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弹
靠火箭发动机推进的弹药
火箭弹(rocket projectile)通常是指靠火箭发动机所产生的推力为动力,以完成一定作战任务的无制导装置的弹药,主要用于杀伤、压制敌方有生力量,破坏工事及武器装备等。与火炮弹丸不同,火箭弹是通过发射装置借助于火箭发动机产生的反作用力而运动的,而火箭发射装置只赋予火箭弹一定射角、射向,并提供点火机构,创造火箭发动机开始工作的条件,并不给火箭弹提供任何飞行动力。
火箭弹主要由、火箭发动机及稳定装置等部件组成。战斗部是在弹道终点发挥作战效能的部件;火箭发动机是使火箭弹能够飞行的推进动力装置,目前装备及在研的火箭弹主要采用;稳定装置是使火箭弹能够按预定的姿态及弹道在空中稳定飞行的装置。
世界各国研制或装备的各种火箭弹种类有很多。按战斗部类型不同分为杀伤、爆破、杀爆、破甲、碎甲、布雷、燃烧、发烟及子母式火箭弹等,按作战使用和所配属兵种不同分为地面炮兵(野战)火箭弹、地面步兵(单兵)反坦克火箭弹、空军航空)火箭弹和海军火箭弹等,而按飞行稳定方式不同又分为旋转稳定火箭弹和尾翼稳定火箭弹等。
历史沿革
火箭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远在火炮出现以前就已将火箭运用于军事目的。历史事实说明,中国是火箭的发源地。据史料记载,公元969年(宋开宝元年)冯义升和岳义方两人发明了火箭并试验成功。公元1161年宋军就有了初期的火箭武器——“霹雳炮",并应用于军事。中国的火药及火箭技术于13-14世纪传入阿拉伯国家,以后又传入欧洲
19世纪初,英国人W·康格里夫研制了射程为2.5km的火箭弹。20世纪20-40年代,德国美国苏联等国均研制并发展了火箭弹。其中,苏联制造的6M-13式火箭炮,可联装16发132mm口径的尾翼式火箭弹,最大射程达8.5km,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俗称“喀秋莎BM-13火箭炮”。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先后研制成了M-14、M-21、M-24和夫劳克火箭弹及其火箭炮苏联海军的RBU系列反潜火箭弹研制于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先后推出了RBU-600、900、1200等型号,采取多联装发射装置,RBU-1200反潜火箭采用十二联装发射装置。该武器呈圆弧形排列,每侧各6管,可以自动填装、瞄准,系统反应时间短,最大有效射程为12000米,有效拦截距离100-3000米。反潜火箭弹出现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其中典型装备有美国的RUR-4“阿尔法武器”、瑞典的375毫米“博福斯”、苏联的250/300毫米的反潜火箭系统等。
20世纪50年代,火箭弹的最大射程约为10km。20世纪60-70年代大多数火箭弹的最大射程已达20km。至20世纪70-80年代先后研制了220mm多管炮与300mm多管火箭炮及火箭弹,其中300mm火箭弹最大射程已达到70km。美国沃特公司研制生产的M270式多管火箭炮系统,于1983年正式装备美国陆军。M270式多管火箭炮系统是一种全天候、间瞄、面射击武器,能对敌纵深的集群目标和面目标实施突然的密集火力袭击,具有很高的火力密度,其战斗部采用双用途子弹子母战斗部。
1949年9月,钟林指导生产了新中国第一批火箭弹,受到苏联专家的赞扬,誉称为“中国的卡秋莎”。
20世纪80年代研制的火箭弹的射程已达到30-40km。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等在MLRS(Muliple Launch Rocket System)上研制开发的227mm火箭弹的射程达到了70km,意大利研制的菲洛斯70式315mm火箭弹的射程已达到70km,俄罗斯研制的300mm火箭弹射程也达到了70km,中国研制的WM-80型273mm火箭弹的最大射程超过80km。
1996年,美国陆军提出先进精确杀伤武器系统(APKWS)概念,企图通过为传统火箭弹加装低成本导引头的方法,研制出用于实施精确打击的新型火箭弹。2006年4月,BAE系统公司在竞标过程中击败对手,成为该项目的主承包商。该公司突破导引头一般位于弹体头部的设计思路,改用了分布式孔径半主动激光导引头(DASALS),将4个导引头窗口分别设置在新套件弹出式后掠鸭翼舵的前缘,通过光纤将探测到的信息传输给制导系统,进而控制火箭弹机动,直至命中目标。2009年11月,该项目开发完成。3年后,新型火箭弹APKWS-Ⅱ开始全速生产。
20世纪末许多国家开始了100km以上超远程火箭弹的研制。随着射程的增大,为了保证必要的射击精度,新研制的远程火箭弹大多数采用了简易制导或弹道修正等措施,这也是火箭弹发展趋势之一。另外,美国研制的GMLRS制导火箭弹采用的是GPS/INS制导,其中M31式GMLRS火箭弹弹径为227mm,战斗部重90kg,配用多功能引信(有触发、延期和空爆3种作用模式),可打击90km远处的目标,圆概率误差为2m。目前美国正在研发的GMLRS+制导火箭弹增加了激光半主动导引头,其作用是辅助GPS制导系统,为火箭弹提供末制导能力,以有效打击运动目标。CMLRS+配备新型可调效应战斗部,采用经过改进的加长型火箭发动机,有更远的射程和更高的精度,且可沿更加优良的弹道飞行。射程的增加使得作战人员可以用更少的发射车实现更广的火力覆盖。
2011年8月,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试验结果显示,加装远程发动机的GMLRS+制导火箭弹的射程可达120km。
2014年12月,中国保利集团在“2014南非国际防务展”上展出了WS400反潜火箭弹。WS400反潜火箭弹只是一个概念,截至2014年底中国海军和陆军从未部署过WS系列火箭弹。WS1、WS2、WS3系列多管火箭弹发射系统(MLRS)是一款主要用于出口的火箭弹。WS1、WS1B、WS2火箭弹已经出口到一些国家,包括土耳其和苏丹等。WS2火箭弹的操作范围为200公里(惯性制导),WS3火箭弹为200公里,WS3A为280公里。WS3/3A也采用GPS中段制导,误差范围小于50米。
当地时间2020年6月1日,英国航空航天系统(BAES)公司宣布,该公司“先进精确杀伤武器系统”(APKWS)火箭弹首次成功完成地对地试射。
2023年初,英国BAE系统公司宣布,其所研发的70毫米口径APKWS-Ⅱ火箭弹完成地对空发射试验,验证了低成本打击空中目标的有效性。
发射原理
火箭弹的外弹道可分为主动段和被动段弹道两个部分。主动段是指火箭发动机工作段,而被动段则指火箭发动机工作结束直到火箭弹到达目标为止的阶段。火箭弹在弹道主动段终点达到最大速度。火箭弹在导轨上的运动,由于有推力存在应当说是属于主动段弹道,但对外弹道来说,常常以射出点作为弹道的起点,而不考虑火箭弹在滑轨上的运动。
火箭弹的发射装置有管筒式和导轨式之分,前者叫火箭炮或,而后者叫发射架或发射器。为了使火箭发动机点火,在发射装置上设有专用的电气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控制台接到火箭弹的接触装置( 点火器)上。
在火箭的射击过程中,由于发动机燃烧室内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气压,通过喷管形成高速的气流,从而产生与气流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作用于弹体,使弹体沿着反作用力的方向前运动。由此可见,在火箭弹的运动过程中,它的速度变化规律同火药的燃烧规律以及燃烧室内的压力变化规律是密切相关的。
服役情况
各国装备情况
美国陆军在1996年提出将非制导型“九头蛇”70毫米火箭弹改进成激光半主动制导弹药,这就是“先进精确杀伤武器系统”(APKWS)项目。当时,BAE系统公司和雷锡恩公司分别提出了各自的竞标方案。BAE系统公司的方案是在非制导型“九头蛇”70毫米火箭弹的战斗部发动机之间加装编号为WGU-59/B的制导舱段,而雷锡恩公司选择了重新对弹体进行设计的方案,在弹头处加装激光半主动导引头。最终,经过权衡后,美国陆军选择BAE系统公司的方案,并在2012年开始批量装备。此后,美国空军、海军以及海军陆战队也陆续采购“九头蛇”70毫米激光半主动制导火箭弹,并装备在各自的战斗机以及直升机上。
2021年1月14日,美国陆军公开发表文章,庆祝制导型227毫米火箭弹GMLRS的生产达到了重要的里程碑。截至2020年11月,这种火箭弹的产量已经达到了整整5万发。不但装备美国陆军,也装备了美国海军陆战队。21世纪之初,美国军队装备了GPS制导的M30火箭弹和M31火箭弹,都被列入所谓的制导型多管火箭炮武器系统当中,简称GMLRS,射程达到了70千米。增程型GMLRS的射程达到150千米,但是研制工作还没有最后完成。
C-5系列航空火箭是俄罗斯航空火箭弹中口径最小、使用最广泛的空空、空地火箭弹,装有多种类型的战斗部,配用多种型号的发射器。C-5航空火箭弹广泛装备俄罗斯多种机型,曾经大量出口,20世纪70 - 90年代在中东战争两伊战争埃塞俄比亚安哥拉等局部战争中使用。2020年9月30日,俄罗斯《消息报》报道,“龙卷风-G”多管火箭炮系统(122毫米口径)的最新型火箭弹已经开始交付,新型火箭弹不仅可以以特定的精度打击目标,还配备可分离的战斗部,战斗部通过降落伞可以几乎垂直地落在目标顶部。此种弹药很容易摧毁装甲车,人员甚至野战工事。是一款两级火箭弹,可以从不同方向和不同角度打击目标。
2020年7月初,德国国民议会通过一项决议,批准德国陆军升级“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以及为M270多管火箭炮系统(德国陆军称为MARS)多管火箭炮系统采购新型火箭弹。2022年6月23日,欧洲导弹公司(欧洲导弹集团)当天在2022年柏林航展上公开了其研制的“联合火力支援导弹”(JFS-M)。该弹是一种模块化陆基巡航导弹,以MBDA为德、法、西三国“未来作战航空系统”(FCAS)计划研制的RC100小型无人遥控载具(RC)为基础开发。MBDA透露,JFS-M的最大射程达499千米,适配美制M270履带式多管火箭炮和M142”海玛斯”轮式多管火箭炮,每个六联装整体式火箭弹发射箱可容纳2枚,因比每辆M270可推世4村每辆“海玛”可携带2枚。
2021年,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航天科工集团展出SY300制导火箭弹,该火箭弹用于打击多种战役和战术目标。采用6/12联装倾斜箱式热发射方式,可满足不同纵深、不同毁伤能力的打击需要。射程40KM-130KM,具有火力密度大、毁伤能力强、多点重复打击、操作维护简便等特点。
实战应用
1939年8月20日,五架伊-16战斗机在N.I.兹沃纳列夫上尉的率领下,使用RS-82空对地火箭弹向一队日军飞机齐射,并击落了其中的两架,这是世界上首次战机之间的火箭交战。
2020年,美国空军第53联队下属第85测试与评估中队的一架F-16C战斗机进行了一次巡航导弹拦截试验。这架战机在试验中发射AGR-20A型“九头蛇”70毫米激光半主动制导火箭弹,击落了一架模拟“敌方”巡航导弹的BQM-167无人靶机。此次试验探索了战斗机拦截巡航导弹的新战术战法,具有很重要的实战意义。
2022年7月27日,俄国防部称,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继续打击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地区、尼古拉耶夫州等地的乌军武器弹药库、指挥所等军事目标,其中包括上百枚美国提供的“海马斯”火箭弹。
2023年10月27日,加沙地带武装组织向特拉维夫、里雄莱锡安以色列中部城市,以及靠近加沙地带的以色列城镇密集发射火箭弹。同日,6枚火箭弹射向位于叙利亚东北部代尔祖尔省乌马尔油田的美国军队在叙非法基地。11月23日上午,黎巴嫩真主党向以色列军事基地发射了48枚喀秋莎火箭弹。
基本构造
火箭弹主要由、火箭发动机及稳定装置等部件组成。
战斗部
战斗部是在弹道终点发挥作战效能的部件。根据作战目的及对象的不同,在火箭弹上可以采用不同类型的战斗部。目前在火箭弹研制中常用的战斗部类型包括杀伤战斗部、爆破战斗部、杀伤爆破战斗部、子母战斗部、破甲战斗部、半穿甲战斗部、干扰战斗部以及云爆战斗部等。为了使适时可靠地起爆,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毁伤或干扰等作用,战斗部上都配有装置。战斗部类型及作战目标不同配用的引信类型不同,目前火箭弹研制中常用的引信有触发引信、电子时间引信和近感引信等。
火箭发动机
火箭发动机是使火箭弹能够飞行的推进动力装置,目前装备及在研的火箭弹主要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由连接底、燃烧室、固体装药.装药支撑装置、喷管及点火具等组成。在发射火箭弹时.发火控制系统给予点火具发火信号后,点火具工作产生的高温高压点火气体流经固体推进剂装药表面时,点燃主装药。主装药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流经拉瓦尔喷管时,燃气的温度及密度下降,流速增大,在喷管出口截面上形成高速气流向后喷出,从而产生推力推动火箭弹向前运动。
稳定装置
稳定装置是使火箭弹能够按预定的姿态及弹道在空中稳定飞行的装置。按照稳定原理的不同,稳定装置可分为涡轮式稳定装置和尾翼式稳定装置两类。涡轮式稳定装置是利用火箭发动机的多个倾斜喷管产生的导转使火箭弹绕纵轴高速旋转,高速旋转产生的陀螺效应使火箭弹稳定飞行;尾翼式稳定装置是在火箭弹的尾部安装尾翼,在空气中飞行时,安装尾翼后的火箭弹全弹气动压心移到质心之后,从而产生稳定力矩,使火箭弹稳定飞行。
火箭弹是火箭武器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火箭武器系统一般由火箭弹、运载及发射装置、和雷达及气象探测等系统组成。运载及发射装置在行进中运载火箭弹,在发射时赋予火箭弹高低及方向的射角。火控系统实施弹道解算,确定射击参数,控制火箭发动机点火等。当火箭弹上带有可装定装置时,火控系统也负责弹上装定装置的参数装定。
分类
世界各国研制或装备的各种火箭弹种类有很多。按战斗部类型不同分为杀伤、爆破、杀爆、破甲、碎甲、布雷、燃烧、发烟及子母式火箭弹等,按作战使用和所配属兵种不同分为地面炮兵(野战)火箭弹、地面步兵(单兵)反坦克火箭弹、空军航空)火箭弹和海军火箭弹等,而按飞行稳定方式不同又分为旋转稳定火箭弹和尾翼稳定火箭弹等。
按有无控制系统分
可分为有控制的火箭弹(通称为导弹)和无控制的火箭弹(即常谓之为火箭弹)。导弹是在弹上或弹与地面都装有控制机构,使其按预定的弹道飞行,当出现偏差时,可通过控制系统进行修正,因而提高了它的命中率。
虽然一般意义上的火箭弹是不具备制导能力的,但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和作战需求的牵引,目前在火箭弹上也在开始发展制导技术以提高命中精度。当然,这些控制技术应以不使火箭弹制造成本过高为限,否则,就失去在战场上大量使用的优越性而进入导弹范畴了。
按火箭动力装置所用燃料来分
可分为液体燃料火箭弹和固体燃料火箭弹。液体燃料火箭弹所用燃料(推进剂)呈液态,如煤油+硝酸乙醇+液态氧、煤油+液氧等,一般多为远程火箭弹;固体燃料火箭弹所用推进剂呈固态,如双石-2、双铅-2等,为中国军队炮兵装备的火箭弹所常用,射程相对较近。
按所属军、兵种分
有地面炮兵火箭弹(又称野战火箭弹)、反坦克火箭弹(配属步兵用于反坦克和装甲车等)、空军火箭弹(装备在飞机上)和海军火箭弹(舰载发射)等。
陆军火箭弹
陆军火箭弹是由地面作战部队使用的火箭弹。陆军火箭弹又可分为单兵火箭弹和炮兵野战火箭弹。单兵火箭弹由单兵肩射使用,其特点是弹道低伸、体积小、质量轻、火箭发动机工作时间短,主要用于对付坦克等装甲车辆、地面工事以及超低空飞行的武装直升机等目标。炮兵野战火箭弹由多管发射装置发射,其特点是弹道弯曲、射程远、火力密集,主要用于毁伤远距离分布的敌有生力量、集群坦克和装甲运兵车、炮兵和导弹发射阵地、敌前沿阵地指挥所和雷达站等目标。
海军火箭弹
海军火箭弹是以舰艇作为发射平台发射的火箭弹。常用的海军火箭弹包括:用于对付潜艇及水面舰艇的反潜反舰火箭弹,用于对付岸上集群目标的对岸火箭弹,用于干扰雷达、导弹及鱼雷的干扰火箭弹等。干扰雷达及导弹的火箭弹主要是无源干扰弹,干扰鱼雷的火箭弹主要是有源干扰弹。
空军火箭弹
空军火箭弹是以固定翼飞机或武装直升机作为发射平台发射的火箭弹,它们又分为空空火箭弹和空地火箭弹。空空火箭弹主要用于对付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空地火箭弹主要用于对付地面集群有生力量装甲车辆和地面工事等目标,也可用于攻击海上舰艇。
按射程范围分
可分为近程火箭弹、中程火箭弹、远程火箭弹和超远程火箭弹。近、中、远的概念并不很严格,界线的划分说法也不一致,一般认为几十千米以内均算近程。
按飞行稳定方式分
有靠高速旋转保持飞行稳定的涡轮火箭弹和靠尾翼保持飞行稳定的尾翼火箭弹两种。
按战斗用途分。
火箭弹按战斗用途分类与普通炮弹相比,除了没有火箭穿甲弹之外,其他用途的火箭弹都有,如杀伤爆破火箭弹、破甲火箭弹、照明火箭弹、教练火箭弹等。
特点
优点
与身管火炮发射的弹药相比较,火箭弹有以下几项优点:
缺点
由于火箭弹自身带有推进动力装置,且大多数火箭弹在出炮口后的一段外弹道上其火箭发动机仍在工作。这些因素也使得无控火箭弹存在一些缺点。
应用领域
民生
火箭弹可以用来人工降水。火箭人工增雨,是利用火箭发射架向空中发射含有催化剂的火箭弹。火箭弹在到达7000多米高空的云中预定位置以后,催化剂被自动点燃,随着火箭弹飞行沿途燃烧。火箭弹具有运输便捷、机动性强的优点,而且增雨催化效果也很好,但受空域使用限制,使用火箭弹需提前向空管部门申请,以免影响空中航线安全。
军事
火箭弹按所属军、兵种分,有地面炮兵火箭弹(又称野战火箭弹)、反坦克火箭弹(配属步兵用于反坦克和装甲车等)、空军火箭弹(装备在飞机上)和海军火箭弹(舰载发射)等。
2018年7月,美国空军官员透露,五角大楼大幅增加空射激光制导火箭弹的数量,用于空袭并命中超过3公里范围的移动目标。
发展趋势
火箭弹具有无后坐、射程覆盖范围大、使用方便等优点,一直倍受许多军事强国的重视。随着微机电系统、惯性导航和卫星定位等相关应用技术的日益成熟和一些高新技术、新材料、新原理、新工艺在火箭弹武器系统研制中的应用,火箭弹在射程、威力、密集度等综合性能指标方面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呈现出射程远程化、打击精确化、大威力及多用途化、动力推进装置多样化和发射多管化的发展趋势。
扩大覆盖范围,拓展远程压制能力
推进剂的比冲大小和装载质量的多少是决定火箭弹射程远近的重要参数。随着高能材料在固体推进剂制造中的应用,使得推进剂能量有了大幅度提高。改性双基推进剂添加黑索金铝粉以后,其比冲已达到240s以上,而复合推进剂的比冲达到了250s 以上。近年来高强度合金钢、轻质复合材料等高强度材料通常用作火箭壳体材料,同时采用强力旋压、精密制造等制造工艺技术,不仅减轻了壳体质量,提高了材料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火箭弹的消极质量大幅度下降,同时推进剂的有效装载质量提高。在总体及结构设计方面,采用现代优化设计技术、新型装药结构、特型喷管等,有效地提高了推进剂装填密度和发动机比冲。这些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使得火箭弹的射程不断提高。
增加射击精度,提升精确打击能力
随着射程的不断提高,在相对密集度指标不变的情况下,其散布的绝对值越来越大,这将会大大影响火箭弹的作战效能。高低压发射、同时离轨尾翼延张、被动控制、减小动静不平衡度以及微推偏喷管设计等常规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应用在型号研制或装备产品改造中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未来的火箭弹将会越来越多地采用多模弹道修正、简易制导、灵巧智能子弹药等先进技术和多管发射技术,实现对大纵深范围内多类目标的打击精确化。
战斗部多用途化,提高作战效能
早期的野战火箭弹主要用于对付大面积集群目标,所配战斗部仅有杀爆、燃烧、照明、烟幕、宣传等作战用途,单兵使用的反坦克火箭弹也只有破甲和碎甲等作战用途。现代野战火箭弹在兼顾对付大面积集群目标作战任务的同时,已开始具备高效毁伤点目标的能力,并且战斗部的作战功能多极化。目前为了消灭敌方有生力量及装甲车辆等目标,大多数火箭弹都配有杀伤、破甲两用子弹的子母战斗部;为了能快速布设防御雷场,已研制了布雷火箭弹;为了提高对装甲车辆的毁伤概率,许多国家在中大口径火箭弹上配备了末敏子弹和末制导子弹药;为了高效毁伤坦克目标,除研究新型破甲战斗部、提高破甲深度外,也开展了多级串联、多用途以及高速动能穿甲等火箭弹战斗部的研制;为了使火箭弹在战场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许多国家正在研制侦察、诱饵、新型干扰等特种火箭弹。
推进装置多样化,实现动力的可控性
固体火箭发动机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使用方便等特点,使其成为目前大多数自带动力武器的动力装置。但因固体火箭发动机工作时间短、比冲小、推力不易调节等缺点,限制了该种动力推进装置的应用范围。目前许多国家已开始应用或研究多种新型动力推进装置,主要有以下几类:
固体或液体冲压发动机
充分利用大气中的氧气,采用贫氧推进剂,其比冲可达600s以上。由于冲压发动机在--定飞行速度下才能启动,因此它一般作为增程增速发动机使用。
凝胶推进剂发动机
采用的推进剂是一种凝胶状物质,根据不同推力大小的需要,通过控制装置可以往燃烧室输人不同质量的推进剂。一般作为可变推力发动机使用。
脉冲爆震发动机
这种发动机类似于冲压喷气发动机,以空气中的氧气作为氧化剂,燃料采用汽油、丙烷或氢气,具有能量利用率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并能在静止或不同飞行速度下启动。脉冲爆震发动机所产生的推力较小,可作为续航发动机使用。
相关事件
2023年11月26日,美国纽约时报》报道,多年来不同研究判定,美国军队训练用的肩扛式火箭弹等武器存在可致士兵脑损伤的风险,这些武器仍在大规模使用,而国防部相关纠正举措进展迟缓。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发射原理
服役情况
各国装备情况
实战应用
基本构造
战斗部
火箭发动机
稳定装置
分类
按有无控制系统分
按火箭动力装置所用燃料来分
按所属军、兵种分
陆军火箭弹
海军火箭弹
空军火箭弹
按射程范围分
按飞行稳定方式分
按战斗用途分。
特点
优点
缺点
应用领域
民生
军事
发展趋势
扩大覆盖范围,拓展远程压制能力
增加射击精度,提升精确打击能力
战斗部多用途化,提高作战效能
推进装置多样化,实现动力的可控性
固体或液体冲压发动机
凝胶推进剂发动机
脉冲爆震发动机
相关事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