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国舫 Shen Guofang (1933.11.15 -)林学及生态学专家。著名林学家,林业教育家,森林培育学家,原籍
嘉善县。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曾任北京林业大学校长、
中国林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长期从事森林培育学和森林生态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是国家重点学科森林培育学的学科带头人。在立地分类和评价、适地适树、混交林营造及干旱地区造林方面做了许多研究工作。第一个提出了分地区的林木速生丰产指标,主持起草了《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技术政策》。曾对大兴安岭特大火灾后的
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恢复工作起了关键的指导作用。后期着力从事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及水资源和生态建设的咨询研究,取得显著成绩。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1年5月26日,沈国舫称
三峡大坝仅对局地气候略有影响,不会引发大旱。
人物履历
1950-1951年 北京农业大学森林系肄业。
1951-1956年 苏联
圣彼得堡林学院林业系学习。
1956年 在北京林学院(现
北京林业大学)任助教。
1960年 在北京林学院任讲师。
1980年 在北京林学院任副教授。
1981-1984年 任北京林学院副教务长。
1984-1986年 任北京林学院(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
1986年 在北京林业大学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6-1993年 任北京林业大学校长。
1993年 任北京林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
1993年 任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
1995年 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8年 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人物故事
沈国舫,祖籍为
嘉善县,出生在上海。生于1933年11月15日。林学家、林业教育家、森林培育学家。
沈国舫1950年以高分考取北京农业大学森林系,1951年被选派为新中国第一批公派留学生,到
圣彼得堡林学院深造,5年中全部课程的学习成绩均为优秀,1956年获林业工程师学位(相当于硕士)。
1960年担任教研组副主任,开始带研究生。
1961年初担任中国第一本全国通用统编教材《造林学》编写组组长,在较短时间内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1986年晋升为教授,担任博士生导师。
1986年至1993年担任北京林业大学校长。
1993年当选为
中国林学会理事长,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8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历任全国第八、九届政协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农业及农村科学技术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林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委,北京市人民政府专业顾问,《
林业科学》、《
森林与人类》、《北京林业大学学报(英文版)》主编等职。
在科学研究中,沈国舫以造林学科理论和造林生产实践所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为突破口,在立地分类、适地适树、混交林营造、造林密度、抚育间伐、速生丰产林、石质山地造林技术和城市林业等诸多方面,均有所建树。“华北石质山地立地分类评价和树种选择的研究”、“油松混交林的研究”、“树种抗旱特性及其机理的研究”等多项成果获奖;主持起草的《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的技术政策》列入国家科委蓝皮书;率先提出分地区的林木速生丰产指标;较早地应用立地因子??树种生长关系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创造性地进行了多树种平行研究,使我国造林技术得到很大提高;主持起草了《大兴安岭特大火灾区恢复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考察报告》,对火灾后的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恢复工程的确立起到了关键的指导作用。
20世纪90年代,沈国舫开始倡导城市林业研究,促成了中国林学会城市森林研究会的成立,并从1996年开始主持北京城市林业研究项目,在探讨城市林业发展的特殊规律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工作。
在中国林学界,沈国舫以治学严谨而著称。他广泛涉猎林学专著和林业刊物,还读了不少自然地理、
地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和农业科学方面的书籍,将“博览群书”作为一种人生高级享受和追求。他的行为风范影响和教育着一批批学子。
沈国舫发表论文110多篇,出版著作6部。获得了多项奖励和荣誉,包括国家级科技进步
一等奖1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二等奖2项、
三等奖2项,国家教育委员会(现国家教育部)优秀教材奖、国家优秀科技图书奖各1项。1987年他被授予林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1991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荣获了
首都劳动奖章及全国“
国际劳动节”劳动奖章。
人物贡献
1956年夏,沈国舫开始在北京林学院工作的时候,造林学科正处在全面学习
苏联的阶段,国内正有一位苏联造林学专家在学校讲学,全国各地都派人来听课,由于缺乏中国自己的研究资料,当时造林方面的书籍也几乎是各种俄译中专著的一统天下。各高校的造林学教学不仅在体系上,而且在内容上都深受苏联的影响。讲课离不开苏联的例子,甚至用
欧洲赤松造林作为讲造林学各论的范例。虽然这对中国的林业科技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造林学是有明显地域性的,机械照搬别国的理论和方法,必然会出现与本国国情格格不入的情况。沈国舫在回国的头几年,除了完成教学任务之外,还积极开展对中国特色的造林技术的研究。他结合当时正在开展的北京西山绿化活动,确定了以造林技术上最难对付的华北石质山地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便找到普遍的造林技术规律,从而充实造林学科的内容。他深入全国各主要林区进行专业调查,北到
小兴安岭林海;南下
热带南海沿岸;西进干瘠
黄土高原,不断增进对
中原地区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和林业生产的认识。他只身一人到林场和工人一起造林,收集整理工人群众和基层技术人员的经验。通过几年的磨练,于1961年以编写组长身份主持编写了第一本《造林学》全国统编教材,该书当年就由
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受到国内林学界的普遍欢迎。这本《造林学》是实现中国化造林技术第一步目标的重要标志,不仅在体系上与
苏联的造林学相比有许多改进,而且在内容上反映了中国造林技术的进展,突出了中国大面积山地造林的特点。在此之后,他还参加了第二代造林学教材及“干训班”教材《林学概论》的编写工作。
他作为
郑万钧先生的主要助手,参加了《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一书的编工作,经过2年多的努力,于1978年正式出版。1993年,他又和
黄枢同志一起主编了《中国造林技术》一书,并撰写了总论部分。该书正式出版后受到普遍好评,被评为国家级优秀科技图书
二等奖。此后,他还将继续主持编写重点教材《
森林培育学》,并与同事和学生们一起组织编写系列专著,为发展中国林学学科作出新的贡献。
主要论著
1 沈国舫。林学概论。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2 黄枢,沈国舫主编。中国造林技术。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
3 沈国舫。编制立地条件类型表和设计造林类型的理论基础。见:编制立地条件类型和设计造林类型论文集。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58.
4 沈国舫,富裕华,陈义。丛生
油松穴内间伐问题的研究。林业科学,1965,(4):292~298.
5 沈国舫,造林讲座。林业科技通讯,1974,(10);1975,(8).
6 沈国舫。营造速生丰产林的几个技术问题。见:国家林业总局主编。林业发展趋势与速生丰产林经验论文集,1978.
7 沈国舫。北京市西山地区适地适树的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0,(1):32~45.
8 沈国舫。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技术政策,见:国家科学技术委蓝皮书10号,1985.
9 沈国舫。关于
大兴安岭北部
特大火灾后恢复
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考察报告。见:国务院专家组考察报告汇编。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1987,1~20.
10 沈国舫。对发展速生丰产林有关问题的思考。世界林业研究,1992,(4):67~74.
11 沈国舫。走向21世纪的林业学科发展趋势及高级人才的培养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与教学改革。北京:
高教社,1995.
12 沈国舫。中国森林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见:
中国林学会、
加拿大林学会主编.“面向21世纪的林业”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林业出版社,1997,1~8.
13 沈国舫,
翟明普。混交林研究。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
14 沈国舫。现代高效持续林业—中国林业发展道路的抉择。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8,(2):38~45.
技术成就
沈国舫从一开始就十分重视适地适树方面的研究工作。他一方面进行大面积人工林调查,探索树种适生立地的现实表现,另一方面又在立地研究、树种生态习性研究及定位造林试验等方面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在造林地的立地评价和分类研究方面,他从最初介绍的
乌克兰学派波氏学说并使之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研究,到应用多元回归等统计分析方法,以树木生长效果来评价立地的研究工作,这就把立地研究推进了一大步。早在70年代末,他就与同事和学生们一起完成了“北京西山地区适地适树的研究”,从立地分析和评价开始到立地分类和按类型选择树种为止,充分利用长达20多年的观察积累的资料,又通过大面积调查取得的多个树种,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生长效果的丰富数据,再应用先进的统计分析方法,得出了符合实际、适于推广的结论。在当时,这项工作是使适地适树研究,实现了从定性的经验阶段向定量的科学阶段发展的一个突破,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堪称范例,使中国的研究水平大大接近了当时西方发达国家的同类研究水平,这项研究成果曾广泛被国外文献检索体系所引用。
在80年代,沈国舫进行了多树种立地评价和适地适树研究工作,并对太行山区的主要造林树种,进行了抗旱生理生态特性的研究,为适地适树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除此而外,他在适地适树的理论认识方面,特别是在总结国内大量造林生产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对适地适树从认识论和辩证思维的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得到了同行的广泛赞同。
他在50年代就在北京西山布置了一批混交林试验点。从60 年代到70年代中期,开始对西山地区试验性和生产性的人工混交林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这项工作具有观测期长、内容广泛和结论可靠、实用等特点,在当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此后,他又带领学生们对华北地区一些主要混交类型,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特别是把混交林的生物量和养分循环方面的研究提高到了生态系统研究的水平。1993年,他又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进行混交林树种间相互关系机制的研究,探讨树种间的互补竞争以及生物化学关系,展示了混交林树种间关系的复杂性和综合性。
在他的主持下,
北京林业大学和
东北林业大学合作对混交林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以
杨属、
刺槐混交林为主体,研究用材林树种和固氮树种间的关系;以
落叶松和水曲柳混交为主体,研究针叶树种和
阔叶树种混交关系。他主持召开了全国混交林与树种间关系的学术讨论会,并与他人共同主编了《混交林研究》一书。研究取得了许多突破,使得中国混交林的研究向世界先进水平靠拢,为指导生产提供了依据。此外,他们还从根系分泌物中分析到了60多种生化物质,并初步揭示了部分物质对种间关系发生的作用。
1965年,他和学生一起发表的《丛生油松穴内间伐问题的研究》,以油松幼林中的密度作用规律为例,系统地说明了如何正确认识种内个体间相互关系的实质,澄清了当时存在的一些模糊观念,对正确处理造林密度问题起到了促进作用。他在造林密度领域的贡献还在于,广泛收集了中外各种造林密度试验结果材料,进行了综合分析。他对人工林中密度作用规律及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作了详尽精辟的分析,这些观点已写进了造林学教材的有关章节。1978-1981年间,他带领学生做了“北京西山地区
油松人工林抚育间伐的研究”,其成果为北京市林业局采纳,作为北京山区油松人工林抚育间伐的技术指导依据。他对从
日本引进的密度效果研究、密度管理图制作技术及以此导出的系列研究,既采取了热情支持的态度,又保持了冷静的头脑,提出要以实践为检验标准。在他的关心下,有关同志在日本的密度管理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试验研究,纠正了原来的某些缺陷,发展了合理密度的新观点。
他从60年代开始就研究和探讨了林木速生丰产指标这个造林学中的重大问题。经过10多年的资料收集、实地调查和理论思考,在1973年的全国造林工作会议上,他首次提出了分区域的林木速生丰产低限指标,即平均生长量达到每年每亩0.3立方米(华北山地)、0.5立方米(
东北地区山地)和0.7立方米(南方山地),简称3-5-7指标。1979年他又对华北中原平原补充提出了平均生长量达到每年每亩1.0立方米的丰产指标,并对这套指标进行了认真的分析论证,对相应的技术措施作了深入的论述。这些建议和论述对于后来造林技术规程的制订、发展速生丰产林的规划,都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1983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联合主持制定12个重大领域技术政策,他被指定为其中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技术政策的主要起草人。他主持起草的《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技术政策》及其背景材料在专家论证中得到通过,1985年以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蓝皮书的形式予以公布。这项技术政策,深刻地论述了在中国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的必要性、可能性、生产潜力、丰产指标、地区布局、技术措施及
经济政策等问题,对“七五”、“八五”期间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的计划立项和实施、对有关林木速生丰产的科研攻关课题的立项和实施,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项成果和其他技术政策一起,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
一等奖,他在其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评说三峡
2011年5月26日,
长江中下游平原发生严重干旱,三峡对环境的影响再次引起网友广泛关注。三峡建成以后,对气候有没有影响呢?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舫做客强国论坛时表示,
三峡大坝仅对局地气候有影响,且影响大。
沈国舫表示,对于整个长江中下游来说,三峡工程不会有这么大范围的影响。以往说的“三峡仅对局地气候有一定影响”,是指
三峡水库往周围两边推几公里的一个长带区域。通过对2003年-2008年三峡蓄水后情况的研究,与蓄水之前对比是有变化的,这与当年三峡工程论证时的估计一致,比方说周围温度会略有升高,对风和湿度等也略有影响。
沈国舫介绍说,蓄水以后,三峡水库周围温度升高了一点,整年温度升高0.1-0.3度。因为水热容量大,冬季温度升高明显,夏季温度没有明显升高,甚至局部有时会降低。蓄水后雨量比以前少5%左右,这与整个大
中国西南地区的变化是同步的,并不是
三峡水库本身带来的影响,而是因为整个中国这几年有很多江湖水源
降水不足,是
大气环流的影响。
院士退休
2013年,沈国舫关于院士退休的谈话引发广泛讨论。
社会职务
沈国舫担任过的社会职务主要有:北京林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1979年2月-1983年7月);北京林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理事(1983年7月-1987年2月);北京林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长、常务理事、理事(1987年2月-1992年2月);北京林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名誉理事、常务理事(1992年2月-2000年11月);
中国林学会理事长(1993年当选);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农业及农村科学技术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林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委;北京市人民政府专业顾问;《
林业科学》《
森林与人类》《北京林业大学学报(英文版)》主编;《林业科学》第十一届编委会名誉主编;中国林学会造林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政策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国际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方首席顾问;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兼职教授;
河南农业大学兼职教授。
人才培养
教育思想
沈国舫在谈到经验和对大学生的希望时,他认为关键是靠三点:一要勤奋,勤奋是基础,要勤于学习、勤于实践;二要勇于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成果;三要善于合作,合作是当今社会发展中出成果的必然趋势,是任何取得伟大成就者所不可缺少的。同时,他要求大学生们始终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和国家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为中华民族的学习而努力学习。
讲座报告
2004年9月,沈国舫院士协同“
浙江省生态建设院士行”活动的7名中国工程院院士来到
浙江农林大学,并为该校数千学生作了一次《影响一生、启迪人生》的报告。
2015年11月18日,沈国舫做客
北京林业大学第十五期院士讲堂,为200余名研究生做了一场题为《中欧三国(瑞、奥、捷)林业考察印象与启示》的特邀报告。
2017年9月16日下午,沈国舫受共青团中央办公厅党总支联合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团委邀请,来到“周末青年讲座”,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主题下的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兼论塞罕坝林场业绩的典范意义》为主题作报告。近百名团中央机关干部通过“4+1向基层服务对象报到”“1+100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项目紧密联系的青年和光明日报社10名青年编辑来到现场聆听讲座。
编写教材
1961年初,沈国舫担任中国第一本全国通用统编教材《造林学》编写组组长。同年,该书由
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发行。《造林学》是实现中国化造林技术第一步目标的重要标志,不仅在体系上与
苏联的造林学相比有许多改进,而且在内容上反映了中国造林技术的进展,突出了中国大面积山地造林的特点。在此之后,他还参加了第二代造林学教材及“干训班”教材《林学概论》的编写工作。1978年,沈国舫参加编纂的《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一书正式出版。1993年,他又和黄枢同志一起主编了《中国造林技术》一书,并撰写了总论部分。此后,沈国舫还继续主持编写了重点教材《
森林培育学》。
人物评价
魏宝文院士身上的责任感、爱国情怀以及勇于创新的科研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科研人员。(
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评)
魏宝文以其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在新中国的科研领域展现了深厚的责任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怀,毕生致力于推动科学进步和国家发展。(《
中华儿女》杂志评)
魏宝文院士,是我国重离子加速器的先行者,也是我国重离子科学及其应用的开拓者之一。他为促进
甘肃省乃至我国科技事业及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甘肃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