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叶桂(拉丁学名:Cinnamomum mairei Levl.),
樟科樟属常绿乔木。高可达16m。幼枝多少具棱脊。叶互生或近对生,革质,
披针形至椭圆形,
复总状花序,花两性,白色,花丝略被柔毛或
近无毛,无
腺体,花药长圆柱卵形,与花丝近等长,子房卵球形,果实卵球形,果梗纤细。花期4~5月,果期8~10月。
银叶桂是中国稀有珍贵的药用、用材树种。不仅分布范围窄,资源也少,濒危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银叶桂性辛、甘,温。有温经散寒,行气活血,止痛之功能。用于感受风寒,胃腹冷痛,
经痛,
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疼痛;外用治跌打损伤,
骨折。
形态特征
乔木,高6~16米,胸径30~80厘米。枝条圆柱形,紫褐色,小枝多少具棱角。芽卵圆形,长2.5毫米,有白色绢毛。
叶互生或近对生,
披针形,长6~11厘米,宽2.5~4厘米,先端渐尖,尖头钝,基部渐狭至近圆形,革质,上面绿色,光亮,无毛,下面苍白色,晦暗,幼时密被银色绢状毛,老时被贴生绢质短绒毛,三出脉或离基三出脉,中脉及侧脉在上面几不明显,下面凸起,中脉直贯叶端,自其上生出1~2条支脉,支脉在叶端弧曲,侧脉自离叶基0~5毫米处生出,弧曲,近叶端处消失,外侧向叶缘处生出少数不明显的支脉,有时侧脉自叶基沿叶缘生出2条纤细的支侧脉,横脉多数,均弧曲状,不明显;叶柄长1~1.5厘米,腹凹背凸,无毛。
复总状花序长4~7(9)厘米,自当年生枝条基部生出,具5~12花,总梗纤细,近丝状,长2~4厘米,被细短柔毛。花白色,长约5毫米;
花梗丝状,长4~8毫米,被短柔毛。花被内外两面密被绢状短柔毛,花被筒极短,倒锥形,长约1.5毫米,花被裂片倒卵形,先端锐尖,近等大,长约3.5毫米,外轮宽约2毫米,内轮稍狭。能育
雄蕊9,花丝基部略被柔毛或近无毛,第一、二轮雄蕊长约2.5毫米,花丝无
腺体,花药与花丝近等长,宽卵圆形,先端钝,药室内向,第三轮雄蕊长约2.6毫米,花丝宽大,中部有一对具
短柄的肾形腺体,花药与花丝近等长,长圆状卵圆形,药室外向。退化雄蕊3,位于最内轮,心形,长1.5毫米,具短柄。子房卵珠形,长约1毫米,花柱粗壮,长2.3毫米,柱头增大,头状。
果卵球形,长13毫米,宽7~8毫米,无毛;果托半球形,顶端全缘,宽4~5毫米,果梗纤细,几不增粗。花期4~5月,果期8~10月。
生长环境
分布区气候温暖,湿润,多雨,常年多云雾,日照少,年平均温为8.2~16℃,1月平均温-2.4~6℃,7月平均温17.8~30℃,极端最低温为-14.4℃,年降水量1000~1450毫米,平均相对湿度8银叶桂0%左右。土壤为山地黄壤或黄棕壤,pH值4~5.5。银叶桂是喜湿性耐阴树种。
多生于溪谷、山坡或沟边组成以
青冈Cyclobalanopsies glauca(Thunb)Oerst.、云山青冈C.nubium(Hand.-Mazz,)Chun、细叶青冈C.gracilis(Rehd.et Wils.)Chenget T.Hong、
扁刺锥锥栗属 platyacanthaRehd.et Wils.、
光叶水青冈Fagus lucidaRehd.et Wils.、华南桦
桦木属 austro-sinensisChunex P和中华槭Acer sinensis Pax.等为主的常绿叶混交林。
生于海拔1100~2200米的中山及亚高山地带。
地理分布
栽培方法
种子繁殖
用种子繁殖。果实采收后,搓去果皮,阴干后即可播种。若次年春播需湿沙贮藏。当前要研究提高母树结实量,以便开展育苗造林试验。
育苗移栽,10~11月采收成熟果实,用稍湿润的细沙拌合贮藏。2~3月播种,按行距24厘米开横沟,深约6厘米,播幅9~12厘米,条播,薄覆细土约3厘米,盖草,出苗时揭去,遇干旱要淋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注意浅耕除草,做到土松草尽,追肥两次。至第2年春天雨季要移栽1次,促使多生细根,定植容易成活,培育两年,即可定植。定植宜在春天雨季进行,株距2~3米,树坑宽深各为30厘米,幼苗挖取后,剪去过长的主根和部分枝叶,根系要舒展,幼苗人土深度,以较原来稍深为宜,最后淋水定根。
田间管理
栽后在封林前,每年春、秋两季要各松土除草1次,最好在每次松土后追肥1次,并砍除妨碍生长的杂树,防止人畜残踏,在封林后,即不需其他管理。
常见病害
茎腐病
发病严重时,导致幼苗茎基部变黑腐烂,病株下部叶片发黄叶缘变褐色,随即枯萎,此病病源为土壤习居性菌,圃地积水土壤过湿或连续高温,植株生长不良,容易发病,土壤瘠薄,有机质少,也易感病。
防治方法
播种前用
多菌灵、
甲基硫菌灵或
敌克松,每平方米5-10克,加细土稀释20-30倍,均匀撒入表土,也可沟施于播种沟内。
注意排水,降低土壤湿度;高温时搭
荫棚提高幼苗抗病能力。3.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
粉剂每平方米1.5克喷粉或50%
代森锌500倍液,每平方米浇灌2-3公斤
药水。
营造混交林
一般采用株间、行间或行带混交,伴生树种选用
杉木王等早期生长快,庇荫作用好的
速生树种,造林初期大都是伴生树种生长旺盛,林冠处于上层,银叶桂生长慢,林冠虽处于下层,但生长发育正常,此后逐渐伐除生树种,即可以短养长,同时达到培育银叶桂的目的。尤溪经营林场1976年造的楠杉混交林,从造林后第7年开始,逐步间伐杉木直至全部伐除,增加收入又可发展珍贵树种银叶桂,这种方法有以杉养楠、以杉促楠、以杉保楠的作用。3种不同混交方式和混交比例以2楠1杉株间混交,银叶桂生长最好。同时楠杉混交林有较强的抗虫害能力,石路试验区发生鳞毛叶甲虫危害,啃食嫩梢,使顶梢枯黄,严重危害银叶桂生长。在同一坡面上调查,银叶桂纯林被害株数达95%,而楠杉混交林中的银叶桂被害株数仅5%。
次生林改造
选立地条件较好,林木较稀疏的多树种混交林或
杉木王萌芽林,通过林分改造套种银叶桂形成混交林。尤溪经营林场林坑试验区杉木萌芽林混种银叶桂,每公顷留杉木1200~1800株,其余伐除,使林分郁闭度保持在0.4~0.5左右,经过带状整地再挖穴混种银叶桂,此后视银叶桂生长间伐杉木,生产杉木杆;1982年进行修枝,1985年和1989年进行间伐,这样既增加
杉木小规格材(23.7m/hm),每公顷获纯利润1575元,又能大促进银叶桂正常生长。银叶桂9年生平均高4.5米,平均地径5.6厘米。
要营造大面积人工
阔叶林以及结构稳定的多树种阔叶混交林,还有很大的困难。保护和发展阔叶林的重要途径是改造现有次生阔叶林。尤溪经营林场在双里试验区,1994年进行次生阔叶中幼林改造试验,结果表明:在郁闭度0.3~0.5范围,林冠下补种银叶桂,5年生平均高1.9米。平均地径2.44厘米,在林中空地补种银叶桂,平均高3.29m,平均地径4.42厘米,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物种
本种无疑与香桂Cinnamomum subaveniumMiq.相近,但叶下面幼时密被贴生银色绢状毛,老时仍不十分脱落,花序被细短柔毛可以区别。刘厚(1932)、
杨衔晋(1948)等人认为采自
浙江省南部的
秦仁昌2541号标本(Cinnamomum chingii Metcalf的模式)应归入本种是不可靠的,故应取消浙江南部的记录,而Cinnamomum chingiiMetcalf现在是作为新异名归入香桂Cinnamomum subavenium
MIQ一种中。
主要价值
香料
濒危种。银叶桂是中国稀有珍贵的药用、用材树种。不仅发布范围窄,资源也少。树皮为名贵药材;枝、叶、干、根无法可提取芳香油;小枝皮可作香料;种子可榨油;木材材质优良,抗虫蛀,供作高级家具及
箱柜等用材。
药用
药名:银叶桂。
采收和储藏:一般栽培15~20年,胸径达12~15厘米时,在5~6月采剥树皮,先剥取树干基部60厘米长的皮后,把树砍倒,刮去粗皮再分段剥皮,每段皮长30~60厘米,宽度不等,剥完后皮面向上,平铺地面,,晒干即可。
性味归经:甘、涩,平。大肠经。银叶桂。
功效:涩肠止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克。
物种研究
光合性状
对在照度为5000lx、大气CO体积分数为700×10环境下生长3个月的银叶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气CO体积分数倍增将使银叶桂植株银叶桂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28.7%,其中
叶绿素a、b分别下降了28.6%、19.8%,
类胡萝卜素上升2.8%,叶绿素a/b从1.95下降到1.55。长期高体积分数CO处理使叶片可溶性糖含量降低2.45%,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53.91%,暗呼吸
速率下降95.6%,光呼吸速率下降43.7%;短期内CO加倍处理,光合速率上升21.76%;长期处理,则下降89%.这表明,短时CO体积分数加倍处理使植物的表观光合速率明显增加;长期处理明显抑制了银叶桂的光合作用,出现了严重的光合适应现象。银叶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减弱致使整个代谢水平下降。
染色体分析
银叶桂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2x=38,终变期和中期I一般形成19个二价体,但少数花粉母细胞出现有1个4连体。在中期I观察到四价体为十字型,或呈链状。少数
细胞出现了2个
单价体,可能是联会失败或联会提前消失所致。统计27个构型清晰的中期I细胞,平均每个细胞染色体构型为0.30IV18.33II0.15I。随机统计113个后期I细胞,发现有23.0%的细胞中有1~7个迟滞染色体或断片。银叶桂的
减数分裂后胞质分裂为修饰性的同时型。中期II时子细胞
染色体形态和着丝点清晰,可作半核型分析研究
配子体的核型特征。随机统计65个后期II细胞,有29.2%的细胞中出现迟滞染色体或断片,较后期I时期发生频率增高,同时迟滞染色体数目也有增加,最多可达11个。减数分裂后胞质分裂与
红花木莲、银叶桂一样为修饰性的同时型。中期II时子细胞染色体形态和着丝点清晰,后期II有8.8%的细胞有1~2个迟滞染色体。统计277个花粉有21个空败(占7.6%),与后期I和后期II出现的迟滞
染色体频率基本相同。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