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江路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沿江路
沿江路位于中国越秀区珠江北岸的临江道路。东起东湖路南端,西至六二三路,全长2946米,宽11~20米。全路分东、中、西三段,东湖路至东华南路为沿江东路;东华南路至海珠广场沿江中路;往西为沿江西路。目前车辆通行方向除北京路长堤大马路东端及长堤大马路西端至人民南路为双向通行,其于均为由西往东单向通行。
道路介绍
这一路段具有突出的地理位置优势和历史文化优势,广州市的传统深圳地铁22号线至海珠广场将她一分为二;同时她又位于城市景观东西中轴线上,源远流长的珠江衬托着好秀美的风光;北京路、长堤路等传统商业中心与之相互呼应;爱群大厦海珠石、永安堂、中央银行旧址等集中反映了广州市的历史文明的各式典型建筑互为依存。这些特点使得该地段蕴藏着极大的商业旅游开发潜力,是广州市城市建设的宝贵资源。
沿江路越秀区段作为市、区共建项目,整治建设工程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一是全面改造人行道和临时护栏,重铺马路;
二是建设五个各具特色的视觉兴奋点,全面改造和建设绿化设施,美化市容景观,为市民提供良好的游憩场所;
三是整治“三线”和广告招牌,设置灯饰和照明设施;
四是按统一规划、整饰改造沿线建筑物立面。
沿江路将建设成为独具历史建筑风格、浓厚文化底蕴、悠闲旅游氛围、凸现广州市山水城市特色的广州市标志性景观。
历史
沿江东路原为珠江边的沙滩,1956年建成马路,称沿江东路,1967年改为沿江三路,1982年复名。
沿江中路东段因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在此曾驻过粤八旗兵水师营,原称八旗大马路,1951年改为东堤大马路;西段在1920年筑堤而成,取名南堤大马路;1967年沿江中路东、西两段改称沿江二路,1984年改今名。
沿江西路东段原为珠江北岸的浅滩,1932年填河而成,称新堤大马路,1981年改今名;沿江西路西段原称西堤马路,1940年代一度改称哲生一、二、三、四路(“哲生”为曾任广州市市长孙科的字)。1967年改为沿江一路,1982年复名。
特色
沿江路被称为广州的外滩,从清末民初起,沿江路与长堤一带为广州最繁华的街道,老字号林立,但20世纪末期开始日渐衰落。其作为广州一河两岸的光亮工程之一,沿线建筑物外立面经过整饰改造,广告招牌、霓红灯众多,古树林立。
沿江东路较为冷清,大沙头一带有售卖电子产品的商铺;中路有酒吧、饭店等消遣场所,西路上有不少西方特色建筑。
交汇道路
顺序由东往西排列,粗体字为主干道
大通路
东湖路、海印大桥(跨越)
大沙头三马路
东华南路、白云路、东涌高架路江湾大桥(跨越)
东沙角路
东园路
德政南路
文德南路
太平通津
回龙路
解放南路、解放大桥(跨越)
新堤一横路
新堤二横路
新堤三横路
长堤大马路
靖远路
六二三路大天鹅专用高架、人民桥(跨越)
两旁建筑
黄埔军校同学会旧址
爱群大酒店
大同酒家、广州电影院
广州邮政博览馆
粤海关旧址、塔影楼
沙基惨案纪念碑
公共交通
地铁
巴士
大沙头总站
文化公园总站
渡轮
天字码头
目录
概述
道路介绍
历史
特色
交汇道路
两旁建筑
公共交通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