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式40毫米火箭筒
前苏联RPG-2型火箭筒的仿制型
56式40毫米火箭筒是苏联RPG-2型火箭筒的仿制型。1956年定型装备部队。
RPG7火箭炮采用了发射药燃烧后的喷射气体的反作用冲量为弹头提供飞行动能,它没有现代意义的火箭发动机,火箭发动机就是发射筒本身,火药包固定在弹尾部,从筒口插入发射筒,击发后火药燃烧,火药燃气从筒尾高速喷出,其反作用冲量为弹获得飞行动能;弹头部是80毫米的空心装药聚能战斗部;尾杆上装有用弹簧片制造的稳定翼。
基本原理
56式自动步枪火箭筒配套的1956年式40毫米火箭破甲弹亦采用平衡抛射原理,虽名为火箭弹,但弹体内并没有火箭发动机,也没有69式火箭弹那样的助推火箭,其动力来源为一个圆柱形发射药管。由于无火箭发动机,又使用机械触发引信,因此这种火箭弹结构较为简单,主要分为弹体部分和发射药管两大部分。超口径弹体直径为80毫米,自上而下分别为风帽、弹体外壳、药形罩、主装药、隔板、传爆药、传爆药壳体、衬套、引信、下弹体、定位销、尾管、尾翼、尾翼、底火座、底火、传火药和保护盖组成。该弹采用单锥形、等壁厚的紫铜药形罩,梯黑50炸药,隔板用多层厚纸板制成,隔板底部的传爆药为特屈儿,传爆药底部装有箭-2机械着发引信,传爆管向上插入传爆药的底部孔内。弹体部分全部由薄钢板制成,因此这种火箭弹的重量偏大。风帽是钢板冲压成的锥形体,为便于加工,尖部为小直径半球形,锥面压有多道竖向加强槽。弹体为圆柱形薄壁管状结构,上部与风帽及药形罩通过卷边铆合的工艺压接在一起,药形罩下压有梯黑50主装药柱。隔板和传爆药压在圆台形的传爆药壳体内,中间有引信孔,为了提高强度,孔内还装有衬套。整个传爆体组件安装于主装药下部,由弹体压紧。至于弹体外壳与下弹体,则是通过壳体上压出来的粗螺纹旋接在一起的。下弹体为薄板冲压成的圆台形状,底部有引信室,引信底部装在引信室内,并被压紧。下弹体与尾管压接在一起。尾管由薄壁钢管制成,内部中空,外部压成平面,截面为正六边形,这样做是为了提高尾管的刚度,防止受力时变形。在下弹体稍靠后的位置上,焊接有一个片状定位突起,与筒身前端的定位缺口配合,可以使火箭弹定位。尾管的底火座前均布焊接有6片矩形的尾翼片,材料为带有相当弹性的薄钢片,平时依次环绕叠合在尾管周围,前面用钢丝制成的尾翼箍套住,这样火箭弹才能装入发射筒。但装进发射筒的同时,尾翼箍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向前脱落,翼片在自身弹性作用下自动张开,抵住发射筒内壁,避免火箭弹滑落。发射后,只要尾翼片脱离筒壁约束,就会自动弹开,保持火箭弹的飞行稳定。尾管的尾部铆压有铝合金制成的底火座,座尾有一小段螺纹连接段,用于连接发射药管,平时未装药管时,这一部分旋有保护盖。底火座内有个“L”形通孔,其中靠近底火座外圆的孔内装有底-6型底火,与之垂直的孔内则装有传火药,一直通到座尾的螺纹连接段,确保顺利点燃发射药管。药管本身为圆柱形,主体为一个厚纸管,与弹体连接的一端带有钢板冲压的带螺纹的加强盖,内部分层装有6层2号小粒黑火药,每层都用纸板隔开,最底部装有多层的纸塞垫,这种装药结构目的是使发射药逐层燃烧,保证最大膛压不至于过高。为防潮并提高强度起见,整个发射药管表面都涂有硝基清漆。
经过 1954年,美苏冷战阴云使得战后世界重新划分成相互敌对的两大阵营,德国的加入使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数量在当年达到了15个,苏联针锋相对地组建了华沙条约集团。与此同时,台湾海峡也出现了紧张局势,新生的人民政权再次面临侵略战争的威胁。为应对可能的外来突然袭击,中国在前苏联的帮助下,迅速着手实行军事一体化,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武器型制的统一。对苏式武器的大规模仿制随即开始,包括引进苏联红军现役装备的制造图纸和资料,在苏方专家协助下建设军工企业等等。1954年9月,彭德怀、刘伯承率军事代表团赴苏联观摩核实爆攻防对抗军事演习,在尼古拉·布尔加宁首次看到了参演部队装备的РПГ-2火箭筒。1955年1月11日,苏方以政府换文方式开始向中国提供6种枪炮的技术资料和实物,与朝鲜战争初期售予中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旧武器不同的是,此次提供的基本都是苏军现役的新型号,其中除СКС45半自动步枪和АК47自动步枪外,还首次提供了РПГ-2。当年苏方一是考虑到其现役装备不能出口的限制,二是为防止落入美国军队之手而泄密,向志愿军提供的36个师装备中并没有这种武器。因此志愿军出国作战时,全军只有少量缴获的美制60毫米、88.9毫米“巴祖卡”火箭筒和57毫米无座力炮作为反坦克火力,尽管在1951年上半年紧急生产了仿自“超级巴祖卡”的51式90毫米火箭筒,但仍远远不能满足战场需求,很多时候只能靠反坦克手榴弹和炸药包来对付美军坦克,失去了很多致胜机会。因此当彭德怀看到苏方向中国提供的РПГ-2样品时,曾感叹道:“如果当年志愿军有这种武器该多好啊!”
1955年4月19日,彭德怀和聂荣臻联名向党中央报告部队装备和兵工生产情况,指出1952年以前苏方提供的技术资料和图纸,是与我军当时在役装备相配套的,国内军工厂从1953年开始仿制生产的也都是这些苏式武器,虽然它们在苏联红军中都已淘汰退役,但如近期发生战争,我军势必仍以手中的这些旧式武器作战,而新型枪炮从试制、投产到部队换装需要一定周期,因此提议当年仍延续旧有型制,1956年再根据国际形势决定是否按新图纸生产。经仔细研究,党中央批准了彭、聂的这一报告,并没有立即安排仿制生产苏联转让的6种新型枪炮。因此,56式火箭筒直至1956年才由547厂承制成功,并于当年定型,被命名为“1956年式40毫米单兵反坦克火箭筒”。虽然这种武器发射筒本身为筒状,但发射原理与火箭并无关系,РПГ在俄文中也只是“手持反坦克高爆弹发射器”的缩写,至于后来西方表述的RPG7火箭炮(“火箭助推榴弹”的英文缩写)则是与РПГ-7的火箭助推原理相对应的,为什么国内称56式自动步枪为“火箭筒”,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该武器是用以取代51式火箭筒的缘故,与仿自АК47的56式冲锋枪称为“冲锋枪”而不是“自动步枪”是一个道理。在实际划分中,是把这类武器划归轻型火炮一类的。“一五”期间547厂共生产56式火箭筒633具,1961年产量增加到3020具,1962年达到10019具,1963至1965年期间,该厂还生产援外用56式火箭筒5700具。此外,197厂也生产了1.8万具。配套火箭弹的试制工作在苏联顾问的帮助下,于1955年在282厂开始,1957年定型,命名为“1956年式40毫米火箭破甲弹”。除282厂外,还有342、543、牡丹江市机床厂等厂家生产过该型火箭弹。
详解
56式40毫米火箭筒从整体来看,包括发射筒和火箭弹两大部分,前者赋予火箭弹初始方向并实现点火功能,后者被发射出去后击中目标产生破甲杀伤效果。
56式自动步枪RPG7火箭炮采用与无后座力炮类似的平衡抛射原理,发射筒为敞开式,本身又可分为筒身和发射机两部分。筒身由高强度无缝钢管车制而成,内部光洁,并镀有抗烧蚀的铬层。整个筒身内径前后一致,筒尾也没有膨胀腔,发射时药管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直接从筒尾喷出。不过发射筒外径并不完全相同,口部和尾部为了保证强度,相对较厚,筒身中后部直径较细,但有几道较粗的突起部分,用于焊接背带环和安装隔热护筒。筒口上方还开有一个定位缺口,用来在插入火箭弹时为弹体定位,保证火箭弹上底火部分刚好对准击针。发射筒上部焊接有钢板冲压成型的准星座和表尺座,座内设有弓形弹簧片,用于支撑准星和表尺。方形准星宽3毫米,和表尺一样都是由钢板冲压折弯成型,然后用轴销固定在准星座和表尺座上。框形表尺上有3个缺口,自上而下在缺口下方分别刻有150、100和50三组数字,对应150米、100米和50米三种射击距离。准星和表尺可以分别向后和向前折叠在筒身上,防止携行时磕碰损坏。其最大缺点是准星和缺口上未设荧光点等辅助夜瞄装置,在光照条件欠佳时难以使用。发射筒左侧前后分别焊有钢丝弯成的“[”形背带环,用于安装背带,利用后者可以像携带步枪一样把RPG7火箭炮斜挎在身上。发射筒中部装有隔热护筒,最早护筒材料是木质的,后期多为PF注塑成型,也有用玻璃钢制作的。护筒为对称的半圆形两瓣,其内表面有三道突起,用以与筒身表面之间形成空隙,防止金属筒体的热量直接传递到护筒上。隔热护筒左右对称地卡在发射筒上,护筒前部有让位缺口,刚好卡进表尺座内,因此不会相对于发射筒转动,护筒外表面前后各有一道环槽,用于安装环形固定卡子,后者由钢板弯曲而成,两头分别焊有螺母座和螺钉座,将螺钉紧固后,即将隔热护筒固定在筒身上。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基本原理
详解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