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冬就开始发表译述的《怪戒指》、《缝针》、《天真的水珊》等。1923年经郑振铎介绍,参加我国第一个新文学团体“
文学研究会”,并为该会员。文友仍称她为“才女”。
1924年12月,高君箴和郑振铎合作译述的童话集《天鹅》由
商务印书馆出版,叶圣陶在此书序言中热情称赞了他俩献身于儿童文字的精神。
自从1923年10月高君箴与郑振铎在上海结婚后,她就成为郑振铎的好帮手。新婚不久,郑振铎撰写《中国文学者生卒考》,着重介绍汉朝到
清朝320多位著名文学家,在资料方面得到她的大力协助。此后,在郑振铎撰写《
文学大纲》和《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等论著时,她都做了大量资料整理工作,使这些著作早日问世。
“五”惨案发生后,郑振铎义愤填,邀请胡愈之,叶圣陶等系创办了《公理日报》揭露,声讨英日
帝国主义的血腥罪行。该报编辑部、发行所就设在郑家,高君箴积极热情参加该报的校对和发行工作。1927年,周恩来等发动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起义成功后,郑振铎参加了临时革命政权的工作。高君箴主动配合丈夫组织里弄妇女赶制大量军鞋,慰劳进驻
上海市的北伐军将士。
中国抗日战争期间,郑振铎改名换姓离家“蛰居”,高君箴承担起一家老小的生活重担。郑振铎后来用她的的名义开设了“蕴华阁”文具店(兼营古籍),以其收入补贴家用,并资助一些生活困难的文友。该店在
日寇统治下,惨淡经营了四年,高君箴为维持该店的营业付出了很多心血。
新中国成立后,高君箴先后在国家文物局、
文物出版社供职。1958年10月,郑振铎在出国访问途中殉职,高君箴不胜悲痛。她代表家属遵照郑振铎的遗愿,将他一生收藏的近10万册书籍及珍贵的字画、文物、手稿等全部捐献给国家。
郑振铎殉职后,高君箴在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从事
儿童文学资料整理工作,1985年10月15日,她因呼吸衰竭病逝。
高君箴对郑振铎有深厚的、真挚的感情,1979年,她78岁高龄时还口述了《郑振铎与〈小说日报〉的变迁》、《“孤岛”时期的郑振铎》、《“五卅”期间的一张报纸》,由其子
郑尔康记录整理公开发表,为后人留下珍贵的
文学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