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蝮蛇
爬行纲有鳞目的动物
巴西人最害怕的是一种俗称“雅拉拉卡”的毒蛇。巴西85%被蛇咬伤的人都是这种毒蛇的受害者。雅拉拉卡毒蛇长约1米。雅拉拉卡毒蛇也被译成“南美蛇”或是“矛头蝮蛇”。
简介
学名:巨蝮属 muta
英文名:South American Bushmaster分布于亚马逊河流域、巴西东部及大西洋沿岸。
喜欢栖息于灌木丛、潮湿的雨林内,卵生。
习性很神秘,目前采集到的个体并不多,所以被咬伤深具危险性;习性很神秘,具有出血性毒,体型大,毒液量多等特点。
矛头蝮蛇
矛头亚洲蝮属南美洲中美洲最危险的毒蛇,所有的蝮蛇中它的体型最大,速度最快,注入的毒液也最多。奥 斯丁这次的任务就是到野生世界去拍摄一条这样的毒蛇。问题是奥斯丁怎样找到它们。哥斯达黎加是一个国土狭长的国家,它位于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这个国家的海岸线很长,但是有一座被茂密森林覆盖的山脉,如同脊梁贯穿其中,那里就是奥斯丁要去寻找巨型矛头蝮蛇的地方。
原矛头蝮学名:Protobothropsmucrosquamatus
俗称:烙铁头
原矛头蝮 (Protobothrops jerdonii [Blyth, 1875] 是我国主要毒蛇之一,隶科(Viperidae), 蝮亚科 (Crotalinae), 原矛头蝮属。它是山西省三种毒蛇之一,有一定危害,也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俗称:烙铁头、短尾蝮土公蛇
亚洲蝮属在平原、丘陵及山地生活,是我国数量最多的一种毒蛇。
蝮蛇咬伤:
局部症状:可见两个深而清晰的牙痕,伤口有刺痛及麻木感,周围肿胀明显。局部压痛,活动则加剧,肿痛于2-4天为甚。伤口出血不多但常见有黄色粘液渗出,局部可见瘀斑及水、血泡。亦可有局部组织坏死灶。
全身症状:全身症状多于伤后1-6小时出现,眼睑下垂、视力模糊、复视是蝮蛇伤早期中毒的特征之一。严重者可出现吞咽困难,颈项强直张口困难胸闷,全身肌肉酸痛,患肢活动移动,皮下出现紫癜,尤以妇女儿童较为多见。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心律紊乱及血压下降,尿少或无尿,常出现酱油样颜色的尿。若治疗不及时,多死于呼吸衰竭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被蛇咬上一口的滋味不好受,然而,在某种蛇的毒液中发现的肽,可以缓解高血压症状和某些类型的充血性心力衰竭。被南美蝮蛇(矛头蝮属 Jararaca)咬上一口,轻则造成伤处浮肿、出血,重则导致死亡。 20世纪70年代初期,由塞尔吉奥·恩里克·费费拉领导的一个巴西研究小组在南美蝮蛇毒液中发现了一种肽,可以令血管膨胀,从而降低血压。
这种肽后被统称为缓激肽增强因子(bradykinin potentiating factor),还可阻滞血管紧张素I向血管紧张素II的转化。从血管紧张素I向血管紧张素II的转化过程会造成血压升高。
美国制药商百时美施贵宝利用缓激肽增强因子,研制出第一批血管紧张肽转化酶(ACE)抑制剂,这种药物名为卡托普利(亦称甲丙脯酸),现被普遍用于治疗高血压和某些心脏疾病。
2021年,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烧伤研究所所长罗高兴教授、詹日兴副教授与马尼托巴大学学者Malcolm Xing合作,将一种特殊的凝血酶HC引入明胶—甲基丙烯酸凝胶(GelMA)中,开发了一款基于蛇毒提取物的超级止血胶(HAD),它能像“胶水”一样,通过涂抹方式实现快速止血和组织封闭。相关成果发表于《科学进展》。
在不断探索与尝试中,研究人员发现一种产于南美洲的顶级毒蛇——矛头蝮蛇的毒液中有种特殊的凝血酶HC,可用于制备生物组织止血胶。
参考资料
这种毒蛇能救命.今日头条 中国科学报.2021-08-04
目录
概述
简介
矛头蝮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