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带
生物带
生物带又称生命带,是指大片的、具有大体一致的气候和土壤的地区,因而也就有一个反映出在种类组成和对环境的适应上高度一致的生物群。生物带的概念在生物地层学中进一步扩展,指根据特征化石分类单元定义的地质地层段,这些分类单元可能是单个分类单元或分类单元组合,或者与化石分布相关的变化特征。生物带曾被广泛接受,目前很少用到了,但在脊椎动物的文献中仍采用。
定义
生物带又称生命带,是指有着特殊动、植物区系特征的带状生物地理区域。根据高度,可分为垂直生物带;根据纬度,可分为水平生物带。
发展历史
美国梅里安(G.H.Merrian,1984)将野外观察到的生物分布现象和横贯北美大陆的气候带联系在一起将北美大陆划分为三大区,然后再分成带,而这些带与温度、湿度相关联,也与自然植被、主要农作物以及动物的分布相吻合。每个生物带与主要的作物区十分吻合,并在一定程度上与一般的植被型相吻合,虽然后来的研究使其发展了其它更接近自然的、详细的系统,但不可否认的是,梅里安的工作对北美生物气候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启发。
生物带曾被广泛接受,目前已少用,但在脊椎动物的文献中仍采用。还有,生物带的一些术语仍沿用至今,如“北极高山带”使人想起树线以上寒冷、多大风的高山;“索诺拉”意味着被太阳暴晒的荒漠仙人掌科、牧豆属植物,具有角的蜥蜴和大陆上的蔓藤植物。
特点
有的生物喜欢热的气候,有的生物喜欢冷的气侯。每种气候区域有它典型的植物群与动物群。这些区域叫做生物带。气候区完全是彼此逐渐转化的,它们的界线必然具有臆断性质。动物带也是逐渐转化的,但并不象气候区那样全部如此。植物带逐渐转化的情况更少,在许多情况下,彼此的区分是相当明显的。
在大多数地方,高度相邻的生物带的植被分界极其鲜明,但是分界的位置由于日照关系却因地而异。凉爽的北坡的高海拔地带,比温暖的南坡的高海拔地带,向下延伸得更远;再者,高海拔地带的植被还可能沿那些吸取了高山冷空气的峡谷向下远伸。这就造成布局上的颠倒;山顶上的极地带称做高山带,具有高海拔特征的植被有时会生长在谷底,其位置比通常具有低海拔特点,但长在邻近山岭上的植被的高度还要低些。
各处垂直生物带谱随所在水平带不同而有所变化。垂直带中的基带也就是当地的典型生物带,受大气候带的制约。垂直带性与纬度地带性有某些相似之处,因为两者的直接原因都是由水热对比关系不同而引起的,但也有不同,因此两者各具特点。
各森林地带的垂直生物带,在一定程度上有些类似湿润气候条件下生物带的纬度变化,但也存在一定差异。有些生物群是水平分布的重要组成部分,却不见于一些山地。例如寒温性针叶林带和夏绿阔叶林带只出现于亚热带以北的山地。相反,一些山地生物带(如高山灌丛带、高山草甸带等),则是水平地带中所没有的。
即使某些水平地带生物群与垂直带生物群的外貌等具有类似之处,但它们在种类组成、区系性质、结构特征、生态条件、以及历史发生等方面差异很大。例如寒温带的针叶林生物群与亚热带亚高山的寒温性针叶林生物群就有明显不同,它们的生态条件也不一样。特别是热量的差异、温度的年变幅和日变幅、日照时间、辐射强度4级风等方面差异明显。
垂直带中每个生物带的下限平均海拔,有向两极逐渐降低的趋势,森林生物带上限也有类似规律。但干旱区森林生物带则随干旱程度加剧而升高。垂直带中每个生物带的宽度互不相同,并随气候差异而变化。
海洋表面的海水温度和盐度是随纬度变化而变化的,鱼类生活带是按垂直带性区分的。从低纬度到高纬度,依次可大致分为暖水性海洋生物带、温水性海洋生物带和冷水性海洋生物带。阳光可直接照射到的浅层海水体,生物带的分布又具有一定的垂直真光分带性特点:海水表层是海洋浮游植物中间层是各种游泳生物、底层是底栖生物。
每一个生物带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为人类的生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植物群落是非常重要的,它也是依靠植物群落生活的动物的食物来源。植物群落的生物带首先与纬度相关,其次与经度相关。中间生物带的特点就是由在它之上的生物带和在它之下的生物带中的物种和本身的物种混合而成。这种特性使得这个地段的生存者所处的环境变得非常优越。
影响因素
生物群在山地的垂直分布也有一定的规律,即生物群类型随平均海拔的增加而发生更替。山地生物群的这种大致沿等高线方向延伸,而随山势高度发生带状更替的规律称垂直带性。当山地达到一定高度时,从下往上依次出现不同的生物带,它们在外貌、结构上均产生差异,是与整个条件的变化相关的。随着海拔高度增加,气温下降,风力增加,在高山上常因风的影响限制森林向上分布。此外,在一定高度下,海拔越高,降水量越充沛。同时随着海拔的升高,气压降低、CO2含量减少以及日照强度加强等,都是影响生物带分布的因素。由于太阳光因素的影响,生物带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纬度分带性。
地形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很明显,主要表现在影响热量和水分的重新分配,从而深刻地制约着土壤形成的方向和过程,最终影响到土壤的一系列性质,以致土壤在利用上也有很大不同。就大的方面来说,大地形的分布特点能影响各地气候和生物带的分布。
生物带与防火
生物带防火是指用生物(多指绿色植物,包括乔木、灌木、草本及栽培植物等)通过造林、营林、栽植、种植等经营措施,减少林内可燃物积累,增加森林自身的难燃性和抗火性,以及建立生物防火带,阻隔或抑制林火蔓延。
森林可燃物和适宜的火环境是森林火灾发生的物质基础。不同森林可燃物的燃烧性有很大差异,有易燃的、可燃的,也有难燃的。其中,易燃可燃物是最危险的,最容易引起火灾和维持火的连续蔓延。如林区的林间草地、草甸多为禾本科莎草科菊科草本植物,干枯后甚易燃,常常是火灾的渊源地;再如林间空地、疏林地、荒山荒地等亦禾本科杂草灌木丛生,易燃性大,常常引发火灾。为了防止火灾发生,其措施之一是减少森林中这些易燃可燃物数量。生物带防火措施可以实现这一目的。通过抗火、耐火植物引进。不仅可以减少易燃物积累,而且可以改变森林环境(火环境),使森林本身具有难燃性和抗火性,从而能有效地减少林火发生,阻隔或抑制林火蔓延。
利用树木及其所组成的林带自身的难燃性和抗火性来防治火灾,一旦具有防火作用,其发挥作用时间就能持续很长。例如,东北地区林区的落叶松防火林带的防火作用至少能持续30~40年,这是其他任何防火措施所不能及的。灌木防火林带除见效快以外,亦能维持较长时间的防火作用。草本植物、栽培植物防火带与人类经营活动密不可分,只要经营活动不停止,其发挥防火的作用即可继续。如利用黄芪、油菜、小麦等经济植物和栽培作物建立生物防火带,只要人们在防火带上从事经营活动,防火带就能持久地起到防火作用。
选择具有经济价值(用材、食用、药用等)植物(野生和栽培植物)建立生物防火带,在发挥其防火作用的同时还可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生物防火的持久性不仅能够减少森林火灾而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而且能够减少用于防火、灭火所需要的巨大投资。
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中,面临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下岗人员分流,生物防火可增加林区的就业机会,活跃林区经济,缓解林区“两危”,改善林区人民生活。因此,生物带防火工程的开展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生物带防火措施能调节森林结构,增加物种的多样性,从而增加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防火带,可以绿化、美化、净化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因而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定义
发展历史
特点
影响因素
生物带与防火
参考资料