较远。它们最亲近的类群是亚洲的距雉和仅分布于婆罗洲的红头鸪。这三个属共享了多个跗距的奇特趋势。孔雀雉属的物种在大约早上新世和中更新世之间,或者说是500万至100万年前分化。
2010年,国际鸟类学会世界鸟类名录将海南孔雀雉列为一个物种,遵循让·泰奥多尔·德拉库尔(Jean Théodore Delacour)的分类,这个物种历史上被列为P. bicalcaratum的一个亚种。在德拉库尔重新分类之前,海南孔雀雉已经被一些鸟类学家视为一个独立的物种。
形态特征
孔雀雉属雄鸟具冠羽,颈后披领,通体为乌褐色,具细点和横斑,两翼内侧和尾羽有金属紫绿色眼状斑,似孔雀尾屏,故名;雌鸟略小,羽色较暗淡,尾较短,眼斑不明显。单配型。
头顶常具羽冠。嘴粗短而强,上嘴先端微向下曲,但不具钩;鼻孔不为羽毛所掩盖着。翅稍短圆。尾长,尾羽或呈平扁状。跗裸出,雄性具距,趾完全裸出,后趾位置较高于他趾。雌雄异色,雄者羽色华丽。
栖息环境
栖息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热带雨林、季雨林及竹林中,大多单独活动于阔叶林下灌丛草地上。
生活习性
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多活动在森林茂密、林下植被较发达的阴湿地面上,以上午和下午活动较频繁。性机警而胆怯。雄鸟活动时尤为谨慎,一般是悄然无声,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常伫立不动,注意观察。发现危险,立刻惊叫着奔逃,钻入茂密的灌丛或草丛,一般不起飞。当危险临近或紧迫时,则通过飞行逃离。一般飞不多远,通常飞几十米即降落,落地后继续奔跑逃避。一般很少飞到树上,但夜间却在树上栖息。鸣声短促而响亮,且越叫越响亮。
主要以昆虫、植物病原线虫以及植物茎、叶、果实、种子为食。主要在地上取食,多用嘴啄食,偶尔也用脚刨找。
叫声:孔雀雉叫声宏亮、高昂,雄鸟占域叫声为响亮的trew-tree塞音。雌鸟告警时发出响亮的ga-ga声或作快速的ok-kok-kok-kok叫。
繁殖方式
繁殖期4-6月。3月初即见雄鸟出现求偶行为,求偶炫耀为正面型。当雌鸟接近雄鸟时,雄鸟在雌鸟前面,面对雌鸟,降低身体前部、稍展双翅,尾抬起并向雌鸟张开,当雌鸟走开时,雄鸟又恢复常态。
通常营巢于低山和山脚地带茂密的森林中。巢多置于树根旁或草丛中地面上,甚简陋,主要利用地面自然凹坑,内垫以枯草茎、树叶或羽毛即成。雌鸟孵卵,孵化期21天。
亚种分化
保护级别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
参考资料
Polyplectron Temminck, 1813.BioLib.cz.2016-01-25
Polyplectron.The IUCN Red List.2016-01-25
目录
概述
分类历史
形态特征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繁殖方式
亚种分化
保护级别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