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金
古代鼎彝等古器物
吉金:古代鼎彝等古器物。古以祭祀为吉礼,故称铜铸之祭器为“吉金”。以后作为钟鼎彝器的统称,清代著录古器之书,多称“吉金录”。一说,古指适于铸造各种鼎彝器的金属。
基本介绍
青铜为何叫"金"
汉代以前的文章中所称的“金”往往指的就是青铜,“吉金”则是精纯而美好的青铜。《墨子》一书在描述大禹铸九鼎时写到“使蜚廉采金于山川,而陶铸之于昆吾。”这里所说的“采金”就是指开采铜矿取得铸鼎所需的青铜。《诗经》中著名的《韩奕》一诗中,内有“革金厄”一句,句中的“金厄”指的就是青铜的轭(马具)。
前一段时间几部反映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故事的电视剧中,有表现王赏赐给大臣多少多少金的场面,只见太监们手捧着托盘,盘子里面放着若干个金元宝。这大错特错!其实,当时王赏赐的并不是真正的金子,而是青铜保利艺术博物馆西周公国从,就可以清楚地告诉我们这一点。
从簋是约3000年前的一件青铜礼器。它的器内底上有2行9字铭文:“从易(赐)金于公,用乍(作)寳彝”。说的明明白白:这件青铜器的主人叫作“从”,得到了他的主公赏赐给他的“金”,他用这些“金”铸造了这件青铜礼器。这里的“金”又怎么能是黄金呢?!
从簋的下面设一个方形的底座,属方座簋。西周时期能够拥有这类方座簋的,都是高级的贵族,故而制作得 都十分讲究,装饰也极为华美。然而这件簋器形小巧,上面有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形的双耳,腹部饰多枚乳钉状的纹样,方座上有鸟纹和龙纹,相对而言要简单得多。特别是簋的腹部所装饰的乳钉纹下,没有任何辅助的地纹,只是简单的一个层次,与当时其他方座簋的花纹上下多达三层形成鲜明对比。专家们对此大惑不解,有的推测从这个人很可能地位不高,但是王身边的近臣,得到王的宠爱,他获得恩准可以使用方座簋,但毕竟等级不够,他所作的方座簋只得小一些,装饰简单一些。这是一个罕见的特例,也是极珍贵的特例。
当时的铜矿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的江西省、湖北、安徽等地,要获得大批铜料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据研究,周王曾多次派大军征伐南方,抢夺铜料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原因。
保利艺术博物馆收藏的戎生编钟的铭文中称:“……遣卤积,彼潜征繁汤,取厥吉金,用作宝协钟。……”明确标明它所用的吉金就是用卤积(盐)从繁汤这个地方换来的。这一事件也见于《竹书纪年》等文献。在2800年前,派遣浩浩荡荡的拉盐车队,从北方到南方专门去换铜,铜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可想而知了。
由于把青铜称作“金”,后来人们又将青铜礼器也称之为“金”,把青铜器上的铭文称作“金文”。以“金文”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金石学”,曾是中国古代一门很重要的学问。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基本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