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驿,是武关外第一驿,距
长安510里,位于今
商南县清油河镇。唐人
吴融《宿青云驿》诗云:“苍黄负谴走商颜,保得微躬出
武关。今夜青云驿前月,伴吟应到落西山。 ”
商於古道
商於古道 是一条古驿站之路。至于秦汉时期的亭、传设置迄今已不可考。据现有资料可知,到唐初商於道就置有驿站。到了盛唐时期,商州驿路更是馆驿密布,车涌人挤,络绎不绝,交通极为繁盛。
唐朝时所设置的驿站,除了主要为传递军事消息外,同时也是一条官道,接待传递公文的使者和奉召赴任的官员,并为其提供住宿条件。唐代规定,每隔30里设一驿站,而商於古道因地势险要,驿站间距里数一般多大于30里。据严耿望《唐蓝田武关道驿程考》可知,由
长安经商州、
南阳郡、
邓州市至
襄阳市共有233处驿站,来往于该路的行旅都要经过一个个驿站,并选择歇息安顿。
主要驿站
唐代驿站的主要路线,是由京师都亭驿东行,出通化门,经长乐驿、桥驿折东南行即进入商於古道。据有关资料记载,唐时武关道陕西境内共有驿站19个。现整理如下:
蓝田驿,在县西北二十五里”。《
旧唐书》记,荆州
刺史裴茂长流费州,宰相王搏贬崖州
司马,均赐死于蓝田驿。
青泥驿,《
长安志》曰在
蓝田县郭下。蓝田县亦名“柳城”,《水经经注》曰: “泥水历峣柳城南,魏置青泥军于城内,俗谓之青泥城。 ”此驿为出京后第一宿处。
出蓝田县南20里,有七盘岭,七盘岭位于蓝田县南的“县南道”上。是商於古道第一险阻,路经此盘山而过。
韩公驿,在蓝田县南35里。《太平广记》记:
户部侍郎杨炎贬道州司户,自朝受责,驰驿出城,不得归第,其夕次蓝田。
县尉崔清为经营行李家务甚周,后又送至韩公驿而别。
蓝桥驿,在蓝田县东南40里。自居易《蓝桥驿见元九诗》、
裴航《赠樊夫人》诗,均有蓝桥驿的记载。
蓝溪驿,在蓝桥驿与蓝田关之间。
张籍《使至蓝溪驿寄太常王丞》诗,自居易《出守杭州路次蓝溪作》,即次蓝溪驿而作。
蓝田关,距
长安170里处,是
武关道上的第一关。此关在今
商州区西境牧护关附近。
安山驿,距长安245里处。
仙娥驿,距长安285里处。此驿附近风景秀丽,屡为诗人称道。白居易《仙娥峰下作》云:“我为东南行,始登商山道;
商山无数峰,最爱仙娥好。 ”
商州,距长安300里。商州是商於古道上最大的城市,位于三岔路口,为交通枢纽,军事要地,当有驿站。白居易《发商州诗》为证:“商州馆里停三日,待得妻相逐行。 ”
四皓驿,驿名与
四皓墓有关。《太平寰宇记·商州上洛县》条记:“四皓墓在县西南四里庙后。”即墓、驿均在州城附近。
棣花驿,今
丹凤县的
棣花镇。白居易有《棣花驿见杨八题梦兄弟》,
雍裕之有《宿棣华馆闻雁》等。
《元一统志·商州·山川》有棣花山,“在州东七十里,以山多棣花得名”。
桐树馆驿,距长安455里。
武关驿,在今丹凤县东南90里处、武关河畔,今321国道旁。
青云驿,是武关外第一驿,位于商南境内。距长安510里。
雍陶《路中问程知欲达青云驿》诗云:“苍黄负谴走商颜,保得微躬出武关。今夜青云驿前月,伴吟应到落西山。 ”
层峰驿,在今
商南县皂角铺。
韩愈《题层峰驿梁》诗序云:“去岁贬潮州刺史,乘驿赴任。其后家亦谴逐,小女道死,殡之层峰驿旁山下。蒙恩还朝,过其墓,留题驿梁。 ”
富水镇,唐末改名富水驿,在今商南县富水镇。出富水驿即进入
河南省境,其沿途亦设有诸多驿站。它们分别是商於驿、临湍驿、官军驿、曲河驿和南阳驿。
宋、元、明、清时期,商於古道虽失去国家驿路地位,但仍是转运物资、递送官方文书的主要通道。
诗词记载
商於古道又是一条诗歌之道,历朝历代文人墨客途径与此感时伤怀,在这条古道上留下了众多不朽诗篇。
次青云驿
唐·蒋吉
行人几在青云路,底事风尘犹满衣。
旅游项目
青云驿站项目简介
商於古道几千年的兴衰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中国历史的演进过程。透过漫长的历史长河,这条古道曾见证了多少烽火硝烟和多少壮烈故事!然而,当岁月的年轮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崎岖古共闻”“
商山名利路”的古道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通观商於古道的古今史,我们不仅为它昔日曾有的辉煌而自豪,同时也为今天旧貌换新颜的时代变迁而鼓舞!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2014年“商於古道项目”被列入全省十大文化旅游景区之一,恢复和展现其当年的历史画卷,无疑会为
商南县增添一处靓丽的风景,也必将为商南旅游事业谱写新的篇章!
二、建设内容:
1、修建以“青云客栈”为主体的仿古客栈,建设青云阁、酒肆、茶楼、步行街等仿古建筑;古代科举制度纪念馆,对历代科举内容进行集中展示;在秦楚分界地,以现有城墙为基础,进行规模化修复,重现战国时期秦楚交界的战略地位;
2、恢复“三马地”景观。相传,
宋朝开国皇帝
赵匡胤与
陈抟下棋输掉
华山后,单人独骑,走
蓝田县,翻
秦岭,沿商於古道东行,出
武关,至清油河,与
郑恩相识,结拜为兄弟,在经历打瓜园喜剧后,成就了郑恩与
陶三春的姻缘。郑恩辞别陶三春之时,陶三春赠与郑恩乌驹宝马一匹,赵匡遂与郑恩结伴而行。时值盛夏,两人东行10余里,至一村寨,口渴难耐,见路边一茶馆,两人便下马畅饮一通。再次出发时,匡胤见郑恩所骑乌驹宝马高大威猛,便欲试骑,不想刚骑上马背,马儿认生,高扬前蹄,将匡胤掀翻在地,并一溜烟向东奔去。稍顷,跑出20余里,此时,恰遇一迎亲队伍,马儿被挡,无路可走,便又调头向西,再行10里,被随后赶到的
赵匡胤与
郑恩捉住。在随后的10余年里,赵匡胤与郑恩先是扶佐
柴荣登上帝位,后又历经
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当上
宋朝开国皇帝,结束了
中原地区60多年南北分裂的局面。当地人为了褒扬这位马上皇帝的丰功伟绩,遂将其失马的村寨称为失马寨(今为试马寨),将马儿被挡之处称为挡马店(今为党马店),将捉马之地称为捉马沟。明代,有好事者在捉马沟马家岩镌立石碑,上刻“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八个大字,附会出《
淮南子·人间训》中塞翁失马的故事,更凸显出
赵匡胤宝马失而复得,进而成为开国皇帝的传奇佳话。三处地名延续至今,算来已是一千余年,因而便有了千年古镇试马寨的美誉。根据“三马地”传说,恢复故事中所列内容进行历史还原,为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在
商南县传说寻求更多注解。让这一美妙历史典故成为远近闻名的游客旅游目的地。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