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望谟民族中学创办于1946年3月1日,最初名为“望谟县立初级中学”。1952年9月,经过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贵州省望谟民族中学”,并开始步入完中。1959年,学校开始招收高一学生,并将原设在紫云中学的高二班迁来。1960年11月1日,学校启用了新的印章,正式成为完中。1978年8月,
望谟县新建二中,望谟民族中学也被称为一中。1981年9月,省里批准望谟县恢复建立民族中学和小学五所,学校仍然称为“贵州省望谟民族中学”,简称“民中”或“望中”。2014年7月8日,学校新校区在王母街道东岩村正式投入使用,3000余名师生搬入新校区。
历史沿革
1946年3月1日,望谟民族中学创办,初名“望谟县立初级中学”。
1952年9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新建“贵州省望谟民族中学”,简称“望谟民中”。
2008年8月,望谟民族中学成为望谟县第一所普通高级中学。
2011年6月6日老校区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
洪灾,被省政府列为灾后重建项目之一,在建设上整合灾后重建项目、突破高中教育工程项目,共投资近2.4亿元建设新校区。
2014年7月8日,搬迁到现在的新校区。
2016年8月,被省教育厅授予“三类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
2023年6月,被省教育厅宣布授予“二类省级示范普通高中学校”。
办学条件
办学规模
2014年7月8日,望谟县民族中学新校区正式投入使用,3000余名师生搬入位于王母街道东岩村的新校区。
望谟县民族中学始创于1946年,是全县唯一一所独立高中,现有学生3203人,教职工238人。由于学校原处地势较低,屡遭洪水侵袭,同时,随着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学校原有规模已不能满足教育发展需求。2013年,望谟县整合灾后重建项目和高中教育突破项目规划新建了一所全寄宿制高中。
新校区位于望谟县王母街道东岩村,距县城约3公里,占地面积140789㎡,建筑面积61373.84㎡,可容纳学生5000人,2013年3月开工建设,实际总投资达1.8亿元。学校建筑内容包括教学楼三栋、科技实验楼一栋、行政办公楼一栋、男女生宿舍楼各一栋、学生食堂一栋、图书馆一栋、体育馆一栋、教师公租房80套以及公共浴室、生活服务中心、配电房及公厕等标准化附属设施,是一所标准化、现代化的全寄宿制高中。
贵州省望谟民族中学创建于1946年,至今已有69年历史。老校区位于低洼地带,2011年6月6日遭受百年不遇特大洪灾,教学楼和附属设施遭受重大损失。同时,随着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学校原有规模已不能满足教育发展需求。于是,县委、县政府把望谟民族中学新校区建设列为望谟县2011年“6·06”灾后重建教育重大工程项目之一。
2014年7月8日,望谟民族中学全体师生整体搬迁到期盼已久的新校区开始新的学习、生活。现有在校学生3611人,高一年级1291人,高二年级1189人,高三年级1131人,开设有69个教学班。学生总人数中,少数民族学生占85%。
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213人,其中专任教师188人,中小学高级
教师职称教师38人,中小学中级教师职称教师64人。教师学历整体合格率为98%。
办学成果
学校荣誉
2013年11月,望谟民族中学新一届校级领导班子成立。现有校党委、校长室两个校级领导机构,下设办公室、校助室、德育处、教务处、教科处、总务处、学生资助中心和文安办八个处室,还设有校工会、校团委等群团组织。
学校坚持“以德树人,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内抓管理,外树形象,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力争让学生家长都能实现对子女成龙成凤的期盼,让学生成为对祖国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才,从而逐步向质量型、升学型学校转变。
学校先后获得州先进团组织、省校务公开先进单位、省级“毒品预防专项教育先进学校”、省级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州级文明单位、县委先进集体、州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州
家庭教育先进集体、贵州省优秀校园文艺团队、州级民族文化进校园项目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高考成绩
新班子组建以来,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的生命线,以有效课堂为抓手,以教研活动为载体,以教师在职培训为助推力,大力提倡“教学成绩和工作实绩论成败,定英雄”的质量观念,一步一步夯实、筑牢质量关。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
2014届高考录取600分以上2名,高考分数首次突破600分,录取
985工程大学2名,录取
211工程大学16名,一本共录取18名,二本录取114名,今年二本以上总共录取132名,高考录取人数首次突破百人大关,取得了两项突破性进展。
2017年高考再创佳绩。今年文化类本科上线435人,比去年上线的255人增加了70.6%,体育、艺术类上线202人,望谟民族中学本科总上线人数637人,占该校考生数的57.20%,上线人数居
全州县9市县区排名第4名。
文化传统
数学与生活
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学,我们的理念是“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的数学”,“
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这一理论在新世纪(版)数学教材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何根据教材的特点,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让学生活学、活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呢?通过反复思考,我就从课堂教学入手,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
一 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
低年级学生尽管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有着很强的好奇心。我就紧紧抓住这份好奇心,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设疑引思,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
1.借用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学习数学
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在风和日丽的春天,鸟儿在飞来飞去,突然天阴了下来,鸟儿也飞走了,这一变化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时老师立刻抛出问题:“天阴了,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学生就会很自觉地联系他们已有的经验,回答这个问题。学生说:“可能会下雨”,“可能会
打雷、电闪”,“可能会刮风”,“可能会一直阴着天,不再有变化”,“可能一会儿天又晴了”,“还可能会下雪”……老师接着边说边演示:“同学刚才所说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其中有些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如下雨,有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会很小如下雪……”“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事情可能会发生?哪些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呢?”通过这一创设情境的导入,使学生对“可能性”这一含义有了初步的感觉。学习“可能性”,关键是要了解事物发生是不确定性,事物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让学生联系自然界中的天气变化现象,为“可能性”的概念教学奠定了基础。
2.结合生活经验,在创设活动中学数学
在教“元角分的认识”一课中,我首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
母亲节快到了,小明想给妈妈买一件礼物,就把自己攒的1角硬币都拿出来,一数有30个,拿着这么多硬币不方便,于是小明就找隔壁的老爷爷来帮忙想办法,老爷爷说这好办,收了小明的30个1角硬币,又给了小明3张1元钱,小明有点不高兴,觉得有点吃亏。你们说小明拿30个1角硬币换3张1元钱的纸币亏不亏?为什么?首先组织学生讨论:有的学生将这30个硬币一角一角地数,每10个1角放在一起,然后再告诉大家这10个1角就是1元,3个10个1角就是3元,所以30个1角和3元是相等的;第二,根据学生的分析,再组织学生观察已分好的硬币,从中找规律:“看看元和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很快得出结论:“1元10角相等”,“10个1角就是1元”,“1元就是10个1角”,“1元=10角”。
这样教学,让学生感到数学中的知识有的是我们在生活实际中已经会的,但没有找到规律,我们可以运用经验,通过创设活动,把经验提炼为数学,充实和改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3.依托儿童生活事例,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知识
如在教“统计——最喜爱吃的水果”一课时,我在组织学生对生活实际生活情况的调查与统计的过程中,用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不同颜色
积木代替不同的水果,而一块积木代表一位同学最喜欢的水果。在搭积木的实践活动中渗透统计的思想:积木要放在同一桌面上才能看出谁搭得高,同样在统计中也要用横线表示相同的起点;谁搭的积木最高,表示喜欢那种水果的人数最多。正是在这样的活动中,把统计中深层次的数学思想生活化了。总之,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例子,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形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
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具有丰富的内涵,它具体表现在灵活运用之中。特别是小学数学,它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有着其特殊的应用价值,能活学还不够,还应在活学的基础上学会活用,使数学知识真正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
1.数学知识贴近生活,用于生活
在学习了米、厘米以及如何进行测量之后,让学生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测量身高、测量手臂伸开的长度、测量一步的长度、测量教室门的宽度以及测量窗户的宽度等活动,以此加深学生对厘米和米的理解,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同时,使学生获得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识性数据。特别是使学生通过对自己身体高度的测量,感觉自己正在成长的快乐。在这个活动中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实际测量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生活在用。
2.增强策略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效率
在现代社会里做任何工作或者解决任何问题,为了提高效率,都要讲究策略,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策略研究。如教“可能性”时,设计了这样一道实践练习题,“要过
六一国际儿童节了,小明要为班里的同学准备一个摸奖游戏,其中准备了6个白球、2个黄球、3个绿球,设有三个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奖品有铅笔、铅笔盒、一个足球。现在小明要请同学们帮他设计一个摸球有奖游戏规则,你能帮帮他吗?”学生在看到题目后,经过讨论都能确定摸到绿球为一等奖,摸到黄球为二等奖,摸到白球为三等奖;但在奖品的分配上出现了分歧,这时老师作为指导者告诉学生在奖品的分配上要考虑奖品的价钱,学生再次经过热烈的讨论,最后确定了摸球有奖游戏规则。在这样的实际运用中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创造意识和策略意识有所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以上是我在探索中的一些实例。我的想法和做法是:
“生活经验 (解决)→ 数学问题 (获得)→ 数学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
旨在使数学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习变得有趣、生动、易懂,并会把数学运用于实践,使数学变得更有活力。
校园文化
办学理念:以德树人,质量立校
办学宗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办学目标:就是让每个学生家长都能实现对子女成龙成凤的期盼,让学生成为对祖国的有用之材,栋梁之才。
校风:团结、勤奋、求实、创新、自立自强。
望中精神:不甘落后、顽强拼搏、奋发向上、实现跨越。
校园环境
新校区,建筑风格独特,楼群错落有致,体现了绿色校园、人文校园的建筑设计理念。徜徉其中,一幅幅栩栩如生、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图文景观是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校园内芳草如茵、花团锦簇,春天杜鹃、三角梅争奇斗艳,夏天新竹满蓄幽凉,秋天
丹桂含英吐蕊,冬天满园的
榕树毅然翠绿,四季更迭,景色各异,生机勃勃,美不胜收。
地理位置
2013年整合灾后重建项目、突破
高中教育项目。开始新建了全寄宿制独立高中——
望谟县民族中学。新校区位于距县城约3公里的望谟街道办事处东岩村,共投资近1.8亿元,占地250余亩,按5000名在校生
示范性高中建设。校舍总
建筑面积为76269㎡,建有班班通标准化教室99个,建有三栋教学楼、男女学生宿舍各一栋、一栋行政办公楼、教师公寓60套、
公共租赁房80套、一栋公共浴室、五层科技楼一栋(设有7个物理实验室,7个化学实验室,4个生物实验室和其它培训室),还建有四层综合服务楼一栋,三层图书馆一栋,三层膳食中心一栋,三层体育馆一栋。建有1个标准化足球场和400米塑胶环形跑道,19个室外篮球场(其中6个
塑胶篮球场),3个
塑胶排球场等,设施齐全,硬件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