粿汁(白话字:kóe-chiap、泰语:กวยจั๊บ,罗马化:Kwycạ́b)是广东省潮汕地区的一种传统民间小食,属于潮菜。它由粿片和浅棕色的卤汁组成,常配以卤猪肠、卤肉、卤蛋、豆干或菜尾等配料。粿汁的口感比粿条更具弹性。粿汁不仅在潮汕地区流行,也在东南亚的潮州人社群中受欢迎,如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地。
60年代的粿汁,是很经济的传统小食之一,当时一名普通工人的薪水,平均在30元上下,粿汁摊的各种
猪杂,两、三角钱一小件,粿汁每碗一、两角,所以只要花上数角钱,就可饱餐一顿,吃个痛快。当时
巴刹、咖啡店或街边,处处都可看到有人卖粿汁,摆摊的、挑着卖的,吃粿汁的人的确不少。今天,潮汕粿汁仍深受人们欢迎,价钱也不贵。
潮汕粿汁的做法看似简单,但很讲究。一般都是用浸洗过的糯米加水磨成米粉浆,再将适量的米粉浆倒入蒸具蒸制。在将米粉浆倒入蒸具之前,蒸具的底部要用食用油搽均衡,以免蒸熟的米粉浆与蒸具粘结在一起。蒸熟的粿汁片还要掀起来收烟,挂于专制的晾“粿汁”片架上晾。粿汁皮要晾干点,一般要晾三个小时,这样吃起来好吃,而且不容易发霉。然后需要将
凝结成薄薄一片片的粿汁皮切成小三角形的小块。这样切比较卷,卷起来比较好看。
洪阳粿汁:汤清粿爽,配以溪虾、
猪杂、海鲜贝类,口味鲜甜,还会加上一根油炸鬼,相当特色。
果陇粿汁:果陇早市菜场有一家咸肉粿汁;就开在猪肉摊旁边,一碗
白粿淋上当早现宰
土猪的咸瘦肉还有咸木耳,口味独特回味无穷,传说旧时人们去吃粿汁还自带猪肉,让店家料理。
粿汁是福建闽南,台湾省,广东潮汕等
闽南语系地区的传统小吃,粿汁不同于
粿条,其口感比粿条更具弹性。另外
闽南地区、
潮汕地区、台湾地区对于凡是用米粉、面粉、
甘薯淀粉等经过加工制成的食品,都称“粿”。所以
潮州话的所谓粿,实际就是别处所称的糕,但包括的范围又不单纯是“糕”。
在潮汕地区流传着“相争粿汁碗”的民间故事。一个非常漂亮的姑娘,到小贩摊上买粿汁吃。有个男顾客在旁边站着,小贩问他要不要一碗,他默不作声。等到姑娘吃完,把碗还给小贩时,那男顾客就对小贩说:“这个碗不要洗,就用它舀一碗卖给我!”小贩说:“我自己比你还爱得甚呢!”说着自己舀了一碗,张口对准沾着女顾客唇膏的碗沿,津津有味地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